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小龙虾泛滥成灾,为什么欧洲人不捞上来吃?

克拉克415


这是个好问题,因为国内今年小龙虾价格飞涨,看到这个新闻相信很多小龙虾爱好者跃跃欲试,想去欧洲?!stop!小龙虾不是你想吃,想吃就能吃~

我找了下新闻,这里说的小龙虾泛滥成灾应该是指德国,那为什么德国人不把小龙虾捞上来吃呢?


首先,根据的德国法律,这种小龙虾是禁止捕捉,烧烤的。明白不,德国政府不让人民随便捕捞吃掉。因为德国人是很严谨的民族,他们不知道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吃,就算要吃,还得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证实无毒、重金属不超标等问题。但既然法律规定不能吃,就不吃呗。

第二,看到最新的报道,德国政府已经经过论证,小龙虾可以吃,但只许可专业捕捞公司捕捞。普通人私自捕捞还是非法的。


第三,因为德国人不会吃小龙虾,人均消费量太低了。给大家看看他们怎么做小龙虾的。


照这种吃法,500年也吃不完的。


如果德国人肯向国人学习,这样一顿忙活之后,小龙虾还不绝迹~

新加坡国宝级甜品为你答题~


回答完毕~


Sugarkid新加坡豆花


嘎嘣脆的外壳,包裹着鲜美多汁的虾肉,亲爱的观众朋友们,转眼间,我们又迎来了夏季吃小龙虾的季节,然而,同样一群天降尤物,在国外却反客为主,泛滥成灾,这是为啥呢

原来,小龙虾作为一种引入物种,很多人都不敢吃,在欧洲甚至被视为一种祸害。

靠着对环境的适应力,以及强大的繁殖能力,它们每到一个地方,都能迅速占领食物链中有利的地位,严重影响原来的生态生态平衡。

对此,很多国家一开始都束手无策,比如德国为了消灭小龙虾,就曾发起一场战斗,专门引入小龙虾的天敌,企图将它们一锅端。

然而,这场战斗收到的效果却是微乎其微,在A计划无效的情况下,当地人没办法,只能实施B计划,面对小龙虾大军,投入更具实力的天敌,也就是人类自己。

人们于是鼓励商家捕捉并出售免费的小龙虾,想捞多少就捞多少,另一方面,还积极宣传小龙虾肉质鲜美,没有毒性,让居民们放心购买食用。

至于做法嘛,咳咳,小龙虾意面、小龙虾色拉、小龙虾奶油汤,只能说,不知道是外国人厨艺有限,还是口味千篇一律呢?

当然,这也让不少中国的吃货们操碎了心,有人甚至开玩笑说,带个川师傅过去,分分钟能把它吃成濒危保护动物。

这个建议还行,就是不知道同样是外来物种,欧洲的小龙虾和中国的小龙虾,尝起来味道一样不一样呢?


找靓机科普君


在国外,不是随便可以打捞的,你首先要去买一个钓鱼证。然后你要拿一本钓鱼手册,那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什么品种的鱼或虾或螃蟹可以钓,什么种类的鱼绝对不能钓,不能钓的,即使钓到了也必须放。另外,也要规定鱼的尺寸,每种鱼长度大于多少的才能拿回家。每天钓的鱼是有限制的。另外,为了让母螃蟹繁殖更多后代,促进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钓螃蟹只能钓公螃蟹。而捕捞到了公螃蟹还需要测量其大小后,符合尺寸规定才能带走。而且一张钓鱼证只能放2个笼子,一天最多只能捕4只螃蟹。国外很多地方对捕捞海洋生物是有严格规定的。相反,中国在这方面的规定比较缺乏,所以,很多海外华人在这方面的意识也较为缺乏。所以希望大家引以为戒,捕捞时一定要遵守当地的海洋生物捕捞规定,违规被罚得不偿失。


宝妈茶会


前两天看新闻,欧洲的小龙虾又泛滥成灾了,作为一个中华吃货小当家来说,看到这里总是痛心疾首的埋怨欧洲人暴殄天物。那么为什么欧洲人不选择把小龙虾摆上餐桌,既可以迟到美味还可以解决问题,他们为什么不选择这种方式来处理呢?

欧洲不选择吃小龙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小龙虾在欧洲那边没有天敌,且本身繁殖速度很快,基本上还没等捞上来的吃完,新繁殖的小龙虾已经填补了打捞得空缺。并且欧洲的生物环境也很友好,对于小龙虾的包容性很强,小龙虾肆意蔓延到各个区域,光靠打捞已经控制不过来了。

其次欧洲人对于吃的食物来说,是很严谨的。就算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吃小龙虾的时候还不免得要抱怨一番,历尽千辛万苦去挖那一点点龙虾肉来吃好艰难。在物产资源丰富的欧洲来说,大量的鸡鸭鱼肉可以补充蛋白质和所需的营养,那么肉少的可怜且做法麻烦的小龙虾一定不是拿来当做食物的最佳选择了。

最后,欧洲人对于小龙虾的烹饪做法单一,并不像中国一样能做出如此有滋有味的小龙虾套餐来,所以在欧洲推广这种方式还要考虑到他们的口味选择,毕竟强迫别人吃难以下咽的食物,这简直就是惨绝人寰的暴行啊!要是他们食用小龙虾的话,建议最好从中国聘请一个川菜大厨过去会比较靠谱。

最后,真的想衷心的对欧洲人说一句,真的不考虑和中国合作么?我们能给你吃灭绝,想吃成几级的保护动物你说话,中华小当家们保证完成任务。


悦会会员YHOUSE


最初看到这个这样的新闻真的感觉暴殄天物啊,在欧洲各国凶名赫赫的入侵物种“克氏原螯虾”,在国内已经被吃需要靠养殖场才能勉强维持供应,有网友戏言称:“只要包我住宿和往返机票,我能带队把它们吃成濒危物种!”

那么为什么欧洲人不捞小龙虾来吃呢?

其实这是一个误会,或者说是媒体的刻意引导,其实欧洲很多国家都吃小龙虾。甚至一些国家的城市,比如德国的城市科隆、法兰克福,以及瑞典、芬兰这些国家等等还设有“小龙虾节”,在家自己吃还不够,还要专门设立个节日大家一起吃。

之前有这个欧洲下龙虾泛滥成灾出现的新闻,我查找了下来源,基本情况是由于德国柏林的公园里出现了大量的小龙虾,而根据当地的法律居民是不能随便把这些东西抓起来吃掉的,所以就出现了小龙虾泛滥,而当地居民束手无策的新闻。

其实上面我也说过了小龙虾几乎在全世界都在被吃,要不是这东西的繁殖速度太快,生性太凶猛,估计早就放进博物馆或者写进教科书里怀念了。曾经的瑞典就差点把全国的小龙虾直接吃到灭绝,以至于现在还要等每年开禁的时候才能吃。

但是说到吃小龙虾,我觉得严谨的德国人就真的有点逊色了,可能是因为饮食习惯的关系,他们料理小龙虾的方式通常是小龙虾牛油果意面、小龙虾奶油汤、小龙虾夹面包和小龙虾沙拉这几种。有点太过清汤寡水了,真的没有十三香、油焖、蒜蓉等等方式来的刺激味觉啊。

希望能解决你的一点疑惑吧,记得帮忙点个关注和赞哦!


哑巴美食家


又到吃小龙虾的季节了,在宵夜档随次可见,以肉质紧实,外表油光红亮,味道麻辣咸香!征服了吃货们。吃小龙虾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标配,形成了一股潮流。

在中国已经吃到需要人工大量养殖,才能供应得上了。同样的物种可是在北美和欧洲等地,却泛滥成灾,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差距如此大,是欧洲人认为小龙虾有毒吗?还是另有隐情?


小龙虾(原名克氏原螯虾)在国外泛滥的主要原因是:生命力强大,再恶劣的环境都能生存,温度低至零下15℃,上至40℃都能适应。再者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什么都能吃,藻类、鱼卵、小鱼……等等。繁殖能力强,每次产卵平均数量为300个,而且没有天敌。所以有小龙虾的水域,其它物种无法生存。

国外许多人表示不敢吃小龙虾,认为是奇怪的虫子,感到恶心。但然也有少部分人吃,在美国可是最先食用的,毕竟是发源地。特别是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吃小龙虾的历史比我国还要悠久,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他们烹饪的方法不同,喜欢小龙虾和土豆、玉米,一锅煮着吃。只能说符合他们的饮食文化,在我们看来,他们对吃小龙虾一无所知。



后来再引入日本,也是泛滥成灾,大多数被碾碎当作饲料或者肥料。最后从日本传到了大中华,经过厨师高超厨艺,摇身一变成为餐桌上的美食。



最值得关注的是,发生在德国柏林地区,小龙虾泛滥成灾,消灭不完。当地政府鼓励人们多捕捞吃小龙虾,宣称小龙虾是无毒的,可以放心食用。

佘小厨(完)


佘小厨


暴殄天物啊,在我看来,小龙虾泛滥有三重原因:

1.来源方面,小龙虾繁殖速度快,对环境要求低,天敌少,而且欧洲环境很好,环境容量很高,因此可以迅速泛滥。

2.消耗量低,小龙虾有坚硬的外壳而且没什么肉,自然界的天敌很少,而且欧洲人少,饮食较为单调,口味也没有那么重,对于小龙虾这种需要重油重辣张牙舞爪的生物,很多老外大概会望而却步吧。


3.欧洲人较为严谨,对于一个新鲜事物(食物),不是去先尝一尝,而是要做各种实验制定标准和规定,规定这东西可不可以吃要怎么吃,盐几克油几克什么的才能做熟,但好不好吃就不一定了。就拿西红柿来说,刚从美洲引进的时候,被称为“魔果”,“有剧毒”,一度被当成观赏植物而没人敢吃,他们缺乏神农氏一样的人物,没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个新物种出现后不尝一尝怎么对得起大自然的馈赠呢。

综上,欧洲缺少一个四川大厨和一堆高质量的吃货,建议天朝派一个团的小龙虾厨师赴欧,帮欧洲人解决龙虾难题,顺便把大闸蟹什么的也处理了,可以外贸可以内销,然后出国旅游的国人也可以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小龙虾了,岂不美哉!


乃儿不花大王


主要有俩点,一个是不愿意吃,一个是不会吃。

还记得外国人只吃鸡腿鸡翅和鸡胸么?

不是说外国人不会做,主要是他们有大量的鸡腿鸡翅膀可以吃,为什么要学我们吃卤酱的鸡头鸡脖子 ,我们连鸡架都可以烤,炸,炒,这在外国人看来,不可思议好么?

是的,我们因为物质匮乏才创造出了卤制鸡头鸡脖鸡爪。因为贫穷,才有炮制了羊杂汤,炒肝,爆肚。

谁不知道鸡身上最好吃的就是鸡大腿和鸡翅膀?我小时候就知道。但在贫穷的年代,我恨不得把鸡骨头都吃了,所以在我小时候,社会上开始流行烤鸡架,然后才是炸鸡架。

从吃鸡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外国人对小龙虾和大闸蟹的态度。有大对虾和帝王蟹,面包蟹,你会费劲的去吃大闸蟹么?就比如我,如果有飞蟹(锁子蟹)和大闸蟹让我选择,我可能就会选飞蟹——吃着爽啊!所以,外国人不吃小龙虾的原因很简单:没肉!

如果你了解小龙虾的历史,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们以前也是不吃小龙虾的

原因俩个,和外国人的原因很类似。一个是因为没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好吃。

各位,说到小龙虾,你们都会联想到一个词:麻辣。但你听说有人吃白灼的小龙虾么?谁有兴趣白灼一下试试?味道奇差。所以,小龙虾必须麻辣。只有麻辣才能盖住小龙虾的本味。

对于麻辣,我们经历过很长时间的“驯化”过程。最开始是麻辣烫(大概开始于是1993年,那时候叫麻辣串,主要是吃豆皮,做法更像是四川冒菜),然后是水煮鱼和回锅肉,最后才是麻辣小龙虾。

而对于欧洲人,他们没有偏好麻辣的传统(据说墨西哥人毕竟偏好辛辣),也没有国人给他们上一堂麻辣进化史:麻辣烫--水煮鱼--川味火锅--麻辣小龙虾。所以让欧洲人接受麻辣做法,还需要时间。

简单来说,如果给你两个选择,龙虾和小龙虾,价格相差不多,你会选择吃哪个?欧洲人就是面对如此的选择。你明白了么?


钱淮文学号


和亚洲鲤鱼一样,欧美上百年的工业化,开始还是粗放的不计后果的工业化(《人类环境宣言》始于1972年6月的“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得益于全球化,污染行业搬迁,严格的环保政策,垃圾的他国处理,他们的大气环境有非常大的改善(以至于其中的佼佼者能够达到香甜这种程度)。但是,土壤水域的金属富积没有几百年恐怕都是治不好的(中国这方面也非常严重),所以,他们不吃这种“泛滥”的小龙虾,合格水域养殖的小龙虾不在此例。


ccs38


欧洲人为什么要捞小龙虾吃,他们又不穷到要吃树根了。


这是一种饮食习惯问题。


就好比法国人吃蜗牛,可以吃到灭绝。我们中国人的蜗牛就像欧洲的小龙虾一样泛滥,蜗牛过境,菜叶怕是在劫难逃,留下一个个小洞洞,艺术感有了,种菜的人都哭了!



都对蜗牛这么深恶痛绝了,可还不是没有多少人吃它,除了少部分“真的勇士”,反正我是不敢尝试的。



另外,就是广大中国人民操心的为外国厨艺问题了。


外国人来中国吃个街边摊也大惊小怪,连见过世面的米其林大厨也被我国小吃征服了,可见他们着实没见过我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



让他们做小龙虾,估计不会放八角、香叶、桂皮、大蒜等香料,没有了这些,小龙虾还有什么味儿呢!



如果想要第一时间了解美食的做法,可以关注我的 暖暖的美食日记 头条号,每天会定时分享一些美食的做法和盘点好吃的零食和餐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