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数字战疫”: 珠三角练就“最强大脑”,郑州、西安等新一线奋起直追

疫情态势扭转之际,再来回顾2020年初这场全民“战疫”。可以看到,“二维码”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竟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预约口罩、身份证明、行动轨迹跟踪、线索上报……而小小的二维码背后,正是一座城市的数字治理能力。

如今,数字治理能力已经不仅与城市的营商环境、经济水平相关,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堪称城市的“防疫系统”。在此背景下,基于各地在本次疫情中的实际表现并结合腾讯研究院编制的《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下称:《报告2019》),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数字产业、数字政务两个方面,对中国各区域的数字治理水平进行考察。

结果显示,从宏观格局看,无论是“互联网+产业”还是“互联网+政务”,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都遥遥领先,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尤其在数字政务方面,多个珠三角城市排名攀升迅速,整体而言珠三角城市群的数字政务水平最强。从城市层面观察,产业和政务的头部城市排名都较为稳定,而西安、郑州在内的新一线城市近年加大马力发展数字政务,表现亦可圈可点。

数字产业:广东、北京、江苏领跑全国,河南发展迅猛

快递员和骑手穿梭在空城之中,几乎撑起了隔离在家的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而在助推社会重回正常运行轨道的过程中,智慧医疗、在线教育、线上办公、生鲜配送等数字产业也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优势。

基于《报告2019》,在2018年数字产业指数的省级排名中,广东、北京、江苏稳坐前三,排名与2017年相同,数字化实力均遥遥领先。上海、浙江、山东、河南、四川、湖南和福建分别位列4-10位,排名均无明显波动。

中国城市“数字战疫”: 珠三角练就“最强大脑”,郑州、西安等新一线奋起直追

(图片来源:《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

实际上,数字产业排名靠前的上述省市,在复工复产以及恢复社会运作的过程中同样表现突出。例如数字产业总分领跑全国的广东,也是全国最早着手复工复产的省份之一,早在2月6日,广东就发布了“复工复产20条”,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若干政策措施。

云计算作为数字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用云量”指标一定程度上也是数字产业发展实力的重要体现。在这项指标上,北京、上海、广东位列前三。其中,广东省云计算已形成集群发展态势,深圳、广州、东莞、珠海和中山全部进入中国用云量TOP30城市之列。

河南的数字产业表现同样值得一提。作为人口、农业。制造业大省,河南近年来非常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拥有“云、网、端”等信息基础设施,还在大力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国际互联网专用数据通道。在2018年全国数字产业指数城市排名上升前十名的城市中,驻马店、许昌、周口分别上升了45名、42名和32名,榜单近三分之一来自河南省。这说明河南在稳定发展核心城市数字化的同时,也在助推省内实力偏弱的城市向数字化转型。未来,河南省数字产业的实力不容小觑。

数字政务:珠三角城市群智慧程度最高,郑州、西安力做“后起之秀”

“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腿”,正成为全国各地政府政务转型的发展重点。“数据跑腿”代替“人工跑腿”的效果,在疫情中的贡献尤其明显。

中国城市“数字战疫”: 珠三角练就“最强大脑”,郑州、西安等新一线奋起直追

图片来源:《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

从热力图上可以明显看到,中国数字政务的区域集聚效应显著,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城市群的整体水平较高。其中,珠三角城市群的整体智慧程度最高,不仅广州、深圳位居榜单前两名,佛山、东莞也冲进前十。而在TOP30中13个排位上升的城市中,仅广东一省就占据九席,其原因在于,广东省级统一数字政务服务平台和综合入口“粤省事”对各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显著。

中国城市“数字战疫”: 珠三角练就“最强大脑”,郑州、西安等新一线奋起直追

图片来源:《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整体头部排名非常稳定,但部分新一线城市、尤其是几个中部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表现也较为突出,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郑州排在11名,济南、西安排名为13、14位,分别比2017年提升了1位、6位和7位。

在指数的背后,也出现一些需要关注的新趋势。《报告2019》指出,用户使用移动政务服务的习惯已经养成。截止2018年12月,微信年城市服务累计用户规模已超5.7亿次,增长趋于稳定。另外,用户整体回流率已高达33.23%,相比过去,用户黏性持续提高。相信在此次疫情之后,数字政务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