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为何会有六位皇帝?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剩下的四位是谁?

历史一书生


北周八柱国下辖十二大将军,这些家族军方出身背景足,子弟后人大多名躁一时,大将军杨忠有子杨坚,经过多年的筹划密谋,扮猪吃老虎,581年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建国隋。是为文帝,传位给二子杨广,是为炀帝。文帝体察民情,励精图治,政治经济军事都有所建树,出现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杨广不恤民力,征伐无度,扰民不休,终于激起民变,流民乱于外,权臣谋于内,隋朝江山岌岌可危。


隋炀帝见势不妙,借南巡为名遁走江都,图谋偏安江南,被骁果军兵变所杀。其时,杨广表弟太原留守李渊见天下大乱,乘势而起,一路直奔目标长安,攻下长安后拥立杨广的孙子,杨昭第三子代王杨侑为帝,名尊隋室,实观望天下择机而为,杨侑在617年被迫登基称帝,即随恭帝,第二年杨广身死,李渊于是无所顾忌,废掉杨侑自己做皇帝建唐朝。(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杨侑算隋朝的第三个在位皇帝,退位后在619年身死,一说被李渊派人所杀,另一说是病死。


杨广的太子杨昭壮年身死,炀帝与萧皇后伤心不已,对其留下的几位儿子爱若掌珠,长孙杨倓被杨广带在身边同往江都,一同在兵变中被杀。杨昭第二子越王杨侗,在乱民四起时受命镇守洛阳,与后来的王世充援军一同固守东都,宇文化及弑杀杨广,消息传来,乱臣李渊和王世充的心思不谋而合,李渊拥立杨侑,王世充等在洛阳便拥立杨侗为皇帝,史称皇泰主或皇泰帝,619年,见李渊已废隋恭帝,王世充也不甘人后,废皇泰主自立并将杨侗杀害。这算是隋朝的第四个在位皇帝。(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杨广的心腹宇文述的长子宇文化及,在江都被叛军拥为首领,军士回归关中心切,杀了炀帝后,为了师出有名,宇文化及等又拥立秦王杨俊的长子杨浩当皇帝,杨浩拜宇文化及为大丞相,总揽朝政,率领大军从江都欲返回长安,中途被瓦岗军李密阻挡击败,兵败如山倒,狼狈不堪的宇文化及不满众将有谋废他之心,又感时日无多要过一下皇帝瘾,于是废黜并毒杀了杨浩。这算是第五位皇帝。(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宇文化及军穷途末路,被窦建德军打败,全军覆没,隋朝皇室都在窦军中,萧皇后作为前朝皇后于窦建德算曾有君臣名份,窦军也不敢怠慢贻人口实,好生招待着。在突厥和亲的义成公主得知萧后下落,派人来向窦建德索取隋朝宗室,窦建德不敢得罪突厥,便把萧后一众放回。处罗可汗感念文帝杨坚的再生之德,又欲借机插手中原。便立杨广第二子齐王杨暕之子杨政道为隋王,定都定襄,让他收拢隋朝旧人,杨政道政权直到630年东突厥灭亡才投降唐朝。名为王实如皇帝,这算是隋朝第六位皇帝。


南方鹏


隋朝的皇帝有两位、三位、五位、六位和七位,五种说法。

所谓的两位皇帝,就是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他们都是握有实权的隋朝皇帝。

所谓的三位皇帝,就是在隋文帝和隋炀帝基础上再加上隋炀帝的孙子隋恭帝杨侑。这三位都是唐朝官方承认的隋朝皇帝。

所谓的五位皇帝,就是在隋文帝、隋炀帝和隋恭帝杨侑基础上,再加上隋废帝杨浩和另一位隋恭帝杨侗。这五位都是有事实登基行为的皇帝,也就是坐过龙椅,享受过百官朝拜的皇帝。

所谓六位皇帝就是在五位皇帝中,除去没有谥号的杨浩(废帝是俗称,不是谥号),再加上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和隋炀帝杨广的儿子杨昭。这六位死后都有皇帝谥号。

最后就是七位皇帝的说法了,七位皇帝就是把以上列举的皇帝全部加起来,一共七人。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除杨坚、杨广外的五位隋朝皇帝。

一、隋太祖武元帝杨忠

杨忠生于公元507,卒于公元568年,他是宇文泰时期的十二大将军之一,位高权重。正是因为他的政治地位,杨坚后来才能以豪门公子哥的身份娶了独孤信女儿独孤伽罗,并把女儿杨丽华嫁给了北周宣帝宇文贇,成为北周皇帝的老丈人。

开皇元年(581年),杨坚登基称帝,建立隋朝,为了感念父亲的恩德和贡献,杨坚追谥杨忠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

这里注意了,隋朝和唐朝,开国皇帝的庙号都是“高祖”,杨坚的父亲,李渊的爷爷,庙号才是“太祖”。隋唐追上庙号的逻辑,与西汉、北宋、明、清等朝代不同。

二、隋世宗孝成帝杨昭

杨昭是隋炀帝的长子,生于公元584年,卒于公元606年。他跟太爷爷杨忠一样,生前没做过皇帝,他的皇帝庙号、谥号,都是死后由儿子追授的。

公元617年,隋恭帝杨侑即位的同时,李渊也一并追谥杨昭为帝,谥号孝成皇帝,庙号世宗。(隋世宗、隋成帝)


李渊追授杨昭,主要是为了表示杨侑继承皇位的法理性。毕竟爷爷、孙子都是皇帝,漏掉中间的杨昭,杨侑的帝位会很奇怪。


三、隋恭帝杨侑、杨侗,废帝杨浩

杨侑和杨侗的谥号相同,都是恭帝,并且他们也都是杨昭之子,隋炀帝的孙子,两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废帝杨浩是炀帝之侄。这三位能做皇帝,全拜隋炀帝不负责任所赐。

隋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由于实在是搞不定各地的义军,再加上此前又跟关陇贵族闹掰,得不到关中实力派支持,隋炀帝杨广便主动离开四战之地的东都洛阳,率领十万禁卫军跑到了扬州。

隋炀帝不负责任的跑路后,河南隋军顿时群龙无首,李密率领瓦岗军趁机包围洛阳,抄了隋炀帝的后路。

眼见隋朝要完,公元617年五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决定不再向杨广效忠。

李渊是文化人,他起兵之后,为了有别于其它义军,就打出了“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旗号,以清除昏君,扶保隋室的名义,率军杀向了长安,并在一路上都得到了关中实力派的拥护。

同年十一月,李渊攻入长安。由于当时局势还不明朗,再加上李渊已经说了,他进长安是为了扶保隋室而来的。所以李渊占据长安后,就立了杨侑为皇帝,并遥尊远在扬州的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

当时李渊控制的地盘并不大,仅关中和河东一隅之地。而隋朝仍有实力,杨广的麾下也有十多万精锐,他并非不可以杀回去,夺回自己的皇位。但是由于杨广却心灰意冷,感觉大势已去,不想做任何反击工作,每日只是在扬州喝的昏昏欲睡,不管不问。于是李渊就趁机在关中站稳了脚跟,并顺势吞并巴蜀和河套,势力大涨。



几个月后,杨广见局势已然无法收拾,就彻底自暴自弃了。他下旨南迁,把隋朝的首都由洛阳迁往南京。此举等于是宣布隋朝由一个大一统王朝变成了偏安江南的割据政权。

杨广的圣旨下发之后,他身边的禁卫军将士都不干了。因为这些人都是关中子弟,没去过江南,也不想去江南,他们不像杨广对江南那么有感情。所以迁都南京的命令瞬间点燃了禁卫军将士对杨广积压已久的怒火,最终导致了兵变事件。

禁卫军发动兵变后,一致推举宇文化及为新首领。随后在宇文化及的指示下,禁卫军杀入皇宫,将杨广诛杀。

杨广死后,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洛阳。当时洛阳还未沦陷,隋朝在洛阳的残余势力仍然还有相当强的力量。这些忠于隋朝的人认为大隋不可一日无主,于是在隋廷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太府卿元文都、右司郎中卢楚等人的建议下,留守洛阳的杨侗被扶立为皇帝,史称皇泰帝。

宇文化及听说洛阳那帮人立了新皇帝,并且还号召天下兵马讨伐他,于是他就学元文都和李渊,在扬州也立了隋炀帝的侄子杨浩为傀儡皇帝。宇文化及拥立杨浩的同时,一并声称李渊立得杨侑和洛阳那帮人立的杨侗都是傀儡,他要杀回长安,清君侧,废傀儡皇帝,扶保大隋基业千秋万载。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争夺正统性,李渊、杨侗以及后来的窦建德都给杨广上了谥号。其中李渊给杨广上的谥号最难听—“炀帝”;杨侗给爷爷上的谥号最好—“明帝”;窦建德给杨广上的谥号偏中性—“闵帝”。

只不过因为唐朝最后统一了全国,杨侗和窦建德给杨广上的谥号都作废,所以杨广的隋炀帝谥号才在历史上流传了下来。假如是杨侗或者窦建德统一了天下,杨广的谥号就应该是隋明帝或者隋闵帝了。

扯远了,说回正题。

洛阳的隋朝残余势力见宇文化及居然如此厚颜无耻,就也怒了,这帮人约见了李密,表示只要李密能干死宇文化及,封官许愿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

李密当时正在围洛阳,久攻不克,洛阳的隋廷愿意与他讲和,他很高兴。于是李密在拜见了杨侗后,这两股势力就合成了一股,共同打击宇文化及。

李渊当时见宇文化及杀掉杨广,洛阳那帮人又跟宇文化及闹掰了,相互火拼,做梦都要笑死了。因为李渊立杨侑为帝,本来就只是让杨侑过渡一下。待他羽翼丰满,他自然会取杨侑而代之。而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以及宇文化及和洛阳帮火拼,这无疑是加快了李渊篡位的步伐,让李渊篡位再无所顾忌。

因而,公元618年6月,李渊以杨侑无能,只有他能替隋炀帝报仇为名,逼杨侑禅让,自立为帝,建立了大唐王朝。

李渊登基后,封杨侑为国公,并将其软禁在长安城内。当时他不敢杀杨侑,因为宇文化及和洛阳帮拥立的傀儡都还没死,他还要利用杨侑占据舆论高地。

公元618年9月,除了会耍阴谋诡计,什么正经事都干不好的宇文化及被李密击败,跟随他的十万禁卫军将士瞬间跑掉了八万。宇文化及望着仅存的两万残兵败将,心灰意冷。他为了在临死前一圆自己的皇帝梦,便毒杀了傀儡皇帝杨浩,僣皇帝位于魏县,改国号为“许”。

由于李渊和洛阳的那班人都不承认杨浩的合法性,丧心病狂的宇文化及也不承认,所以杨浩也就倒霉催的成为隋朝皇帝中,唯一一个没有谥号的皇帝。

杨浩死后,宇文化及如亡命徒一般,以继位的魏县为根据地,向四面八方扩张。不过他的这些扩张都失败了。最后,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所部击败,并被窦建德活捉,死在了窦建德的刀下。

窦建德干死宇文化及后,为了拉拢人心就给杨广上了一个谥号,即前面提到的“闵帝”。

宇文化及死后,杨侗大仇得报,洛阳城内欢欣鼓舞。本来这是隋朝残部重整士气,恢复江山的好机会。但不久后由于王世充觉得元文都那帮人裹挟杨侗讨好李密,会坏了他的大业,于是他就发动兵败,把当年拥护杨侗的几个大臣全宰了,导致洛阳隋朝残部开始自相残杀。

杨侗对王世充的行为很不满,于是他就暗中策划除掉王世充。但锄奸计划还没开始,王世充居然打败了李密,威望大涨,很多人都要求王世充称帝,这使得杨侗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公元619年四月,王世充派马仔段达、云定兴等人入宫谈判,威逼杨侗效法尧舜,禅位于王世充。杨侗当即大骂道,说:“天下是隋文帝的天下,东都是隋炀帝的东都。如果我大隋王朝的气数还没有衰竭,那我为什么要禅位?而如果天意要改朝换代,那还谈什么禅让不禅让?你们直接杀了我算了!

王世充觉得杨侗这小孩挺有意思的,就派人再去威逼。最后杨侗不得已,只得禅位给了王世充。王世充即为后,将杨侗幽禁,也没有杀掉了事。因为当时李渊也没杀杨侑,他们两个现在不管谁先干掉小皇帝,就会把自己陷入政治被动地位。

不过杨侗很倒霉,他禅位的次月,不满王世充的礼部尚书裴仁基以及他的儿子左辅大将军裴行俨、尚书左丞宇文儒童等几十人计划谋杀王世充,再次拥立杨侗为皇帝。此事件导致王世充对杨侗的存在很敏感。

为了断绝旁人复辟隋朝的念头,王世充就派他的侄儿王行本带着毒酒把杨侗毒死了。


杨侗死后,王世充为他上谥号“恭皇帝”。

李渊听说杨侗死后,微微一笑,暗中派人弄死了杨侑,也给了上了谥号“恭皇帝”。

好巧。

关于杨侑之死,史籍记载是病死。但杨侗死于619年6月,杨侑死于8月。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巧合事?


Mer86


以杨坚为第一代,不算追封,则隋朝第一代一位皇帝,第二代一位皇帝,第三代一位皇帝,第四代三位皇帝。

第一代,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不多介绍。

杨坚有五个儿子,均为独孤皇后所生。嫡长子杨勇,隋朝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不久被废,其有十个儿子,大多被弟弟杨广杀害;嫡次子杨广,隋朝第二任皇帝,公元604年至618年在位,有三子;嫡三子杨俊,开皇年间去世,有二子;嫡四子杨秀,618年被害,宇文化及曾有立其为帝的念头,七子均被害;嫡五子杨谅,与二哥杨广夺嫡失败被杀。

至第三代,杨广三子。嫡长子杨昭,605年被册封为皇太子,次年即去世,有三子;杨广次子杨暕,618年与两个儿子一起被宇文化及所杀,有遗腹子杨政道;杨广三子杨杲,607年出生,618年与父亲杨广一起被杀。

杨俊二子,长子杨浩,618年宇文化及杀害隋炀帝后,被宇文化及立为皇帝,年号天寿,同年即被宇文化及杀害;次子杨湛。

至第四代,杨昭三子,长子杨倓,603年出生,617年随杨广南巡,618年被杀;次子杨侗,604年出生,617年奉命留守东都洛阳,618年于洛阳即位,年号皇泰,次年禅位于王世充,后被王世充所杀;三子杨侑,605年出生,留守长安,617年被李渊拥立为皇帝,年号义宁,次年被废,终年十五岁,葬于庄陵,谥号恭皇帝。

杨暕三子,618年与两个儿子一起被宇文化及所杀,有遗腹子杨政道,唐武德三年(620)被迎入突厥,封隋王,复立“大隋”政权,史称后隋,贞观四年(630)投降唐朝。

除了杨坚、杨广外,后面的几位皇帝很多人都不熟悉,本身也都是傀儡皇帝。


楚邾


一般来说,隋朝公认的有两位皇帝: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而其他四位,要不就是傀儡皇帝,要不就是由别国帮忙建立的,死后不追谥的。

这四位皇帝就是:隋恭帝杨侑、隋废帝杨浩、皇泰主杨侗,和鲜为人知的隋末帝杨政道。


隋恭帝杨侑,由李渊于长安所立

杨侑是杨广的孙子,初封陈王,在杨广出征和南巡的时候,经常留守京师。大业十三年,李渊于晋阳起兵,同年攻入隋都大兴,拥立杨侑为帝。

杨侑名义上是皇帝,实际上也不过是一个傀儡,作为李渊称帝的过渡桥板,杨侑的皇帝生涯过得也是挺憋屈的。次年杨广被害于江都,消息传到大兴,李渊即可废除杨侑,自行称帝,改国号为唐。

杨侑降为酅国公,闲居在长安,李渊称帝第二年,杨侑被害,在位仅三个月零二十七天,年仅十五岁,上谥号恭皇帝。


隋废帝杨浩,由宇文化及于江都所立

杨浩是杨广的侄子,大业二年被封为秦王,大业十四年三月,宇文化及联合骁果军发动江都之变,弑杀隋炀帝,并将在场的大部分隋朝宗室、外戚,无论老幼一律杀死,只留下杨浩和极少数杨家后代作为自己的傀儡。

同月,宇文化及立杨浩为帝,改年号天寿,故又称天寿帝。不久后,宇文化及裹胁杨浩回长安,途中被李密的瓦岗军击溃。宇文化及走投无路,先毒杀杨浩,并自立为帝,国号为许,许国仅存在半年就被夏王窦建德所灭。

由于杨浩是叛贼所立,所以他并不受当时人的认可,没有追谥,只称隋废帝。


皇泰主杨侗,由元文都于洛阳所立

杨侗也是杨广的孙子,初封越王,和陈王杨侑一样,杨广巡幸外出时,杨侗常留守东都洛阳。

宇文化及弑杀杨广之后,东都震动,大臣元文都等人立杨侗为帝,改元皇泰,故又称皇泰主或皇泰帝。当时东都杨侗、大兴杨侑、江都杨浩三帝并立,互相征伐。皇泰朝廷收服了瓦岗军李密,让他向东抵抗江都的杨浩政权(实际权力掌握在宇文化及手里)。

之后洛阳兵变,军阀王世充解决了元文都等人,独揽大权。皇泰二年,杨侑禅位于王世充,降为潞国公,幽禁在含凉殿。数月后被害,年仅十五岁。


鲜为人知的后隋帝杨政道,由东突厥处罗可汗于定襄所立

杨政道同样是杨广孙子,宇文化及兵败被杀后,杨广的妻子萧皇后和孙子杨政道落入了夏王窦建德手里。但窦建德对萧皇后礼待有加,并没有对这两个前朝贵族不敬。

之后远嫁东突厥的杨广堂妹——义成公主,让丈夫处罗可汗施压于窦建德,让他交出萧皇后和杨政道。窦建德害怕东突厥的势力,将两人交于处罗可汗。

萧皇后和杨政道来到东突厥后,被处罗可汗立为隋王,将避战乱而逃到东突厥境内的汉人全部交于杨政道管辖,重建“大隋”,定都定襄,史称“后隋”。“后隋有众万人,置百官,皆依隋制,居于定襄”,杨政道已是实际上的“后隋皇帝”了。

直到公元630年,即唐太宗贞观四年,李靖灭亡东突厥汗国,并分兵攻破定襄,迎接萧皇后和杨政道回长安,改封杨政道为员外散骑侍郎,后病逝于长安。杨政道虽然不是名义上的“隋帝”,但却是实际上的“后隋皇帝”,无谥号,依照惯例的话,可称为隋末帝。



一贰一橙


隋朝除了文帝杨坚和炀帝杨广外还有四位皇帝(包括一位追尊),分别是世宗杨昭(追尊)、恭帝杨侑、废帝杨浩、皇泰主杨侗。

世宗杨昭

杨昭是杨广的嫡长子,自幼聪慧,深得其祖父杨坚喜爱,杨坚曾称赞他为“天生长者”。年仅6岁,便被其祖父封为河南王,其父杨广被立为皇太子后,杨坚便立马让其袭杨广前爵晋王,可见杨坚是多么的器重他。

公元605年,杨昭被册立为皇太子。据《隋书》记载,“昭有武力,能引强弩。性谦冲,言色恂恂,未尝忿怒。”,可见杨昭是个仁德太子。只可惜天妒英才,杨昭在被立为太子的第二年便因病逝世,其父追谥其为“元德”,葬于庄陵,后又令在其陵寝旁造寺庙追念他。

其子杨侗即位后不久,便追谥他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

恭帝杨侑

杨侑是杨昭三子,其为人“性聪敏,有气度”,年仅2岁,便因其父的缘故被其祖父封为陈王,后又改封为代王。

杨广对他也很是器重,年仅十岁,便任命他为太原太守,后又令他坐镇京师。隋末大乱,李渊在晋阳起兵,不久便攻占了隋朝的京师,立杨侑为帝,尊杨广为太上皇。

公元618年,杨广于江都被杀,李渊便逼杨侑禅位。李渊登基后便将杨侑贬为酅国公,令其闲居长安。公元619年,杨侑病逝,也有说是遇害了。被李渊追谥为恭皇帝,葬于庄陵。

废帝杨浩

杨浩,是秦王杨俊之子,文帝杨坚之孙。隋炀帝杨广登基后,封其为秦王,后因与讨伐造反的杨玄感的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来往频繁而被弹劾免职。

宇文化及杀掉杨广后,便立杨浩为帝,宇文化及以丞相自居,总揽大权。但杨浩只不过是个傀儡,每天被宇文化及派兵监视,做得也只是些签署发布诏敕的事,不久便被宇文化及毒杀。

皇泰主杨侗

杨侗是杨昭的次子,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皇泰主眉目如画,温厚仁爱,风格俨然。”,很早的时候便被其祖父杨广封为越王。

杨广巡幸江都的时候,令其留守东都洛阳,后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弑杀。杨侗便被拥立为新的皇帝。后王世充发动政变,总揽大权,不久,杨侗便沦落为傀儡皇帝。后王世充逼迫杨侗退位,自立为帝。不久便被王世充毒杀。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聪慧,我是混沌聊史,欢迎【关注】

混沌聊史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隋朝好像如同秦朝一般二世而亡,不过实际上,严格意义上开讲,隋朝确实是有六位皇帝的,只不过这其余的四位皇帝,要不就是傀儡皇帝,要不就是没有什么名气。下面我们就来盘点除了隋文帝和隋炀帝之外其他隋朝四位皇帝。

隋世宗杨昭

杨昭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子,其母亲就是萧皇后,倍受祖父隋文帝的宠爱,被隋文帝封为晋王,授任内史令,兼任左卫大将军。在大业元年,杨昭被父亲隋炀帝立为皇太子。杨昭性情仁和,生活简朴,但是因为体型偏胖一直被隋炀帝留在京城。后来,杨昭在二十三岁时去世,隋炀帝为其上谥号为“元和”。后来,杨昭的儿子成为了皇帝。就追谥杨昭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



隋恭帝杨侑

隋恭帝杨侑是实际意义上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是杨昭的第三个儿子,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在其父亲去世不久后,就被祖父隋炀帝封为陈王,后改封为代王,在隋炀帝出征高句丽时,就让其留守长安。在大业十三年,李渊攻入长安城,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杨侑为皇帝,这个时候杨侑十三岁。在隋炀帝去世后,杨侑的作用也微乎其微,于是就被逼退位,李渊建立大唐。在十五岁时,遇害身死。



隋秦王杨浩

杨浩是隋炀帝的侄子,在大业二年,隋炀帝封杨浩为秦王,后来担任河阳都尉。大业九年,杨玄感造反,杨浩被废其王位。之后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准备立杨秀为皇帝,但是遭到反对。当时隋朝的宗室大多被杀,而杨浩因为与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智及交往密切,所以宇文智及想办法保全了他。后来宇文化及自称大丞相,立杨浩为皇帝(傀儡)。但是在不久后,宇文化及自立为帝,将杨浩杀了。



隋越王杨侗

杨侗是隋炀帝的孙子,是杨昭的次子,被封为越王,在隋炀帝出巡之后,都会令杨侗留守在东都洛阳。在隋炀帝被宇文化及弑杀,杨侗被元文都等人共同拥立为帝,改元皇泰,史称皇泰主或皇泰帝。但是不久后,就被迫禅让给了王世充,被王世充封为潞国公。但是在一个月后,就被王世充派人给杀了。


妙龄老翁谈历史


隋王朝是短命王朝,只存38年,却有6个皇帝,令人咋舌!

实际上,隋朝只有三个皇帝:杨坚、杨广、杨侑。

杨昭没当过皇帝,被立过皇太子,第二年就病故了,才活了23岁。其子杨侑登基时追谥他为孝成皇帝。

杨浩、杨侗只是被拥立的傀儡,皆未得善终。

下面了解一下除杨坚与杨广之外的其他四位。

隋世宗杨昭(584年2月21日―606年8月30日),隋文帝杨坚之孙,隋炀帝杨广长子,母后为萧皇后。

杨昭力大,擅拉强弓;生性谦和,生活节俭。

大业元年(605年)杨昭被立为皇太子。

大业二年(606年)杨昭病故,时年二十三岁。义宁元年(617年),其子隋恭帝杨侑即位后追谥他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

隋恭帝杨侑(605~619年),隋朝第三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在位一年。


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为韦妃。

自幼聪明,气度非凡。

义宁二年(618年),为李渊所废黜,降封酅国公,闲居长安。

武德二年(619年)去世,终年十五岁,葬于庄陵,谥号恭皇帝。

隋秦王杨浩,隋文帝杨坚之孙,秦孝王杨俊长子。


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拥立杨浩为帝。

拜宇文化及为大丞相,总揽朝政。终为宇文化及废黜并毒杀。

杨侗(604年-619年),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次子,在位一年。

杨侗长相英俊,生性宽厚。

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元文都等人共同拥立杨侗为帝,改元皇泰,史称皇泰主或皇泰帝。

皇泰二年(619年),杨侗被迫禅位给王世充,并被幽禁在含凉殿。一个多月后,王世充缢杀杨侗,谥号恭皇帝,史称皇泰主(皇泰帝)。

隋朝虽短命,但却为后世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带来了隋之后的盛唐文化。所以隋朝的历史地位不容小觑。

我是小熙,喜欢和朋友们一起探讨历史真相的小熙,欢迎朋友们在下方留言区发表宝贵意见。


小熙为人人


隋朝(581年——619年),共38年。公认的皇帝有以下4位:



隋朝帝王世系:

1.隋武元帝杨忠,出生于公元507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之父,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将领。公元568年,杨忠病逝,享年61岁。杨坚建立隋朝后,追谥杨忠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

2.隋文帝杨坚,出生于公元541年,公元581年建立隋朝,在位23年。公元604年,杨坚被太子杨广谋杀,享年63岁。

3.隋炀帝杨广,出生于公元569年,是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次子。公元604年继位,在位14年后,于公元618年被叛军缢弑,享年49岁。

4.隋孝成帝杨昭,出生于公元584年,是隋炀帝杨广与萧皇后的长子。杨昭初封河南王,公元601年改封晋王,公元605年被立为皇太子。公元606年去世,享年22岁。公元617年被其子隋恭帝杨侑追谥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

5.隋恭帝杨侑,出生于公元605年,是孝成帝杨昭第三子。公元617年,杨侑被李渊拥立为帝。公元618年,李渊废黜杨侑,自立为帝,降封杨侑为酅国公。公元619年,杨侑去世,享年14岁。

6.隋恭帝杨侗,出生于公元604年,是孝成帝杨昭次子。公元618年6月22日,杨侗被王世充、元文都、卢楚等拥立为帝。公元619年5月23日,王世充废杨侗,将其囚于含凉殿。同年七月,王世充派人杀死了杨侗,杨侗享年15岁。

7.杨浩,出生年不详,隋文帝杨坚之孙,秦孝王杨俊长子。公元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弑杀杨广后,自称大丞相,总理百官,并以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之名立杨浩为帝。同年九月,宇文化及派人毒杀了杨浩。宇文化及自立为帝,国号许。

8.隋王杨政道,出生于618年,隋炀帝杨广之孙,齐王杨暕遗腹子。公元619年四月,窦建德封杨政道为郧公。公元620年二月,东突厥处罗可汗派遣使者前往窦建德处,将萧皇后和杨政道迎接到东突厥,拥立杨政道为隋王 ,把留在东突厥境内的中原官吏、百姓,全部配给杨政道管治,复立“大隋”政权,史称后隋。杨政道依照隋朝制度设置百官,居住在定襄郡(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拥有部众一万多人。公元630年正月,唐朝将领李靖率军攻灭东突厥,东突厥颉利可汗的亲信康苏密携带萧皇后、杨政道投降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任命杨政道为员外散骑侍郎,封杨政道为弘农郡公,杨政道后来担任尚衣奉御。公元653年,杨政道去世,享年35岁。


元来大


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都犯下了一个错误,他们在世的时候,对于越来越坚锐的国家问题,都采取了“拖而不决”的放纵态度,没有像秦始皇那样迎难而上,反而是将问题留给了后世子孙自己来解决。

隋文帝在世的时候,关陇贵族集团越发壮大,杨坚一辈子都活在了“河东狮吼”的恐惧之中。

有一天他宠幸了一位漂亮的宫女,等到他回宫之后,独孤皇后就把那一位宫女一双玉手给砍了下来,送给了杨坚。



杨坚发狂,离家出走,后来被大臣劝了之后,这才回到皇宫之中。不是说杨坚有多爱皇后,男人本好色,况且是天下共主,天天看着那些漂亮的宫女,却下不了手,因为独孤家族势力太大了。

可以说,杨坚的一生,除了利用“洪水淹没了李树”这个谣谶干掉了李洪一家,并没有太多政治所为。所以,毛主席在评论杨坚的“开皇盛世”的时候,说了一句:此种做法,蕴藏大乱。


(开皇之治)

到了杨广继位,真的天下就大乱了。我们不要太相信所谓的《新唐书》和《旧唐书》。

其实,隋炀帝三征高丽是有极强的目的性的,他就是想要像汉武帝一样,通过“北伐匈奴”来加强中央集权。 但是,汉武帝成功了,隋炀帝失败了。

隋炀帝败在一个“急”字,搞得民生疾苦,天下大乱。 隋炀帝三征高丽的时候,第一个死的大将就是他一手从奴隶中提拔上来的“麦铁杖”将军。

那么多的大军,在打仗的时候,阳奉阴违,只有麦铁杖奋战于第一线,他死了之后,隋炀帝在军中的势力被清扫。


(麦铁杖)

第二次征高丽,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做了出头鸟,举旗作反,杨氏宗室的叛乱,代表了关陇贵族集团全面放弃了杨广,上层贵族已经在开始暗暗推动,要改朝换代了。

其实,关陇贵族手中推动过三次改朝换代了,不稀奇。从北魏到北周,从北周到隋,所以隋炀帝不敢住在关中了,他跑到了江都。

江都位于江南,江南才是杨广的大本营。 当年,隋伐南陈,晋王杨广就是伐陈大元帅,等到伐南陈胜利,杨广也在江左地区到处穿针引线,与江左世家的兰陵萧氏联姻,萧皇后就是出身于萧氏。


(炀帝与萧后)

隋炀帝跑到了江都,在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但是实质上,他已经失去了天下治权。

于是,他也把北方扔给他的几个孙子来管理,杨侑管理关中,杨侗管理洛阳,而他自己却在江都避难。 所以,隋朝的六位皇帝就是这么来的了。

其一:隋世宗,杨广长子杨昭。大业二年(606)七月,肥胖的杨昭患病而死,时年二十三岁。

义宁元年(617),杨昭之子杨侑在长安继位,追谥他为孝成皇帝。

其二:隋恭帝杨侑,杨广长孙,镇守长安,被李渊先立为帝,后来逼他禅让。

其三:隋越王杨侗,镇守洛阳,后被王世充所害。 其四:隋秦王杨浩,最得杨广喜爱,后来被宇文化及杀死。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刚日读史


在很多人印象中,隋朝和秦朝一样,都是二世而亡,换句话说,隋朝总共只有两位皇帝。但其实,在隋炀帝死后,隋朝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灭亡,因为它后面还有四个皇帝和一个历时十年之久的“后隋”王朝,直到公元630年,大唐贞观四年,隋朝才真正灭亡。

隋朝的国号,原本是“随”,因为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后来杨坚世袭爵位,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在公元581年时,杨坚正式登基为帝,为隋朝第一任皇帝。

24年后,隋炀帝杨广继位,为隋朝第二任皇帝。而在杨广当皇帝的第14年,宇文化及趁天下大乱之际发动兵变,杀死50岁的杨广,其后,宇文化及改立杨广亲弟弟的长子杨浩为皇帝,即为隋朝的第三任皇帝。



杨浩,他的父亲杨俊是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第三个儿子。后来,杨浩因为自己的生母崔氏,毒杀了父王杨俊,因而罪连坐被取消世子资格。隋炀帝即位,又恢复其秦王爵位。

等到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后,在众人的要求下,他将隋炀帝还在世的兄弟子侄、宗室、外戚,无论老幼一律杀死。但因为杨浩因平时与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智及交往密切,所以宇文智及亲自出面保全了他的性命。

在公元618年三月,宇文化及便以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的命令立杨浩为皇帝,改年号为天寿,他自己则称大丞相,总理百官。当时的杨浩,实际上只是给傀儡,他的主要工作,仅仅就是负责签署发布诏敕而已。

不久,宇文化及率兵十万从扬州返回长安,杨浩也被裹胁同行,但当宇文化及行驶到今天的河南郑州时,遭到李密所率领的瓦岗军的伏击,宇文化及被打得大败,只好率领残余部众两万人逃到魏县(今河北大名南)。随后在公元618年的九月,宇文化及派人毒杀杨浩,然后自立为帝,定国号“”许。也就是说,杨浩一共当了六个月的皇帝。



在杨浩被毒死后,当时的天下,还有两个隋朝皇帝,一个是忠于隋朝的残余势力在洛阳所拥立的皇泰帝杨侗,一个是李渊在长安所拥立的隋恭帝杨侑。这杨侗和杨侑是亲兄弟,他们的父亲叫做杨昭,是隋炀帝杨广和萧皇后所生的嫡长子。

当年杨广在登基后,杨昭就被立为皇太子。但可惜的是,杨昭在当太子的第二年,就因病去世。在杨昭去世时,他的膝下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杨倓、次子杨侗和三子杨侑。当时,杨广对于杨昭的死非常伤心,所以就把杨昭的这三个儿子都册封为王,并让长子杨倓跟随在自己身边,当做皇太孙培养,同时让杨侗镇守洛阳,让杨侑镇守太原。

后来,宇文化及在江都杀死杨广时,把他身边的杨倓也一并杀死。消息传出后,留守洛阳的隋朝大臣便拥立杨侗为新皇帝,即皇泰帝。同时,李渊趁机出兵控制太原,拥立留守太原的杨侑为新皇帝,即隋恭帝。由此,杨侗和杨侑这对难兄难弟,就成为隋朝的第四个和第五个皇帝。



对于皇泰帝杨侗,他是公元618年3月份继位,当时的杨侗并不是傀儡皇帝,但因为后来李密率领瓦岗大军围攻洛阳,负责指挥作战的王世充趁机做大,并逐渐独揽朝廷大权。

一年后,杨侗在王世充的逼迫下,不得已下诏任命王世充为相国,统管百官,并封为郑王,加九锡之礼。此后,杨侗也彻底成为傀儡皇帝。而仅过去一个月,杨侗又被迫禅位于王世充。自此,杨侗一年的皇帝生涯就此结束,两个月后,他被王世充给杀死。

至于李渊所拥立的隋恭帝杨侑,那自始至终就是个傀儡皇帝,而且他在公元618年的6月份时,就被李渊逼迫退位,随后李渊改国号为唐,李渊即唐高祖。杨侑则被降为酅国公,闲居长安,直到第二年9月份意外死亡,享年15岁,杨侑在位共计177天。



隋朝的第6个皇帝,叫做杨政道,他是杨广和萧皇后的亲孙子。最开始,杨政道和萧皇后在杨广死后,都成为宇文化及的俘虏,但等到公元619年4月,窦建德打败宇文化及后,他和萧皇后又都落入到窦建德手中。

但是,由于当时突厥首领处罗可汗的老婆义成公主,是杨广的亲妹妹,所以在她得知杨政道和萧皇后的下落后,就要求自己的丈夫将这他们俩人从窦建德的手中接回来。面对突厥的大军压境,窦建德自然不敢不从,于是他只好将萧皇后和杨政道等一干人全部移交给突厥人。

等到杨政道来到突厥后,处罗可汗便拥立杨政道为隋王,并把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划给他作为封地,还让留在东突厥境内的中原官吏和百姓,都到杨政道的封地居住,接受杨政道的管治,于是杨政道开设百官,复立“大隋”政权,史称后隋王朝,这一年,是公元620年。等到10年后,李靖灭东突厥,杨政道跟随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归降唐朝,后隋王朝自此终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