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下九流之說,那九流指的是哪些呢?

荷花阿哥


“三教九流”這個成語我想誰都不會陌生,成語的意思就是形容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各種人。

當然如果要細究的上,“三教九流”卻並非是一個單純的成語,從廣義上來說它指的是宗教或者學術上的流派,狹義上來說它指的是社會各階級人士的等級。



從廣義上來說“三教九流”,“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佛教,以儒教為尊,佛教最次(《北史.周高祖紀》載:“帝升高座,辨釋三教先後,以儒教為先,道教次之,佛教為後”)。“九流”指的是道家、儒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景帝時期,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一書中,首次將百家劃分為“道、陰陽、儒、墨、名、法”等六家。而後,西漢學者劉歆又在《七略》一書中,在原六家的基礎上增加了“縱橫、雜、農、小說”等四家,此時就出現了“十流”之說。



而後,到了東漢時期,班固在《漢書》中刪除了“小說家”(《漢書.藝文志》載:“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自此“九流”之說始定,即道家、儒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以上就是對宗教或者學術上的流派而言的“三教九流”,對於這麼一說,歷來無有異議之初,可以說是被公認的。



但是在對社會各階級人士的等級進行劃分的“三教九流”中的“九流”,全國各地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套劃分方法。

市井關於“九流”的劃分,在全國各地大概流行著六種說法。

第一種,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即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燒鍋(酒廠),六流當(當鋪),七流商(商賈),八流客(地主),九流莊田(農民)。

“中九流”即一流舉子,二流醫(大夫),三流風水(風水先生),四流批(算命先生),五流丹青(賣字畫的),六流相(相命大師),七僧,八道,九琴棋(讀書人)。



“下九流”即一流巫(巫師),二流娼(娼妓),三流大神(跳大神),四流梆(打更人),五流剃頭,六流吹手(吹鼓手),七流戲子,八流叫街(乞丐),九流賣糖。

第二種,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即一流帝王、二流聖賢、三流隱士、四流童仙、五流文人、六流武士、七流農、八流工、九流商。



“中九流”即一流舉子、二流醫生、三流相命、四流丹青、五流書生、六流琴棋、七流僧、八流道、九流尼(尼姑)。

“下九流”即一流師爺、二流衙差、三流升秤(秤手)、四流媒婆、五流走卒(供人差遣四處奔走的奴僕)、六流時妖(騙子和巫婆)、七流盜(盜賊)、八流竊(小偷)、九流娼。



第三種,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即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閣老(明清時期內閣大學士),六流宰相,七流進(進士),八流舉(舉人),九流解元(科舉考試鄉試第一名)。

“中九流”即一流秀才,二流醫,三流丹青,四流皮(皮影匠),五流彈唱(賣藝人),六流金(卜卦算命),七流僧,八流道,九流棋琴。



“下九流”即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流剃頭,六流吹手,七流戲子,八流叫街,九流賣糖。


第四種,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即一流佛、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鬥官、六流秤、七流工(工人)、八流商、九流莊田 。



“中九流”即一流秀才、二流舉子、三流醫生、四流風水、五流批、六流丹青、七流僧、八流道、九流琴棋 。

“下九流”即一流打狗(乞丐)、二流賣油、三流修腳、四流剃頭、五流抬食合(抬食盒)、六流裁縫、七流優、八流娼、九流吹手。


第五種,分上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即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做工,六流莊田,七流饞(吃貨),八流懶(懶人),九流耍錢(賭徒)。



“下九流”即一流勤行(飯店、茶館裡跑堂的),二流藝(街頭賣藝),三流鵪鶉(鬥鵪鶉),四流猴(耍猴人),五流修腳,六流剃頭,七春(娼妓),八流典(當鋪),九流吹手。

第六種,分上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即一流和尚、二流道士、三流畫工、四流郎中、五流風水先生、六流算命先生、七流私塾先生、八流藥鋪、九流優伶(賣唱的)。

“下九流”即一流婢女、二流娼妓、三流乞丐、四流惡棍、五流剃頭師傅、六流當鋪、七流灶頭廚師、八流澡堂、九流木匠。



以上六種“九流”之說,大概就是目前流傳最廣的說法。


澳古說歷史


古時流傳三教九流,其中下九流可以用一句民謠包括:“一流戲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龜,五剃頭,六擦背,七娼八盜,九吹灰”。

下面我們從這個民謠中提及的九流分別闡述一下,這九種職業就是人們經常提到的下九流,包括:

第一,首推戲子。也有稱“高臺”的,就是各類在舞臺上及各種場合表演的人員。

第二,推:這裡是指從事推車推貨等搬運工地作的苦力。

第三,王八:這裡是指從事賣淫嫖娼工作的各類勤雜經營人員。

第四,龜:這裡是指在妓院裡擔任雜務的男子,也包括利用自己老婆或相好的色相來賺錢的男子。

第五,剃頭:就是指挑擔走四方的剃頭、理髮,刮鬍子的剃頭匠。

第六,擦背:指為客人擦背的人,這裡是指在澡堂裡的服務人員。

第七,娼:就是指出賣色相的妓女。

第八,盜:這裡是指小偷和強盜。

第九,吹灰:指賣水煙的小販。

隨著新中國的建立,各工種、各行各業都成了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沒有了高低貴賤,都成為了建設新中國的光榮一員!









東嶽隱仕


“一流戲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龜,五剃頭,六擦背,七娼八盜,九吹灰”

這九種職業就是人們經常提到的下九流,根據六甲番人的理解,包括:

1、戲子:也有稱“高臺”的,就是各類在臺上表演的演員;

2、推:這裡應該是指從事推車推貨的苦力;

3、王八:指賣淫嫖娼事業的經營者;

4、龜:指在妓院裡擔任雜務的男子,也包括利用自己老婆或相好的色相來賺錢的男子;

5、剃頭:就是挑擔走四方的理髮師;

6、擦背:指為客人擦背的人,也泛指在澡堂裡的服務人員;

7、娼:就是出賣色相的妓女;

8、盜:指小偷和強盜;

9、吹灰:指賣水煙的小販。

以上九種職業在古代是受人歧視的,社會地位低下,甚至還不如乞丐,比如曹禺話劇《日出》第三幕就提到:

乞丐:(還是提提噠,提提噠,提提噠提噠提噠)“喂,好話說了老半天,還是老闆不給咱。別瞧要飯低了頭,要飯不在下九流,將門底子佛門後,聖人門口把你求。”

不過,下九流的說法從來就沒有統一的版本,在很多說法裡,乞丐也是下九流之一,比如:

“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剃頭,六吹手,七戲八叫九賣糖。”

這裡的八叫就是指乞丐,一流巫指畫符唸咒招神驅鬼的巫師,三流大神指以跳唱形式治病的神仙附體的神婆,四流梆指更夫,六吹手指吹鼓手、喇叭匠,九賣糖指賣糖葫蘆的小販。

另也有一種關於下九流的說法是:

“一流門皂二流巫,三流牙行四流尼,五流花婆六雜用,七窩八賊九娼婦。”

這裡的九種職業分別是門房差役、巫師、中介、尼姑、媒婆、打雜、賊和妓女。

從各個版本看,“下九流”基本上都是指從事服務行業的底層民眾,他們得不到人們的尊重,甚至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而在當代社會,原本被稱為“下九流”的一些行當卻成為大家羨慕的職業,比如“戲子”,其地位就遠超文武工農醫了,他們光鮮亮麗,前呼後擁,舉手投足間盡是富貴之氣。

這是社會的進步,還是社會的悲哀呢?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六甲番人


大家知道,在古代職業有很多,在封建社會職業,有高低貴賤之分,分為三教九流,三教是指儒、佛、道三教。九流又分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其中下九流是最為人們看不起的職業。

現在有書君來說一說下九流。

清明時期流傳的順口溜:“一流戲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色,五剃頭六擦背,七娼八盜九吹灰”。

一、下九流裡的戲子。

戲子:在古時候,戲子也有稱“高臺”的,就是各類在臺上表演的演員。

在春秋時期,給戲子叫“優伶”。“優”為一種職業名稱,分為緋優和倡優。“俳優”負責調笑嘲弄供人取樂,而“倡優”則負責歌舞,奏樂,供人欣賞。“伶""則是皇帝時期的樂官,負責音律。

漢朝後,宋朝之前“優伶""並稱。是指所有藝人的統稱,在現代叫演員,明星,影星、歌星等等。

在過去著名的戲子有:李師師,陳圓圓董小宛,小鳳仙,梅蘭芳等都屬於下九流裡的戲子。

梅蘭芳出生於梨園世家,十幾歲時就非常的出名,後憑藉精湛的藝術表演,成為世界級的藝術大師。

二、再說下九流裡的娼。

在古代,有很多出名的妓女,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在民國時期,中國第一位女畫家名叫潘玉良。

她從小出生在揚州一個貧民家庭,自幼父母雙亡成為了一個孤兒,被舅舅收養長大,14歲因容貌出眾,長的天生麗質,身材苗條是個天生的小美人,他舅舅利慾薰心,將她賣給了怡春院,當了雛妓。

在她17歲時遇到了潘贊華,和潘贊華結了婚,被潘贊華納為小妾,為了感激潘佔贊華使她脫離了苦海,改名叫潘玉良。潘贊華為她寫詩:“原是冰肌潔自身,玲瓏新曲本天生。漫言埋沒無顏色,一出汙泥便可人”。還教她讀書寫字,學畫,考上上海美專,後赴法國巴黎留學,兩年後成為第一位中國女畫家。

她旅居海外多年,不談戀愛,不加入外國籍,不與任何畫廊簽約,從這三點可以看出她對愛情,對國家對藝術的忠誠。 她的一生從孤兒、雛妓、小妾、再到畫家,她的人生道路走的艱難又曲折,在那個女人沒有地位的年代,她依然選擇了堅強。

三、再說下九流裡的剃頭。

在古代,沒有“理髮”一詞,認為頭髮受之於父母,不能隨便剔除。當時男女都留長髮,只是盤發的方式不同,到了漢代,才有了以理髮為職業的。

古時把理髮稱作""侍詔”,也叫沐發與梳櫛, 明代叫""篦頭”,清代叫“剃頭"",還有叫""剪頭""、“推頭”等,現在叫理髮,美容美髮。由於各種時代對頭髮的清潔處理方式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稱呼。

在清代,令漢人按滿族人習俗剃頭,違者斬首。這便是所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說法。

古時候還有一種是挑擔下街,走街串巷,一頭是洗頭銅盆,下面有個圓洞內裝炭火小爐。

另一頭是坐凳,凳子有抽屜的,裡面裝有推子,剪子,刀子,剃頭等用具。剃頭匠手上拿一個小撥楞鼓左右搖晃,撥楞鼓就發出一種”嗆啷、嗆啷”的聲音,用來招攬顧客。這種挑子很形象的被編成歇後語,“剃頭挑子一頭熱”。這種剃頭挑子一隻延續到上世紀80年代,在北方農村還常見,上門為了方便老人、孩童理髮。我當時在農村還見過,現在這種生意已經滅絕了。

到了現代,隨著經濟的發展,滿大街都是美容美髮的店面,理個髮非常方便。價格便宜的,幾塊,貴的幾十上百不等,如:燙髮分冷燙、熱燙和電燙,價格從幾十元、幾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

現在職業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常言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管幹哪一行,只要你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哪一行都能在本行業裡乾的非常出色,同樣也能受到人們的尊敬。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所謂“三教九流”,是指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段中人對不同的群體之社會地位和職業的等級劃分。具體來說,九流又可分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下九流”原來是指一流高臺二流吹,三流馬戲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七內涵也逐漸變化,泛指生活在社會下次靠從事各種營生闖蕩江湖的人們,諸如鏢行、俠客、土匪、流氓、賭博、優伶、占卜、娼妓、典當、乞丐等等。

何謂“九流”,如果從傳統的學術上分,則是指儒家、道家、陰陽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按社會各種行業分,則泛指社會中不同的行業及從事不同行業的人。

其中上九流是: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燒鍋、六流“當”、七“商”八“客”、九“莊田”。

佛祖指的是釋迦牟尼,“仙”指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太上老君以及上八仙、中八仙和下八仙等;皇帝及歷代“真龍天子”、封建君王等;“官”既朝廷大小官員,“燒鍋”也就是酒廠,過去釀酒業十分發達,最大的工廠就是酒廠;“當”也就是當鋪,“商”既經商行業,“客”是莊園主,“莊田”也就是農夫。

中九流則是:一流“舉子”、二流“醫”、三流“風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舉子也就是中榜的舉人,“醫”也就是醫生,“風水”則是指風水先生,“批”是算命先生,“丹青”就是書畫先生,“相”既相士,看相的;“僧”既和尚,道是道士,琴棋這裡指的是文人。

下九流是: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流“剃頭”、六“吹手”、七“戲子”、八“叫街”、九“賣糖”。

“巫”是指專門以畫符唸咒召神驅鬼為業的南方巫師、巫婆等,有別於北方跳大神的,巫師是不跳不唱,專門畫符唸咒;“娼”即娼妓,“大神”即所謂的神仙附體,以唱跳歌舞形式治病的一種“神巫”,“梆”也就是更夫,從事計時工作的。“剃頭”也就是理髮師,“吹手”則是指鼓手,喇叭匠子,專門為紅白喜事而在大門外吹吹打打的“樂隊”。“戲子”這個很容易理解,也就是唱戲的演員,“叫街”則指的是乞丐,“賣糖”就是吹糖人的。

當然,在九流裡不止這三九二十七行,各地對九流的劃分也不盡相同,並且每一流的行業都包括了很多同行或類似同行的職業,比如剃頭的不止理髮師,還包括了類似修腳的、搓澡的、跑堂的、拉車的,還有按摩、店員、舞女、幫閒,大凡屬於服務行業的都算在了裡面。

而在北方,人們對九流的劃分與上述劃分卻不盡相同。建國前,本地對九流只分上九流和下九流兩個檔次,未有中九流之說。

具體劃分,上九流是: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做工”、六“莊田”、七“饞”、八“懶”、九“耍錢”。

而下九流則是“一流“勤行”、二流“藝”、三流“鵪鶉”、四流“猴”、五“修腳”、六“剃頭”、七“春”(娼妓)、八“典”、九“吹手”。

這裡面尤其有意思的是上九流的“饞”、“懶”“耍錢”,實際上指的就是享樂主義者,也就是那些不勞而獲,還得受人侍奉的人。

實際上,關於“九流”的劃分,有很多版本,因地區不同,其指代的也會不同,但“下九流”基本泛指了掙扎在社會底層的那些闖蕩江湖的人們,他們沒有田產,不從事種田,也不像有譜子做生意的,甚至都不是手工業者。


江畔初見月


  “三教九流”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從小便耳熟能詳。三教其實是指儒,道,佛。那麼九流呢?其實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行當。

  舊時江湖上,是這樣給下九流分類的:一流巫婆,二流娼妓,三流大神,四六梆夫,物流剃頭,六流吹手,七流戲子,八流叫街,九流賣糖。

  

  先說前面的,巫師巫婆,大家應該也不陌生,現在在不少鄉村都還有,畫符唸咒,問米作法,以各種神鬼戲法營生,在古代封建社會,跟神鬼扯上關係特別容易唬住人。所以居於九流之首也是不難理解的。

  

  娼妓大家也熟悉,就是妓女。而娼妓也分為坐娼,暗娼和遊娼。坐娼就是公開,專業的明娼,電視劇裡大家看到的一般都是,在妓院裡的。而暗娼是在暗地裡進行的,沒有“執照”的賣淫者。而遊娼是指川巷的歌妓兼職賣淫的。大神即是傳說中的神仙附體,藉助附體的神功,以唱跳的歌舞形式治療疑難雜症的。梆夫就是打更的更夫,大家在電視劇看過不少,就是晚上在街上叫嚷:風高物燥,小心火燭的。

  

  五流剃頭就是理髮師,肩挑挑子,手提籃子,叫喊:剃~~~頭~~~來嘍,遊走四方,串百家巷。他們一般都是擔子前頭是鑲著鏡子的盆架,下面有碳有火,後頭是木箱子,可以當凳子坐理髮的客人,木箱子裡面的抽屜裡可以放理髮的工具。

  

  六吹手,就是吹喇叭的匠人。衙門專門為紅白事吹吹打打的,現在不少地方還能看到。一般是有五六人組成的樂隊,以嗩吶為主,輔助有笙,蕭,管,笛,鑼,鼓二胡等等來伴奏烘托氣氛,有催人淚下的悲,也有心情愉悅的樂。七戲子就是戲班的演員,他們以戲曲,曲藝,雜技等為主的民間藝術,表演活動。八叫街則是乞丐,也稱為叫花子,是以乞討為生,不過在江湖中也有一個龐大的組織,丐幫,也曾經威震天下(丐幫是真的存在的。)

  九則是大家小時候最喜歡的賣糖,比如吹糖人,冰糖葫蘆之類的。特別受孩子歡迎。吹糖人現在還入選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過現在做著行當的越來越少了,童年時候的糖人回憶說不定哪天只能在書本看到記載了。

  

  三教九流裡面其實不止這些,每一流的行業名稱,都包括著很多同行或者類似同行的各種職業,基本都統稱歸納一流。比如五流裡面就包含了修腳,跑堂,按摩,搓澡等。在九流裡,上九流看不起下九流,即是在同一流裡,也有輩分高低之分。比如唱戲的排名不如二流的娼妓地位高,按照規矩和江湖輩分說,唱戲的要稱娼妓為“阿姨”。

  在以前,江湖行業大豆屬於下九流的行當,在這個下九流的稱呼和無形的桎梏下,確確實實苦了江湖藝人和生意人,他們在那個時代和封建思想壓迫下,一直都是抬不起頭,直不起腰,一直給上九流侮辱,歧視,玩弄,迫害。我們享受著現代文明的進步,回首這些,實在不勝感慨。

小魚暢談風景


鑫旭在線


九流分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這種區分方式源自元代統治者為了加深對下層百姓的階級統治而設定。

關於九流之說,還流傳著幾句俗語:

上九流的俗語: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朝廷,四流官,五流商家,六流客,七饞,八懶,九賭錢。

中九流的俗語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醫,三流丹青四流皮,五流彈唱六流金,七僧八道九棋琴。

下九流的俗語下九流:一流高臺二流吹,三流馬戲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

當然,俗語中上九流的後四位並不是說他們階層達到了上九流,那只是後人諷刺當時上九流的那群人容易出現的現象。

其中上九流指的人是: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下九流指的人是:師爺、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時妖、盜、竊、娼 高臺、吹、馬戲、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 打狗、賣油、修腳、剃頭、抬食合、裁縫、優、娼、吹手 巫、娼、大神、梆、剃頭、吹手、戲子、街、賣糖等職業。

事實上大多數下九流的人都是那些工作比較辛苦的人,在元代比較特殊地兩個職業是酒廠和衙役。

兩個當中的前者地位屬於上九流,而後者是屬於下九流,當時的衙役社會地位極低,後代三代內不準參加科舉,自己也沒有工資,只有每年的補貼。連基層警察的地位都如此,其他下九流的處境也是真的很艱難。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腦洞趣味歷史


中國古代是個等級制度非常嚴格的時代,三教九流,幾乎婦孺皆知。明朝和清朝白話小說中的三教九流一詞,往往含有貶義,發展到現在說的是社會上五花八門,各色人物各色行當。泛指舊社會下層社會闖蕩江湖從事各種行業的人,基本上是不入流的代名詞。

那麼,你知道古代的各種行業都處於什麼等級嗎?

先說三教九流

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其中,九流又分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員外六流客,七燒八當九莊田。

中九流:一流舉子二流醫,三流風鑑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戲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龜,五剃頭,六擦背,七娼八盜九吹灰。

重點介紹,中國古代的下九流說的是什麼?

1、戲子:各類在臺上表演的演員。

2、推:指從事推車推貨的苦力。

3、王八:指賣淫嫖娼事業的經營者。

4、龜:在妓院裡幹雜務的、或出賣老婆、相好的色相賺錢的男子。

5、剃頭:就是挑擔走四方的剃頭匠。

6、擦背:泛指在澡堂裡搓背的人。

7、娼:出賣色相的妓女。

8、盜:指小偷和強盜。

9、吹灰:指賣水煙的小販。

關於下九流有很多版本,從以上看,連要飯的都未必就是下九流。難怪曹禺的《日出》第三幕同有此類詞:

“好話說了老半天,還是老闆不給咱。別瞧要飯低了頭,要飯不在下九流。將門底子佛門後,聖人門口把你求。念過詩書開過講,懂得三綱並五常,念過書識過字兒,懂得仁義禮智信兒。”

當然,各種版本的下九流中,確實大多都有戲子。

因為,在古代,只有士農工商才是社會正當的行業,戲子一類,只數末流。在古人眼裡,賣藝的藝人和賣笑賣身的娼妓一般,是傷風敗俗,不堪入目的行業。但是現如今人們的思想開放程度已今非昔比。演員作為一種職業,製造了娛樂界的各種亂象。

只想說一句:戲子不會誤國就好。


那些舊時光


在《漢書·藝文志》九流分別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一、上九流是指:


1、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2、 佛祖、天、皇上、官、閣老、宰相、進、舉、解元


3、  佛祖、仙、皇帝、官、鬥官、秤、工、商、莊田


4、 佛祖、仙、皇帝、官、燒鍋、當、商、客、莊田


二、中九流是指:


1、舉子、醫生、相命、丹青、書生、琴棋、僧、道、尼

 

2、 秀才、醫、丹青、皮(皮影)、彈唱、金(卜卦算命)、僧、道、棋琴


3、  舉子、醫、風水、批、丹青、畫、僧、道、琴棋

 

4、 舉子、醫、風水、批、丹青、相、僧、道、琴棋


三、下九流是指:


1、師爺、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時妖、盜、竊、娼

2、  高臺、吹、馬戲、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  

3、 打狗、賣油、修腳、剃頭、抬食合、裁縫、優、娼、吹手

4、  巫、娼、大神、梆、剃頭、吹手、戲子、街、賣糖


上九流的俗語 :


  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朝廷,四流官,五流商家,六流客,七饞,八懶,九賭錢。


鐵男春秋


古代行業分類 | 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指哪些,三百六十行又是什麼?上九流比較牛逼,主要包括:一流佛祖(釋迦牟尼);二流仙(原始天尊、太上老君、);三流帝王;四流官(封建官員);五流燒鍋,也就是酒廠,今天的茅臺就是五流行業;六流當鋪;七流商賈;八流是客(也就是莊園主);九流莊田。


中九流包括:一流舉子(舉人);二流醫(醫生、郎中、大夫);三流風水(風水先生);四流批(批命);五流丹青(畫家、畫師);六相士(相士、看相的);七流僧(和尚);八流道(道士);九流琴棋(彈琴、下棋)。


下九流:一流巫(畫符唸咒的巫師);二流娼(各種娼妓、藝妓);三流大神(跳神的人);四流梆(綆夫);五流剃頭(理頭髮的人);六吹手(吹鼓手);七流戲子(各種演員);八叫街(乞丐);九流賣糖(吹糖人)。


從這個排列來看,中國還是把佛教地位拔得很高的,上九流的佛祖就比神仙要高級別。除了佛祖、神仙等宗教虛擬偶像,帝王的地位是最高的。下九流中娼妓居然比買糖的地位高;理頭髮的居然比戲子地位高。今天中國戲子地位那麼高,真是打了一場逆襲之戰!


其實任何職業的地位都是隨著社會變化而發生變化的。今年是工業時代,理工科的地位普遍就高,工資也高。文科除了少數人,大部分的崗位收入和地位都比不上理工科。戲子也是因為時代變化,需求量大,曝光大,自帶流量,因此有消費價值,所以地位就隨之水漲船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