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TVB不拍金庸武侠了?

浩荡中华史


关注令狐伯光,带你了解中国影视娱乐大事!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时代过去了, 新一代人,新一代审美观念,已经逐渐替代旧的和老的。 邵逸夫去世了,亚视都倒掉了,香港老一批演员已经老了,出色的新人基本在内地混饭吃。


香港老一辈导演,只有徐克,陈可辛,林超贤等少数几个适应内地电影市场,大陆的观众也都充分给予尊重和市场回响。其他的如王晶,刘镇伟,刘伟强等全炒冷饭,越拍越烂,怎么能不江河日下。像自己作死动政治这条线的,完全被意识觉醒的大陆民众挡在大陆巨大的资本之外。

香港新导演,算来只有郭子健,拍了《踏血寻梅》的翁子光,《七月与安生》的曾国祥,少数人有一点亮点,但无论人数还是才华,都远远逊色大陆新导演了。

至于tvb不再拍武侠剧的问题,港剧优点就是积累问题, 这个直接跟经济问题挂勾,香港的历史情况摆在那里,不需要再复述。虽然四大武侠宗师都是内地人,但创作历程非常坎坷,金庸的小说都是在香港发表的,香港又聚集了一大票人才。

香港人才汇聚,经济发展,人民需求,所以有大量的影视商业产品产出,什么最开始的武打戏,武侠剧,到李小龙革新武打片。武侠剧也是一样的,拍摄得多了,不论资本,主创,演员等等,积累大量的经验和商业化运作,形成了香港影视成熟的产业链。

所以,从最开始的噼里啪啦的武打设计的老邵式。到天龙乔帮主自背音箱出场,打的时候发激光,整个就是一脉相承。很多人说港剧把握角色,还有精神什么的很准。也是这个道理,香港影视黄金时期,商业良性运作下的优秀产品。

在1997年前,香港GDP最高峰的时候,占比达到大陆的20%。香港回归过后,内地经济迅速的发展,连同带动了内地影视产业的迅速发展,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内地电影票房的井喷。


2012年徐峥的《泰囧》过12亿,到2017年吴京导致的《战狼2》57亿,再到今年暑期档几部电影票房加起来高过100亿。

香港本身只有700多万人口,是一个非常小的市场。在内地影视市场飞速发展当中,整个华语影视产业全面北上,人才精英,资本商业,科技技术,全面都来到了内地,香港产业自然空心化和青黄不接。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内地观众的成长,香港老一辈粗制滥造的武侠剧拍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内地最新观众的观剧需求。

以2018年香港tvb宫斗剧《宫心计2》为例,其制作技术,音乐,服化道,场景设置,美术审美,与因为市场大变化开始转变的于正的《延禧攻略》相比,故事剧情,演员表演或者 有争议。


虽然两部剧朝代不同,但是,哪一部剧宫斗剧制作技术更加精良,美术审美更加漂亮顺眼,服化道更加符合中国历史,场景更加真实可信,更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趣味,可谓是一望而知。

不用提,香港即使再拍武侠剧,也不会符合内地观众的审美需求了。因为,现在内地现在武侠历史精品剧(不是那些古装雷剧),比如《琅琊榜》《军师联盟》《海上牧云记》,未来的《将夜》《知否》《长安十二时辰》《九州缥缈录》等作品。


(武侠剧确实没落,现在历史结合权谋,和奇幻结合武侠是主流,单纯武侠剧很少了)。

现在的香港人才,物力,财力等等,已然不足以支持其产业投入支出,自然拍不出来了。


更多关于tvb武侠剧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讨论!!!


令狐伯光


要说谁拍的金庸武侠剧最精彩,相信大部分观众的首选的必定是TVB。不论是83《射雕英雄传》,95《神雕侠侣》,97《天龙八部》,每一部都是难以超越的经典。

然而,自从01年拍毕《倚天屠龙记》后,TVB再也没拍过金庸剧了。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下面几个。

一、翻拍次数太多,香港观众审美疲劳,而TVB拍摄的剧集主要针对的还是香港人。

二、再者,就是大陆后来也兴起拍金庸剧,对比大陆的好山好水,TVB的假山假景确实显得太寒酸了。

三、香港影视圈整体人才流失严重,像TVB,30岁以下的年轻上位小生几乎没有,年轻花旦虽然有,但是大部分长相都过于现代,不符合金庸人物的设定。

不过,大家也不必太过惋惜。因为TVB跟星王朝开展了合作计划,准备在近期重启《倚天屠龙记》。虽然不是电视剧,而是电影,但是主要演员用的是TVB家的小生花旦。据悉,目前已经定了花旦朱晨丽饰演周芷若一角。朱晨丽虽然不是什么绝色大美女,但她气质还是比较古典的,演技也过得去,相信演周芷若还是可以的。

而这次的导演则是拍过李连杰版《倚天》的王晶。讲道理,这版的剧情虽然改得稍微夸张,硬生生把张无忌变成野心家,但看的还是很过瘾的。虽然王晶早已不复当年勇,但他只要用心还是能拍出好东西来的。

所以,TVB+王晶的《倚天屠龙记》,我还是比较期待,估计怎么也不会比曾舜晞版的差吧。


颜公子看剧


TVB的一系列金庸武侠剧曾经确实风靡一时,风光无限。83版和94版的《射雕英雄传》很多观众各有所爱,再加上《天龙八部》《神雕侠侣》,至今都觉得王语嫣和小龙女后来总是一个人演就是从这里烙下的深刻印记。

还有《笑傲江湖》《鹿鼎记》《倚天屠龙记》《碧血剑》等,每一部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人物形象,至今人们说起郭靖,想起来还是黄日华,说起杨过,想起来的第一个一定是古天乐,说起小龙女,李若彤绝对是第一位的存在,说起赵敏,便能想起黎姿那张绝美的容颜,陈浩民的段誉是他后来演了那么多烂角色之后人们还容忍他的原因,还有江华的碧血剑,佘诗曼的周芷若……

现在TVB确实再也没有这么经典的金庸武侠剧呈现给观众了,小编认为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人才的流失。很多人都知道TVB演员工资极低,现在社会发展太快了,尤其是大陆市场能够给演员提供的经济报酬非常高!在这样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嘛,拼死拼活演了那么多年戏还是得不到认可,不如在大陆拍戏赚钱,演狗血的角色都能赚到那么丰厚的片酬……就比如林峰,非常优秀的演员流失了。而且不只是演员还有一些优秀的编剧也离开了。第二,武侠剧的市场。大陆这些年也很喜欢拍金庸武侠剧,都是大制作大手笔大投入,相比之下,TVB的武侠剧一直都有的弊端,场地限制,技术投入等缺点更为明显,拍了只能相形见绌了。


晓娱


首先,挂在前头的,也是最根本的,就凭它一个TVB,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香港拿啥和大陆比?

其次,所谓经典。评论区好多情怀粉,把TVB都夸上天了,踩一捧一,让人看着很不舒服,何必呢?经典一词只能约束自己,逼着别人认同自己的经典,未免也太过分了一点。我是一个九五后,生活在现代化气息浓厚的今天,让我在回去再看那个缺乏特效,布景假的不成样子,严重模板化的TVB武侠剧并将他们奉为经典,这真的是个很过分的要求。这就像当年我们小米加步枪一样,不是我们多么能耐,只靠精神意志力就可以战胜敌人,那是我们当年缺枪少弹的真实写照,精神可嘉,但你让现在的解放军再弄小米加步枪那一套,那就是傻子。千万别强调那个时候条件怎么怎么样,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天经地义。无数的老字号企业、品牌,都因此被淘汰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人们遗忘,TVB也无法例外。

说了这么多,就是要摆明,那时候TVB的金庸武侠剧拥有了那些粉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年大陆相应的作品匮乏,而事到如今,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大陆都远超TVB。当年的粉丝大都以为武侠剧就是那个样子,而不愿意去接受新事物。其实大陆的武侠剧里,有好多香港导演,编剧,甚至包括武指,等等,方方面面的人才,他们面对新时代也试图利用新时代,利用科技的力量,寻找崭新的思路进行创新,但当年TVB的那些忠实粉丝给出的答案却是否定的,事实上,他们认的还是TVB的招牌,而不是武侠本身,不是金庸武侠。TVB武侠的没落是历史的必然,但说到底,那一代观众,思想毕竟是狭隘了一些,试图阻止优胜劣汰,可是这对这个市场的打击却是不小。

那么,面对竞争,TVB有没有什么措施?显然,几乎没有。简单说,既是无心,也是无力。无力,大陆的投资,人才等各方面都远胜于TVB,大制作的作品TVB基本没有逆袭的空间,TVB就只能以小巧精致来取胜,但很显然,大陆拍出来的金庸武侠基本都是大制作,而金庸武侠本身也很适合大制作,所以在我眼中TVB完败。不是说TVB拍的不好,也不是说TVB不认真,毕竟TVB还是有那么几个精品,也算尽力了,而是TVB不适合拍金庸武侠剧,它拍不起。

而无心,却是一个态度问题。总的来说,TVB的态度我不是太满意,一年拍几十部电视剧的TVB,自然有主有次,有些作品的确是认真拍的,虽然条件有限,竞争力也不足,但依然有它自己的闪光点,但有些却是以一个普通写手的标准拍摄的金庸武侠这样的鸿篇巨制,那能拍出什么来?这样的作品也被奉为经典,我只能认为那个时代的观众的确有些狭隘。

评论区中有人提到张纪中的作品,我个人是个95后,武侠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便是张纪中的作品,第一神雕,第二笑傲,第三碧血剑(情怀粉请自重)。相比之下,大胡子的作品更能打动我。应该说,他的作品深刻的改变了金庸武侠剧的走向。大胡子的作品更能吸引我,这是时代使然,也是他和他的团队努力的结果。

首先是大制作,作为从央视走出来的人才,大胡子没有让我失望,拍摄出来的作品很有气场,而且尽可能贴近原著,这些都不是TVB可以相比的。

取景,那就更不必说了,名山大川,那是要钱的,这不是香港可以支持的。后来的张纪中拍的倚天取景大量雷同,大量假景,还有让人懵逼的配音,基本上是彻底毁了我对大胡子此后的期待。这恐怕也是没钱的结果。

武指,这个东西很加分,几乎每一招都那么有标识性,绝不雷同。独孤九剑神妙无双,玉女素心剑美极丽绝,配合默契,金轮法王真的是拿五个轮子的,还会飞,降龙十八掌简单粗暴,力大无穷,刚猛无双,等等。大胡子的武指,真的让我觉得金庸笔下的武功原来这么神奇,让人有着浪漫的想象。

但最重要的,我觉得是对原著把握的准确。我看刘亦菲版神雕的时候,谷底重逢,弹幕里居然有人批判说没有侠气,说应该是朴素而非浪漫的。我只能说你看看原著吧,神雕侠侣可是金庸笔下最浪漫的爱情故事,杨过小龙女是其中最浪漫的一对,你告诉我要古朴?要侠气?有毛病吧。

神雕是最浪漫最唯美的情书,天下无双,龙女之声,江湖笑,还有可以拍旅游纪录片的取景,才真正对得起这部情书,刘亦菲的出场,可以说惊艳了我一生;射雕是豪放大气的英雄史诗,天地都在我心中,正是这等豪迈气魄;笑傲是对权力纷争的讽刺,与对隐逸之情的歌颂,静谧的竹林,古色古香的建筑,正是其真实写照,桃谷六仙,嬉笑怒骂,刺破人间虚伪(大胡子上哪儿找的这六个逗比?);碧血剑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是壮志难酬,命运无常的悲叹,一曲是非,世上有何止是非,结局又如何由人选,承志如何能得志,阿九的苦谁人懂?天龙我还没来得及看,有机会拜读一下。金庸可是一代武侠大家,他的作品无一雷同,甚至人物也绝少雷同,不可能拍出来是相似的风格。这一点张纪中把握的很好,大多数甚至可以拿原著进行对照,而改编的地方也足见用心,这非常难得。反过来,TVB却把握的比较糟糕:吵闹的人物出场音乐,千篇一律,节约成本,不惜代价;取景廉价,不知道是几分钱的特效,作品的基调都很相似,拍射雕如此,吵闹一点,粗放一点,倒无伤大雅,可神雕也是如此,笑傲也是如此,每一部作品都如此,那就有点过分了。TVB模式化的拍摄的确让人恼火,而TVB显然并未在这个方面取得更大突破,这也正是TVB最终放弃金庸武侠的一个重要因素。

说到底,这都是我一家之言,不会绝对正确,也不会绝对错误,无论如何,这只代表我自己,就像经典这个词,它只能约束自己,不能强迫他人,赞扬固然好,批评也一定会存在,不会因而一个什么经典就不存在。欢迎评论,好的坏的都接受,无脑喷的不要,理性评论才是王道。


老子查你户口本


要说为何TVB不拍金庸了,其实不仅金庸,古龙也不拍了,古装剧的产量整体走低。不得不说TVB也开始没落了,辉煌不再。

其实为何这样,原因很多,说说个人的看法吧。

首先,大陆剧的崛起,二十年之前,大陆剧的产量还很低,尤其武侠题材的剧还很少,九十年代的《白眉大侠》和《甘十九妹》是为数不多的作品中能被大家记住的。今天再看可能觉得拍的很一般,但就是因为少,让人记忆深刻。所以,那时候TVB拍金庸武侠在大陆也很有市场,尤其金庸的武侠小说曾受到一些国家领导人的好评,所以拍出来被大陆引进的几率相对其他武侠剧肯定更高。而在张纪中拍央视版《笑傲江湖》之后,大陆翻拍金庸好像突然爆发了一样,十几年间至少有二十几部。如今大陆电视剧产量剧增,可以说观众有些消化不过来了,许多剧拍出来都因没有购买的无法播,电视台对TVB剧的引进几乎没有了,印象中这几年也就寥寥几部。如此,tvb即使再拍金庸在大陆估计不会有什么市场。

其次,经典形象深入人心难以超越,这点很好理解,二三十年前的演员,实力明显还是高于当今水平的,塑造的形象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譬如:黄日华的郭靖、翁美玲的黄蓉、李若彤的小龙女、古天乐的杨过、黄日华的萧峰,再拍也不过是遭人诟病罢了。虽然00后可能没太看过以前的经典金庸剧,但是对于00后,恐怕能看的也不多,受众实在很小。

第三,TVB拍的古装剧太寒酸。其实现在看当年的经典金庸剧,不难发现,TVB拍电视剧还是比较抠门的,许多类似武林大会的场景,可能也就几十个人,拍摄的时候主要采用近景,这样不注意看起来不那么明显。而室内室外的环境,翻来覆去也就那几个,规模都不大,即使近年的《大太监》、《公公出宫》也可以看出来,情况并没什么好转。但是现在人比较挑剔了,你再这么糊弄观众不接受了。好在,拍摄现代剧可以上街拍,不用大规模布景,如此TVB更倾向现代剧。再说,大陆这边拍古装剧对于布景显然大气多了,碾压TVB无疑。

以上观点,都是个人看法,不对不要喷我。


远海观云


武侠小说创作的黄金时期大约在5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尤其是70年代初武侠小说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家,其中以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位最为出名,是为武侠三剑客。金庸浑厚,磅礴大气,博学多才;古龙洒脱,萧索飘逸,剑走偏锋;梁羽生方正,恬淡静致,古朴典雅,三人风格各异,拥有大批读者,武侠小说风靡一时。在武侠风这股潮流的引领下,从70年代末,武侠剧开始兴起,众多的优秀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或电影,其中以金庸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天龙八部》最为出名,尤其是在83版《射雕英雄传》改编拍摄上取得极大成功,引入国内后迅速走红,家家户户都在看,可谓万人空巷,引发了收视神话,同时也掀起武侠剧翻拍的热潮,当时金古梁三人的作品基本全部被翻拍,但由于技术条件限制,以现在角度来看,拍摄效果确实简陋,多为粗制滥造,但其中也不乏有经典之作,如83、94版《射雕英雄传》、97版《天龙八部》、83、95版《神雕侠侣》、99版《飞刀问情》等等。进入21世纪,武侠小说经历“金古梁温黄”之后,实际上已经逐步走向衰落。虽然网络的开放拓宽了武侠小说的创作之门,但再难出现如“金古梁温黄”那样底蕴深厚的武侠作家,再加上如今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和网络快餐文化的兴起,读者流失严重,武侠小说只能在夹缝中发展,也许不久的将来,它也会像一些传统文化一样,慢慢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首先,TVB是一家公司,公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也就是说我拍摄出来的电视剧必须要有人看,公司才有可能赚钱。如果拍摄出的电视剧关注的人少或者压根没人看,那公司就要赔钱,甚至影响其长远发展。电视剧其实也是一种商品,需要有人买单,现在武侠风已经刮过去了,关注的人并不多,如果逆道而行,风险很大,经商哪有不规避风险的道理?这是其一。

其次,像手机、电冰箱一样,电视剧也是一种商品。把商品销售出去,成本才能拿回来。为什么现在拍出来的电影、电视剧多为商业片,而文艺片、教育片很少,其实归根结底在于投资商,因为他是要靠拍电影赚钱,而不是搞公益。所有现在即使一些文艺片拍得再好、投资再大、获奖再多,如果不被大众接受,也很难有市场,成本都收不回来,谁还去投资拍摄吗?相反的,一些毫无内容、纯属消遣的烂片,尽管粗制滥造不被认可,不管网络上评价有多低,骂声再多,看客总会为其买单,毕竟它面向的是大众。武侠小说从辉煌走向平淡,读者少了说明受众面窄了,也就是说这种商品就像以前的传呼机、诺基亚一样,正在慢慢淡出人们视野,商品没人买了,生产他的工厂也必然少了。这是其二。

第三,经典无法超越。就像《西游记》一样,后期不管翻拍多少次,但人们的思想就已停留在经典上,不管现在的拍摄手法多先进,明星多大牌,都无法改变人们的看法。六小龄童就是孙悟空,游本昌就是济公,黄日华就是郭靖,就是萧峰,经典已深入骨髓,所有翻拍的结果往往是骂声一片,无人买单。如果不拍经典又拍什么呢?武侠小说后继无人已是不争之事实,网上一搜武侠小说一大片,但知道作者名字的少之又少。如经典一样,“金古梁温黄”就是武侠,一说武侠人们很少会想到其它。可以说,“金古梁温黄”之后,武侠小说已是将死不死的老人,再想唤醒,难上加难。

很怀念上学时候的日子,老师讲课,桌壳里放着一本《小李飞刀》,你讲你的,我看我的。可惜啊!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武侠的世界,正离你我远去,且行且珍惜吧!

首先,挂在前头的,也是最根本的,就凭它一个TVB,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香港拿啥和大陆比?

其次,所谓经典。评论区好多情怀粉,把TVB都夸上天了,踩一捧一,让人看着很不舒服,何必呢?经典一词只能约束自己,逼着别人认同自己的经典,未免也太过分了一点。我是一个九五后,生活在现代化气息浓厚的今天,让我在回去再看那个缺乏特效,布景假的不成样子,严重模板化的TVB武侠剧并将他们奉为经典,这真的是个很过分的要求。这就像当年我们小米加步枪一样,不是我们多么能耐,只靠精神意志力就可以战胜敌人,那是我们当年缺枪少弹的真实写照,精神可嘉,但你让现在的解放军再弄小米加步枪那一套,那就是傻子。千万别强调那个时候条件怎么怎么样,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天经地义。无数的老字号企业、品牌,都因此被淘汰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人们遗忘,TVB也无法例外。

说了这么多,就是要摆明,那时候TVB的金庸武侠剧拥有了那些粉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年大陆相应的作品匮乏,而事到如今,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大陆都远超TVB。当年的粉丝大都以为武侠剧就是那个样子,而不愿意去接受新事物。其实大陆的武侠剧里,有好多香港导演,编剧,甚至包括武指,等等,方方面面的人才,他们面对新时代也试图利用新时代,利用科技的力量,寻找崭新的思路进行创新,但当年TVB的那些忠实粉丝给出的答案却是否定的,事实上,他们认的还是TVB的招牌,而不是武侠本身,不是金庸武侠。TVB武侠的没落是历史的必然,但说到底,那一代观众,思想毕竟是狭隘了一些,试图阻止优胜劣汰,可是这对这个市场的打击却是不小。

那么,面对竞争,TVB有没有什么措施?显然,几乎没有。简单说,既是无心,也是无力。无力,大陆的投资,人才等各方面都远胜于TVB,大制作的作品TVB基本没有逆袭的空间,TVB就只能以小巧精致来取胜,但很显然,大陆拍出来的金庸武侠基本都是大制作,而金庸武侠本身也很适合大制作,所以在我眼中TVB完败。不是说TVB拍的不好,也不是说TVB不认真,毕竟TVB还是有那么几个精品,也算尽力了,而是TVB不适合拍金庸武侠剧,它拍不起。

而无心,却是一个态度问题。总的来说,TVB的态度我不是太满意,一年拍几十部电视剧的TVB,自然有主有次,有些作品的确是认真拍的,虽然条件有限,竞争力也不足,但依然有它自己的闪光点,但有些却是以一个普通写手的标准拍摄的金庸武侠这样的鸿篇巨制,那能拍出什么来?这样的作品也被奉为经典,我只能认为那个时代的观众的确有些狭隘。

评论区中有人提到张纪中的作品,我个人是个95后,武侠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便是张纪中的作品,第一神雕,第二笑傲,第三碧血剑(情怀粉请自重)。相比之下,大胡子的作品更能打动我。应该说,他的作品深刻的改变了金庸武侠剧的走向。大胡子的作品更能吸引我,这是时代使然,也是他和他的团队努力的结果。

首先是大制作,作为从央视走出来的人才,大胡子没有让我失望,拍摄出来的作品很有气场,而且尽可能贴近原著,这些都不是TVB可以相比的。

取景,那就更不必说了,名山大川,那是要钱的,这不是香港可以支持的。后来的张纪中拍的倚天取景大量雷同,大量假景,还有让人懵逼的配音,基本上是彻底毁了我对大胡子此后的期待。这恐怕也是没钱的结果。

武指,这个东西很加分,几乎每一招都那么有标识性,绝不雷同。独孤九剑神妙无双,玉女素心剑美极丽绝,配合默契,金轮法王真的是拿五个轮子的,还会飞,降龙十八掌简单粗暴,力大无穷,刚猛无双,等等。大胡子的武指,真的让我觉得金庸笔下的武功原来这么神奇,让人有着浪漫的想象。

但最重要的,我觉得是对原著把握的准确。我看刘亦菲版神雕的时候,谷底重逢,弹幕里居然有人批判说没有侠气,说应该是朴素而非浪漫的。我只能说你看看原著吧,神雕侠侣可是金庸笔下最浪漫的爱情故事,杨过小龙女是其中最浪漫的一对,你告诉我要古朴?要侠气?有毛病吧。

神雕是最浪漫最唯美的情书,天下无双,龙女之声,江湖笑,还有可以拍旅游纪录片的取景,才真正对得起这部情书,刘亦菲的出场,可以说惊艳了我一生;射雕是豪放大气的英雄史诗,天地都在我心中,正是这等豪迈气魄;笑傲是对权力纷争的讽刺,与对隐逸之情的歌颂,静谧的竹林,古色古香的建筑,正是其真实写照,桃谷六仙,嬉笑怒骂,刺破人间虚伪(大胡子上哪儿找的这六个逗比?);碧血剑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是壮志难酬,命运无常的悲叹,一曲是非,世上有何止是非,结局又如何由人选,承志如何能得志,阿九的苦谁人懂?天龙我还没来得及看,有机会拜读一下。金庸可是一代武侠大家,他的作品无一雷同,甚至人物也绝少雷同,不可能拍出来是相似的风格。这一点张纪中把握的很好,大多数甚至可以拿原著进行对照,而改编的地方也足见用心,这非常难得。反过来,TVB却把握的比较糟糕:吵闹的人物出场音乐,千篇一律,节约成本,不惜代价;取景廉价,不知道是几分钱的特效,作品的基调都很相似,拍射雕如此,吵闹一点,粗放一点,倒无伤大雅,可神雕也是如此,笑傲也是如此,每一部作品都如此,那就有点过分了。TVB模式化的拍摄的确让人恼火,而TVB显然并未在这个方面取得更大突破,这也正是TVB最终放弃金庸武侠的一个重要因素。

说到底,这都是我一家之言,不会绝对正确,也不会绝对错误,无论如何,这只代表我自己,就像经典这个词,它只能约束自己,不能强迫他人,赞扬固然好,批评也一定会存在,不会因而一个什么经典就不存在。欢迎评论,好的坏的都接受,无脑喷的不要,理性评论才是王道。

金庸剧红火的翻来翻去就那几部,以前内地不碰还好,冷饭还能抄抄,现在内地动不动就炒个冷饭,TVB 也不傻,没必要死扛大家都吃烂了的东西。


雷死人不偿命囧图集


我觉得武侠片其实都过时了,武侠片最辉煌也是最有时代条件的时代已经过去,第一武侠片以武术为基础,武侠片最辉煌的时代也是武术横行世界的时期,那时候有多少是真功夫拍出来的巨星,反观现在跆拳道已经横行中国,你说一个武侠练了中国功夫就能称霸武林,都没人信,第二点八九十年代还比较崇武,为国争光为国牺牲的英雄主义情怀还在,为对英雄豪杰的崇拜提供时代的土壤,现在大家对金钱的崇拜甚于英雄,经过艰难险阻经商成功或者富二代才是理想,有钱抱的美人归,美人不爱英雄爱宝马,第三现在的演员看起来有英气气质的没有,以前的演员都是练出来的英气,都是古朴纯正,现在得观众喜欢奶牛小生,看的俊哥美女哪个不是娇生惯养的哪个是吃过苦的,看起来就没有英雄气概,拍出来自然无法与以前的人相比……,其他还有很多


昊霖先生


成本问题,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过,自从亚洲电视倒闭以后,无线基本上都不拍古装剧。场景,服装,人物化妆,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其实你只要留意一下最近两年的TVB剧,就连外景也少了很多,基本上都是室内拍摄的。


JimmyCheng83403356


国内拍了,拍一部毁一部,直接把精点给拍成了烂片,没法再翻拍了,有点隔夜菜的感觉,TVB再翻拍意义不大了


王浪浪的春天


怎么拍?TVB现在艺员都不剩几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