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美女创始人,2年做到200亿却被出局,有一种失败叫成功太快

发觉国内做共享单车的创始人,运气都不太好,有破产的,有入狱的;甚至连双寡头ofo和摩拜,它们的创始人,也在投资人的意志下,逐渐失去了对公司的主导权。ofo的戴威,还在引入马云的阿里系资本和滴滴僵持,摩拜的美女创始人胡玮炜,却已是出局。

摩拜美女创始人,2年做到200亿却被出局,有一种失败叫成功太快

第一部曲:2年做到200亿的摩拜胡玮炜,也曾艰难起步

1)2015年,做了7年记者的胡玮炜,由于中国出行行业布局者李斌的一席话,决定干起了共享单车。相比于ofo的低价造车,大量投放的模式。摩拜从一开始就走上了高颜值+智能锁+实心轮胎的高价模式。这种模式注定:它没办法借助社会上已有资源快速走起。

2)从摩拜的面世过程,也看出它的不易。先是自行车产地的天津厂家,拒绝她的设计要求,不得已在无锡郊外找到一个荒置的车间,自己建厂;智能锁方面,更是先后开发过8个型号。她为了省钱,磨着房东月付厂房租金;前期的200把智能锁,也是自己通过网上购买零件,带领团队用小刀锉、胶水涂、手工拧螺丝捣鼓出来的。

3)直到2015年11月,摩拜的原型车才设计成功,至12月在上海测试投放时,也只有200辆,分别投放在5个地铁口。胡玮炜亲自带着十多个下属,在上海刺冷的冬天里,拿着传单,拦着路人,劝说他们尝试使用摩拜。一直到13小时后,这批单车才被人全部骑走。

之后随着共享单车的风口迅速形成,摩拜才被各方资本追逐。两年时间融资七轮,估值超过30亿美金。然而,快速成功的背后,却是创始人胡玮炜的快速边缘化。

摩拜美女创始人,2年做到200亿却被出局,有一种失败叫成功太快

第二部曲:胡玮炜的出局,中国还有一种失败叫成功太快

1)江湖传闻,摩拜单车的创业点子,来自投资人李斌。2014年胡玮炜朋友要做一款颜值高、智能助力的自行车。胡玮炜牵线介绍给李斌。可是李斌对它不感兴趣,他想做的是共享单车。李斌还给起了名字,把 mobile 和 bike 拼起来,叫 mobike,中文叫摩拜,像顶礼膜拜的谐音。胡玮炜的朋友没做,李斌转而鼓动了胡玮炜去做。

2)虽然创业的初期,胡玮炜起了主导作用。但很快被后来者,摩拜CEO王晓峰取代,虽然较胡玮炜晚一年入摩拜,却获得了联合创始人的头衔,以及20%的股份。更要命的是,胡玮炜也需要向他做汇报,甚至连公关和市场这些原本是胡玮炜的自留地也逐步失去。

3)如果说ofo的戴威,还能用一票否决权,还在不断地跟资本的力量抗衡。那胡玮炜,其实已经成了摩拜的吉祥物。这或许也跟共享单车无法盈利有关,摩拜CEO王晓峰曾坦言:"我们之所以在不停地找投资者,是因为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希望别人给我钱,让我活下去……”

摩拜美女创始人,2年做到200亿却被出局,有一种失败叫成功太快

面对资本的力量,对胡玮炜而言,太快的成功,其实就是一种失败。在资本的裹挟下,身不由自的被出局。也曾经有报道称,两家公司的创始人挪用公司资金,真相不可得知,但面对曾经的付出,面对被出局,谁又能做到心态平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