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曾國藩》: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總有一天擁有屬於我的天

我常以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可是偏偏歷史上就有人要做完人,所謂完人即

立功立德立言之三不朽之人。在中國歷史上,王守仁與曾國藩同樣都被後人稱之為完人,於是我不免就要來比較一下,王守仁平宸濠之亂,創立“心學”,自成一家,弟子滿天下,甚至都漂洋過海到了日本,王守仁也算受之無愧。

回過頭來看曾國藩,似乎有些差強人意,曾國藩在中國歷史上最主要的功績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曾國藩並不像王守仁那樣天賦異稟、卓爾不群,他是一個資質平庸之人,當年考秀才曾落榜七次,但天道酬勤,他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終於在二十八歲時進京做官,然後平步青雲,節節高升,一直到從二品禮部侍郎。

唐浩明《曾國藩》: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總有一天擁有屬於我的天

天道酬勤

或許是他先前的資質平平到後來的位極人臣,是一個十分勵志的故事,成為榜樣,給後世普天下的讀書人帶來了成功的希望和幻想,故而能引發後人對他的豔羨,這亦是對他後天不斷努力進取的肯定與認同。

三十歲是他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因為而立之年的他立志要做聖人,立志繼承發揚程朱理學。於是他一步步強迫自己,每天做日課反躬自省,每天與自己做嚴厲的鬥爭,總歸都是為了向聖人看齊,但後來的他在北京的官場上混的並不如意,他甚至感到了心灰意冷。

四十一歲那年因母親去世,回湖南守喪,那時正值天平天國如日中天的時候,咸豐帝命令曾國藩在湖南辦團練,從此曾國藩投筆從戎,開始十二年戎馬倥傯的生活。

唐浩明《曾國藩》: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總有一天擁有屬於我的天

小說正是從他奔喪開始的。

誠然,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歷盡千辛萬苦創建湘軍,併成功鎮壓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並非常人所能,確實可以在滾滾歷史中濃墨重彩的畫上一筆。這也給他帶來了每一箇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榮耀,此後他加官進爵,封相拜侯,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封一等毅勇侯。

在攻陷江寧(南京)後,曾國藩手握十二萬湘軍,當時很多人或旁敲側擊,或直言不諱,問他有沒有效仿趙匡胤陳橋兵變的想法,後來都被他斷然拒絕。我想,雖然是小說情節,但歷史上未必不會有這樣的事發生,畢竟功高震主,況且手握軍事大權。

但一心要做聖人的人,往往都會目光如炬,看得長遠。此時的他並沒有為權力的慾望所傾倒,他心裡清楚,成功了自不必說,失敗了就要世代背上的造反罵名,這豈不是和他孜孜以求的聖人夢背道而馳,因此他心甘情願地選擇了做守衛大清王朝的一條忠狗。

唐浩明《曾國藩》: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總有一天擁有屬於我的天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不過我們可以發揮自由想象的空間,如果他當時真能帶兵打向北京,那麼歷史的軌跡會如何偏移呢。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天平天國被消滅後,滿族皇室對手握軍權的漢人疑心重重,雖然英雄不可自剪羽翼,但是撤軍也是事物發展之必然,況且此時的湘軍內部也已是暮氣沉沉,比之天平天國並好不到哪去,在戰爭四起民不聊生的當時,絕大數人選擇當兵無非是混口飯吃,能打勝仗便可以攫取戰利品,大家把頭系在褲腰帶上,無非都是利益驅使。

欣慰的是自己的得意門生李鴻章的淮軍已然發展壯大起來,湘軍也算是後繼有人,於是十二萬湘軍撤減到三萬,並且原封不動地保留了當時的兩萬水師,這是曾國藩的先見之處,因為當時他已經感到了洋人的威脅,以至於後來在處理天津教案事件上,為了顧全大局,卻給他一生的清譽蒙上了陰影,背上了賣國賊的罵名,“外慚清議,內疚神明”,一生都在為此鬱鬱寡歡。

唐浩明《曾國藩》: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總有一天擁有屬於我的天

李鴻章

此時的他深深懂得了“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師夷長技以制夷”,後來他派人出國考察學習,引進國外技術,開辦造船廠、機器廠等等,曾國藩夢想在不遠的將來大清也能像英法那樣製造出堅船利炮,不再受制於人,這也算是洋務運動的開端。

可是,他至死也不會想到,就在不遠的將來,甲午海戰一役徹底地擊碎了他的夢想。

小說中的人物眾多,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李鴻章、曾國荃等等一批性格鮮明的歷史英雄人物也都描寫的生動形象,尤其像自比瑜亮且目空一切的左宗棠,擅長水師且用情專一的奇男子彭玉麟。

作者有意虛構的兩個人物——康福、康祿兄弟兩人,一個投命朝廷,一個投命天平軍,尤其是在兄弟二人最後一次見面時,使康福的價值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弟弟對哥哥說,“人活在世上,不在乎壽命的長短。轟轟烈烈的十年,就遠超過了平平庸庸的百歲。……有聲有色地活著,威威武武地死去,這就是大丈夫生命的意義。”有了這一價值觀的變化,在若干年後,當康福再次看到曾國藩的所作所為時,自己的多年以來崇拜的偶像便轟然坍塌,原來一直標榜誠信忠義的理學名臣和那些背信棄義、玩弄權術人都是一丘之貉。

在價值觀上,作者借陳廣敷之口說曾國藩:“囿於忠君敬上之小節,無視拯國救民之大義”,風雨飄搖日薄西山的腐朽王朝到底值不值得為之奮鬥?!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而曾國藩的所作所為分明是本末倒置,南轅北轍,最後選擇了做一個捍衛大清王朝的鋼鐵衛士。

唐浩明《曾國藩》: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總有一天擁有屬於我的天

在生命的最後,曾國藩越發地相信天意相信命理,“不信書,信運氣”,回顧自己的一生,喟然長嘆,一切都是命啊!本來就身體孱弱的他,再加上這麼年的磨鍊,在一個黑雨滂沱的夜晚,六十一歲的他在聽了兒子讀完自己寫的遺囑後,便與世長辭,留給歷史一個偉岸的背影。

小說可以把人寫活,可以把人物刻畫的比較豐滿,可以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一批有血有肉的鮮活的人物。而人總是複雜的,決不能以偏概全,要實事求是。

曾國藩的追求是做一個聖人,做聖人自然要看的久遠,在克己復禮、修德進業的基礎上,對自己的清譽名聲是很在乎的,所謂無所欲則無所懼,在有所希冀得情況下做事當然也會授人以柄,比如刪改俘虜李秀成的自述書等。

唐浩明《曾國藩》: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總有一天擁有屬於我的天

曾國藩家書

做事有恆和勤奮始終貫穿他的一生,時刻慎獨,勇猛精進,筆耕不輟,留給後人一部家喻戶曉的《曾國藩家書》。

就像王守仁死前說的那樣,“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曾國藩用按照自己的方式轟轟烈烈地過完了一生,功過是非,亦復何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