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在相聲界一家獨大,嘻哈包袱鋪與它相比,差距到底在哪裡

如今的國內相聲團體很多,其中一家獨大的無疑是德雲社,不管是演員號召力還是票房影響力都領先其他團隊一段距離。

排在第二方陣的是青曲社、嘻哈包袱鋪、相聲新勢力和大逗相聲等團體,他們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中有些演員甚至名噪一時,但整體上和德雲社還是存在一定差距。


德雲社在相聲界一家獨大,嘻哈包袱鋪與它相比,差距到底在哪裡


要說高曉攀領先的嘻哈包袱鋪,他們在2008年一飛沖天成為知名相聲團隊,高曉攀最早出名,其後這些年也出現過陳印泉、賈旭明、金霏、陳曦等知名演員,但總體來看高手並沒有德雲社那麼多——如果僅僅以知名度來考量的話。何況,其中有些演員已經先後離開了包袱鋪。

嘻哈包袱鋪知名演員流失眾多

先說班主高曉攀和他的搭檔尤憲超。高曉攀對相聲是有深深的愛的,他對相聲的執著很多相聲演員都比不了。有些演員吃著相聲這碗飯,卻又糟蹋著它,而高曉攀對相聲一直非常鍾情,在作品上有野心。只是可惜的是,高曉攀並沒有郭德綱那麼多的相聲天分,因此在表演上遇到了天花板,不太容易進階到更高的層面。


德雲社在相聲界一家獨大,嘻哈包袱鋪與它相比,差距到底在哪裡


賈旭明、張康曾是嘻哈包袱鋪最具知名度的的一對演員,他們表演的《新聞晚知道》曾經火爆一時,但由於負面影響太大使得整個北京相聲團體都受到衝擊。最終,兩人不得不提出離開包袱鋪。


德雲社在相聲界一家獨大,嘻哈包袱鋪與它相比,差距到底在哪裡


陳印泉、侯振鵬是後起之秀,他們的相聲不落窠臼,敢於創新。尤其是陳印泉,他具有超強的模仿能力,通過對日常身邊人物和事物的觀察,在舞臺上進行生動而誇張的模仿,每每都能引發超強的效果。不過由於演出紀律等因素,兩人後來也離開了這個團隊。


德雲社在相聲界一家獨大,嘻哈包袱鋪與它相比,差距到底在哪裡


目前嘻哈包袱鋪中最為知名的演員除了高曉攀和尤憲超,就是金霏陳曦這對組合。他們合說了十多年相聲,彼此有了超好的默契,他們兩人善於表演子母哏也就是逗哏捧哏並重的相聲,從中既能看出金霏的功力,也能看出陳曦的表演能力。有人說這兩個人也有可能離開包袱鋪,但起碼從現在來看,他們還都是團隊中的演員。


德雲社在相聲界一家獨大,嘻哈包袱鋪與它相比,差距到底在哪裡


後起之秀還包括劉釗和孫超,這是我個人比較看好的演員。尤其是捧哏孫超,年紀不大有著很好的捧哏感覺,既能給逗哏把臺詞捧嚴實,自身又能煥發光彩,假以時日應該能夠被更多觀眾認可。

高曉攀的能力缺失和管理短板

嘻哈包袱鋪的演員本來就不如德雲社多,能夠叫上名字的比較知名演員就是這些。而相比之下德雲社有三四百位演員,最大的角兒當然是郭德綱和于謙,其他演員這些年儘管不斷有人退出,但目前還是有岳雲鵬、張雲雷、孟鶴堂、張鶴倫、郭麒麟等演員被觀眾熟悉,形成了陸續成名的演員梯隊,這是很了不起的良性狀態,是包括嘻哈包袱鋪等團隊不太具備的態勢。


德雲社在相聲界一家獨大,嘻哈包袱鋪與它相比,差距到底在哪裡


知名演員不夠多,是嘻哈包袱鋪目前存在問題之一。但這只是表面現象,為什麼不夠多呢?這與團隊的管理機制有關,與激勵制度有關,也與團隊班主的權威度和影響力不無關係。高曉攀本人對相聲事業有追求,但他能不能把這種追求賦予到團隊每一位演員身上,是一個問題。

另外高曉攀自認為在紀律管理上與德雲社存在差距,就每天的表演來看,德雲社的演員都是早早就來到後臺,而嘻哈包袱鋪有些演員直到該自己上場才匆匆趕到,這是態度問題,對自身業務成長也沒有好處。

江湖氣的爭議

相比很多團隊,德雲社帶有更多的傳統江湖氣,這當然是與當前現代企業管理不太相符的地方,但對於眾多相聲演員來說,也許並不是完全可以割裂開來的制度氛圍。


德雲社在相聲界一家獨大,嘻哈包袱鋪與它相比,差距到底在哪裡


嘻哈包袱鋪很早就建立起更為現代的企業制度,但事實證明管理相聲演員,提升他們的積極性和價值,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