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遗址发现日军罐头,1944年出产仍可食用,为何可以这么久不变质?

憧灵


据悉,二战时期,纳豆一度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食品,不仅仅军人要吃,就连日本百姓的餐桌上也是必不可少的食品。更甚者,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中,日军敢死队吃的最后一顿饭,就是吃纳豆。

日军的伙食再好,当美国向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后,日本天皇也只能乖乖的无条件投降。战争虽然平息了,广岛历史的遗迹犹存。作为原子弹爆炸遗址,现在已经是世界遗产了。

在当地纪念碑广场附近有一个巨大的关于这个事情的历史资料展览馆,还有常年不灭的火种和鲜花,广场地下据说就是几十万的尸体。当然,这些都不是我们关心的,我们今天说一说日军当年留下的军粮,还能不能吃?

在日本这个关于二战的展览馆内,陈列了很多二战时期的物品,这其中就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展品,一箱子军粮,内里全部是当年日本食用的罐头,弥漫着历史的气息。

日本还举行过一次开罐实验,即开封仪式。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从中拿出一罐放入热水中加热,然后打开,一股红豆饭香的气息扑鼻而来,原来里面是红豆糯米饭,不过让现场的人惊呆的是里面的饭和红豆看起来都相当的新鲜。

日本媒体报道,该罐头是在日本当地一个仓库遗址中发现的,产于1944年,即二战结束的前一年,是为日本特攻队准备的军粮。毕竟已经摆放了七十多年,未有人敢试吃,日本专家检验过后说:“保质”,意思就是质量有保证,可以食用。

其实早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进行了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该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由此,巴斯德提出了著名的'生生论'。

因此,日军经过高温灭菌生产的军粮罐头,长期在密封的条件下不与空气接触,是不会变质的,也就说是可以食用的。


鸭帮主


当一个西红柿放在冰箱里过了半个月之后,拿出来还能吃的时候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这个冰箱保鲜效果真好,半个月都没有坏?还是这个西红柿真能放,半个月也没有事,而我的第一反应是,这西红柿有质量问题吧,放半个月都没有坏,那得添加了多少防腐剂啊。

抗战神剧《我的兄弟叫顺溜》有个镜头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新四军军分区司令员陈大雷用缴获日军的牛肉罐头,款待友军刘司令时,结果吃到嘴里才发现,这些罐头非常难吃,简直难以下咽,刘司令戏称说,这牛是和骡子配过的吧。

其实那个时候的罐头,已经不是牛肉罐头了,而牛血和杂粮混合而成,陈大雷通过所谓的牛肉罐头判断日本战争物资匮乏,这场仗已经撑不了多久。

罐头几乎是任何一个军队中必备的物资,不光日本、美国也有,后来美国给国军也提供不少罐头。

罐头这个东西易携带,又方便食用,在战场这种恶劣的环境来讲,是一个种非常好的物资。

二战期间,日军的罐头供应还是非常驻足的,现在很多的博物馆中都陈列着日本战争时候的军用罐头,日本人表示这些罐头到现在仍然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当然真正愿意去试吃的人也没有。

为什么日本敢声称他们的罐头至今可以食用呢?

食物变质主要是因为有微生物的存活,只要有适宜的温度,罐头就是一个天然培养基,就会被迅速繁衍,而导致食物变质。

罐头会不会变质,主要是看密封情况。

罐头的制作流程主要分为五个环节:原料预处理-装罐和预封-排气-密封-杀菌和冷却。

大家都知道,日本在制造业上是非常讲究的,号称工匠精神,在高温杀毒这一环节就能将食物表面所残留的种种微生物给消灭掉。

经过最后的密封环节,罐头就彻底与空气进行了隔绝,在没有空气进去的情况下,罐头内就不会有微生物的存在,换句话说:“罐头就可以永远保持新鲜,而不会过期,这也是为什么军用罐头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的原因。

这也反应了当时日本的军工水平,正是这样先进发达的军工技术,才能让他们在二战中展现出这么强的力量。

其实这一套流程,换到任何一个工业流程上去,都是适用的,而为什么现在的罐头达不到几十年保存而不变质的情况呢,这其实还是工业不严谨的原因造成的。


雨霁视角


曾经有人在二战时遭受过原子弹袭击的日本广岛,发现过一处旧日本海军的秘密仓库,从里头搬出了几箱罐头,上面标注的生产日期是1944年。

也就是说,从发现它们的时间起算,这些罐头已经整整70多岁了!

接下去更乐呵的是,一帮怀着好奇心的专家打开罐头,看到里面的红豆糯米饭一粒是一粒,品相还不错。于是他们给罐头加热,大着胆子尝了尝这罐估计比他们年纪还大的米饭,居然大声喊出一句:


“ おいしい!”

真不晓得一贯强调食材新鲜的日本人,脑袋里这回是抽了哪根筋,估计是想炫耀他们早在二战时,便已具备的先进食品加工生产能力。

撇开情绪不得不承认的是,二战时小鬼子的工业实力,体现在食品加工领域,的确有它拿得出手的地方。

当时,在世界范围内,随着杀菌密封技术的不断完善,罐头食品已经得到了普及。善于对外界技术兼收并蓄的日本,在罐头食品加工方面,已经毫不逊色于美国、英国等前沿国家。

我们知道,食物之所以会腐败变质,主要原因是里面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将食物内的淀粉、蛋白质等分解,比如夏天的米饭隔天就变得馊臭发酸。

古代人们对付食物腐烂,主要是盐腌、糖浸、风干等防腐的手段。高浓度的盐分、糖水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繁殖,在肉类、蜜饯等食品的保存上效果十分明显。

欧洲大航海时代的船只,经常会携带大量的腌肉,作为海上航行时期的食物。日不落帝国时期的英国皇家海军,也时常吃着几十年前的腌肉。

但这些死咸死咸的腌肉,可达不到类似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中国金华火腿的口感,而且往往还硬邦邦到需要动用锋利的斧子,才能劈下那么一小块,几乎跟石头差不多。

真正让食物保存营养物质和口感基本不变的防腐手段,还要等到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出的“巴氏杀菌法”。

巴氏杀菌法的原理,是采用一般在60—82℃之间的温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食物进行加热处理,杀死里面会导致食物腐败的微生物,同时达到杀菌消毒和保持食物口感的双重目的。

随后,再将食物装入密封性能良好的铁皮罐中,添加些防腐剂,合上盖子后就形成了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绝的真空环境,从而大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自明治维新开始至二战结束,日本政府特别重视对军队的建设,在饮食供应上也是不遗余力。

为应付一线作战部队的巨大体能消耗,日军供应的基本都是糯米饭、鱼干、牛肉罐头、奶糖等高热量高蛋白食物。

比如日军的一款“大和煮”罐头,里面除了咸度有些高的牛肉之外,上面还浮着一层凝结成块状厚厚的牛油。盐分、牛油,对抑制腐败都有很大的作用,也就能够延长罐头的食用期限。

再说鱼干。

太平洋战争时期,在美军的印象里,外形像猴子一样的日本鬼子,打起仗来却是极度的顽固,往往能靠啃鱼干和发霉的生米,躲在地下掩体里顽抗很长时间。

因此,1944年出产的日本军用罐头,里面的红豆糯米饭还有着当时的口感,也不是什么多少难得的稀奇事。


剧透历史


打仗的时候士兵们很难吃上一顿新鲜的食物。所以为了营养跟得上,他们吃的大多是罐头包装的食品。


大型网剧盗墓笔记《沙海》中,黑瞎子就曾拿出一盒10年前的青椒肉丝炒饭,还吃得分外满足,不禁让人大吃一惊。

不过影视剧毕竟还要靠想象力,我们平时买的罐头也都是有保质期的。而在日本的博物馆里竟然放置着很多没有开封的二战时期的罐头,据日本专家说:能吃,没坏。

二战是距我们最近的一次大规模的全人类战争,其物资损耗也是极大的。于是这段时间,各国开始重视起军用食品的研发。毕竟如果士兵都吃不饱的话,就没人打仗了。

像我们今天能买到的压缩饼干、军用罐头都是军用食品的代表。对于那些喜欢外出探险的人或者跋山涉水的驴友来说,它们也确实方便又管饱。不过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口感味道不是特别的好。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盛世,罐头都无处不在。不过现在针对不同的包装材质和食物种类,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对其保质期也给出了不同规定。


比如铁罐玻璃罐等的保质期在存放肉类时就不短于24个月,存放果蔬面食类时就不短于15个月,塑料包装12个月打底等等。不过,以上这些食品的保质期一般最多也就两三年。

可是日本专家所谓能吃的“二战罐头”的保质期最高可达70年。这是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题目所问的1944年的罐头可能刚刚过期。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东西过期了就一定变质。既然专家说能吃,那应该就没问题,不过口感肯定一言难尽了。

毕竟放了70年的罐头比之前爆出来的“僵尸肉”还要“僵尸”。82年的拉菲你肯定感兴趣尝一尝,但1944年的猪肉谁也不敢恭维。

那么,这些罐头是如何做到数十年不腐的呢?目前,防腐保鲜的手段主要有三种——冷冻,高温灭菌,真空保存,防腐添加剂。


这第一种,冷冻显然是不可能的。二战的战场上,士兵也不可能带着个冰箱保存罐头,冰块一会儿的功夫也早就化了。

第二种,高温灭菌真空保存。生活中这种保鲜方式很常见,比如牛奶,但是时间久了还是会漏气。或者有无氧细菌繁殖。只能说有可能,但完全真空难度大。

最后一种——防腐剂,也是我们大多数人在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反应。不过如果真的话,能保存70年,防腐剂的计量一定少不了。这要是天天一罐防腐剂,在战场上牺牲后说不定能千年不腐。

二战时期各个国家的军用罐头各有千秋,美国的肉蔬咖啡配牛奶,最土豪。日本的各种海鲜难下咽,不过保质期最长。

这日产的军用罐头之所以能保质期长达70年,有很多原因。他们可以说把以上提到的方法都用上了,而且层层把关,十分注重细节。


首先军用罐头本身就是高油高盐的食品,这样可以及时补充能量还不容易滋生细菌。然后就是在制作过程中高温灭菌,添加适量防腐剂。

封装的时候要最大限度确保盒子里没有空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来做罐头包装的铁皮也是经过特殊处理的。

这种铁皮特别厚,还镀有致密防氧化金属层,可以很好的隔绝空气。

综上所述,这才有了70多年不腐的罐头。不过也可能因为注意力太过集中,所以日本罐头的味道口感方面,好评度并不是很高。但人家这股较真谨慎的劲头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史之策


大家好,我是阿輝。关于二战遗址发现日军罐头,1944年出产仍可食用,为何可以这么久不变质? 在二战期间,日军的罐头供应还是非常驻足的,现在很多的博物馆中都陈列着日本战争时候的军用罐头,日本人表示这些罐头到现在仍然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当然真正愿意去试吃的人也没有。

日本发现的罐头,是红豆糯米罐头,发现的时候上面标明的生产时间是1944年,广岛食品株式会社生产,是供应给当时的横须贺海军的军用罐头。时间已经过去70年,可罐头打开之后并没有变质,无论颜色还是气味都不曾改变,进行化验之后也没有变质反应。

为什么日本敢声称他们的罐头至今可以食用而没有变质呢?

高浓度盐分

我们知道,食物之所以会腐败变质,主要原因是里面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将食物内的淀粉、蛋白质等分解,比如夏天的米饭隔天就变得馊臭发酸。古代人们对付食物腐烂,主要是盐腌、糖浸、风干等防腐的手段。高浓度的盐分、糖水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繁殖,在肉类、蜜饯等食品的保存上效果十分明显。现如今我们一般是采用防腐剂的方式保存食物,但着实不利于健康。

密封和消毒

其实日本罐头不变质,是因为他们密封和消毒做的非常好,跟防腐剂无关。19世纪中后期,人们知道了食物腐烂就由微生物繁殖和食物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故而要想让食物在短期内不变质,就必须将其与外界隔绝。日本在制作罐头的时候经过了高温灭菌处理,制作结束后又经过密封,再加上这些罐头都是军用品,非常重视这两项加工,这样才使得罐头内部长期处于无菌环境,所以罐头至今完好。


a阿輝


大家可能觉得70多年前的罐头还可以食用有些夸张,不过去年有个新闻,有个美国军迷小伙勇敢的尝试了1899年布尔战争时期出产的一个罐头,虽然这玩意已经有了118年的历史,小伙还是勇敢的吃了下去,表示味道像劣质的牛肉和豆子,大概因为时间太长,吃起来已经有啃木屑和泥土的感觉。说起来,1944年出产的罐头相比这位美国小伙所吃的要晚生产45年,生产技术也有进步,那么可食用也就不奇怪了,当然味道可能不大好。

罐头食品发明于拿破仑时期,当时拿破仑为了解决军队长期在外作战的伙食问题而颁布了悬赏,最后有人就发明了罐头食品。罐头食品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先将食物高温消毒,然后加以密封,避免食物和空气接触。这样罐子内的食物因为不与外界细菌接触,保质时间自然就长了。

而且军用罐头在制作时因为考虑士兵体力消耗一般要比常人大,所以通常高油高盐,而高油高盐的食物本身就可以抑制细菌的滋生。二战时也没有什么食品健康概念,防腐剂之类的东西添加要比现在宽松的多,加上军用食品一般存放环境也要比家庭条件更好,所以保质时期相应也会长一些。

当然,罐头食品保质时期虽然长,但是也有一定的期限,并不是说可以无限期保存,时间久了一样会变质,或者只剩下理论上可食用的可能,但是真心不建议去尝试。


不沉的经远


2016年的时候,日本媒体报道了广岛出土的一批罐头。这些罐头是日本广岛联合罐头有限公司生产的,1944年生产完后,就将其封存于地下仓库。它们躲过了原子弹爆炸,经历了70多年的岁月,重现在人们眼前。

人们打开这些罐头后本以为会是一股腐败的恶臭味,其实不然,罐头中的红豆糯米颜色鲜明,和新鲜的罐头没什么两样,完全不是保存了七十多年该有的样子。

经过化验之后,专家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些罐头依然可以食用。它们保存了七十多年,就算能吃,可他们也不敢吃,万一吃出毛病就不好了。

如果要探究为什么这些罐头能保存这么久,主要原因是加工技术严谨,杀毒灭菌,再用马口铁封装,每道工序都严格把控。

现在的食品保质期最多36个月,和70多年相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不过这也侧面说明日本的制造技术精密,不然现在也不会成为一个经济领先的国家了。

其实,这些罐头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二战时期的罐头绝不是像现在这样方便人们生活,而是战争需要。

在行军打仗的时候,物资补给尤为重要,但是蔬菜、肉类这些东西容易腐败,于是罐头就这样产生了。罐头携带方便,随时都能吃,虽然不怎么好吃,但能填肚子。

而日本在1944年还在大批量的生产罐头,目的显而易见,准备和盟军在日本本土打持久战。可惜日本的计划落空了,这些罐头也深埋于地下。

其实要说保存最久的食物,那还是要当属中国。

马王堆墓出土的时候,专家在墓中发现了一尊鼎,专家打开鼎的时候发现鼎中盛着一碗藕汤,2100多年前的藕片清晰可见。

不过可惜的是,在将鼎运回博物馆的时候,这碗藕汤和所有的藕片都氧化消失了。


逸闻轶事


日本广岛在二战时受到原子弹的破坏,70多年过后,有人居然在这里的一间日本海军秘密仓库里找到了几箱罐头,罐头上的生产日期居然是1944年,后来专家用热水将罐头加热,打开后发现里面是红豆糯米饭,红豆和米粒都保存完好,经过进一步检查,专家发现糯米饭仍可食用。罐头放了那么久居然不变质,难道是加了防腐剂?

其实日本罐头不变质,是因为他们密封和消毒做的非常好,跟防腐剂无关。19世纪中后期,人们知道了食物腐烂就由微生物繁殖和食物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故而要想让食物在短期内不变质,就必须将其与外界隔绝。

日本在制作罐头的时候经过了高温灭菌处理,制作结束后又经过密封,再加上这些罐头都是军用品,非常重视这两项加工,这样才使得罐头内部长期处于无菌环境,所以罐头至今完好,日本这种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军用罐头体积小,便于运输和携带,又有良好的营养结构,在军用食品领域有着重要地位。二战期间美国的罐头制作技术相当成熟,再加上他们畜牧业发达,士兵们都能吃到最好的肉罐头,而日本虽然有罐头制作技术,但其畜牧业落后,鱼类资源丰富,只能自产鱼罐头,肉罐头只能依赖进口,日美开战后,日本也进口不了高质量的肉罐头了,取而代之的是粗粮和猪血。


兵说


在二战时期,有着很多非常出名的军事罐头。

其中,影响力最为深远的是美国人的午餐肉罐头,美国人的午餐肉罐头是他们的罐头公司用猪肉、面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口感类似于我们现如今的肉粒火腿肠。

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派往全世界打仗的军队都是依靠食用这种午餐肉罐头解决饥饿的。

他们早上吃、白天吃、晚上吃,正因为餐餐都吃,以至于当战争结束的时候,他们一听到这种午餐肉罐头的名字,都闻之色变、厌恶不已。

而在美国军队食用这种午餐肉罐头的同时,当时不少和美国交好的国家也在美国的支援下获得了不少这种罐头。

相比于厌恶午餐肉罐头的美国军队来说,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百姓和军队是非常推崇这种午餐肉的,毕竟任谁饿上个几年时间、荤腥不沾,都会把这种午餐肉罐头当成珍品。

被称为猪食的牛肉罐头

与此同时,日本人的牛肉罐头也很出名。

原本,日本的牛肉罐头是采用从美国进口的牛肉制作而成的,口味非常受到日本军人的欢迎,在日本国内的民众中,也非常受到追捧。

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美国对日本展开的资源封锁,日本随之失去了从美国进口牛肉的途径。


接下来,牛肉稀缺的他们就开始用牛血掺杂着一些粗糠制作了所谓的牛肉罐头。

这种材质发生变化的牛肉罐头是极受日本人厌恶的,一度被日本军人们称之为了猪食。

日本广岛保存几十年完好的罐头

而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两种罐头之外,日本广岛保存了几十年时间都没有变质的红豆、糯米罐头也非常出名。

在前些年的时候,日本人在广岛的二战遗迹中挖掘出了一批1944年生产的罐头。

这些罐头在被挖掘出来后,很快就被日本的某些专家着手打开研究了起来。


而在日本人打开这些罐头的时候,他们却惊奇地发现这些罐头内部的食物竟然是保存完好的,里面的食物没有变质、没有腐烂,看起来就像刚把食物装进罐头中没几年一样。

根据日本人对这些罐头中食物的检验,他们甚至得出了这些罐头仍能继续食用的结论。

这些广岛的罐头之所以能保存如此长的时间都不变质,其实主要跟当时日本人制作罐头的严谨有关。



众所周知,食物的变质是由于受到细菌的影响造成的。

在食物碰到细菌之后,随着细菌的繁殖增多,食物会渐渐地变质到无法食用。

在制作罐头的时候,为了避免变质,人们就会用灭菌工艺给食物、罐身杀菌,然后再用真空工艺将食物封存进罐头中。

日本人当时制作的罐头之所以能保存那么久,就是因为他们做好了灭菌、真空封存的细节,所以在完全把细菌隔绝的情况下,才能让自己制作的罐头保存了那么长的时间。


孤客生


如果抛开其他不说,单就技术层面而言的话,日本在很多领域都还是非常先进值得钦佩的。比如近些年在广岛发现的,时隔70年日本当年在二战期间生产的罐头仍未变质,这种惊人的食品加工技艺实在让人生畏。

“黑船事件”后日本也曾差点沦为列强口中的肥肉,然而与清朝等不同的是,日本通过尊王攘夷、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等不仅摆脱了沦落的命运,还成为了近代整个亚洲唯一跻身列强的国家。



同时,近代的日本在工业与科技领域也是非常强悍的,丝毫不逊色于当时的欧美。虽然起步比较晚,但直到20世纪初,日本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五,有建造飞机、坦克与航空母舰的能力,其科技水平是当时很多欧洲国家都无法相比的。

前几年在日本广岛发展的“化石罐头”,只是当时日本工业技艺强悍的一个缩影。


一般来说,食物变质主要是因为没有充分杀菌、密封不够,如果想要食物的保质期延长,就要在消毒杀菌与密封包装上下功夫,当然,现在的防腐剂也是个方法。

罐头,无疑是最好的便携耐储存食品。拿破仑时代出现了最早的罐头。罐头需要高温杀菌与严格密封,除了少量品种外并不需要添加防腐剂,在高温杀菌与密封两个步骤上做得越好,那罐头的保质期也就越长。

日本发现的罐头,是红豆糯米罐头,发现的时候上面标明的生产时间是1944年,广岛食品株式会社生产,是供应给当时的横须贺海军的军用罐头。时间已经过去70年,可罐头打开之后并没有变质,无论颜色还是气味都不曾改变,进行化验之后也没有变质反应。



70年前的罐头仍未变质,日本的食品加工技艺的确令人生畏。然而日本当年发展出如此强悍的工艺水平,其动机却令人不耻。

大萧条时代,日本为了转嫁危机而发动侵略,对周边进行疯狂劫掠与屠戮,搜刮了大量的财富。当年战争进行到了后期,已经穷途末路的日本仍旧不断搜刮粮食,加工大量的耐储存罐头,为的就是继续负隅顽抗。

客观来说,日本的技艺水平的确让人佩服,不过,发展出如此工艺的初衷不是为了造福而是造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