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其家族背景如何?

大话说史


顺治的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满洲镶黄旗,固山额真佟图赖之女。她的家族造就了她,她也成就了她的家族。

满清八大姓,佟家居首位。清朝官场有“佟半朝”之说,足见其家族影响力。佟佳氏的先祖追根溯源是女真人,世居辽东佟佳江一带。后来,佟家出了一个人,叫达尔汉,这人走出白山黑水,主要从事与明朝的商业经营,定居在明朝的抚顺关。从他开始,佟家接触到汉文化,并开始发展壮大。

1618年,佟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成了抚顺城比较有影响力的家族,家长是佟养真,一个比较地道的明朝汉人。那年,努尔哈赤挥师南下,兵临抚顺城。佟养真看势头不对,也没想着跟明朝一条道走到黑,于是,带领全家老小投靠了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一看主动投降,再加上佟家有点文化,就善待他们,还重用了佟养真和他弟弟佟养性。后来,佟家两兄弟在满清成就了一番事业。

佟养性才华横溢,归顺后不仅被委以重任,还娶了满清宗室女儿为妻,被尊称为“石乌礼额驸”。与皇家沾亲带故,也奠定了家族未来的上层地位。佟养真本人的运气不算好,在天命年间就为后金战死沙场,但他有个了不起的儿子佟图赖。

佟图赖追随太祖、太宗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入关前已经小有名气,以功晋世职一等。崇德七年,皇太极设汉军八旗,授佟图赖正蓝旗固山额真,相当于把他当成自己人了。

顺治元年,佟图赖从龙入关,被调入襄白旗,参加镇压南明残余势力。经过了权力更迭,不仅没有被清算,还能得到多尔衮的信任,这也能看出佟家的立场转变之及时。后来多尔衮被顺治清算,佟图赖依旧屹立不倒,不仅被授予礼部侍郎,还将女儿嫁给了顺治,这对佟家是一项极高的殊荣。

佟佳氏比顺治小两岁,初入宫时,由于顺治专宠董鄂妃,所以,佟佳氏经常被冷落,只是一名普通妃子,但她生下皇三子玄烨。

“顺治十一年春,妃诣太后宫问安,将出,衣裾有光若龙绕,太后问之,知有喜,谓近侍曰:朕怀皇帝实有斯样,今妃亦有是,生子必膺大福——《清史稿》”

佟佳氏为人母,但无奈的是,按照当时的宫廷规矩,她不能亲自抚养玄烨。好在她有婆婆孝庄助力,儿子玄烨顺利地登上皇位,自己也一跃成为皇太后。从此,佟佳氏与康熙见面的机会有所增多,母子感情也增加。

在朝政事务上,佟佳氏的发言权并不大,一来是因为孝庄和四大臣主导了宫廷,二来是因为在她之上,还有一个孝惠章皇后。

康熙继位没多久,佟佳氏便一病不起。在她患病期间,年幼的康熙就非常懂得孝道,日夜守护在她身边,甚至亲自为她尝药。

康熙二年,佟佳氏因病去世,与顺治合葬于孝陵地宫,朝廷给她的谥号为“孝康章皇后”。

佟佳氏去世后,佟家仗着她的关系,继续欣欣向荣。她的哥哥佟国纲,为了提升家族地位,主动要求康熙抬旗,佟家也因此挤进满洲镶黄旗。佟国纲是清朝的一员猛将,征讨噶尔丹时,在乌兰布通殉国。

佟佳氏的弟弟佟国维,是佟家的旗帜人物,带领家族走向了巅峰。佟国维是顺治的侍卫,后来担任康熙朝的内大臣,曾参与过平定杨启隆、吴应熊的叛乱。

康熙十六年,佟国维为了与皇室亲上加亲,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外甥康熙。女儿入宫即被封为贵妃,后来还抚养过雍正,佟国维身兼“国舅”与“国丈”双重身份,仕途也平步青云,军政大事都有参与,还被康熙尊称为“舅舅佟国维”。佟国维并没有因此而嚣张跋扈,而是处处小心谨慎,康熙也因此更加信任他。

康熙二十八年,佟国维的女儿、孝康章皇后的侄女被康熙册封为皇后,佟国维也被特赐殊恩,晋爵一等公。后来,佟国维又随康熙征讨噶尔丹,有功也有过,大致功过相抵。

晚年的佟国维,卷入了夺嫡之争,还公开支持胤禩,康熙对此“不胜老怒”,虽念在亲戚关系上并未深究,但也彻底失去对他的信任。

孝康章皇后的侄儿、佟国维的儿子隆科多,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隆科多凭借着对雍正的从龙之功,瞬间光芒万丈,但光芒太耀眼了,很快又被雍正鸟尽弓藏,佟家的光辉从此一去不复返。

秋媚说:孝康章皇后没有得到丈夫的关爱,在后宫中等到了儿子的上位,却又遇见命运的不公,她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并成为千古一帝,也没有看到佟家鼎盛时的光芒,更没有看到佟家辉煌过后的暗淡。


秋媚读史


金庸先生的大作《鹿鼎记》里,提到了康熙的生母。在小说中,她被神龙教高手毛东珠囚禁了,然后毛东珠假扮成太后,宫里谁都认不出来,是个“三十岁左右的贵妇人”。

真实的历史当然没这么玄幻,从来没有真假太后,只有不受顺治宠爱的妃嫔佟氏。当时宫中第一人,无疑是顺治的母亲孝庄太后,第二人是顺治的宠妃董鄂氏,第三人是顺治的第二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假太后)

佟氏就是个小透明,史书上对她的记载很少,《清史稿》中有这么一句:“顺治十一年春,妃诣太后宫问安,将出,衣裾有光若龙绕,太后问之,知有妊,谓近侍曰:朕妊皇帝实有斯祥,今妃亦有是,生子必膺大福。”

意思是说,顺治十一年的春天,佟妃去给孝庄请安,将回去的时候,衣裙被光照到,形成龙绕的图案,当时她正怀着身孕,孝庄看到后认为是吉兆,说她当年怀顺治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异象,现在佟妃也有,如果生了儿子必有大福气。

大家没看错,孝庄的自称是“朕”。

至于这吉兆是不是后来牵强附会的?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就算生了儿子,佟氏也没被顺治重视几分,顺治最爱的是后来入宫的董鄂妃。

(深得宠爱的董鄂妃)

董鄂妃去世不久,顺治也去了(一说出家当和尚),康熙继位。他并不是长子,但大哥早亡,二哥福全在顺治问其志向时说“愿为贤王”,康熙则说“原效法父皇”。

顺治觉得这孩子志向挺大,从此对他另眼相看。但最终选他为继承人,却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康熙出过天花具有了免疫力,不会再死于天花,生命系数比别的皇子高。

康熙登基后,尊顺治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为母后皇太后,生母佟妃为圣母皇太后。两宫并尊,康熙对她们都很尊重,并没苛待嫡母。

不过,太皇太后孝庄身体硬朗,头脑清晰,控制得了朝政,这两位太后没能像慈禧、慈安一样插手政务,安心待在后宫。

(极有政治才能的孝庄)

儿子当上皇帝,佟氏终于熬出头,可惜福薄命短,康熙二年时因病去世,时年24岁。

康熙当时只有10岁,非常孝顺,侍疾时“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生母去世时悲痛欲绝,追尊她为章皇后。

乾隆时谥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尊号很长,代表着子孙对她的怀念。

康熙多年后回忆起来还说“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引为憾事。

康熙八年,为了抬高母家的出身,康熙将佟家由汉军正蓝旗抬到汉军镶黄旗,康熙二十七年再抬至满洲镶黄旗。

(两宫并尊)

佟氏也就变成了佟佳氏,她的侄女孝懿仁皇后就是康熙的白月光,抚养过雍正的那位,整个家族都受到康熙的重用、信任。

总之,佟家本来只是普通的贵族,因康熙生母而发达兴旺。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我们都知道康熙的生母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她是顺治的嫔妃,顺治十年,入宫。顺治十一年,生了皇三子玄烨,顺治十八年,顺治去世,康熙即位,佟佳氏就成了太后,康熙二年时,佟佳氏也病逝了,追谥为孝康章皇后。



那么孝康章皇后的家族又是什么情况呢?她的父亲是佟图赖,祖父是佟养正。我们一个一个来介绍,佟养正出生于明末,他曾是明朝副总兵,万历47年,佟养正暗通努尔哈赤,从此就投靠了后金。天启元年,佟养正征讨辽宁,结果被明朝名将毛文龙擒获了,押回了北京,处死了。



佟养正去世后,其子佟图赖世袭了他的职位。佟图赖侍奉清太宗皇太极,攻打过大凌河,锦州,松山,都取得了战役的胜利,皇太极对他很满意,对他进行了封赏。清朝入关后,他又屡立战功,晋升为二等梅勒章京(爵位),赏赐蟒服,黄金三十,白金一千五白。第五年,又被授予定南将军,而且他们家隶属于汉军镶黄旗。



所以我们看到,孝康章皇后的父亲是战功卓著,而且他们家属于八旗子弟,因此佟图赖的女儿是有资格入宫的,我们知道顺治皇帝喜欢董鄂妃,因此佟佳氏并不受顺治的喜爱,只不过,她的儿子玄烨得过天花,因此成为了皇位继承人。孝康章皇后的弟弟在清朝是非常有名的大臣,他就是佟国维,他的女儿就是清朝在位时间最短的孝懿仁皇后。


肖邦老师的课堂


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也叫佟佳皇后,生前只是庶妃,家族背景在当时很一般,康熙登位后,佟佳氏没享到福,就撒手人寰了,但其家族地位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满清一大显赫家族。

图为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佟佳皇后的父亲叫佟图赖,祖父叫佟养真,什么佟养性、佟养元,都是一家子,辽东抚顺的女真人,属于明朝的管辖,努尔哈赤打来,又重投后金帐下,在与明军作战时,时任游击的佟养真被毛文龙抓住杀了,当时只是个小角色,不过他的弟弟佟养性混得不错,不但是努尔哈赤的驸马,还官至汉军都统。

佟国纲,康熙舅舅,与噶尔丹乌兰布统之战时战死,衣冠葬于乌兰布。

佟养真死的早,儿子佟图赖一路摸爬滚打,顺治时官至礼部侍郎,为汉军正蓝旗固山额真,也就是汉军正蓝旗主的副手,爵位是精奇尼哈番,也就是子爵,所以佟图赖在达官显赫八旗中,地位背景很普通,这时他把女儿送往宫中,被顺治点中。

图为孝懿仁皇后,佟国维之女,孝康章皇后侄女,康熙第3任皇后。

佟佳氏进宫后的地位很低,初为小福晋,生了玄烨后升为庶妃,顺治时的后宫制度不完善,小福晋等同于贵人,比妃低的称为庶妃,那时顺治心思都放在董鄂妃身上,没时间宠别的女人。直到玄烨继位为康熙,佟佳氏以皇帝生母身份直跃为皇太后,称慈和皇太后。

庆复,佟国维六子,一等公,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川陕总督等。

但佟佳氏没有享福的命,康熙二年就因病去世了,死时才23岁,康熙那年10岁,于是给佟佳氏上尊号孝康章皇后,合葬顺治的孝陵,实际上佟佳氏没当过一天皇后,因为母亲死的早,康熙后来极力弥补母家,先将母家由汉军正蓝旗直接抬入满洲镶黄旗,追外祖父佟图赖为一等公,康熙重臣佟国维、佟国纲都是他们家的,佟国维的女儿又嫁给康熙,成为第三任皇后,雍正重臣隆科多、乾隆重臣庆复,都是他们家的。


图文绘历史


佟佳氏家族在顺治年间,并未拥有“佟半朝”的嚣张称呼,直到顺治十一年,顺治皇帝庶妃、追封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为顺治皇帝生下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玄烨登基以后,佟佳氏才开始迅速崛起,成为康雍两朝势力最为强大的外戚家族。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有载:

后家佟氏,本汉军,上命改佟佳氏,入满洲。后族抬旗自此始。子一,圣祖。

出身汉军八旗的佟佳氏在其子爱新觉罗·玄烨登基为帝以后,被尊封慈和皇太后,因佟佳氏推恩,其父佟图赖获封一等公,更关键的是康熙皇帝为了抬高生母出身,将佟佳氏所在家族抬旗至满洲八旗之首——满洲镶黄旗。

康熙二年,年仅23岁的孝康章皇后崩逝,这个并不得顺治皇帝恩宠,好不容易熬出来的太后,未来及享受“母以子贵”的幸福生活就早早崩逝的佟佳氏女子,自崩逝后,却将其母家迅速推向清朝上层贵族阶层。

首先,从汉军八旗抬至满洲镶黄旗,从佟氏改为佟佳氏,乃系身份、地位的根本性抬高。

孝康章皇后有两位兄弟——佟国纲、佟国维,首先得到康熙皇帝盛宠,均官至太傅、一等公。就官制体系而言,相当于正国级干部;就臣子爵位而言,乃系最高等级。

佟国纲有三子,长子鄂伦岱,康熙朝晚期“八爷党”重要成员,官至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正国级;

次子法海,官至兵部尚书,虽然品秩仅为从一品,乃系副国级干部,但其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部长,位高权重;

三子夸岱,官至工部尚书,品秩从一品,副国级干部;

佟国维则更为嚣张,两位女儿嫁给康熙皇帝,一位孝懿仁皇后、一位悫惠皇贵妃;儿子中医隆科多最为出名,康熙朝官至九门提督、雍正朝更是位列内阁,乃系被雍正皇帝公开以“舅舅”相称的左膀右臂,位极人臣、权倾朝野。

但在康熙五年,隆科多恃宠而骄,获罪下狱后,佟佳氏开始没落,直到道光朝才略有回升。


正说清代十二朝


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氏,入宫前属于正蓝旗汉军,康熙时才被抬为镶黄旗,改姓氏佟氏为佟佳氏。在清朝八旗里面,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并称上三旗,其中镶黄旗为上三旗之首,可见孝康章皇后入宫前的政治地位并不高。

祖上曾为明朝军官

孝康章皇后的祖上是女真人达尔哈齐(明朝记载为"佟答剌哈")。早在明朝初期便投奔明朝,在明朝境内抚顺以佟作为姓氏定居下来,而孝康章皇后的祖父佟养真的父亲为明朝军官,佟养真也就子承父业成为了明朝副总兵。这本应该相对立的两个家族,就在万历四十七年,后金攻下明朝抚顺城之后,发生了碰撞。

归功于明朝叛徒佟养性

明朝人眼里的头等叛徒,对于后金(清朝的前身)来说就是大功臣了。佟养性本是抚顺的商人,在努尔哈赤还未打下半壁江山的时候,佟养性慧眼识珠,早早便图谋投靠到努尔哈赤门下。

《清史稿》记载:“养性潜输款,为明边吏所察,置之狱,脱出,归太祖。”

根基尚未打下的努尔哈赤面对前来投靠的佟养性表现得是相当的欢迎,在佟养性引导全族人投靠后金之后,还将孙女嫁予他,封为三等副将,称号“施吾理额驸”。

而这位为大金的日渐强大做出巨大贡献的佟养性,便是孝康章皇后祖父佟养真的堂弟,佟养真也在努尔哈赤攻下抚顺城之后,归降了。

总结

即使佟氏在明末时期有建国之功,到了顺治时期也只是个正蓝旗,孝康章皇后佟氏在进宫的时候也是小福晋,当时的后妃级别为皇后、皇贵妃、妃、嫔、福晋、格格,家族在前朝的身份地位也就决定了入宫后的地位。后宫中最不缺的就是身份尊贵的女人,顺治帝的两位博尔济吉特皇后,即使顺治帝再不喜欢,废了一位皇后,还得再从科尔沁聘一位回来填充中宫位置。

而像博尔济吉特皇后的身份地位和董鄂妃享有的宠爱,都是佟氏没有的,唯一能让她出人头地的机遇便是她生下了一位能够担当大任的皇帝,母凭子贵,她也因此为家族带来了无上的荣耀。


正一品贵妃


说起中国有名的皇帝,大家心里面一定会闪现出那几个相同的名字,而其中有一位康熙皇帝,他的名字震铄古今,直到现在还被人们称颂。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评价,正是因为其一生功绩彪炳千秋,并且勤勤恳恳将中国的国力发展了鼎盛时期,除此以外,他是一位八岁就登基的皇帝,虽然年纪极小,但是身边有一位卓越的女性辅佐,因此在皇帝之位上走的十分稳健。那就是孝庄太后,这四个字可谓是名垂千古,但是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疑问,一般的小皇帝即位都是他的母亲辅佐,怎么康熙是祖母呢?康熙皇帝的母亲好像在历史上的笔墨不怎么多,所以留给了后人诸多的疑问,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他的母亲,也就是史上记载的佟佳氏,看看能诞生一位千古帝王的女性,有过怎样的一生。

其实佟佳氏的一生非常的短暂,仅仅活了二十四岁就溘然长逝,留下了年幼的儿子,但是康熙登基的头两年,佟妃尚且在世,可惜没怎么享到儿子的孝敬,就去世了。自古以来后宫的女人身体就娇弱,若非像孝庄太后这样的大明白人,很多女人的寿命都不长,那是因为深宫寂寞再加上整日的勾心斗角,耗神伤身,很多女人没能挺过来就一命呜呼了。而佟妃也一样是经历过这样的心计战争的人,别看生的儿子当了皇帝,可其实当年在顺治皇帝在世时,并不怎么受宠,而顺治宠的是哪位妃子,大家都知道是董鄂妃。

董鄂妃当年有多受宠呢?看看待遇就知道了。顺治皇帝在世时封过的皇贵妃也就董鄂氏一个人,两任皇后那都是摆设,既没有子嗣又不受宠,虽然都是有着不俗的姿色,可是仍旧不被顺治喜爱,倒是几位妃子很合皇帝的心意

在董鄂氏进宫前,顺治皇帝曾经临幸过好几位宫女,并且都怀上了身孕,第一个怀胎的孩子尚在宫女的肚子里,就被第一任皇后用麝香给谋害流掉,另外两个孩子倒是生了下来,这两个孩子因为是宫女所生,地位低的极了,顺治也是一时兴起,宫女所生的孩子,皇帝不宠,太后也不喜欢。这时候作为秀女被选进皇宫的佟妃,为顺治生了第三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因为佟妃的出身高,舅舅是简亲王济度,舅公是议政王,妥妥的正蓝旗出身,所以生了的孩子,孝庄太后宝贝的不得了,这也是孝庄后来力主玄烨登基的原因。

可惜没过多久,佟妃就失宠了,因为董鄂氏的进宫,先是迅速的封为贵妃,之后生下了四阿哥后,顺治立刻昭告天下说,四阿哥乃是朕的第一子。这句话的重要很重,基本就是定了四阿哥是太子的意思,不知道当时听到这话的佟妃母子该作何感受。

反正此后一段时间,佟妃是被顺治皇帝冷落,如果不是孝庄十分喜欢玄烨,并且一直留在身边,估计身体娇弱的佟妃熬不过去这一关,因为这姑娘自小的地位就高,而且脸皮薄,并且出落的是花容月貌,本因为可以牢牢拴住皇帝的心思,还为皇帝生了儿子,结果这样都没能得到皇帝的心,并且顺治对两位妃子的区别对待太大了,连儿子的待遇都有着天壤之别,如果不是四阿哥和董鄂妃早逝,说什么也不会轮到玄烨登基,就在这样失宠的环境中,佟妃的身体衰败了。





成武畅通


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七月,毛文龙趁着镇江守备空虚,以陈良策为内应,来了个里应外合,攻占了镇江,生擒了佟养正、佟丰年父子,史称“镇江大捷”。

可让人也没有想到的是,毛文龙的“镇江大捷”差一点就改变了此后清朝的发展历程。

他抓住了佟养正以及他的儿子佟丰年,却错过了佟养正的另外一个佟盛年,也正是这个佟盛年的子女以及后代们,与大清王朝的帝王传承以及国家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当然,佟盛年的另外一个名字则更加的为人所知,这便是佟图赖。

他的儿子佟国维、佟国纲,孙子鄂伦岱、法海、夸代、隆科多,更是直接影响并见证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盛世,即“康雍乾盛世”的建立与发展,而佟佳氏家族也就此成为了康熙朝最为显赫的外戚家族,在整个清朝的发展历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佟图赖的女儿,则是更加关键的存在,因为她就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佟图赖,“死里逃生”的佟家一代掌门人。

“辽沈之战”后,努尔哈赤将辽河以西的地区尽数占领,并且采取了非常极端的民族歧视政策,引得了世代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汉族百姓的强烈不满,一时间民间的起义和暴动是风起云涌,当然这些运动也遭到了残酷的镇压。

这其中表现最为活跃的并非当时女真族的贵族们,反而是诸如李永芳等一众投降后金的前明将领,对于镇压汉族百姓的起义是更为卖力。当然也包括了在抚顺之战中,投降努尔哈赤的佟氏家族,代表人物便是佟养正(实际上本名“佟养真”,雍正皇帝登基后为了避讳“胤禛”的“禛”字,改为了佟养正)、佟养性兄弟。


毛文龙的“镇江大捷”,佟养正及其长子佟丰年被俘处死,使得佟养正的次子佟图赖袭承了佟养正的职务和爵位,开始活跃在后金的朝堂之上。

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登基后金大汗,他非常重视培养和发展汉族军队势力,他将其单独编为一支,并安排佟养性统领,取名为“乌真超哈”,这便是汉军旗的雏形。

之后伴随着投降以及招募的汉军数量越来越多,皇太极逐步建立了汉军八旗,并且任命了祖泽润、刘之源、吴守进、金砺、佟图赖、石廷柱、巴颜、李国翰等八人为汉军八旗的固山额真。

这其中的祖泽润、巴颜和佟图赖,可以说是倍受皇太极的欣赏和器重,而他们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均为“降二代”。

祖泽润是祖大寿的儿子,巴颜是“背明降清第一人”李永芳的儿子,佟图赖是此前“镇江大捷”中被杀的佟养正的儿子。当时的祖大寿是经历了一次“降而复叛”,刚刚在“松锦大战”后,再度投降清朝,可是他的儿子祖泽润却在其第一次投降时就加入了清军,并且一直被委以重用。至于李永芳以及佟养正、佟养性兄弟,他们在明朝朝堂上是“臭名昭著”,被称为“国贼,可他们在后金以及后来清朝的朝堂上却享受到了极高的礼遇,而他们的这些后代,有着更加显赫的职务和爵位,同时在也没有被列入《贰臣传》,可以说已经算是被划分为了“正式的统治阶级”之中。

而在后来清军南下,剿灭李自成、张献忠,横扫南明小朝廷的过程中,佟图赖皆立有大功,被加封为三等精奇尼哈番,即三等子爵,同时加授太子太保。

顺治十五年(1658年),佟图赖去世,顺治皇帝追赠少保兼太子太保衔,上谥号“勤襄”。

当然,佟图赖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并不是在于其立下了多少战功,有着怎样的发展,而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女儿”成为顺治皇帝的孝康章皇后,而他的这位女儿所生下了儿子,便是开创一代盛世的康熙皇帝。


佟图赖的女儿佟佳氏,“阴错阳差”般的坐上了皇后的位置。

之所以说她是“阴错阳差”般的当上了皇后,是因为如果不是她所生的顺治第三子玄烨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后来的康熙皇帝,那么她必然也同帝王后宫中绝大多数的妃子一样,在历史上默默无闻。

顺治十年(1653年),佟佳氏入宫,为顺治皇帝的庶妃。所谓庶妃,就是并没有得到正式册封的帝王后妃,品阶和地位非常之低。

而在当时的顺治皇帝的后宫中,顺治皇帝的最为宠爱的毫无疑问是董鄂妃,并且在董鄂妃生下皇子荣亲王后,还明确了其嫡长子的身份以及自己接班人的地位。只不过“天命不假”,荣亲王不到百天就去世了,可他依旧没有减少对于董鄂妃的喜爱,他还是希望董鄂妃能够再度生育。

所以,从顺治皇帝的角度来说,他只是希望能由董鄂妃所生的皇子来继承皇位,只不过直至董鄂妃去世,其再也没有诞育皇子。

对于在当时清朝后宫之中,有着同样重要话语权的孝庄太后来说,她的心中所看重的必然是出身于蒙古部落的后妃,她希望能够由有着蒙古血统,特别是同顺治皇帝一样,有着蒙古科尔沁部落血统的皇子来继承皇位,以确保蒙古诸部的地位,同时也能维系满蒙同盟的关系。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孝庄太后的主持和安排下,顺治皇帝先后册立两位与孝庄太后有着亲缘关系的蒙古族皇后。第一位皇后是孝庄太后的亲侄女、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的女儿孟古青,第二位皇后也是孝庄太后的侄孙女。

只不过,顺治皇帝对于这两位皇后非常的抵触,特别是孟古青,还直接被顺治皇帝废黜并直接降为了静妃。而除此之外,顺治皇帝的后宫中,获得了正式册封几位蒙古后妃,虽然其身份地位较高,但是其无一例外均遭到了顺治皇帝的排斥与厌恶,使得所有蒙古后妃均未诞育子嗣。

这也使得孝庄太后想要册立具有蒙古血统的顺治皇子为皇位继承人的想法彻底落空。

在这样的情况下,佟佳氏仅仅是顺治皇帝的后宫中,非常普通的一名后妃,甚至各方面的条件都处于一定的劣势。

论出身背景,尽管他的父亲佟图赖战功卓著,可此时的顺治后宫中,功勋之臣的女儿不在少数,况且还有着一众出身地位非常显赫的蒙古后妃。而她除了作为满汉“旗内通婚”的典型代表外,汉军旗出身的背景在于一众满蒙后妃相比较的过程中,反而成为了其的不利因素。

论后宫地位,其本身只是一介没有得到正式册封的庶妃,更重要的是,他不仅没有得到顺治皇帝的宠爱,就连孝庄太后也不会多用正眼看她,因为她并不是顺治以及孝庄太后所关注的焦点所在。

论子嗣的受宠程度,其实史料上记载的康熙皇帝如何受到顺治和孝庄的喜爱,是被过度的夸大了。他作为一名庶妃所生的皇子,加上顺治皇帝年纪尚轻,所以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爱护,甚至顺治皇帝对其的喜爱程度比不上他的哥哥福全。孝庄太后更不用说了,他喜欢的是具有蒙古血统的皇子。于是,才有了康熙得了天花后,被安排在宫外避痘,几乎是让其处于一种“听天由命”的状态。

而也正是因为康熙皇帝成功的从天花中痊愈归来,死里逃生,才使得拥有了其他皇子所有没有的特殊体质,即他不会再为天花所侵扰,当然他也因此留下了一脸的“麻子”,这也便成为了康熙能够在顺治皇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最为主要的因素。

就这样,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去世,康熙皇帝顺利登基,而他的生母佟佳氏也凭借“母以子贵”成为了皇太后,从一介没有正式册封的庶妃,一跃而“母仪天下”,就此实现了人生逆袭。

这个时候,他们母子二人,要感谢的并不是顺治,也不是孝庄,而是那场侵扰康熙皇帝的“天花”,以及给顺治皇帝谏言让康熙继位的外国传教士汤若望。

然而,佟佳氏仅仅做了两年的皇太后,就在康熙二年(1663年)崩逝,年仅23岁,她也被追封为孝康章皇后。而她所在的佟氏一门,也就此进入高速发展的辉煌时期。


佟佳氏家族,对康雍乾三朝乃至整个清朝历史都产生深远影响的名门望族。

如果说佟养正、佟图赖用自己的拼搏与牺牲,为佟氏一门换来了朝堂上的较高起点与尊贵的家族地位,那么佟图赖的长子佟国纲则是带领整个家族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其之于家族最大的贡献便是率领全族“请归满洲”。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佟国纲正式上疏,“请归满洲”。

“臣祖原系满洲,被明人诱入开原,再移抚顺,后太祖高皇帝兵取抚顺,将臣祖养真(即养正)并族人大半令居于佛阿拉。明时以臣家原系满洲,将臣族数百人尽行杀害。今臣等仍在汉军之列,能无伤心痛恨而告于我皇上圣明之下哉。为此具疏奉闻 。”

按照佟国纲的说法,他们家祖上本就应该是满洲人,只不过因为长期与汉族人共同生产、生活,被明朝认定为了“汉人”,并且在此之前,清朝的历代统治者也将其按照“汉人”来看待,于是他希望全族能够回到满洲人的“序列”之中。

对于自己的亲大舅佟国纲代表自己母家做出的这份“请求”,康熙皇帝还是非常的重视。

《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中记载:

养正之孙佟国纲,于康熙二十七年疏言:“臣曾蒙太祖谕令,与佟佳氏之巴都哩蒙阿图诸大臣考订支派氏族谱,今请归满洲。”部议以佟佳氏官职甚多,应隶汉军。唯国纲本支,宜入满洲,遂为正白旗人。于是满汉分隶,族大支繁,于国朝八大姓中称最焉。

至此,佟氏一门正式从汉军镶黄旗被抬入到了满洲正白旗,后又被抬到了满洲镶黄旗,正式成为了“满洲人”,并且是位居最为高贵的“上三旗”之列,其家族地位就此与赫舍里氏家族、钮祜禄氏家族、富察氏家族、瓜尔佳氏家族等名门望并驾齐驱。

而佟国纲本人更是在康熙朝时期被奉为“英雄”般的存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大清王朝与准噶尔汗国之间爆发的那场激烈的乌兰布通之战中,佟国纲身先士卒冲入地阵,不幸中枪身亡,康熙皇帝更是为其举行了国葬以示祭奠。

佟国纲牺牲后,成为佟佳氏新任“掌门”的佟国维,则将佟佳氏家族带向了新的辉煌篇章。

一方面,他本人为官数十年,深谙官场之道,官职领侍卫内大臣,深得康熙皇帝的倚重与信赖。而另一方面,就是佟国纲继承了他的父亲佟图赖的基因,其子女在清朝的历史上均有着亮眼的表现。

他的两个女儿,先后嫁给了康熙皇帝,分别为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以及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前者不仅是康熙皇后,还是雍正皇帝曾经的养母,而后者则在康熙朝晚年抚养过幼年的乾隆皇帝。而这也使得佟佳氏家族在康熙去世后,继续在雍正、乾隆两朝,受到了极大的推崇。

他的儿子则是大名鼎鼎的隆科多,是康熙朝末年以及雍正朝初年的重臣,而他的另外一个儿子庆复,也在雍正朝时期以及乾隆朝初年担任过朝中要职。

当然,佟国纲的儿子们也是同样的位居高位。鄂伦岱也曾担任过领侍卫内大臣之职,法海作为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的老师,培养了两位堪称“文武全才”的康熙皇子,夸代也在雍正朝时期受到了重用。

而佟佳氏家族的其他成员,也分属于六部九卿、遍布全国各地。纵观整个清朝时期,佟佳氏家族在中央任过职的有108人,担任地方官员的更是多达577人。

所以“佟半朝”绝非浪得虚名,而佟佳氏家族被称为清朝的“第一外戚家族”,也可谓是实至名归。


雍亲王府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成功的女人,这是普通人士功成名就的剖析。康熙皇帝作为封建时代最为尊贵的男人,他活的是相当成功的,那他背后助他成功和因他成功的女子又有多少呢?自然是不计其数,例如他的祖母孝庄太后就扶持了他的前半生,是他背后助他成功的女人,而因为康熙成功而成功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呢?

明朝末年辽东边军的身份使得夷夏合流,投靠女真成了不丑恶的事情。

孝康章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她出自佟佳氏,是汉军正蓝旗中人,父亲为佟图赖,先祖为早期投靠女真部落的辽东边防将军佟养性,后康熙登基之后将佟佳氏抬旗进入镶黄旗,从此成为满洲八大姓之一。
  1. 佟养性,佟养真两兄弟早期是明朝边军防御体系的一员,驻守在辽东,但是后来皇太极寇关的时候,他们认为跟着明朝也没有什么前途可言,在利益面前他们选择了向女真人投降。
  2. 这是最早一批的汉人降敌者,当时他们掌握着女真所不具有的文化知识和军事技术因而被皇太极任以重命,成为了辽东地区汉人士兵和奴才的总统领,这就是佟佳氏的起家。


  3. 顺治年间,佟家第一代作为者已经死的差不多了,接下来替朝廷办事的是佟家投靠后金的第二代子弟,这个时候要以佟图赖主了,他是佟养真之子,他在后金军中任游击将军,经常跟着皇太极一起寇边。
  4. 当时他们采用削边时扰的策略让明朝不得安生,女真人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们知道不可能一次性灭掉明帝国,便不停的在边境抢掠人民钱财,让中原汉人无法正常耕种收获,这样以来就需要增加其他地方赋税来贴补边用,这就是万历,天启年间边军耗费越来越大的原因。

清军入关以后的佟佳氏族发展使得满汉不分。

先期佟佳氏以汉人身份投靠努尔哈赤,成为了第一批汉人地位较高的汉族军事技术分子,被列入汉八旗之中,后来因为佟图赖之女成为顺治帝妃子而逐渐融入满洲之中,康熙时期完全融入满洲,抛弃原有汉人身份。
  1. 顺治时期虽说佟图赖之女成为了顺治妃子,但是透过迷雾来看,这也只是顺治皇帝拉拢人心的做法。
  2. 毕竟皇帝三妻六妾,顺便给你家女儿一个妃子地位也不失为国,而且当时顺治偏爱董鄂妃,大有立她所生之梓为帝的想法,可是后来皇八子的早早夭折,再加上董鄂妃因病去世使得康熙上位,这才有了孝康章皇后之名。


  3. 孝康章皇后时期的佟家地位不断提高,因为她足够幸运,依靠着中国传统,子凭母贵,佟家逐渐成为了朝廷之中第一外戚,但是佟家并没有骄傲,他们相反十分低调,几千年的内外宫斗教会了他们隐藏锋芒。
  4.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雍正乾隆时期,佟佳被抬旗入镶黄旗以后成为了皇帝后妃的重要来源,这是其他世家所不能比的。

孝康章皇后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女人,因为她的身份使得康熙能够顺利即位,同时康熙又反过来回报娘家,使得佟佳氏不断壮大,这是孝康章皇后身为佟佳氏族人所做的一些丰功伟绩,但是光从她个人来看她是悲催的,她没有得到顺治的宠爱,只是单一的生育工具,而后面又因病离世,不能看着自己的儿子和家族不断强大。


无根树花正孤


康熙皇帝是满清王朝最著名的皇帝,后代的皇帝都以他为尊,乾隆皇帝表示不敢超过他在位的年限,而末代皇帝溥仪在建立伪满洲国后,因为崇拜康熙皇帝,就把自己的年号取名为康德。

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本身家族是佟佳氏,在满洲可谓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存在,他的父亲是固山额真佟图赖。佟佳氏的先祖,据说是女真人,不过这个姓氏也比较特殊,并不是完全来自于女真,很大一部分事实上源自于汉族。后来出了一个叫达尔汉的先祖,当时在明朝的时候,和关内的人生意做得很不错,成了辽东一带的富豪阶层,后来努尔哈赤兴起后,达尔汉前往投奔,他对于努尔哈赤后金的兴旺有很大的贡献。

佟佳氏后来和爱新觉罗的家族是相当的亲密,在后金兴起来之后,终佳氏中的很多子弟都背叛了,明朝投入到后金的军队中去,为后金乃至后来的满清发达立下了汗马功劳。满清入主中原之后,佟佳氏自然很多人是其中的开国功臣,不过与其他的开国功氏不同,佟佳氏后来的兴旺,还有外戚的身份,也就是说他们家族的有人被选入宫中当皇后嫔妃。

佟佳氏因为有汉族的血统在里面,所以属汉军八旗,但是佟佳氏一位女子,也就是康熙皇帝的母亲孝康章皇后的存在,成就了这个姓氏后来的辉煌。虽然这个皇后很快就去世了,但是他的两个兄弟佟国纲和佟国维,也就是康熙皇帝的两个舅舅,在朝廷可谓是权倾听朝野,以至于整个康熙朝由佟半朝一说,因为后来佟国维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康熙皇帝。所以有了这么多因素,最后整个家族被抬入到满洲八旗之首的镶黄旗。

总之这个家族在满洲乃至满清都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存在,直到今天,满族人中还有很多这个家族的人。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