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两岁":其实可怕的并非孩子,而是父母强加在孩子身上的

闺蜜家的孩子刚刚两岁,和以前的乖巧听话相比,现在的他简直就是一个小魔头,父母说什么都不听,甚至还想对着干。吃饭的时候到处跑,睡觉之前必须要看动画片,想要的玩具得不到时候就躺在地上耍赖,难怪闺蜜不由得感叹道:可怕的两岁终于来了。

似乎孩子到了两岁左右,往往都摆脱不了这样的情况,总是给家长一种特别调皮捣蛋,不听话的感觉。到底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不是所有的错都在孩子身上呢?又或者是这种可怕也许只是父母强加在孩子身上的。

其实之所以有可怕的两岁这种说法,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孩子的物权意识

进入两岁之后,孩子会产生物权意识,他们会觉得身边的东西都是自己的,也就是逐渐出现了“我的”这种概念。这种概念在最初表现的非常强烈,但是由于孩子此时大脑等机能发育得并不完善,所以他们的这种物权意识往往非常的自我,并不懂得和他人分享,甚至其他孩子手里的东西他们也会有着不由自主的霸占欲望。

这就使得如果孩子觉得他们的利益一旦受到了破坏,比如说父母拿了他们的东西,那么孩子就会觉得难以接受,觉得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突然失去了。这时他们便会通过哭闹等手段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在父母的眼里也就成了不听话无理取闹的孩子。

二、孩子的自我意识

这个年龄段孩子逐渐形成自我意识,他们不再会像以前一样对父母言听计从,而是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有了自己的观点。虽然这些观点远远无法达到成熟,但是对孩子来说却充满着新意,他们希望自己的意识能够被父母所理解所接受,希望自己在父母眼里是独立的个体。

一旦父母违背了他们的自我意识,甚至想要对他们进行控制,那么必然会引起孩子的不满。于是孩子会想方设法的和父母作对,这只是为了更好的凸显自我,让父母认识到自己也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不再是那个可以任其摆布的孩子。

三、进入秩序敏感期

这时的孩子由于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同时对周围的事物也有了最基础的认知和理解,所以他们自然会建立独属于自己的秩序,当然这种秩序是自我的,但有很明显的私立心。当然这对于孩子而言是无意形成的,而且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遵守和维持。

一旦这种秩序被人为的进行破坏,那么就等于摧毁了孩子心中的小世界。这自然让年幼的孩子难以接受,他们会愤怒,会暴躁,甚至会大发雷霆,渐渐的就变成了父母眼里的熊孩子,出现了可怕的两岁。

父母此时应该如何做?

学会控制情绪

面对两岁左右的孩子,父母最多的情绪自然是气愤,所以骂孩子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甚至有时还会忍不住动手。这时父母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否则只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让孩子也以暴制暴,脾气暴躁。

坚持原则底线

父母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就选择妥协,因为这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无理取闹。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父母要坚持自己的态度,同时也要耐心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只有让孩子真正明白道理,才能让他们改变唯我独尊的性情,从而收敛自己的行为。

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在两岁左右,孩子更需要父母多花时间来陪伴,因为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只有父母发自内心的去爱孩子,才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更好的成长,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而是能够真正的认识自我,取得进步。

所以不要惧怕孩子的两岁,陪着他们一起成长,相信可怕的两岁一定能够安然度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