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登基后,在位第一年削掉五位藩王,为何如此着急削藩?

孤客生


朱允炆之败根子还是在朱元璋身上。老朱虽然对外人狠辣无比,但对儿孙们却如掌上明珠,打心眼里爱护。正因为如此,他把儿子们全都封到各地为王,希望他们能够拱卫中央长保富贵。但天不遂人愿,儿孙们却为了权力自相残杀,最后才导致了朱允炆的悲剧。



朱元璋爱护子孙们到了什么程度呢?他在《皇明祖训》里明确告诉儿孙们:居安常怀警备,日夜时刻不敢怠慢,则身不被人所窥,国必不失,若自持安忘备,则奸人得计,身国不可保矣。其日夜警备,常如对阵,号令精明。日则观人语动,夜则巡禁严密,奸人不得而入。虽亲信如骨肉,朝夕相见尤当警备于心,宁有备而无用。

说得直白一些,老朱告诉儿孙们,日夜警惕身边的任何人,不要给他们哪怕一丝一毫伤害自己的机会。他最喜欢的老儿子鲁王,带着王妃出城游玩并且在城外过夜,老朱认为这是十分危险的举动,一怒之下居然杀了儿子的老婆,并且给儿子剃了光头(髡刑)以示惩罚。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可见老朱有多爱他的子孙了。


老朱一生女人多所以儿子也多,一共生了26个儿子,其中除了朱标(立为太子)和朱楠(生而夭折)之外,其他24人全被分封到各地为王。朱元璋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帝国中央有太子一系坐镇,全国范围内都是老朱家的子孙掌权,最终形成地方拱卫中央的格局。这样不但子孙们能够长保富贵,朱家天下也万世太平。

朱元璋的设计十分美好,但现实却是无情的,他死后没多久,他的儿孙们就因为权力而互相残杀。事实上,以朱元璋对世事之洞明,不可能不知道权力的诱惑,更不可能不知道儿孙们会反目成仇,只不过他不愿意想罢了。


总而言之,建文帝朱允炆在料理了皇爷爷的丧事之后,就开始对他的叔叔们动手了。客观地说,朱允炆做的没错,地方的藩王如果不剪除,对中央政权始终是巨大的威胁,藩王造反只是早晚的事罢了。从这个角度讲,朱允炆做的没毛病但朱允炆之错就在于策略和用人皆误,最后导致了失败。

朱元璋去世仅仅几个月之后,朱允炆就开始对叔叔们痛下杀手,最先遭殃的是周王朱橚,他本身行为就不检点,又是朱棣的同母弟弟,所以被朱允炆派李景隆出其不意的擒拿进京,软禁起来。随后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全都成为朱允炆的战绩。其中朱柏之死更是让人寒心,他不愿意丢老爸朱元璋的脸,在朱允炆的使者到来之后,带着妻儿紧闭宫门自焚而死。


从这可以看出,朱允炆在策略上是失败的。他最英明的做法,应该是举全国之力,一举拿下威胁最大的朱棣,这样既不给朱棣以准备的时间,又可以威慑其他藩王,削藩一事必定事半功倍。但他所采取的做法,却恰恰让朱棣有了警惕和准备,同时也让所有的藩王都成了他潜在的对手。

另外在用人上,朱允炆也是失败的。这位被大儒们教导出来的明君,最信任的就是他的三位师父: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这三位老先生学问是极好的,却不能把书本上的学问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处理政务的时候往往是纸上谈兵,而他们最大的依仗就是胸中的浩然正气,说白了就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

浩然正气这玩意儿对朱棣可是没有半分威慑力,在枪杆子面前更是不堪一击。

朱允炆有此两误,安能不败?


李飞叨


创业难,守业更难。朱元璋从一个要饭的草根,赤手空拳逆袭成大明的开国之君,励精图治,守业30余年。而他的接班人皇孙朱允炆,不仅没有守好爷爷给的皇位,连自己的性命都没有守住。他一上台,就急急地开始削藩,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朱允炆为什么要否定爷爷布的局呢?

我是三少,为你答疑解惑。

朱元璋去世给朱允炆留下了一些隐患

朱元璋无疑是个很成功的皇帝,不管后世对他有多少的诟病。他的雄才伟略,他的深谋远虑,都值得他的子孙后代学习。

晚年的朱元璋,不辞辛苦,努力为孙子朱允炆铺路,铺来铺去,还是没有把路铺平。朱允炆的执政之路,荆棘密布。有两点最突出:

第1:朱元璋的几个儿子,对父亲把皇位传给侄儿朱允炆,非常不满,朱棣更甚。

也许男人对皇位本身的魅力,就格外地向往。作为朱元璋的儿子,如果说没有对皇位有过曾经窥视的心理,怕是说出来,有人会笑话!什么人啦?自己朱家的江山,想都不敢想?

所以呢,当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的那些儿子们就开始蠢蠢不安起来,每天都在思考自己当太子的可以能性有多大?父亲会不会让自己当太子?特别是燕王朱棣,满怀期望。

但是,所有儿子们的希望都成了肥皂泡,太子的位置最后给了朱允炆。对于自己的父亲,儿子们不能埋怨,也不能恨,但对朱允炆这个小子,他们还是敢恨的。

第2:朱元璋杀了很多开国大将,能带兵打仗的几乎没有。

朱元璋赤手空拳创业的时候,有一帮出生入死骁勇善战的兄弟,这些都是大明的开国功臣。但是,在朱元璋执政期间,因为各种原因,各种理由和各种借口,很多人都被皇帝砍了脑袋。

这些被砍脑袋的,有一部分也许真的犯了大错,必须砍。而有一些人不一定是真的犯了死罪,但是,朱元璋怕自己的孙子降不住他们,就找了些理由也把他们的头给砍了,算是给孙子的皇位扫清障碍。

障碍是扫清了,麻烦也来了。

朱允炆看到了隐患,他不得不削藩

1398年,即历史上的洪武31年,操劳一生的朱元璋,带着对大明江山无限的牵挂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21岁的朱允炆在当年的6月即位,史为建文帝。

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又没有治国的实践经验,他看问题的角度和层次自然没法和自己的爷爷相比。等登上皇位最初的惊喜和新鲜过去后,他开始认真审视爷爷留给自己的江山,很有些不妙啊!

首先:自己的叔叔在各地就藩,势力还不小。

原来,在1370年以后,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陆续将自己年长大的儿子分封到外地当王,叫做藩王。

藩王每年享有皇室丰厚的年俸,同时还享许多领地的特权,并且每人还有3支辅助管理藩地的部队。当然,这个部队的规模也是有限制的,人数不得超过1.5万。说明白一点 ,这个藩王实际上可以说是小领域的自治。

朱元璋这么做的目的,除了利用藩王来巩固边疆,国土,还避免皇子们都聚集在皇城串通闹事。

在朱元璋的晚年时期,皇帝很有些力不从心,对藩王的官束越来越松,这个直接导致各藩王的势力逐渐增大。

其次:自己的藩王叔叔根本就看不起自己。

史书有记载:有一次朱允炆正独自在皇宫行走,突然四叔朱棣出现了。朱棣看见左右无人,就对朱允炆说:“不意儿乃有今日。”说这句话的时候,朱棣应该是还拍了拍朱允炆的肩。

这种语气和行为,无疑充满了轻视和挑衅,这对于将要继承皇位的血气方刚的青年朱允炆,如何受得了?

朱允炆年轻,书生气,不会打仗,没有治国的经验,这些都是自己的藩王叔叔们轻视的根本原因。那些一个个做梦都想坐皇位的叔叔们,当然会轻视他。

朱允炆没有真正看清隐患,削藩的方法用错了

的确,在藩王的问题上朱允炆却是看出了一些隐患,但是,他却没有用辩证的观点来思考问题。

存在就有存在的客观因素,爷爷为什么要设立藩王?藩王现在的局面,看是有危机,在危机中给新上台的朱允炆又带来了转机。这一点,朱允炆却没有认真考虑。

因为新执政的朱允炆,在军事的战斗力上是弱项。自己的几个藩王叔叔都拥有自己的小队伍,让他们暂时互相牵制,给自己一个缓冲不是很好吗?

试想一下,如果在朱允炆削藩之前朱棣先造反,朱允炆的那几个藩王叔叔会不会帮朱允炆打朱棣呢?

肯定会!因为如果他们不帮朱允炆,朱棣造反成功的话,皇位就被朱棣抢走了,他们离皇位就更远了呀!

可是呢?朱允炆一上台就削藩,先把自己几个势力小的藩王叔叔给削了,一年之内,连削了5个藩王叔叔,把他们给气的不行了。

所以,后来,朱棣一发兵造反,他的那些被自己削了的叔叔就,站到了朱棣的阵地上,和朱棣一起来对付朱允炆了。

有儒家大臣的支持

朱元璋在临死前,秘密召见自己的女婿梅殷,仔细叮嘱梅殷辅佐新君。在实际的工作中,朱允炆却把三位儒家老师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当做心腹,他们用不同的儒家思想来影响朱允炆。

黄子澄,在1385年举进士中第一名,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儒家大师。也深受明成祖朱元璋的赏视,在明太祖期间担任过很多重要官职。朱允炆上台后,任命黄子澄为翰林学士,并参与国家政事。

有一天,朱允炆问黄子澄说到:

“诸叔各拥重兵,何以制之?”

黄子澄回复说:

“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

到了最后,黄子澄以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的典故,来鼓励朱允炆。

其实,周亚夫的强项,正是朱允炆的弱项。以周亚夫的事迹来鼓动朱允炆削藩,是不是有点纸上谈兵之嫌呢?!

偏偏朱允炆本来就有削藩之意,老师的鼓励更是加大了他消藩的砝码!

唉……

三少说:

皇帝确实是个高风险的职业,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


三少yun


不是他着急,而是我相信任何人看到朱元璋分封诸王的区域图,都会支持朱允炆削藩,而且要及早削藩。朱元璋是历史上著名的布衣天子,他英明神武,驱逐胡元,问鼎天下。但是人无完人,他最大的错误就是大量进行皇子分封。

朱元璋幼年孤苦,父母早亡,兄弟多饿死。所以,他非常信任自己的儿子,在他二十多个儿子中除了幼子朱楠早夭,二十几个儿子都被他分封到了国家的各大城市去做藩王。具体如下:

秦王朱樉,封藩西安。晋王朱㭎,封藩太原。燕王朱棣,封藩北平。

周王朱橚,封藩钱塘。楚王朱桢,封藩武昌。齐王朱榑,封藩青州。

鲁王朱檀,封藩兖州。蜀王朱椿,封藩成都。湘王朱柏,封藩荆州。

代王朱桂,封藩大同。肃王朱柍,封藩甘州。辽王朱植,封藩广宁。

庆王朱栴,封藩宁夏。宁王朱权,封藩大宁 岷王朱楩,封藩岷州。

谷王朱橞,封藩宣化。韩王朱松,封藩开源。沈王朱模,封藩潞州。

安王朱楹,封藩平凉。唐王朱桱,封藩南阳。郢王朱栋,封藩安陆。

伊王朱㰘,封藩洛阳。

全国稍微重要一些的大城市几乎都在藩王的控制之下,登基后的建文帝无异于周天子,所真正完全控制的地方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恐怕谁都会选择削藩以保江山。可惜,年幼的朱允炆毕竟不是年富力强正当年的叔叔们的对手,最终兵败如山倒,建文帝本人不知所踪。


经典守望者


这个故事还得从朱元璋开始说起。朱元璋不愧是精强力壮,从一个饭碗创业开始,建立了大明帝国,40岁登记,在位31年,生下了26个儿子。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将跟随自己建功立业的功臣慢慢都除掉了,明初四大案就是明晃晃的铁案。为了巩固自己的帝国,就将自己的儿子一个个都分封出去。

其中23个儿子前到各地就番,太子朱标直隶应天。本来太子朱标是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但是太子朱标早挂,朱元璋死后由太孙朱允炆登基,这让朱允炆和各位叔叔之间扎下了一根刺,朱允炆登基后也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割据的势力。朱允炆俨然就是周天子,自己的政令不通,地方上只听从藩王的安排,这不得不让朱允炆就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帝位做不安稳,自然而然就急着削藩。

朱允炆是如何削藩的?

朱允炆21岁登基。年轻的建文帝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缺乏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他的性格为他的最终结局埋下了伏笔。建文帝本应加强自身实力然后逐步削弱藩王的实力,但是建文帝听从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等儒家师傅的建议,开始硬性削藩。但是硬性削藩也得先把最强的解决掉,非捡软柿子捏,给朱棣他们以警铃。最终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取帝位。

朱允炆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出家为僧,作为一个皇帝他显然是不及格的。


不务斋


老朱留下的隐患

一切对皇室有威胁的人和事,都得铲除,这是朱元璋的人生哲学。因此,为了永保大明江山,朱元璋一手制造了“胡惟庸案“、“蓝玉案”,两案一共牵连数万人。

当年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哥们“或者对皇室有威胁的大臣,几乎都在这两场”大屠杀“中丧生。剩下的几位,也是人人自危,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这下好了,异性”王“们都被铲除了,留下的就只有”同姓王“了。朱元璋这么做,的确是保证了皇室的安全,却给未来的继承人朱允炆留下了隐患。

原来,朱元璋这么做是为了给太子朱标扫清障碍。而朱标号称是历史上”最具权势“的太子,朱标不死,那几个藩王是万万没有造反之心的。然而,朱标命不长,年仅37岁就薨逝了。

朱元璋削减群臣的势力,同时也抬高了皇子们的地位。若朱标不死,这一切都是合理的,然而朱标一死,朱元璋反而弄巧成拙。

原来皇子们想争取皇位,但是没有时机现在最大的威胁没了,一个个纷纷活跃起来。当然,其中最活跃、也最不活跃的就是朱棣了。

朱允炆——大明王朝的接班人

朱元璋不是没动过重新立皇子为皇储的心,说白点就是立朱棣为太子。但是,此时朱棣的二哥和三哥仍健在(而后皆先于朱元璋死去),若是朱元璋越过二人立朱棣又会违背自己所坚持的宗法制。万般无奈之下, 朱元璋只得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这么做,的确是符合了朱元璋自己的一套标准,也顺便稳定了政局。可是,朱元璋自己也清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终究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这种威胁主要来自于两方,一方是剩下的那些功臣,另一方就是自己的儿子们了。

为了让朱允炆日后“高枕无忧”,朱元璋加大力度打击功臣集团,同时限制诸王的权利,并且费尽心机去培养接班人。可是,这终究是不遂人愿。

几个跃跃欲试的藩王是消停了不少,但最重要的一点朱元璋并没有限制——兵权。朱元璋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目的就是让他们替自己来保卫江山。

尤其朱棣,战功赫赫,是抵御蒙古人的“顶梁柱”,朱元璋怎会痛下狠手解他兵权?

朱允炆的担忧

朱允炆年纪虽小,但并不代表他是个傻子。那几个藩王这么大阵势,一个个争着“建功立业”“恭顺孝敬”的,是为了什么?至高无上的皇位啊。

早在朱元璋在世时,朱允炆就曾表达过对叔叔们的担忧。一日,他问朱元璋,“胡虏不靖,诸王抗御防备;诸王犯上不靖,谁又去抵御他们呢?”

朱元璋反问他,“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做?”朱允炆说出了一套先礼后兵的方法,朱元璋无奈地点了点头。是啊,诸王犯上,朱允炆年纪还轻,也只有这样是最合适的了——打。

而朱元璋在世时,他就帮孙子铲除了朝堂上的障碍。不过对于这众位藩王,朱元璋迟迟没有下手,也不好多做处理。眼瞅着皇爷爷的身体每况愈下,朱允炆也不好麻烦皇爷爷帮忙削藩。

削藩就这么搁浅了,但这件事始终是朱允炆的心腹大患,在即位以后更是如此。

开始削藩

这藩必须得削,然而朱允炆却操之过急。即位之初应该做什么?安抚人心。

可朱允炆却反其道而行之,第一年就开始狠狠地削藩。甚至,他还创下了一个月削3王的记录。

在这几位藩王里,朱棣的实力当是最强,然而他也是隐藏最深的一个。朱允炆最担心的就是朱棣,然而又因没什么把柄不好下手。

后来,他听从黄子澄的建议,先从好下手或者说是真正有问题的王下手。

周王是燕王的亲弟弟,朱允炆自然不会放过他。然而,削他的理由竟然是他年仅十岁的儿子告她谋反。

更神奇的是,朱允炆就真的以这样的理由把他抓起来了。如此胡闹,人心能不浮动?

朱允炆太想稳稳地当个“太平天子”了,然而他的不成熟却又让他注定坐不长皇位。

参考资料:《朱允炆》、《建文永乐传》


小豪说历史


有一次,朱允炆在东阁门外唉声叹气,正好被经过此地的黄子澄看见,他便上前问原因,朱允炆看他是自己人,便说了实话,他担心的正是他的那些叔叔们,万一将来要造反可怎么办才好。没想到黄子澄听后微微一笑,要朱允炆不用担心,他说:“诸王的兵力只能用来自保而已,如果他们敢造反,朝廷发兵攻击他们,一定能够取胜!”然后他又列举了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故事来鼓励朱允炆,表示只要朝廷出兵,叛乱一定会被平定。

朱允炆听见这些话,顿时大感安慰,他把这些话记在心中,并感谢黄子澄为他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脱离实际以古论今的例子,试问周亚夫在何处,你黄子澄能带兵打仗吗?

总结以上三人,有几个共同特点,都是饱读诗书,都是文人,都有远大理想,都是书呆子。

书生误国,并非虚言啊!

建文帝登基后,立刻召回方孝孺,任命为翰林侍讲,并提升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翰林学士,这三个书生就此成为建文帝的智囊团。

当朱允炆正式成为皇帝后,他找到了黄子澄,问了他一个问题:“先生,你还记得当年东阁门所说的话吗?”

黄子澄肃然回答道:“从不敢忘记!”

那就动手吧,朱棣迟早要反,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的判断没有错,他一定会造反的!


空山新雨


凡事都讲究前因后果,事出必有因!我们就来朱允炆要这样做的原因!

太子朱标于1392年5月去世,朱元璋在悲恸之后认真的思考了皇储人选,最后越过所有的儿子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继承大统。


朱允炆还在做皇太孙的时候,就时常感到一种无形的威胁和压力:他害怕那些佣兵塞外的叔父藩王们!


朱元璋还没死的时候,朱允炆就曾问过他这样的问题:

“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若不靖,孰能御之?”

朱元璋无言以对!


后来他用同样的问题问身边的伴读黄子澄,黄子澄却说“此不难处置。”然后给朱允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诸王虽有护卫之兵,仅足以自守。朝廷军卫,犬牙相制。若有事,以天下之众临之,其能当乎?”
“汉七国非不强大,而卒底灭亡者,盖以大制小,以强制弱,势必不支。”

然而黄子澄的这番说辞却正好成就了靖难之役失败的根本原因。因为黄子澄不过是一介文儒,对佣兵塞外的诸王实情并不了解。特别是当时的燕王军力早已超过几千名护卫,虽然他手上没有足够的军权,却因为长期在北方领兵打仗,在军、士中早已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到后期起兵之时很容易一呼百应。很显然,黄子澄低估了朱棣的能力!轻敌是他最大的错误!

朱元璋死后的第六天,朱允炆便登基做了皇帝。安葬完朱元璋,朱允炆便连同自己的心腹大臣黄子澄和齐泰商量着削藩之事。


齐泰主张擒贼先擒王,而燕王为藩王之首,只要把他除掉了,其他藩王就不足为患了。


而黄子澄却认为要先除掉燕王的羽翼才能顺利除掉强大的燕王。而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在先帝还在世时,就多有不法之举,现在可以利用他们的不法罪名削掉他们的藩王之位。特别是周王和燕王同父同母,可以先从他下手!


最后朱允炆采用了黄子澄的建议。


周王是第一个被处分的藩王,被禁锢在京师的高墙之中;其次是代王、齐王、岷王被先后贬为庶人,只有湘王是自焚而死的,因为他被人告发之后,无法自证清白,最后只有以死证清白。


所以,看完前面的经过,我们便容易弄清楚朱允炆急于削藩的真正原因:是想先除掉能力较小的藩王之后再慢慢的瓦解势力强大的燕王,从而清除自己的危险,以保皇位之稳固!

实际上朱允炆的这种做法笨透了:他一登基便削掉五位藩王,这是明摆着为自己树立更多的敌人,把“团结”的主动权推到了燕王手上!他要除掉的是燕王,结果把其他藩王都得罪了!主角却好好的在一旁看戏,同时利用这个“空挡”操练军事,强大自己的势力!朱允炆如果从一开始就应该采用齐泰的建议直接除掉燕王,然后笼络其他势力小的藩王,这样就不会得如此悲惨的下场了!


羊妹的历史


朱允炆如果一开始不那么急于削蕃,也许历史会有所改变。朱棣与朱允炆之间的战争可以说时因为朱允炆削藩而起的,但是朱允炆的此番举动没有成功,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作为朱元璋的后代,他一出生久背负了太多的使命,不仅要处理朝政,还要孑孓先辈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于是在他登基以后,他在位的第一年就削掉五个藩王,也是很着急了,不过,他这么着急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先辈遗留下来藩王权势过大,威胁中央的统治

在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分了25个藩地,每个藩地否分封了一个藩王进行看守管理,为了达到管理目的,朱元璋还给他们下放兵权,已达到良好的统治效果。这些藩王就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每个人手中的兵权虽然不是太多,但是联合起来就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势力,对于朝廷来说,这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只不过朱元璋在的时候,这些藩王都比较老实,不敢造次。结果,朱元璋一驾崩,这些藩王就开始蠢蠢欲动,严重影响到了朱允炆的统治地位。


二,有点操之过急,制定的计划不周全

朱允炆在公元1398年的时候,就在当时明朝的国都——南京即位。这本来是一个让人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对于年轻的朱允炆来说,当时面临的挑战太多,他开始有点力不从心,所以想要迫切的解决问题,来巩固统治。在继位之后不久,还没有看清楚局势,根基尚未稳定的时候,朱允炆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大刀阔斧削弱藩王的势力,但是当时这样做的时候还没有制定好详细的计划。


三,作为一代君王,太过年轻,没有太多的控臣之道

朱允炆当上皇帝的时候,年龄尚且,对很多事情的解决上考虑的不是很周全。再加上身边没有什么可靠的忠心大臣,也就无法兼听则明。于是朱允炆刚继位,就迫切的想要除掉那些对自己的皇权有威胁的人,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各种计划都一定得不是很周全,所以有点操之过急,导致漏洞百出,最后落得失败的下场。


以史正衣冠


首先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之举是没有错的。正常一个君王在上位之后肯定是要进行收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更别说朱元璋表面上给朱允炆留下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执政环境,但实际上朱元璋把朱允炆也坑害的不浅。朱元璋这个苦人家出生的孩子,非常的缺乏安全感。朱元璋认为,大明朝的就需要个弟弟藩王来负责拱卫。所以朱元璋在洪武三年曾下达了一道诏书,其大意为“然治天下之道,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意思就是说老朱家的天下还得自家人来守卫。所以藩王制度就诞生。

而且朱元璋的藩王制度也不仅仅是为了明朝的国家安全考虑。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朱元璋想给老朱家的子孙找一张长期饭票。朱元璋曾经说过“朱姓子弟天下人共养之”。也就是说老朱家的子孙后代都要爬在去明朝百姓身上吸血。从朱元璋开始,在洪武年间就册封了二十多个藩王。这些藩王不仅有封地可以作威作福,而且朝廷每年需要给藩王们分发禄米。朱家这些子孙后代其他能力不是很强,繁殖能力倒是不弱。从明朝建立到最后明朝灭亡。朱姓子弟足有上百万人。而每个人朝廷都需要分发不同数量的禄米。据有关数据统计,明朝宗室禄米占据了整个朱明王朝禄米的三分之一。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朱元璋赐予了藩王大量的田地。而藩王的田地只需要交非常少的税。所以很多小地主和自耕农把自己的土地投靠到藩王名下,以逃避税收,或者藩王们主动去兼并一些耕地,最终导致国家能够征收税收的耕地越来越少,国家收入也就越来越少,最终导致入不敷出。在这种情况下就由不得朱允炆不削藩了。因为朱允炆深深的感受到了威胁。如果朱允炆不削藩的话,长此以往下去,中央势必会被地方藩王所压制。到时候藩王尾大不掉,那他这个皇帝可就危险了。所以朱允炆迫切的削藩是有据可依的。

除此之外,朱元璋时期属于国家开创时期,所以朱元璋会赋予地方藩王很大的独立自主权利,来让他们负责守卫中央。但朱允炆不是朱元璋,他没有足够的威信镇压地方藩王。而且因为朱标死后分封他而没有分封其他朱标的兄弟,已经使得藩王怨气不小了。朱允炆自然不会允许可以威胁到自己的存在。况且加强中央集权也是势在必行的工作。

朱允炆削藩有两大败笔。其一就是朱允炆继位太短无可用之将,导致朝廷大军数次征讨朱棣不利。其二就是朱允炆下达的一道很奇葩的命令。朱允炆下令军队不允许伤害朱棣。这就导致下面军队作战畏畏缩缩,士气受到很大的影响。反观朱棣大军则士气高涨。此消彼长之下朱允炆焉能不败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立即开始削藩,第一年就将周、齐、湘、代、岷五位藩王削藩。为何他如此急迫?这一激烈的削藩行动是否仓促为之?

建文削藩绝非仓促为之

朱允炆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被立为皇太孙,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他在储君的位子上坐了六年。期间已被朱元璋允许参与政事、评阅奏章和拥有自己的政治幕僚班底。

因此朱允炆在储君之位上就已开始了施政方针的思考,削藩绝对是在当时就曾经思考和讨论过的。这一点在《明史黄子澄列传》中可以找到记载:

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太孙是其言。《明史黄子澄列传》

因而朱允炆绝非仓促决定削藩,这是他和他的政治幕僚班子早已计划好的既定国策。因为这些文人幕僚对诸如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等历史太了解了。

“五王同削”是否明智

既然削藩是既定战略,那么朱允炆刚一登基就采取行动就不难理解了,毕竟年轻人往往行动力更强,想着一件事情就充满激情去行动。而老道的政治家则往往会考虑更多,所谓谋定而后动。

朱允炆继位第一年就从周王开始下手,一年之内五王同削,引起当时明朝各地藩王的震动,明朝中央政府释放出明确而强烈的削藩信号。那么建文帝的这一做法是否明智呢?是否有些过于仓促呢?

  • 是否需要立即削藩:其实藩王权力过大,最终危及中央政权的例子屡见不鲜。建文帝和他的幕僚们的认识肯定没有错,所以他才坚定的要采取削藩政策。但是否等待时机消磨各地藩王的实力的确值得商榷。毕竟朱允炆的年纪比大多数实力派藩王要小,他有这个资本去耗。但是立即削藩,对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年轻帝王和他的幕僚们来说诱惑太大了。几百年后,一代雄主康熙皇帝不是也面临过同样的问题,作出了同样的选择吗?

  • 削藩的目标是否正确:在削藩开始时,建文帝朱允炆的核心幕僚曾经就削藩的对象有过一次讨论。

退而与泰谋,泰欲先图燕。子澄曰:“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明史黄子澄列传》

其实这也代表如今也很有市场的两种讨论,是擒贼擒王对实力最强的燕王动手,还是先挑软柿子捏从其他藩王开始削藩。最终建文帝朱允炆君臣采用了黄子澄的主张,从更弱小的其他藩王入手。而他们下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朱棣同父同母的弟弟周王朱橚。

  • 是否需要五王同削:建文帝君臣会削藩并不奇怪,但是他在一年之内连削五王,的确出乎意料。连他自己都对这一做法赶到有些疑虑,担心会产生负面舆论。但这可能是文人理想主义作祟,黄子澄和齐泰等人都坚信他们代表的是道义,如果藩王敢于反叛就是逆臣贼子人人共诛。但从常理来分析,一口气削去五个藩王,必然会让天下所有藩王都产生兔死狐悲之感,将这些人推向燕王一方。


帝犹豫曰;“朕即位未久,连黜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于天下?”《明史黄子澄列传》

综上,建文帝进行削藩没有问题,是否一登基就进行削藩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正如某部电视剧中康熙皇帝的台词:“削也反,不削也反”。但是一年之内,连削五王,则是有些打击面过宽。毕竟朱元璋刚刚去世,他一共才分封了二十五个藩王,一口气削了五分之一,必然会让其他藩王倒向建文帝的对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