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降息不一定造成通脹?

財經櫃


要理解降息和通脹之間的關係我們先要明白什麼是降息,什麼是通脹?明白了他們各自的度量方式之後,再做分析。

何為降息?何為通脹?怎麼度量?

降息指央行降低基準利率,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向市場釋放了大量流動性。釋放的流動性一般用廣義貨幣(M2)增速衡量。

通貨膨脹是指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一般來說,用CPI來度量通貨膨脹的程度。


為什麼有降息引起通脹的說法?

那麼為什麼會有降息會引起通脹這一說法呢?這來源於貨幣數量論裡面的一個命題:貨幣中性--它是指貨幣供給的增長將導致價格水平的相同比例的增長

這麼來看好像確實降息導致了貨幣供給的增加,然後進一步導致通脹。但是我們在現實中看到的好像不是這樣,以中國CPI指數為例,08年以來我國的CPI其實一直保持在3%以下,沒有明顯的通脹,而這一期間央行發行的貨幣增速則遠遠超出該比率


貨幣流通的非均衡性

坎蒂隆在《商業性質概論》中提出貨幣流通的非均衡性:

貨幣增量並不會同一時間反應在所有的價格上,貨幣量增加會導致不同商品和要素價格漲幅程度不一致。貨幣增加對經濟的影響,取決於貨幣注入的方式、渠道以及誰是新增貨幣的持有者。

顯然,如果新增的貨幣流入了消費品領域,最終反映到cpi上,自然就表現出了通脹。那為什麼我們觀察不到cpi與貨幣(M2)增量的增幅同步,錢去哪裡了?答案是:在中國,錢去了房地產;在美國,錢去了股市債市


中美對比

在中國,2008年,上海住房成交均價為1.8萬元/平方,北京為1.7萬元/平方,深圳為1.2萬元/平方,廣州為0.9萬元/平方。

到2018年,上海為5萬元/平方,漲幅接近3倍;北京為6萬元/平方,漲幅為3.5倍;深圳為5.4萬元/平方,漲幅為4.5倍;廣州為3.3萬元/平方,漲幅為3.6倍。

主要城市的房價增速超出M2增速

從2008年到2018年,道瓊斯指數從2009年的6000多點漲到此輪暴跌之前的近3萬點,漲幅遠遠高於同期貨幣增速;國債規模從10萬億美元漲到22萬億美元,累計漲幅達119%,超過基礎貨幣增速。

很明顯,最近十年,美國的貨幣大量流向股票、債務市場,製造了大量的金融泡沫,美債規模達22萬億之巨,而同期美國GDP增速保持低迷。


總結:降息釋放的流動性不一定能夠完全傳導到商品領域,還應該關注該國市場的實物資產、金融資產等。資本永遠是往相對收益率高的領域流動的!


看經濟


要解決為什麼降息不一定造成通脹這個問題,我們先要解決什麼情況下會降息?什麼情況下會出現通脹?

美林時鐘

通過美林時鐘我們可以發現,通脹上行出現在經濟過熱和滯脹階段,而利率下行出現在經濟衰退和復甦階段,兩者正好處在不同的經濟週期。

其實比較好理解,在經濟向好時,投資情緒高漲,需求旺盛,大宗商品漲價,導致物價上漲,也就是通脹,這時出臺加息的政策,收縮流動性,防止經濟過熱出現風險;

在經濟衰退和復甦時,為了刺激增長,往往出臺寬鬆的貨幣政策,比如降息,來釋放流動性,鼓勵投資,經濟衰退時,人們預期收入降低,需求減弱,通脹壓力減小。

貨幣政策是逆週期調節,也就是說,經濟向好時加息,對應通脹壓力大,經濟下行時降息,對應通脹壓力小。

以歷史數據為例

96年以後我國的總體利率水平是下行的,這期間有幾次週期調節,比較明顯的是08-11年,在07年底的時候利率水平達到峰值,一年期定期存款為4.14%,之後便進入降息週期,到08年底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將至2.25%。

我們再看CPI同比增速,在08年4月份達到峰值8.5%,隨著降息週期的來臨,並未造成通脹,反而CPI是同比下降的,到09年2月-10月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同樣,在2010年底進入加息週期,CPI同比也並未因此下降,之後一年多的時間是持續上升的。這就是逆週期調節,在降息初期CPI同比是下降的,在降息週期的末期,CPI會出現拐點,出現上漲。

總結一下

貨幣政策的逆週期調節,降息和通脹所處的經濟週期不同,所以降息不一定造成通脹,當經濟不好的時候,大家勒緊腰帶過日子,就算降息了,錢存銀行利息低了,但還是比較謹慎,需求上不去,物價也就不上去。


一刀侃市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降息的幅度影響通貨膨脹。這個很好理解,如果降息幅度很小,市面上的錢只是增長了一點點,物價也只是小幅上漲,也不會導致物價全面上漲,所以不一定導致通貨膨脹。比如,原來市場上貨幣總量為100萬,但降息幅度小,只增加了1萬的貨幣總量,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物價也只是平均上漲了1%,不會導致通貨膨脹。

一個是傳統的實物商品市場,一個是在近一百年才突顯出來,包括股票債券外匯期貨等在內的虛擬資產的市場,時至今日,這兩個市場的規模不相上下,虛擬市場的交易量甚至遠遠超過實物市場的交易量,因此,說到通貨澎脹,不能只看書本上的解釋,不能僅僅盯著傳統的實物商品的價格的變化,任何繞開虛擬市場的漲跌來討論通貨澎脹,都是無意義的。

次貸危機爆發以後,引發了美聯儲的緊急降息和非常規的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造成美元疲軟,美元在全世界擴散。其,大部分流向了新興市場國家包括中國在內,造成新興市場的國家的貨幣過剩,中國的房價就是那會飈起來的,房地產市場就開始虛擬化,開始脫離經濟的基本面。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關注█ ▇ ▆ ▅ ▄ ▂



期海無涯苦作舟


關於降息為何不一定造成通脹,日本與歐盟就是最好的例子。

日央行與歐央行近些年來一直執行的是負利率政策,利率水平可以說是全球最低水平,同時歐日央行還會根據經濟運行情況不時推出QE政策,但是日本與歐盟近些年來的通脹水平卻一直很低。

日本今年1月份全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年同期上升0.8%。歐元區2月CPI未季調年率初值增長1.2%,2月CPI月率增長0.2%。歐日不僅通脹率長期無法達到2%的通脹目標,且通脹水平不時有滑向通縮的嫌疑。

為何歐日央行採用負利率+QE政策,向市場提供了超額流動性後,通脹水平依然起不來呢?主要是兩個問題形成的,第一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失衡,第二貨幣輸出。

一、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失衡

利率水平太低,會烙平無風險資產收益率,銀行存款、國債等收益率過低甚至是負利率,這就逼迫社會流動性向風險資產轉移,目的是為了追求高收益,結果導致嚴重的金融化現象,金融化嚴重的表現就是股市泡沫、債市泡沫等問題,所以近些年來歐日的債務市場都在高速擴張,且歐洲股市明顯泡沫化。

當金融化嚴重的時候,金融體就成為了實體經濟的吸血鬼,產業資本的利潤與流動性都會被金融市場圈走了。華爾街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不僅吞噬美國的產業資本與利潤,還套取世界利潤。實體經濟的資本被金融體圈走,實體經濟就難以擴張發展,而且實體經濟大多利潤又偏低,市場競爭的殘酷性決定了實體經濟被淘汰,大家都去搞金融,結果實體經濟日漸萎靡,實體經濟萎靡那麼國際大宗商品就過剩,價格就會下跌,這樣通脹就會低迷。

二、國際貨幣輸出

另外,歐元與日元都是國際貨幣,負利率導致貨幣借出價格低廉,利於歐元與日元向國際上輸出,這樣歐央行日與日央行超發的貨幣就會流向國際,或成為其他國家的外匯儲備,或投資海外,或在海外金融市場中套利,由於流動性的鉅額輸出,造成央行貨幣政策效應遞減,所以並沒有造成內部的通脹。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看到,雖然貨幣現象是通脹的基礎,但是各類資產都具有不同的蓄水池作用,當貨幣過於向金融市場流動時,金融市場會吞噬大量的貨幣,使貨幣空轉,造成實體經濟流動性的下降,這時大宗商品價格就會低迷,通脹水平就不容易走高。


馨月說財經


那是沒有到時候,降息就是降低資金的成本,長期的低利率一定會造成通脹。通脹只是在時間上延後或者空間上轉移了而已。隨著時間的推移,通脹會慢慢的顯現的,只是沒有大規模的出現物價上漲而已,沒有察覺而已。

在時間上延後,在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以後,美聯儲就降低了聯邦基金利率在1%,長達兩年之久。大量的資金流入當房地產領域,推高了美國的房價,以至於很多人認為房價不會下跌,房價上漲的好處通過金融創新的方式被釋放出來;刺激了年輕人的消費需求,銀行業放鬆了房貸者資質審查。造成了虛假的繁榮,引發了2008次貸危機。其中,中國的2015年的3.30新政也是一個例子。

在空間上轉移,次貸危機爆發以後,引發了美聯儲的緊急降息和非常規的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造成美元疲軟,美元在全世界擴散。其,大部分流向了新興市場國家包括中國在內,造成新興市場的國家的貨幣過剩,中國的房價就是那會飈起來的,房地產市場就開始虛擬化,開始脫離經濟的基本面。

所以,自從實行信用本位制度以後,降息就是降低資金的成本。低成本的資金一定會造成通脹,只是在時間上延後了而已;加上經濟全球化,通脹有可能會在其他國家上演。


莊周曉夢迷蝴蝶


利率是國家調整宏觀經濟的一種手段,降息就是降低銀行存貸款的基準利率,其目的是阻止經濟下滑,穩定就業,刺激消費與社會需求。

通脹,即通貨膨脹,指發行的貨幣量大於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從而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

降息是導致通貨膨脹的誘因之一,但降息不一定造成通脹:

1、如果社會總供給曲線是垂直的,那麼降息會導致物價迅速上漲,引發通貨膨脹;

2、如果社會總供給曲線是平行的,那麼降息對物價幾乎沒有什麼影響,當然也不會引發通脹;

3、如果社會總供給曲線向右上傾斜,則物價會平穩上漲,降息福度越大持續時間越長,物價上漲越快,引發通脹。

短期的適度的降息,對社會總供給曲線影響不大,引發通脹的可能性不大;持續的降息,對社會總供給曲線影響較大,引發通脹的可能性較大;極端的情況下,利息降為0,再無降息空間,仍然無法刺激經濟,無法激發投資消費,還有可能引起通貨緊縮。

綜上,降息不一定造成通脹。


金融過江龍


這個話題比較適合日本,他們現在負利率還沒引起通脹,甚至進入了通縮。

日本經歷上世紀80年代末的泡沫破裂後,其經濟一直徘徊在低位水準。日本央行為了刺激本土經濟,常年採取低利率甚至負利率來期許有所提振。但是日本的經濟指標依然沒有起色,寬鬆的貨幣政策並沒有帶來通貨膨脹,日本的現狀是進入了通貨緊縮!我們細數一下日本未來的幾個難題,雖然他們想辦法突破,但是現實卻蓋上了很多迷霧。

人口下降帶來的GDP隱患

⊿GDP=⊿人口+⊿生產力,這個是個恆等式,是無數經濟學家通過演算得來不用懷疑其科學性。⊿是變量,也就是說國民財富的變動主要受人口和生產力的影響。毫無疑問,日本是一個人口下降的國家。日本要想提高自身經濟增長,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生產力。雖然日本擁有現金的製造基礎,但是短期內提高生產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大家可能會說,日本實際經濟發達國家,其基數夠大所以不必在意經濟增幅。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經濟增幅才能保證日本其他方面不受影響。

1、 緩解債務壓力(現在日本國債已經超過其GDP總量兩倍)

2、 緩解通縮現狀(長期寬鬆的貨幣政策卻陷入了通縮)

根據權威部門預測,日本人口在未來17年中將逐年下降。這也就是日本鼓勵移民政策的根本原因,上世紀90年代高高在上的房價現在當白菜一樣無償贈送。並不是日本人在世界範圍內做慈善,而是因為日本人口的下降已經到了非常重要的困境。僅僅以國債償還來看,目前日本人口發揮出極限也不可能覆蓋。

人口老齡化導致選民更注重退休福利

日本的政治體制決定,當政者要想獲得選舉勝利必須取悅大部分選票持有者。日本選民統計數據表明,日本60歲以上的選民達到了46% 。而20歲左右的選民在逐年下降,目前佔總體數據的13% 。

與之匹配的數據是,日本在社會福利方面的支出開銷巨大。在這些支出裡面,老年人的護理費用逐年大幅增長。早在2004年的時候,日本養老相關費用已經在20年中增長了將近3倍。而代表未來的青少年預算,則在不斷擠壓。這是一個可怕的事情,因為青少年才是未來的財富創造者。這裡並不是說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不重要,因為如果未來入不敷出,老年人養老費用又從哪裡列賬呢?

競選的政治家不會公佈這些數據,因為一旦說出來,他可能面臨落選的尷尬前程。對於政治來說,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哪怕你是一個所謂的民主社會,每個人更關注自己的利益。理性來講,日本必須慎重考慮年輕人的問題,而不是隻注重選民的期望。否則其經濟發展前景,將會越來越暗淡。

但是這個在其政治體制框架來看,並不容易實現!對於政治家來說,不取得政治地位其他一切都是空談。

流動性陷阱帶給日本經濟的隱患

長期的低利率與日元貶值給日本帶來的不是通貨膨脹,而是無數人撓頭的通貨緊縮!即便是再寬鬆的貨幣政策也刺激不了日本人貸款的慾望,這一切的根子來源於上世紀90年代金融泡沫破裂帶來的後遺症。

上世界80年代,日元做了一個冒險的貨幣闖關。那就是對於美元升值兩年內超過一倍,國際熱錢瘋狂湧入日本金融市場。當股市突破四萬點,房價漲到宇宙高點後泡沫破裂。最終買單的只能是本土國民,享受高價舉債買房的日本國民,潮水退去後留下了天量的債務。隨之就是日本長達數十年的經濟萎靡,債務問題壓縮了任何消費空間。縱使貨幣政策再寬鬆,驚嚇過度的國民還有可能不考慮預期的舉債投資?

現在我們去日本旅遊,還有無數年過65以上的老人在做大巴司機、服務員、出租車死局等工作。你看到的這些並不是日本的養老體系不健全,而是曾經的債務需要自己負責。

寬鬆的貨幣政策並沒有刺激投資消費,相反帶來了通貨緊縮,歸根結底是債務阻止了這一切。這就是流動性陷阱帶來的困惑,當貨幣寬鬆到了一定程度,一樣會失效。這世界並沒有靈丹妙藥,或許他只存在童話故事裡。

拿什麼償還你 日本天量的國債

當年希臘債務危機爆發的時候,其國債/GDP值為171%而日本現在這個值已經突破240 。一個政府的債務償還來源於國家稅收,但是日本稅收近十年來一直保持下降。如果想還債必須提高稅收,但是這並不是一個樂觀的事情。長期的經濟萎靡如果提高稅收對經濟的影響將是雪上加霜!

如果把日本當作一個上市公司來對待,毛利率為負值並長期看不到盈利希望。這樣的股票誰有會持有呢?當然日本國民沒有其他選擇,他們必須在這艘船上安身立命,縱然前面有狂風巨浪。萬一天氣轉暖呢?我們不得不說存在這個概率,但是低一些而已!

日本的當下的GDP為500萬日元,其債務水平早就已經站上1000萬日元以上的規模。日本的財政收入卻只有不足50萬日元,日本政府不吃不喝需要20年。擺在日本政府的只有一個出路,長期保持低利率或者負利率的寬鬆貨幣政策。但是貨幣卻產生不了任何作用,日本進入了惡性循環!

我們從人口降低、老齡化加劇、流動性陷阱、無法償還的國債來去解剖日本的經濟基本面。得出的結論非常吃驚,高度發達的日本經濟體竟然暗藏著這麼多隱患。這些因素導致了日本經濟發展困境,或許我們能做的只有觀望吧。如果有渠道可以做空日本經濟,何樂而不為呢?這些經濟難題任何一個都可以擊潰一國經濟,比如高負債的希臘、貨幣危機的美洲國家等等。

結論:日本的情況就是貨幣寬鬆卻沒有通脹的例子,貨幣政策用到極致就是這個例子。


牛牛牛說財經


我們說降低就是降低貸款基準利率,也就是使用利率手段或者央行通過再貼現、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公開市場操作、甚至於窗口指導等金融工具來實施貨幣政策。

降息的目的是什麼?阻止經濟下滑,穩定就業,刺激投資與消費,促進社會的總需求,也就是釋放流動性。

但是需求刺激出來了,還要看社會總供給的狀況,說白了供給不足的話,需求上來了物價就會快速上升。而依現在的經濟數據來看,產能還是過勝,估計供給生產方的加大供給的意願不一定足,那麼很可能物價是平穩向上的。

因此,如果持續降息的話,將來會加重通脹的程度。

當然這裡面還要警惕流動性陷阱的情況發生,所謂流動性陷阱就是利率都降為0了,整個社會的投資和消費信心還是不足,總需求下降,降息這個手段等於失靈了,那社會就會進入蕭條的局面,就變成了通縮,這個咱們之前講過。你看日本到現在就是這樣,降息都到負數了,一直起不來,跟沒吃腎寶似的


李153041968


一次小幅度降息,確實不一定會引起通貨澎脹,但是,如果大幅度降息,或者短期內連續降息,就一定會造成程度不同的通貨膨脹,因為存款利息低了,許多銀行儲戶會取出銀行存款,用於投資或者購物消費,市場上的貨幣就多了,就會打破商品原有供需的平衡,就一定會發生某種程度的通貨澎脹。

只是通貨澎脹的表現會有所不同,在經濟發達國家,主要表現在以股票為主的虛擬資產價格的普遍上漲;在經濟欠發達國家,主要表現在實物商品價格的普遍上漲。

請注意,社會上有兩個商品市場,一個是傳統的實物商品市場,一個是在近一百年才突顯出來,包括股票債券外匯期貨等在內的虛擬資產的市場,時至今日,這兩個市場的規模不相上下,虛擬市場的交易量甚至遠遠超過實物市場的交易量,因此,說到通貨澎脹,不能只看書本上的解釋,不能僅僅盯著傳統的實物商品的價格的變化,任何繞開虛擬市場的漲跌來討論通貨澎脹,都是無意義的。

股票的上漲也是通貨澎脹,是利國利民皆大歡喜的通貨澎脹,也是最善良的通貨澎脹。


丁後均


降息只是影響通貨膨脹的因素之一,主要還要看降息釋放的錢流到什麼地方了。

通貨膨脹,是指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通貨膨脹一般用CPI指數來表示。CPI,也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我們都知道降息是央行防水的一種形式,降息後市面上會出現更多的錢,但錢多了,不一定會導致通貨膨脹。主要還是有幾個原因。

1、降息的幅度影響通貨膨脹。這個很好理解,如果降息幅度很小,市面上的錢只是增長了一點點,物價也只是小幅上漲,也不會導致物價全面上漲,所以不一定導致通貨膨脹。比如,原來市場上貨幣總量為100萬,但降息幅度小,只增加了1萬的貨幣總量,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物價也只是平均上漲了1%,不會導致通貨膨脹。

2、貨幣傳導機制的失效。由於“財務軟約束”等原因,注入銀行系統的流動性難以傳導至實體經濟,貨幣傳導機制失效。降息釋放的流動性一直停留在金融系統內部,並沒有傳導至實體經濟,實體經濟的貨幣供應總量並未真正增加。

3、流動性陷阱。當名義利率降低到無可再降低的地步,由於人們對於某種"流動性偏好"的作用,寧願以現金或儲蓄的方式持有財富,而不願意把這些財富以資本的形式作為投資,也不願意把這些財富作為個人享樂的消費資料消費掉。也就是說,降息釋放的貨幣只是換一種存儲方式,從央行和商業銀行釋放的流動性,被居民部門存儲起來,並未流入實體經濟中。

4、降息產生的流動性可能會流向股市或者樓市。其實,我國很多次貨幣供應總量的增加並未全部流入實體經濟,而是流入股市和樓市。這也是為什麼政策一鬆動,股市和樓市暴漲的原因。過去二十多年,我國的貨幣供應總量增速在15%左右,但是CPI指數僅在3%左右,原因正是很多流動性流到樓市中,導致房價在過去的二十多年的繁榮。

5、個人不一定能夠感受到通脹,CPI數據統計口徑問題。我們一般通過CPI指數來判斷通貨膨脹,但CPI是“窮人指數”,僅體現基本生存的物價,並不包括房價等價格數據,因此CPI指數未包含房價的上漲。所以我們能感受到房價的上漲,但CPI指數沒有上漲。


總結:降息不僅會增加市場的流動性,還會降低資金成本,在經濟衰退時通過降息能夠刺激經濟發展。雖然降息不一定會導致通貨膨脹,但降息是影響通貨膨脹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央行在發佈貨幣政策的時候需要謹慎評估對市場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