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白龙马在休息的时候为什么不变回人形?

余坚锐


这题目问的,

白龙马要变“回”也是龙形,不是人形啊!

大概题主对电视剧中,小白龙帅气的美男形象印象太深了,忘了他的真身是一条龙吧?还是在龙族中地位尊贵的西海龙子。正常情况下,他是以龙身出现的。变成唐僧的脚力之后,就是一匹白马的形象,还是观音菩萨钦定的白马,轻易不能变来变去的。

白龙在整本《西游记》中,以人形出现只有两次。

第一次是在鹰愁涧,被观音菩萨指点后,上得岸来变成人形,拜见菩萨,随后就被菩萨“摘了项下龙珠”,变作一匹白马,去见唐僧。第二次就是在宝象国,为了救唐僧,变作一个宫娥,和黄袍怪掐架。

哦!86版电视剧中,白龙见唐僧时是个俊俏的小伙,还要加上编剧创造的一次,小白龙变成人形,跟万圣公主两口子打斗。

看出来了不?但凡白龙变成人形,必定是有大事发生。

猪八戒评论过他:”你但说话,必有大不祥之事。”变成人形,那就是更大的事要发生了,不但大,还都紧急。

第一次变成人形,是先前以龙形出现时先把唐僧吓了个半死,待到要拜师加入取经团队,无论是为了安抚唐僧还是为了礼貌,变成人形也是应该的。这样大家都能接受,你能想象一条巨龙对着唐僧行礼吗?

第二次变人形,纯粹是为了迷惑敌人,好占得先机,当然结果还是被敌所伤。第三次嘛,把小白龙和万圣公主二人都拉郎配了,一对俊男美女,总比两条龙更能令观众养眼吧?

以上种种,都说明了,白龙变成人形根本不是常态。也没那么必要。

我们人类作为观众,潜意识里,总觉得不象我们的都不好看。哪怕是神仙鬼怪,也得装扮成人形才符合我们的审美。但这只是我们人类的想法。如果站在非人的角度看,谁规定了你们人类的形象才好看?我就愿意以本来面目行走江湖,谁也干涉不了这个自由。

事实上,《西游记》里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有的选,相信白龙更愿意以真龙之身存在。但它不能啊!谁叫他是待罪之身?又吃了人家的坐骑白马,只好变成个一模一样的白马,驮着唐僧一路跋涉,不容易啊!

要知道变化成自身以外的形象,也是要耗费功力的。白龙又被菩萨摘了龙珠,这龙珠怕是它的内丹一类的东西,所以从那以后,功力就大为下降,跟黄袍怪打不了几个回合就败了。再让它经常变成人身?根本没那个必要。

再说,取经队伍中,大家也都是以本来面目行走,小白龙若是时不时就从马变成人形,是吃撑了?还是得瑟着和唐僧比俊俏呢?

我是阿财JJ,用心写字,用心回答。如果您有不同观点,欢迎沟通交流。


阿财姐姐


考虑一下唐僧的感受吧:骑在胯下的白马,忽然摇身一变,成为翩翩美少年,唐僧会不会大呼“妖怪”?吓得倒地不起?

这没有关系,因为误会可以解释清楚。但是明天继续上路,当唐僧重新骑马的时候,他会怎么想:我骑的可是人哪(他看到的是人形,不是龙形,而唐僧习惯性地相信自己的眼睛)!每天骑在人身上,让人驼着跑,慈悲的唐僧能忍心吗?

什么?你说白龙马刚皈依的时候,曾拜见过唐僧?你这是受电视剧的影响。在小说中,白龙马出现在唐僧面前的时候,已经是马了,以至于唐僧惊奇:“徒弟,这马怎么比前反肥盛了些?在何处寻着的?”根本没有龙太子拜见唐僧的情节。

在孙悟空被赶走、唐僧被黄袍怪变成老虎的时候,白龙马曾化身宫娥,试图杀死黄袍怪救唐僧,失手受伤后又建议猪八戒去请孙悟空。不管是化为人形,还是开口说话,都没有面对唐僧。可以说,唐僧见到白龙马不是马形,只会有一次,就是取经成功后佛祖封赏,封白龙马作“八部天龙马”的时候。

所以唐僧从来只说“我有三个徒弟”,没把白龙马也算进来。

那么,让白龙马在休息的时候变成龙形,行不行?

当然不行。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其实已经是人形了,只是长得丑一点,还屡屡引起围观,甚至被误认为是妖怪。好么,一条活龙!师徒四人在屋里休息,院里里盘着一条龙!严重不利于途经各地人民的平静生活好不好?

在《西游记》第四十五回,也曾有过活龙现身的情节,虽然已经经过孙悟空的预告,仍然“那国王在殿上焚香,众公卿在阶前礼拜”。如果没有预告就活龙现身,势必引起骚乱。

况且,白龙马本来不是白龙马。这个名字在《西游记》原著中其实并没有出现过。人家本来叫“玉龙三太子”,是犯了错、在死刑前被观音菩萨救下,加入取经团队的。而他的取经,不仅是给取经工作增加助力,同时也是自我修炼、自我进步、自我蜕化的过程。

而佛家的修炼,苦修是基本方式之一。以龙作马,正是苦修。


栖鸿看红楼


很明显那会儿唐僧骑的就是个普通白马,白龙马不知道跑哪里偷懒去了

出手了也是白搭,一起都被抓走,还不如保存实力,然后给大师兄,二师兄报信


文染墨冢


取经不是上下班儿,还换制服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