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之双灵纪》第三章:以文乱法,儒道添薪

稷下城在泰山之下,缘于三百年前大秦设立的稷下学宫,四方学子鲤汇于此,规模渐大,逐渐发展成为一座雄城,大秦二世而亡,稷下学宫却日渐昌盛,成为天下学府圣地。时至今日,已是一处天下一等一的中立之地,天下学子出稷下,稷下学宫曾有一任祭酒曾豪言:“我稷下城即便乞儿,也可会须一饮三百杯,对酒狂歌诗千篇”。稷下城学风之盛,可见一斑。

纵观全城,雕栏画栋,十里长廊,入目者皆是亭台水榭,不乏携美从游,泛舟江河者,往往诗文对合,一片歌舞升平之态。

稷下城几百年来,无论盛世乱世,一直遗世独立,静观人世浮沉,是很多人眼中的人间圣地,由于其特殊的人文地位,历届各国掌权者也对其礼遇有加。门生故吏遍天下,影响力遍及鸿蒙世界,又被尊称“文帝城”,与“武帝城”枳子城并称文武二城。

如果说稷下城是人间圣地,稷下学宫则是人间圣地中的圣地,先有稷下学宫再有稷下城,三百年来,无数帝王将相在此走出,这便是稷下学宫三百年来积攒的大势。学宫在城之北,占地广袤,极尽精美华丽之能事,乍一看,非常不符合儒家出仕之原则,然而三百年来,从未因此出过什么奢而忘本、不思进取之人,世人也就见怪不怪了,何况天下间的道理本来就掌握在这里,论嘴上功夫谁又比的过稷下学宫的千万学子?

稷下学宫有一处高楼,号称藏天地造化、学问于一楼,大秦始皇帝亲命名:藏天阁。藏天阁高九层,占地百亩,通体木制结构,据说是大秦始皇帝命墨家、阴阳家、道家等昔日显学合力打造,穷究天人造化,机巧富丽为天下最。

藏天阁九层楼,一道黑影悄然出现,游走在各层书架间,似在翻找什么,而楼台处有一躺椅,一位须发皆白看不出年岁的老人正在鼾睡,过了许久,突然老人翻身而起,骂道:“隐门的人现在都这么差劲吗?天字柜十三号,你快点找,找完了打一架,老夫还要继续睡觉呢。”

阁内黑影闻言大吃一惊,下意识抬手,一枚闪烁幽光的暗器以鬼魅角度射向老人……

“呦呵,牛毛断魂针,还是个天字杀手,不过就一个人,隐殇小儿是不是太看不起我稷下学宫了?”老人说着还摆弄着那枚比牛毛还细的暗器,仿佛发现了什么新玩具的孩童。

幽光再现,无声无息,接连数枚,都以极刁钻的角度射出,衔接紧密,躲无可躲,那道黑影紧随其后,更是绝杀之招。

不见老人如何动作,几枚暗器便纷纷倒射而回,黑影险死还生的躲过之后,又被一脚踢在身上,身体瞬间扭曲如弓,飞射而回,比来时更快了几分。在撞碎数道书架后,强行咽下一口瘀血,正欲再战,突然耳朵一动,像是听到了什么,一抹笑意悄然出现,随即身形一阵虚化,并腾起阵阵黑雾,待到黑雾散尽,却是已经消失无踪。

远方突然腾起百余道寒光,细看之下,竟是一百零八道长剑横空,交织成一方精妙绝伦的剑阵,一轮交错后,一百零八道身影腾空而过,皆白衣高冠,手持长剑,气息交融下,宛若一体,而剑阵之中,三道黑影在其中辗转腾挪,不落下风,其中一人赫然是刚才的黑衣人,另外两人却不知是从何冒出。

三人对一百零八,激战正酣,阁中老人则是于楼台观战,却似乎并无出手欲望,不知何时,身旁出现一华服中年儒士,中年儒士相貌平凡衣着简单,看向战场时,眼神平静,却是说道:“执剑郎培养不易,可惜了!”

老人家闻言却是看了眼略显狼藉的破落书架,语气哀伤:“确实可惜了……”

“以师叔的实力,这些书本不必毁去。”

“做戏做全套。”

……

沉默片刻后,老人沉声到:“当年师兄选你做接班人,我本就不喜,你今日之所为,不怕动摇我学宫基业,毁儒道千秋?”

“开弓没有回头箭,《八极崩龙枪》的秘籍既然都送出去了,这事就已经没有退路了。”

老人闻言却没有勃然大怒,转身在一地狼藉之中,翻出一卷书册,拂去上面灰尘,然后扔给中年儒士。

“这是老夫当年结伴一尘负笈游学的时候,他手书的《金刚经》,待老夫死后,你烧于我坟前”,停顿了下,看了眼远方已逐渐明朗的战况,感慨笑道:“谁知道这么个看见姑娘都会脸红的笨和尚最后竟然成了不二寺方丈,做了那天下佛首,连带着一尘这个曾经的法号都快被世人遗忘了”。

“不二佛首为天下故,自当留名学宫所作《圣贤》一书”。

“人都没了,整这些虚的有个鸟用?”

中年儒士苦笑道:“师叔贵为儒家泰斗,言语间当为天下典范,此等粗语实是不该”。

“滚你的蛋,老子要不是这样,能轮到你师傅当大祭酒,更别说你个道貌岸然的叶子陌了,少给我扯这些有的没的,这次的事你要是办砸了,老夫到地下也要当着师弟的面骂你”。

中年儒士叶子陌对此大不敬之语一笑置之,笑而回之:“自不负儒道!”随即又将书卷递了回去,道:“师叔自当长命百岁,不必急于托付后事”。

老人听罢,也意兴阑珊,轻轻抚摸着手中书卷,看着院中一棵长势旺盛、枝繁叶茂的枳子树,轻声道:“长这么高干什么”。

随即转身回楼,不见任何动作,身后枳子树却仿佛经历了沧海桑田,在刹那间叶子由青转黄,然后掉落枯萎,树体也腐朽成一捧黄土。

中年儒士却不动声色,看着远处胜负己分的战局,三个黑衣人一人持书突围而出,两人身死当场,一百零八位“执剑郎”七零八落的躺在地上,死状凄惨,仅少数人侥幸重伤未死。

“天凉好个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