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台湾遭遇惨败,上百俘虏被处决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虽然清政府整体失败,甚至丢失港岛,但在台湾却收获了罕见的胜利。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关闭中英贸易通道,触怒了大英帝国,英国内阁批准“报复”,随即出兵。总的来讲,英军所向披靡,但是在台湾却碰到了“大钉子”,不仅未能占领台湾一处地方,还损失多艘舰船,被俘上百人。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台湾遭遇惨败,上百俘虏被处决

台湾抗英斗争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9月30日,英军双桅炮舰“纳尔不达号”向基隆(鸡笼)轰击,参将邱镇功指挥开炮还击,英舰被击伤、触礁沉没 ,英军阵亡32人,被俘133人,武器、地图被基隆守军缴获。

10月19日,英军一艘三桅兵船攻击三沙湾,登陆后被守军击退。

1842年3月11日,英军三艘三桅兵舰驶入大安港,其中“阿恩号”被当地守军引诱至礁石滩搁浅,数十人被击毙,49人被俘(其中包括5名充做向导的广东汉奸)。台湾守军缴获11门大炮等战利品。

由于准备充分、作战巧妙,台湾抗英战斗获得胜利,令中国军民士气大振,台湾总兵达洪阿、兵备道姚莹受到清廷嘉奖,道光帝也称赞这几次战斗“可称大快人心”。

5月,台湾兵备道姚莹奉道光帝圣旨,将“阿恩号”船长典林与另外8名英国高级军官关押留审,其余仍然活着的139名俘虏悉数处死(此前有30多名英军在狱中染病死亡)。此后英军不敢再来冒犯台湾。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台湾遭遇惨败,上百俘虏被处决

姚莹(1785年~1853),姚鼐侄孙,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清代最早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之一

可惜,局部的胜利不能挽回整个战局的颓势。1842年8月,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港岛、赔偿军费、开5口通商,并与英人商议关税细则。受此影响,台岛一地的抗英胜利也变得微不足道。

《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英军代表璞鼎查缪称已被“正法”的英国官兵本是“渔民”,只因船只在台湾海峡遭到台风,这才漂流到了台湾,却被台湾军民当作交战的敌军杀害,要求清政府惩办台湾抗英官员。

与此同时,此前遭到清廷打压的投降派官员,也纷纷落井下石,对姚莹、达洪阿罗织罪名。

清政府战败,导致朝野惶恐,便将姚莹、达洪阿等人革职下狱。因为达洪阿是旗人,下狱后不久即被推恩开释、重获重用;而姚莹为汉人,待遇悬殊,此后历经折磨。

蒙冤下狱后,姚莹在诗中写道:“海外功名泡影如,群公网岂漏游鱼。”以此表达他的无奈之情,并对朝廷“群公”予以嘲讽。

关于姚莹含冤下狱一事,道光帝深知隐情,因为当初处决英军俘虏之令便是由他下达。所以,道光帝在见到姚莹下狱以后所写的“供辞”时说:“台湾事,朕已知之,毋庸阅也。”

道光帝这么说,是指他清楚地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供辞”中的内容自己根本不用看。

但是,经过旷日持久的交战之后,他早已被战争吓破了胆,根本不敢违背英国侵略者的意愿。最后,道光帝还是作出了荒唐的决定,将姚莹下狱。

姚莹下狱激起了爱国官员和台湾人民的愤怒。在各方压力下,道光帝不得不将姚莹“赦免”出狱。但是又为了使英国人满意,于是将他降职发配到四川。尽管这样,清廷内部的投降派官员还不满足,后来又令他屡次往返川藏之间,让他受尽折磨。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台湾遭遇惨败,上百俘虏被处决

姚莹所著《康輶纪行》,最早发出了英国觊觎西藏的警报

正是川藏之行的艰苦经历,促使姚莹写成《康輶纪行》,系统介绍了所经地区的山川、地形和风土人情,并将英国人对藏地的觊觎发出了警报。这部书和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瀛环志略》一起,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早期启蒙的先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