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為啥要捐贈給我國三萬只羊?這禮究竟有多重?

近日,蒙古國捐贈給我國三萬只羊引發熱議,在感謝的同時,一些網友也提出了疑問:“不捐贈醫療物資,而捐贈三萬只羊,這是什麼含義呢?”

其實這一點也不難解釋,我們知道,在蒙古,羊可是民間百姓送禮的佳品,除了羊之外,實際上還有牛和駱駝等。當然了,羊在蒙古的送禮“等級”上排到第三,第一是哈達,第二是酒,在我國這樣特殊的時期,送哈達和酒顯然似乎有點不合適,於是便就送羊了!但是我們也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三萬只羊?它所代表的含義實際還很深呢?

那麼,蒙古國贈送給我國的這三萬只羊是什麼概念呢?這禮物究竟有多重呢?

蒙古國為啥要捐贈給我國三萬只羊?這禮究竟有多重?

在解決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蒙古與中國在歷史上的關係。

古代時期的草原與中原

我們知道,在蒙古崛起之前曾被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多個民族統治。唐朝時期,曾經在此地設立了安北都護府。此時的唐朝雖然沒有完全統治草原地區,不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原與草原之間的交流!

隨著時代的發展,草原上湧現出了幾個強大的部落,比如乃蠻部、克烈部等,不過此時的草原與中原地區並沒有實現很好的往來,相反還矛盾不斷。比如在金朝時期,金朝統治者就經常派軍隊去草原實行“減丁”計劃,也就是所謂的除掉草原上的一些男子,防止其實力坐大。

蒙古國為啥要捐贈給我國三萬只羊?這禮究竟有多重?

在宋遼金三朝,還將大漠南北的蒙古部區別開來,漠北的蒙古部稱為黑韃靼,漠南的蒙古部稱為白韃靼。熟悉蒙古歷史的人都知道,黑韃靼才是正宗的蒙古人,而白韃靼則是混血或者是由其他部族演變融合而來的。

但不論怎樣,此時的蒙古地區並未實現真正的統一。直到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兀魯斯,即大蒙古國,蒙古才正式完成統一。

而從大蒙古國一直到元朝入主中原,蒙漢文化得以很好的交流與融合。雖然元朝最終的統治時間很短,但是它確實一個典型的以中原地區為重心的二元帝國。因此在這一時期,蒙漢文化得以很好的發展。

蒙古國為啥要捐贈給我國三萬只羊?這禮究竟有多重?

明朝時期,草原與中原的關係緊張,明朝前期的統治者以修築明長城和軍事討伐為主來劃清草原與中原地區的界限。比如明成祖朱棣就曾五次親征,將蒙古勢力趕到了大漠邊上,此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中央集權的統治,但是這卻始終沒有從根本上消除蒙古人對明朝北方邊境的威脅。

當然了,也根本不可能消除,因為單靠武力的方式是絕對行不通的,最好的方式應該是開通互市,兩者之間友好往來。而這一點,清朝的統治者就做得非常好!

在清朝時期,蒙古作為清朝的藩屬,其同樣享有重要的地位。公元1771年,蒙古除了布里雅特等地有俄羅斯統治外,其餘各部均納入清朝的版圖之中。在公元1733年的時候,漠北蒙古,即今天的蒙古國,則由清朝的烏里雅蘇臺將軍管轄,為清朝省級行政區,也就是俗稱的外蒙古。

1911年,蒙古正式宣佈獨立!

蒙古國為啥要捐贈給我國三萬只羊?這禮究竟有多重?

在瞭解了蒙古與我國的歷史關係之後,我們再來解答一下,蒙古國捐贈給我國的這三萬只羊究竟是啥概念。

蒙古國捐贈給我國的三萬只羊是什麼概念?

從經濟角度來看,我們以一隻羊1000元人民幣來計算,三萬只羊就是三千萬元人民幣。當然了,三千萬元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基本上算不上多少錢,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蒙古國人口才三百多萬,經濟總量才一百多億美元,甚至還抵不上中國排名靠前你的一個縣,因此可想而知蒙古國送來的這份大禮確實分量很重。

當然了,值多少錢並不是我們所考量的重點,這份盛情與感動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這三萬只羊代表的是沉甸甸的中蒙友誼,感人肺腑!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蒙古友邦捐贈給我們的三萬只羊,應該怎樣處理呢?筆者認為應該給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做一頓豐盛的全羊宴。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