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赤水紙窩蔡氏開基

一、濟陽蔡氏

中文名:《蔡》姓

外文名:Cai

類 別:中華姓氏

受 姓:以國為氏

得姓祖:蔡叔度

民 族:漢族

發源地:河南上蔡

郡 望:濟陽郡

堂 號:《濟陽堂》《祗德堂》

二、洲瑞鎮赤水村蔡氏

住 址:中國廣東大埔縣洲瑞鎮赤水村紙窩裡

堂 號:赤水紙窩大宗《肇貽堂》、赤水大橋頭《德馨堂》

燈 號:濟陽堂

開基祖:質靜公諱觀緣字汝化行萬六號北林公(千滿公之子)

輩 序:大埔縣百瑞始祖質靜公派輩序(大埔洲瑞赤水肇貽堂)、第三世開輩。

攀永奇昭,允宜超先。

望於斯時,俊秀書升。

贊囊熙朝,章業鴻勳。

芳微濟美,顯揚宗親。

世 系:始祖質靜公傳至今(升字輩)第18代

三、蔡氏發源

蔡氏出自姬姓,溯源於公元前1046年叔度公受封蔡國,叔度公系周文王姬昌第五子。蔡國春秋至公元前447年被楚惠王所滅,蔡國共傳23世26君,有國600年,蔡國亡後,蔡人以國為氏,蔡氏子孫播遷四方散居各地。蔡氏受姓至今己3066年曆史。

文王世胄 叔度傳芳

四、赤水蔡氏先祖遷徙路線

河南上蔡→河南下蔡→山東濟陽→浙江錢塘→福建浦陽→福建武平赤崗高梧→廣東梅縣松源金星村→梅縣鬆口大黃沙坑尾→應選公由鬆口坑尾遷饒平縣三饒鎮西坡村→始祖質靜公與母曾氏由饒平西坡遷洪福裡紙窩開基。

五、《肇貽堂》始祖質靜公入鄉時間考

從開基質靜公入鄉至今多少年呢?從哪裡來的?多數兄弟梓叔宗妮們都不瞭解。蔡氏族譜入鄉時間都沒有明確記錄,現根據族譜推算如下:

質靜公37歲時1540年生普聰公,如在1526年設大埔縣管挕時間推算(1526年減1540年=在這15年內時間遷入赤水紙窩裡開基。也就是質靜公在23歲至37歲之間入赤水,質靜公在此時間很可能饒平西陂-赤水村兩邊來往。

質靜公遷入大埔縣洲瑞赤水紙窩裡開基時間為:明朝1526年至明朝1527年較為準確493年之間(公元2019年減1526年=493年)。

六、蔡氏大宗祠《肇貽堂》

質靜公長子文林公精通地理善習風水於萬曆七年己卯歲(1579年)承買紙窩裡,仙人獻座屋場地基建築大祠為《肇貽堂》坐北向南癸山丁向丙子丙午分金、叔侄築場五載。《肇貽堂》建成至今己有437年。(1579年加上5年建築時間=於明萬曆1584年完工減2020年=437年)。

1、正大門聯對:左聯:經書世第 右聯:理學家聲

2、赤水肇貽堂 外裔孫 翰林院 饒慶捷 拜題 正堂柱聯左右

三百年祖德宗功綿遠家聲傳濟水

一十代書香禮教淵源世澤接梅江

3、肇貽堂上堂柱聯(常年對)

系派梅江有三甲 衍接七賢 世澤相傳 百代衣冠綿不替

基開赤水分二株 而成一脈 嗣孫濟美 千秋俎豆永留馨

4、上堂柱聯(常年封)

朔明季燮革之秋 自梅水而度萬川 種族蕃昌知此地

際國體更新之候 毓偉人而扶中土 聲威施報攝全球

5、常年簷封

一莧貽清 家聲通顯

六經校第 世業綿長

七、赤水蔡氏第二大宗祠《德馨堂》

清乾隆甲寅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合族眾商議新建築大宗祠(曰:德馨堂),乙山辛向,兼卯西分金,坐天盤癸卯癸西分金,老度氏宿初二度為德馨堂。將公骸挖起,(葬德馨堂)祠背化胎。面原乙山辛向,兼庚戌分金,灰墳石碑,喝獅形王字穴。

《德馨堂》至今227年。

1、赤水大橋頭德馨堂門聯

七賢世胄 三甲名流

2、德馨堂座封

德澤溯先公 明清間 自梅嶺遷來 業創統垂光百瑞

馨香隆後裔 廟堂上 報宗功觀今 禮行樂奏永千秋

八、“七賢世胄、三甲名流”解讀釋全

上聯謂南宋蔡若霖,嘉定四年辛未科中試,第十六名會魁進士。任欽州推官。其子定夫官清海節度通判,孫蒙吉神童十二歲,應童子之科,得中進士,初授迪功郎,再試銓衡,復中第一,即加三級,授從政郎、韶州司戶兼司法,義兵總督,宋末殉難,文天祥贈以"忠孝廉節"匾。蒙吉生四子,皆有功名,世人稱賢,三代有宦聲故謂"七賢"。下聯謂若霖一連三代皆進士,宦聲顯赫,謂之"三甲"。

附錄松源堡有古以來有頌風景順口溜詩一首

松源不是小地方,

開基創業始蔡鄉,

公孫三代皆進士,

四世七賢屬濟陽,

忠考廉節文公頌,

十六書香祖陰長。

注:松源蔡氏始祖福粵公生於北宋正和七年(公元1117年)由福建高梧南遷至松源開基,當時松源林木參天,荒無人煙,故命名,“松源”,第四至六代若霖、定夫、蒙吉(蒙吉公系第六代)均中進士,第四至七代即壽傳、若森、定夫、定天、定大、蒙吉、喜公,故有後“四世七賢”之稱。

九、蔡氏《肇貽堂》脈系譜

1、梅縣松源始祖福粵公至赤水十四世開基祖質靜公世系

一世始祖福粵公→二世祖星興公→三世祖壽傅公→四世祖若霖公進士→五世祖定夫進士→六世祖蒙吉進士→七世祖百喜→八世祖顯益→九世祖詩公→十世祖伯仁→十一世祖克鼎→十二世祖文寶公鬆口潭頭角坑尾→十三世祖正成(望臺)→十四世祖柏軒(應選公)(系正成公之三子)→大埔洲瑞赤水肇貽堂開基,一世祖質靜逸叟公(汝化。觀緣)(系柏軒公之次子)。

2、洲瑞赤水紙窩《肇貽堂》世系譜

始 祖 質靜公

始 祖 質靜公 配廖氏,生二子:普聰、普明;五女:孫妹 嫁嶂背 黃士奇;秀深 嫁三州 連龍生;觀妹 適三州坑 余天清,值遭亂世,夫子被戳,觀妹被兵擄去;四娘 適大坑餘蒼埜,生四甥:德吾、愛吾、樂五、輔廷;滿娘 適饒平絃歌都李紹榮。公乃柏軒公之子,諱觀緣,字汝化,號北林,諡號質靜逸叟。生明弘治甲子十七年(公元1504年)正月初九日酉時,卒明萬曆甲戌二年(1574年)三月廿八寅時,享年七十一歲,棺葬屋後山,至明萬曆庚戌卅八年仲春,遷葬本村大橋頭,乙山辛向。至清乾隆甲寅五十九年,族眾建築大宗,將公骸挖起,葬祠背化胎。面原乙山辛向,兼庚戌分金,灰墳石碑,喝獅形王字穴。雲:解放後一九五八年公社化,移墳上山,灰墳石碑被毀,迨至一九八○年才修復原式。妣:慈惠廖大,系古埜廖鼎臺公之大女,生明正德戊辰三年十月初十日辰時,卒明嘉靖壬戌四十一年六月廿六日寅時,享年五十五歲,諡慈惠,值世亂權,葬竹夾寮。迨明萬曆乙卯四十三年八月廿八日,文林公仝侄攀聖,啟金重修築墳。閏八月十二日丙辰日卯時,進葬巽山乾向庚辰庚戌分金,灰墳石碑,形曰飽虎吐肉。又云:公繼娶本村黎氏大,生卒未詳,葬長窩坑口,不詳。

吾祖與母曾氏由饒平西陂遷回赤水紙窩裡開基創業,公明察世故,辭氣悠揚,創業垂產,以遺後裔,和睦族鄰,抵理門戶,且能理用,相安善處鄉里。妣:閨儀嚴肅,心性純良,明嘉靖丙辰五年,以饒平戀清二都,分設大埔縣管攝(轄),自此以後是大埔縣戀州都,四圖一甲,排年郭道志班下民籍矣!

為檢閱閱族譜便利,定長房為“愛”字房,二房為“敬”字房。

“愛”字房

二 世 文林公 妣:強年莊順王氏;妣:續理愛子楊氏。王氏生九子:堯、舜、禹、臯、漢、尹、參、熹、桂。公乃質靜公之長子,諱普聰,字天資,號文林,諡德隱,行念九。生性穎卓,氣度端凝,敦理崇儒,處眾謙和,創建宗祠,整祖墳,修譜,買裡役旋,邑重之。待族慈和,宗戚欽服。鄉裡間有曲直者多就決之,且精通地理,善習風水,後舉為鄉飲正賓。生明嘉靖庚子十九年(公元1540年)九月十六日巳時,卒明萬歷戊午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閏四月初二日未時,享年八十歲,棺葬本村牛角壠,喝盤龍形,灰墳石碑,壬山辛巳辛亥分金。妣:王氏乃古埜鄉竹園下王竹堂公之長女,生明嘉靖癸卯廿二年正月初八日醜時,生平操持家務,善相夫子,和而有慶,溫而且嚴,強年生九子。卒明萬歷癸未十一年十二月初一日酉時,享年四十一歲,葬長塘崗湖裡,至甲辰廿二年,起棺換葬本村南角墩仔上,坐東向西,巽山乾向,後各房嫌不吉,於明萬歷戊午年十二月廿日挖起,次年己未歲正月初二日癸巳時,同考合葬,壬巳辛亥分金。檢查老譜,四世祖元昌公,將公墳重修,將墳穴提高數尺,分金依照原式,至五世祖方將五氏金骸附葬公側,雲卜字葬雲。繼妣:楊氏,乃豐政都湯田楊東山公之女,名十娘,維持家務,撫育幼孩,惜如珠寶。生明嘉靖甲辰廿三年八月十七日戌時,卒明萬歷甲寅四十二年七月初二日子時,享年七一歲,迨次年十二月十八日壬午時,出葬本村新田,子山午向,丙子丙午分金,灰墳石碑,形喝葵花向日,又雲側面獅形。

附錄舉鄉飲正賓畧:

明萬歷辛亥卅九年,族邑有鄰鄉廩增副,張成鳳、饒泮、丘道彰等,呈舉鄉飲正賓,蒙縣主宰,諱園,猷教諭李,諱茂,榕訓導楊,諱起龍,授以鄉飲正典,其請啟雲:鄉飲所以優越,遵讀法所,此正風化,事關治體,典重廟裁,使非完人,曷敢妄舉,恭惟文翁,存心不忮,涉世無驕,禮義禵躬素履既青蠅之玷,詩書訓子,庭闈有濟美之風,年高俱邵膺,賓筵已經本學,公舉敢於孟春望日遵制。敬邀 德星以光賓筵,可旌禮讓之風,庶裨雍熙之治。右啟

憲主獎匾四字:『年高德邵』

公於明萬歷四十六年起,書遺囑洋洋數千言,其中誥誡子孫記明世事,與及分撥産業,及其備波折,最令人思慕,如崇仰者雲:如子孫有大志成事業者,應將祭祀蒸嘗津貼成就,並臨逝時遺言:仙後非豬羊不享,世世子孫宜其勿替雲。謹按。

公元一九五八年公社化,號召移墳上山,文林公墳毀,未遷。迨至一九八○年,吳土興偷挖起做屋,一九八○年通族眾理論打官司,爭回主權,勝利,祖果靈哉!

“敬”字房

二 世 華林公 妣:莊睦內助鄭氏,生五子:聖、顔、孟、康、點;三女:長 嫁本村徐其軒;二 嫁下壩吳拱岡;三 嫁銀灘田應康。公諱普明,字天質,號華林,諡敦怡建恤,行念十,係質靜公之次子也。為人柔良恭謹,待眾寬和,剙(創)業貽謀,且能濟貧恤孤,人品清秀,富蓋鄉邑,兄弟有怡怡之好。生明嘉靖癸卯廿二年(公元1543年)八月十四日子時,卒明萬歷戊申卅六年(公元1608年)九月初六日子時,享年六十六歲,至次年五月十二日,棺葬古埜鄉,未山醜向。到明崇禎辛未四年十二月,啟棺運回,明崇禎丙子九年九月廿九日辰時,葬三洲坑下營後,又遷玉尺白墳龍頂湖裡,坤山艮向,灰墳石碑。妣:鄭氏,乃本村鄭竹窩公之女,名六娘,生性嚴整,助夫創業。生明嘉靖甲辰廿三年七月十九日申時,卒明萬歷庚戌卅八年十月十一日申時,享年六十七歲,至壬子四十一年二月初六日,蔔葬玉尺坑山頂,坤山艮向,後葬古埜洋心裡,未山醜向。至清嘉慶九年甲子歲,因崩山將墳壅廢,才遷回南蛇排下舊處仔擋耙頭,庚山申向,灰墳石碑。

3、吊線簡譜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十、蔡氏祠堂圖片

1、赤水紙窩《肇貽堂》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2、赤水大橋頭蔡氏第二大宗祠《德馨堂》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十一、蔡氏開基祖質靜公墳墓風水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十二、蔡氏開基祖祖婆墳墓風水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大埔縣洲瑞鎮赤水紙窩蔡氏源流

十三、蔡氏旺族,人才輩出。

赤水蔡氏《肇貽堂》經歷近五百年,人才輩出,在洲瑞本地是一支旺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