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们家族还有字辈吗?如果有说说怎么排的?

采儿2


我们是开州(濮阳)乜堌太原王氏,字行排辈创立和修改了四次一一两次创立,两次修改。以五言诗的形式,一次创立为五绝,两次合并成五律。每次修改不但蕴含了先祖们对一代代后昆的殷切希望,同时也都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第一次,是清朝咸丰四年,即1854年创修家谱时选定的二十字,带有传统的礼教意味,它们是:

来殿承先志,

忠厚培纲常。

仁义传家远,

诗书继世长。

第二次,是光绪二十三年,即1897年三修家谱时,时隔43年,外患内乱,人心思归,将以上二十字修改为:

来殿承先志,

肇基培裕长。

心思修法道,

人式训世方。

第三次,1951年第四次修谱时,新中国建立,对新生活充满了期望,又增加了二十字:

建国希学文,

礼义振家邦。

德光增祥庆,

英华自克昌。

第四次,1983年第五次修家谱时,文革动乱结束,改革已呈欣欣向荣,则修改为:

来殿承先志,

肇基培裕长。

黎群修法道,

英杰颂四方。

建国希学文,

礼义振家邦。

德光增祥庆,

中华盛克昌。

我们开州乜堌太原王氏,自元末明初迁居乜调650多年以来,已历二十六世,人口近万,遍布河南、山东三市二十六村。从十七世开始使用排行字辈,已经使用了十代,排到了"长”字。排行字辈的使用,保障了整个王氏家族昭穆世系有序不紊的健康发展。





王兆林0309


其实在建国以前,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派名的字辈。

只是在建国后,尤其是经历过文革的浩劫,这些东西被当做封建的糟粕被人排斥、弃用。

从我自己的家族来看,我的父辈大多生于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乃至80年代。这其中只有二人未按族谱的派名字辈来起名。

我这一代大多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以及本世纪初期。据我统计,未按族谱派名字辈起名的大约有六人。

我的子一辈最早的出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当然,目前以00后居多。未来或许是本世纪的10后、20后占主力。但就目前看,按派名字辈起名的与不按的一半对一半。

我儿子是00后,我按着族谱派名字辈给他起的名。个人认为,随着家族发展,开枝蔓叶以及人口不断流动,这样可以在面对族人时明确辈份,又可以不跟祖先重名。完全是利大于弊,何乐而不为呢?

我的祖籍地是山东省登州府福山县三甲驻六甲社大山夼杨家。约200年前自七世祖开始闯关东落户辽宁安东(现名东港)。看从山东老家带过来的老宗谱挂轴可以发现,祖先都是严格按照派名字辈来起名字的。一是祖的名讳为杨三界杨三省。三世祖的名讳为杨而贵杨尔荣。五世祖的名讳为杨文成杨文礼。 七世祖的名讳为杨东仁杨东宽杨东有杨东福。二、四、六、八世祖先的名讳都是姓名是姓之后的名全部是单字。自九世祖开始不知道是山东老家的派名字辈用完了,还是出于其他什么原因,又重新派了20个字的字辈。分别如下:春令继德泽,忠厚传世臻,纯善玉家庆,同福寿天恩。我是13世泽字辈。

如果有山东老家的以及分散在各地的宗亲有幸看到此帖,请私信联系我,谢谢!


东港朝天阙


不请自来。本人姓王,系山东临沂孝王之后,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据王氏族谱记载先人乃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分支与临沂有名的大孝子王祥之后,在沂南县的双候镇有王祥的祠堂,还有他卧冰求鱼的地方。

我所知道的辈字排法有,孝友佳升远,国恩世泽常,道德克成立,荣华福贵昌。本人是友字辈,具体是多少代记不清楚了。

我说的不是很详细,也可能有错的地方,如若有本族的人看到,请多多指教,我在此献丑了。

能成为王氏家族的后人是我的荣幸也是一生的自豪。


那山那水144


误会又怎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