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杨坚为什么叫隋文帝,而不是隋太祖?

宾赵


首先我们要知道隋文帝是谥号,隋太祖是庙号。谥号产生于西周,是对死去的帝王啊,大臣,嫔妃等重要人物,评定其生平事迹,给予表示褒贬,同情的称号,像汉武帝刘彻的武,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孝庄,范仲淹的文正,都是谥号,隋文帝也是谥号,谥法有云,经纬天地,慈惠爱民曰文。



而庙号则是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常用“祖”和“宗”字,只有开国皇帝和功绩特别大的皇帝才能称祖,如宋太祖赵匡胤,明世祖朱棣,其他的皇帝一般称什么什么宗,如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很多人都可以有谥号,但只有帝王才能有庙号。

那么杨坚的谥号既然是隋文帝,他的庙号是什么呢?杨坚的庙号是隋高祖,隋太祖是他的父亲杨忠,北周八柱国之一。

我们知道我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的庙号一般都是太祖和高祖,太祖和高祖的区别是什么呢?称太祖的开国皇帝一般都是靠自己打下的天下,自强成龙或者群雄逐鹿中可以横扫六合,一统江山的,像明太祖朱元璋,汉太祖刘邦(其实刘邦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帝,叫做太祖高皇帝,但是被司马迁误作高祖,所以人们一般称刘邦为汉高祖)。


而称高祖的一般是子承父业,作为官二代或者富二代,依靠父辈打下的基础,像杨坚,李渊,曹丕就是典型的这类人物,他们的庙号都是高祖,他们一般会追封自己的父辈为太祖;或者是另外一种偏安一隅,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抱负的开国君主,像五代十国的刘渊、石勒之流。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八大柱国之一,他是权贵子弟,也因此逐渐进入北周权力的中心,最终建立隋朝的。所以杨坚登基后追封自己的父亲杨忠为隋太祖,自己死后的庙号就是高祖了,谥号是文帝。

那为什么我们习惯上不叫杨坚为隋高祖,而是隋文帝呢?这就我们国家历史学上对我国古代帝王的习惯称谓了。

我们知道,一般称呼别人自然是越简洁越好啦。我们一般用谥号称呼唐代以前的帝王,唐代之后的帝王用庙号称呼,也是这个原因。唐代开始,为了拍皇帝的马屁以及继任的皇帝表现孝道,帝王的谥号慢慢变多,加上许多美谥,诸如唐玄宗的谥号就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所以他也叫唐明皇;而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足足有二十七个字,用谥号就方便称呼了,所以我们多用庙号来称呼唐代以后的帝王。这下该明白杨坚叫隋文帝而不叫隋太祖的原因了吧。



其实我们称呼我国古代帝王还有许多其他的叫法,比如,明清时期的皇帝我们一般会用他们的年号来称呼,比如永乐帝,康熙帝,因为明清时期的皇帝一生都是只使用了一个年号,所以用年号称呼我们都知道是谁。但也有例外的,像明英宗朱祁镇就使用了两个年号:正统和天顺,那是因为他在土木堡之变后被俘虏,他的弟弟当了皇帝,他弟弟病危时,又趁机复位。

还有一些特殊的帝王称呼,像蜀后主刘禅,南唐后主李煜,称呼后面是“主”的,一般都是割据政权的君主。后主一般就是割据政权的末代君王,末帝也是末代帝王,废帝、幼帝一般是被废了帝位,和幼年就病逝的帝王。中国有个最特殊的帝王谥号,就是孙权的大帝,我国上下五千年的这么多帝王中只有孙权的谥号是“大帝”。其时称呼还是要看我们自己的个人习惯,比如你可以叫朱元璋明太祖,洪武帝,甚至有人叫他“诛元张”,因为觉得他是张无忌。


夏目历史君


杨坚为什么叫隋文帝,而不是隋太祖?

其实这个问题主要出在史官记载的习惯上,史官对帝王的记载和称呼有两种,一种是庙号,根据血缘传承和皇帝即位的顺序来称呼;另一种是谥号,根据后代帝王对前代帝王的评价来称呼。

隋文帝呢,就是杨坚的谥号,谥号最早来源于《礼记.谥法》,有上、平、下三种谥号,根据帝王的功过分别追谥;“文”这个字就属于上谥,而且是比较靠前的谥号。

那么我们为什么称呼杨坚为隋文帝,而不称呼他的庙号呢?那叫要说到庙号的定义

开国皇帝一般称太祖,如果父亲在世或者承接先辈基业的,按照辈分来追溯定庙号

杨坚的情况其实和三国的曹丕和唐朝李渊非常相似,一是能够开创基业是父辈的积累,比如李渊能夺天下是先辈李虎打下的基业让李家有了争夺天下的基础;曹丕能逼汉献帝禅让是曹操基本铺好了路,所以他们和杨坚的庙号都是“高祖”,父辈是“太祖”;

第二祖和宗也有区别,《礼》中有一句话叫做“祖有功而宗有德”,就是说“祖”有开创基业的功劳,“宗”有守成、发扬基业的功劳;像李世民就是唐太宗,赵光义也称宋太宗。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开国皇帝称帝后父亲还健在的,这时候也不能称“太祖”,只能称“高祖”,典型的例子就是刘邦!

因为杨坚能夺权建立隋朝,他的父亲杨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隋文帝杨坚的庙号是“隋高祖”,而不能称太祖!如果杨坚的儿子隋炀帝没有亡国而是成功打下高句丽,凭隋炀帝的功绩应该称“隋太宗”,和李世民地位相同!

(附上下谥的图供参考)

宋朝开始谥号和庙号就合并了,名字越来越长,所以一般称庙号,明清开始采用年号

宋朝开始,由于重文轻武的风气,文人墨客为了捧皇帝的臭脚,给的美谥越来越多,因为真实性越来越低所以往后都开始称庙号,比如“宋高宗”,也有从一串长称号里取一个字作为简称的,比如“宋孝宗”

等到了明清,随着各种称号的完善,皇帝一般采用自己的年号作为简称,比如康熙、乾隆等,这时候庙号,谥号依然存在,不过不再作为常用的代称就是了


历史密探零零壹


题主对隋文帝不是隋太祖这个问题,是明显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谥号、庙号没搞清楚。

庙号是东亚地区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隋以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

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

西周时期并未沿用,秦始皇后来把庙号和谥号一块给废除了,原因是“庙号和谥号”的定夺将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还是在西汉时期,重新恢复了庙号的使用。与谥号不同,庙号是君王独有的称号。

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而谥号,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明的称号,始于西周。所以,不仅君主可以有,重要大臣也有谥号,比如王安石、司马光,他们的谥号是“文”“文正”。

隋文帝杨坚,他的谥号是文皇帝,庙号是高祖。

高祖是与太祖一致的开国皇帝专用庙号。而且前面说过,庙号可是高一级的封号,皇帝专用。像古代中国,唐朝开国皇帝也是封号高祖。

而为什么人们称杨坚一般只称为隋文帝,而不是隋高祖呢?

这涉及到称谓问题。在西周时庙号很重视,也是开创者,不经常用。但是秦朝对庙号反感,直到西汉,庙号才开始正式使用。在西汉的210年历史中,一共出现过12位皇帝,分别是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衰帝刘欣、汉平帝刘衎、汉儒子刘婴。而我们看完西汉各帝后一定会发现:对于西汉皇帝的称号均为谥号,而不是我们通常用的庙号,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西汉对皇帝庙号的使用非常严格,获得庙号的皇帝也很少。西汉一朝对于礼制十分严格,后世也严格遵守历史上“有德者有庙号”的规矩,若帝王生前德行不够是绝对无法获得庙号的。即使像汉景帝这样发扬“文景之治”的贤君都没有。所以称呼皇帝不具有普及型,只有谥号才都能称呼。

而西汉在死后获得庙号的皇帝有:汉太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世宗刘彻、汉中宗刘询。所以,最初只称呼谥号,是对庙号的重视,也是当时的庙号更严格导致。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根据《孔子家语·庙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可知,皇帝的庙号一般以“祖”或“宗”结尾,而且标准比较明显,有开拓之功的皇帝一般称“祖”,有守成之德则一般称“宗”,庙号大部分也只有一两个字,因此,史学界也会按照“朝代名+庙号+祖或宗”的格式来称呼死去的皇帝。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汉太宗、唐太宗、宋太宗等。

但是谥号的称呼,也有不可控性,因为是对死者的褒奖,所以会导致滥用词语,无限褒奖,放大先皇功绩,比如武则天的孙子--唐玄宗就将自己奶奶加谥号的做法发扬光大:他将唐高祖的谥号加成“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唐太宗的谥号加成“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高宗的谥号加成“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等等。

唐朝以后的历代帝王,不断的把各种好字好词加到自己先辈的谥号之中,就怕字典里的词不够用。就这样,谥号的长度越来越大,含义也越来越浮夸扯淡,到了清朝,甚至出现了二十多个字的谥号,那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着实让人觉得恶心,谥号也彻底失去了它的评价分析、盖棺定论的作用。

由于唐朝对谥号的滥用,所以唐朝皇帝一般只称庙号,严肃点。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是知道的。而后期的庙号也变得混乱,尤其是乱世,立一个蕞尔小国,根基不稳,也敢称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所以,在唐末五代十国后,庙号称呼皇帝虽然也在沿用,但也不具严肃性。

到了明清时期,我们虽也记得皇帝庙号,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明神宗朱翊钧。但是也开始用年号称呼洪武皇帝,万历皇帝了。

到了清朝,出现了一朝三祖的现象后(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庙号也支持不了称呼,就只开始称呼年号了。就有了后来的康熙皇帝、雍正皇帝。

所以,称杨坚为隋文帝,不称高祖,是当时的习惯,还有庙号体制未被打破的情况使然。


小小林家堡


隋文帝是杨坚的谥号,而你所说的隋太祖是庙号,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况且,隋太祖也不是杨坚,而是他的父亲杨忠,隋文帝杨坚的庙号是隋高祖!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明白庙号与谥号的区别!

(隋文帝杨坚画像)

谥号

谥号制度起源于西周早期,而通常意义上的谥号,是用来高度概括历史人物的生平。在帝王、妃子,诸侯,大臣或者其他地位较高的人死后,后人会按照他的生平事迹来进行评定,这些称号或褒或贬或平或同情。比如说汉文帝,这是褒谥;汉灵帝,则属于恶谥;汉献帝,则属于平谥。

因为是死后才会上的谥号,因此朋友们以后如果在看历史电视剧的时候发现有人自称自己的谥号,那就肯定是有历史常识错误的电视剧了!比如在《康熙王朝》电视剧中,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太后就在剧中自称“我孝庄”,这就是很明显的一个错误!

庙号

(隋文帝杨坚剧照)

庙号最早设立于商朝,以对那些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追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庙号不同于谥号,这是专属于皇帝的称号,而且在早些时候,庙号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享有的称号,比如说汉朝,西汉仅有四位皇帝享有庙号,分别是汉太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世宗刘彻以及汉中宗刘询,他们都属于大有作为的皇帝,因此才有庙号。

需要注意的是,周朝和秦朝是没有庙号的!因为秦始皇认为庙号和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的非礼行为,因此将庙号和谥号废止了,他自称始皇帝,后称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不过比较讽刺的是,按秦始皇所想本该传至万世的秦朝却二世而亡。到了汉朝才又重新启用庙号制度,后一直沿用到清朝。

(秦始皇嬴政画像)

在唐朝以前,皇帝一般以谥号相称,比如说汉武帝刘彻,晋武帝司马炎,魏文帝曹丕,,隋文帝杨坚。而到了唐朝以后,由于谥号不断的加长,因此从这个时候开始就改称庙号,比如说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要知道后来的谥号最高记录是27个字,也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全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朋友们想想,如果每次都这样来称呼努尔哈赤,那得有多费劲! 这就是我们通常称呼杨坚为隋文帝的原因,当然,要是称呼杨坚为隋高祖也是没有问题的!



(隋太祖杨忠画像)

那么问题又来了,开国皇帝一般不都是叫什么太祖吗?比如汉太祖刘邦(不要喷我,刘邦就是汉太祖,汉高祖是误称),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等,同样都是开国皇帝,为啥杨坚就不能叫太祖呢?这是因为刘邦,赵匡胤,朱元璋他们基本属于白手起家,尤其是朱元璋,更是由和尚乞丐做到皇帝,明太祖当之无愧!

而隋文帝杨坚的情况却不一样,他是受了祖先的荫蔽而建立的隋朝!因为在杨坚以前,其父杨忠就已经在北周时期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因此在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对于真正创基立业的父亲杨忠,就追谥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隋文帝他自己的庙号在后世评定时也就只能是高祖了!

看了小祁的解释,想必应该知道为什么杨坚要叫隋文帝了吧,其实也可以叫隋高祖,只是不普遍,而题中的隋太祖则肯定是不可以的。如果觉得可以的话就点拨关注吧!


小祁说历史


很多答友都提到了,无论是太祖、高祖这样的庙号,还是文帝这样的谥号,都不是杨坚自己起名的,而是死后追尊的。

杨坚是有庙号的,那就是隋高祖(隋太祖是其父亲杨忠),所以问题的实质其实是,杨坚为什么被后人称为隋文帝而不是隋高祖?

隋文帝之前的皇帝,北齐有文宣帝、孝昭帝、武成帝等,北周有武帝、宣帝、静帝等,南朝朝有武帝、文帝、宣帝等,史书后后人提到他们用的都是谥号;隋文帝之后的皇帝,从唐朝开始史书和后人提到他们用的都是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这样的庙号——一个直接原因是皇帝们的谥号变得越来越长,不便使用。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隋朝正处于对皇帝称呼使用谥号到使用庙号的转折点上,当时人们还习惯称皇帝的谥号,因此普遍称呼杨坚隋文帝,而没有称呼他的庙号隋高祖。

说句题外话,隋炀帝杨广也有比较正面的庙号和谥号,庙号是世祖,谥号是明皇帝,但是唐朝不承认这些庙号谥号的合法性,直接给了他炀这个负面的谥号。


谈古论金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为什么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没有叫隋太祖呢?原因说来很简单,因为已经有一个隋太祖了,那就是杨坚的父亲杨忠。为什么建立了这个国家的杨坚没有成为太祖而是杨坚的父亲杨忠成为了太祖呢?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太祖?

我们现在有个词叫做“祖宗”,也就是说祖在宗前。因此一般来说,对于太祖太宗的说法是这样的:

“开创者曰祖,守成者曰宗。”

可能这样说有些抽象,我们就来举例子说吧。我们就拿清朝来举例子吧。清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王朝,因为其中有太祖、世祖、圣祖。也就是说在清朝有三祖,这跟一般王朝是不太一样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也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开创王朝基业者被称为“祖”的原因了。我们来看看清朝三祖的功绩是什么。

第一:清太祖,清太祖即努尔哈赤。我们都知道努尔哈赤十三副盔甲起兵,随后统一女真并且迅速扩大了女真势力,此后多次与明军交战,胜多败少。可以说在清太祖的努力下,女真迅速打开了局面,开始开创自身的基业,因此清太祖属于开创者。

第二:清世祖,清世祖即爱新觉罗·福临,即我们所说的顺治皇帝。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在顺治皇帝期间成功地统一了中国,因此他也是属于开创者。

第三:清圣祖,清圣祖即爱新觉罗·玄烨,即我们所说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说实话还存在着南明的残余势力如郑成功等人,因此不算是完全完成了开创事业,而此后康熙皇帝还平定了三藩之乱、噶尔丹等,因此可以勉强称为开创者。

二、杨忠是开创者吗?

我查阅了一下史籍,发现纵观杨忠的事迹经历,虽然功绩满满,但是杨忠基本上都是代表北周和北齐作战,并且多次战胜北齐,虽然战功很多,但是似乎对于隋朝的建立并没有太大帮助。

唯一能说得上的是帮助的恐怕就是杨忠帮助自己的儿子杨坚得到了很高的政治地位,为杨坚此后篡权奠定了基础,因此杨忠说实话很难说得上是一名开创者的角色。

然后我们再看杨坚,杨坚首先是篡了北周的位置,然后改国号为隋国,此时北方已经一统,在杨坚的指挥下,隋又先后灭了南陈和西梁,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因此总的来说,杨坚更像是太祖的角色而不是杨忠。

三、实际情况几何?

然而实际上,杨坚除了隋文帝外,还有一个身份是隋高祖。这个也就是古代帝王的多个称号导致了一些混淆吧。古代皇帝一般都是谥号和庙号两种称谓,我们后人称呼的时候也往往是混淆着来,并不是特别在意叫的是哪一个号,因此往往会混淆掉。例如说隋文帝和隋高祖就是一个人,但是我们一般只称呼隋文帝而不称呼隋高祖。

并且庙号也伴有自己的一种发展,并且也有混用的现象,例如说太祖和高祖这个称谓。

先说说太祖这个称呼吧。太祖这个称呼是从汉太祖刘邦以后开始大规模使用的开国皇帝的庙号,刘邦最初的庙号是"高祖",后来汉景帝即位后为刘邦重上庙号"太祖",自此"太祖"便成为开国皇帝惯用的庙号。

再说说高祖整个称呼吧。高祖这个庙号通常给开国皇帝,比如刘邦、李渊、杨坚等,特别是刘邦,称呼为汉高祖,但是,庙号又作太祖,为什么呢?在《汉书详解》中介绍说:

盖邦配天地,是为高祖,而尊号加之于上,虽昭穆之太祖庙,此亦高祖之庙也。

杨忠没有做过皇帝,有谥号和庙号。杨忠的谥号为武元皇帝,庙号为隋太祖。

我们再看杨忠的儿子杨坚,杨坚的谥号是文皇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隋文帝了,而杨坚的庙号则是隋高祖。也就是说在当时看来,杨坚才是隋朝的开创者。

因此综上来说,高祖和太祖都是开国皇帝的庙号,两者并无什么区别。

而杨忠的隋太祖仅仅是后世给他的一个美化的称号,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真正的隋的开国皇帝应该是隋高祖杨坚。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日航通鉴


中国古代帝王在去世后,一般都要上谥号和庙号。谥号是对帝王一生的总结概括,庙号是在太庙里给帝王的称号。杨坚的谥号是“文”,庙号是“高祖”,总的称乎就是“高祖文皇帝”。他的儿子杨广谥号是“炀”,庙号是“世祖”,全称是“世祖炀皇帝”。

大家在历史课本里看到的对皇帝称号的不同,其实是使用称乎的不同。谥号和庙号都是帝王去世后才有的,对活着在位的皇帝则要称呼“皇上、陛下、官家、万岁爷、尊号、年号”等等。

我们可以从大家最熟悉的清朝十二帝说谥号和庙号,清朝十二帝分别是:

1.努尔哈赤: 太祖武皇帝

2.皇太极: 太宗文皇帝

3.顺治帝福临: 世祖章皇帝

4.康熙帝玄烨: 圣祖仁皇帝

5.雍正帝胤禛: 世宗宪皇帝

6.乾隆帝弘历: 高宗纯皇帝

7.嘉庆帝颙琰: 仁宗睿皇帝

8.道光帝旻宁: 宣宗成皇帝

9.咸丰帝奕詝: 文宗显皇帝

10.同治帝载淳:穆宗毅皇帝

11.光绪帝载湉:德宗思皇帝

12.宣统帝溥仪无谥号和庙号

谥号是对人一生的概括,具有盖棺定论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文、武、章、仁、景”等都是好的谥号,“炀、哀、悼”等是较差的谥号。有一个谥号比较有意思,那就是汉献帝刘协的谥号。刘协的谥号是“孝献皇帝”。很多人以后献的意思是把江山献出去,正好对应汉献帝禅让给魏文帝曹丕的事实,其实并不是这样。“献”的意思是“博闻多能,惠而内德”,是一个非常好的谥号。

历史书对不同朝代皇帝的称呼是有变化的。

1.谥号时代:秦朝只有两世,秦始皇和秦二世。从汉到隋大多是以谥号称,比方说:汉文帝,汉武帝,汉光武帝,魏武帝,魏文帝,晋武帝,刘宋武帝,隋文帝,隋炀帝,等等。在这里,刘邦的情况比较特殊,刘邦全称是“汉太祖高皇帝”。大家一般都称呼其为汉高祖,认为是庙号,其实“高”是刘邦的谥号,准确称呼是“汉太祖”或者“汉高帝”。

2.庙号时代:从唐朝以后到元朝,皇帝的称号大多以庙号相称。比方说,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太宗,宋高宗,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元世祖,等等。

3.年号时代:到了明清两朝,皇帝的年号一般只有一个,所以大多以年号相称。这个大家就很熟悉了。比如:洪武,永乐,万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等。

当然了,不同时代历史上对皇帝的称号一直在变化。这其中也是有一定原因的。谥号注重的是皇帝本人的德行;庙号看中的是皇帝在家族中的位置;年号则是皇帝对于百姓的作用,因为年号是用来纪年的,天下人都在用。


历史中简堂谈古说金


杨坚既可以被称为隋文帝,也可以被称为隋高祖。而隋太祖另有其人,他就是杨坚的父亲杨忠。我们知道开国皇帝中有的称太祖,有的却称高祖,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要考虑到开国皇帝的家世。

如果是官二代,也就是说受祖上荫庇的人建了国,一般都会给自己的父亲追认太祖这个庙号,意思是创基立业,所以杨坚建国后给自己的父亲杨忠追加庙号太祖,而他本人的庙号则是高祖,意思是开国立功者最高。唐高祖李渊也是这种情况,他的父亲李昞的庙号是太祖。杨坚和李渊的祖上都是关陇集团的军事贵族,他们的建国很得益于这个身份。

如果建国的是一个穷二代,那么太祖这个庙号就直接加在开国皇帝的身上,而不会向上追加,毕竟祖上实在没有立功。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就属于这一类。至于刘邦为什么流传下来的称呼不是汉太祖而是汉高祖,恐怕就是太史公的功劳了。

既然杨坚的庙号是高祖,为何世人多称他为隋文帝而很少称其为隋高祖呢?这就考虑到古代皇帝的庙号和谥号的问题。

庙号和谥号早在周朝就已经完善,只是后来一度被秦始皇废掉,到了汉朝才开始重新使用,但当时的庙号和谥号制度并不完善,甚至能拥有庙号的皇帝还很少,因为庙号主要关系到祭祀的问题,因此非有大功的皇帝一般不会有庙号。而谥号则不同,谥号更多的是一种盖棺论定,就是皇帝去世后得到的一种评价,一般所有的皇帝都会有谥号。也就是说谥号常有而庙号不常有。

因此在隋唐之前,人们称呼皇帝一般就会用谥号,而杨坚的谥号是文皇帝,庙号是高祖,固称其为隋文帝。

杨广的谥号就比较复杂了,这位隋朝的亡国之君至少有三个谥号,一个是洛阳的皇泰主杨侗定的明皇帝,从这里来说可以称呼杨广为隋明帝;另一个是窦建德定的闵皇帝,可以称呼杨广为隋闵帝;还有一个就是李渊定的是炀皇帝,也就是我们现在称呼的隋炀帝。前两个因为建立的政权很快灭亡了,因此给杨广定的谥号没有得到承认。同时杨侗给杨广定下的庙号是世祖,这个也没有得到承认。

庙号和谥号在唐朝时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即每个皇帝都有庙号,而谥号开始不断的追加。四姑娘拿李世民来做一下说明,李世民的庙号是太宗,最初的谥号是文皇帝,和隋文帝是一样的,本来可以被称为唐文帝。

但是他的谥号被追加了好几次,唐高宗李治最初为父亲定下的谥号是文皇帝,后来加谥为文武圣皇帝。唐玄宗时期又给李世民加谥两次,最初加谥为文武大圣皇帝,后又加谥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总不能称其为唐文武大圣大广孝帝吧?实际上这种加谥自唐高祖李渊就开始了,李渊最终的谥号是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后来的皇帝也是如此,谥号都很长。

也因此,从唐朝开始,皇帝的称呼改为庙号,也就有了我们熟知的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等。


尚宫女史


杨坚的谥号是“隋文帝”,庙号是“隋高祖”。是唐朝以前习惯性的把皇帝用谥号来称谓,后世人就皆沿用至今。谥号和庙号都是后人给起的,不是自己起的。

一、谥号和庙号的区别

庙号起源于商朝,起初非常严格依照“祖有功宗有德”的标准。而谥号诞生于周朝,是对于一个重要人物一生的事迹和品德修养评定褒贬的称号。庙号不是谁都可以有,只有文治武功非常出众的帝王才有,碌碌无为的皇帝可能也没有。谥号则不然,帝王可以有,王侯将相甚至皇后、妃子都可以有。

比如:汉高祖刘邦,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谥号本来一帮不用“高”,但后世子孙认为刘邦的功劳太大,就叫“高皇帝”,所以,后来被人称为“高祖”沿用。汉武帝刘彻,庙号为“世宗”,谥号“武”,故后世以谥号称谓“汉武帝”。

又比如:岳飞冤案平反后,被赐谥号“武穆”。

二、隋文帝是谥号,不是庙号,他的庙号还真是“高祖”。

一般“太祖”这个庙号是给开创基业的开国皇帝的,也就是这个家族大业的创立者。比如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有人要问了,隋文帝不也是开创性的开国帝王吗?其实,隋文帝杨坚不是个一般人家,典型高二代加富二代,他的父亲杨忠是北周时期的大将军,地位十分显赫。杨坚在多了权后,建立大隋,直接把自己的父亲追认为“隋太祖”,所以,太祖这个庙号已经被杨忠用掉了。故而,杨坚庙号为“高祖”。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李渊追封祖父(初稿有误,经网友提醒后更改)李虎为“太祖”,而自己被后世称“高祖”庙号。而隋文帝杨坚的文治武功兼有,谥号给“文”、“武”均可,可惜,杨坚追谥自己的父亲为“武元皇帝”。“武”这个谥号也用掉了。所以,杨坚谥号为“文皇帝”,被后世称为“隋文帝”。

三、谥号、庙号的习惯叫法

在唐朝之前,不是所有帝王都有庙号,所以,一般大家都称已故皇帝谥号。隋文帝也是随高祖,但习惯性的叫法,还有历史记载均采用谥号,故而沿用至今。

唐朝开始,庙号泛滥,短命皇帝和末代皇帝可能没有庙号,其他的都有。所以我们看史书时,会发现一代接着一代,有太宗、高宗、孝宗、德宗等等。庙号是供奉祖庙的,受后世世代香火供奉的,级别明显高很多,所以习惯性的叫法开始采用庙号,沿用至今。

隋文帝杨坚的庙号、谥号都是之后隋炀帝杨广给起的,不是自己给自己起,因为“太祖”庙号被杨坚之父杨忠用掉了,故而称“隋高祖”。但由于唐之前称谓皇帝“谥号”的习惯,故而被成为“隋文帝”,沿用至今。


牧渔子


这个问题也许会困扰过很多人,就是中国皇帝的谥号和庙号。文皇帝是杨坚的谥号,他的庙号是高祖,也可以叫他隋高祖。庙号在唐以前则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 主一般称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在隋以前的帝王中,每个皇帝都有谥号,但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一个帝王翘辫子挂了,后世之君会根据他的功德和品行盖棺定论,这就是追加谥号,谥号有褒有贬。

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为美谥,如汉武帝 汉文帝 隋文帝。这是对一个帝王作为的肯定。

平谥:怀、悼、哀、闵、思、殇这个一般都是给非正常死亡的君王或非自身过错而导致亡国的的,带有同情的味道。如:汉怀帝刘禅,汉哀帝刘欣。

厉、灵、炀等贬义就有点自作自受死有余辜的味道了。

但庙号就不同了,隋以前的皇帝,只有开国之君和后继之君非常有作为才能配享庙号,如汉太祖刘邦,其实刘邦的庙号应该是太祖,而不是人们有时叫的汉高祖。刘邦的庙号是太祖 谥号才是高皇帝,称谥号也应该是汉高帝.而不是汉高祖,为什么不是高祖呢,因为刘邦没有追封他的爹为太祖。什么样的情况下,开国之君才的庙号才是高祖呢。首先是太祖的庙号已经追封了,追封给谁,自然是追封给开国之君的老爹。一般追封自己爹为太祖的,都是从自己爹那继承了家业或者爵位的,也就是你没当皇帝以前,你的爵位和家底都是继承你爹的。如三国魏国的开国皇帝曹丕,他是魏国的开国皇帝,他的庙号是高祖,他追封他的老爹曹操为太祖。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庙号是世祖,他把高祖的庙号追封给了司马懿,太祖的庙号追封给了司马昭。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他的庙号也是高祖,太祖的庙号追封给了他的爷爷李虎。杨坚的庙号是高祖,自然也是因为他把太祖的庙号已经追封出去了,他把太祖的庙号追封给了他爹杨忠,所以他自己的庙号只能是高祖。子承父业的官宦之家,太祖的庙号一般都会追封给前者,这个在古代讲究孝道,帝王最讲究的就是孝道.

太祖的庙号那就是白手起家的皇帝享受追封的,也就是家底都是自己拼出来的。比如刘邦,赵匡胤,朱元璋这群白手起家的开国之君的庙号都是太祖,因为他们的爹没给他们留下什么世袭爵位,封地什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