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小龍蝦氾濫成災,為什麼歐洲人不撈上來吃?

克拉克415


這是個好問題,因為國內今年小龍蝦價格飛漲,看到這個新聞相信很多小龍蝦愛好者躍躍欲試,想去歐洲?!stop!小龍蝦不是你想吃,想吃就能吃~

我找了下新聞,這裡說的小龍蝦氾濫成災應該是指德國,那為什麼德國人不把小龍蝦撈上來吃呢?


首先,根據的德國法律,這種小龍蝦是禁止捕捉,燒烤的。明白不,德國政府不讓人民隨便捕撈吃掉。因為德國人是很嚴謹的民族,他們不知道這玩意兒到底能不能吃,就算要吃,還得經過一系列的實驗證實無毒、重金屬不超標等問題。但既然法律規定不能吃,就不吃唄。

第二,看到最新的報道,德國政府已經經過論證,小龍蝦可以吃,但只許可專業捕撈公司捕撈。普通人私自捕撈還是非法的。


第三,因為德國人不會吃小龍蝦,人均消費量太低了。給大家看看他們怎麼做小龍蝦的。


照這種吃法,500年也吃不完的。


如果德國人肯向國人學習,這樣一頓忙活之後,小龍蝦還不絕跡~

新加坡國寶級甜品為你答題~


回答完畢~


Sugarkid新加坡豆花


嘎嘣脆的外殼,包裹著鮮美多汁的蝦肉,親愛的觀眾朋友們,轉眼間,我們又迎來了夏季吃小龍蝦的季節,然而,同樣一群天降尤物,在國外卻反客為主,氾濫成災,這是為啥呢

原來,小龍蝦作為一種引入物種,很多人都不敢吃,在歐洲甚至被視為一種禍害。

靠著對環境的適應力,以及強大的繁殖能力,它們每到一個地方,都能迅速佔領食物鏈中有利的地位,嚴重影響原來的生態生態平衡。

對此,很多國家一開始都束手無策,比如德國為了消滅小龍蝦,就曾發起一場戰鬥,專門引入小龍蝦的天敵,企圖將它們一鍋端。

然而,這場戰鬥收到的效果卻是微乎其微,在A計劃無效的情況下,當地人沒辦法,只能實施B計劃,面對小龍蝦大軍,投入更具實力的天敵,也就是人類自己。

人們於是鼓勵商家捕捉並出售免費的小龍蝦,想撈多少就撈多少,另一方面,還積極宣傳小龍蝦肉質鮮美,沒有毒性,讓居民們放心購買食用。

至於做法嘛,咳咳,小龍蝦意麵、小龍蝦色拉、小龍蝦奶油湯,只能說,不知道是外國人廚藝有限,還是口味千篇一律呢?

當然,這也讓不少中國的吃貨們操碎了心,有人甚至開玩笑說,帶個川師傅過去,分分鐘能把它吃成瀕危保護動物。

這個建議還行,就是不知道同樣是外來物種,歐洲的小龍蝦和中國的小龍蝦,嚐起來味道一樣不一樣呢?


找靚機科普君


在國外,不是隨便可以打撈的,你首先要去買一個釣魚證。然後你要拿一本釣魚手冊,那裡面有明確的規定,什麼品種的魚或蝦或螃蟹可以釣,什麼種類的魚絕對不能釣,不能釣的,即使釣到了也必須放。另外,也要規定魚的尺寸,每種魚長度大於多少的才能拿回家。每天釣的魚是有限制的。另外,為了讓母螃蟹繁殖更多後代,促進海洋生態的可持續發展,釣螃蟹只能釣公螃蟹。而捕撈到了公螃蟹還需要測量其大小後,符合尺寸規定才能帶走。而且一張釣魚證只能放2個籠子,一天最多隻能捕4只螃蟹。國外很多地方對捕撈海洋生物是有嚴格規定的。相反,中國在這方面的規定比較缺乏,所以,很多海外華人在這方面的意識也較為缺乏。所以希望大家引以為戒,捕撈時一定要遵守當地的海洋生物捕撈規定,違規被罰得不償失。


寶媽茶會


前兩天看新聞,歐洲的小龍蝦又氾濫成災了,作為一箇中華吃貨小當家來說,看到這裡總是痛心疾首的埋怨歐洲人暴殄天物。那麼為什麼歐洲人不選擇把小龍蝦擺上餐桌,既可以遲到美味還可以解決問題,他們為什麼不選擇這種方式來處理呢?

歐洲不選擇吃小龍蝦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小龍蝦在歐洲那邊沒有天敵,且本身繁殖速度很快,基本上還沒等撈上來的吃完,新繁殖的小龍蝦已經填補了打撈得空缺。並且歐洲的生物環境也很友好,對於小龍蝦的包容性很強,小龍蝦肆意蔓延到各個區域,光靠打撈已經控制不過來了。

其次歐洲人對於吃的食物來說,是很嚴謹的。就算是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吃小龍蝦的時候還不免得要抱怨一番,歷盡千辛萬苦去挖那一點點龍蝦肉來吃好艱難。在物產資源豐富的歐洲來說,大量的雞鴨魚肉可以補充蛋白質和所需的營養,那麼肉少的可憐且做法麻煩的小龍蝦一定不是拿來當做食物的最佳選擇了。

最後,歐洲人對於小龍蝦的烹飪做法單一,並不像中國一樣能做出如此有滋有味的小龍蝦套餐來,所以在歐洲推廣這種方式還要考慮到他們的口味選擇,畢竟強迫別人吃難以下嚥的食物,這簡直就是慘絕人寰的暴行啊!要是他們食用小龍蝦的話,建議最好從中國聘請一個川菜大廚過去會比較靠譜。

最後,真的想衷心的對歐洲人說一句,真的不考慮和中國合作麼?我們能給你吃滅絕,想吃成幾級的保護動物你說話,中華小當家們保證完成任務。


悅會會員YHOUSE


最初看到這個這樣的新聞真的感覺暴殄天物啊,在歐洲各國兇名赫赫的入侵物種“克氏原螯蝦”,在國內已經被吃需要靠養殖場才能勉強維持供應,有網友戲言稱:“只要包我住宿和往返機票,我能帶隊把它們吃成瀕危物種!”

那麼為什麼歐洲人不撈小龍蝦來吃呢?

其實這是一個誤會,或者說是媒體的刻意引導,其實歐洲很多國家都吃小龍蝦。甚至一些國家的城市,比如德國的城市科隆、法蘭克福,以及瑞典、芬蘭這些國家等等還設有“小龍蝦節”,在家自己吃還不夠,還要專門設立個節日大家一起吃。

之前有這個歐洲下龍蝦氾濫成災出現的新聞,我查找了下來源,基本情況是由於德國柏林的公園裡出現了大量的小龍蝦,而根據當地的法律居民是不能隨便把這些東西抓起來吃掉的,所以就出現了小龍蝦氾濫,而當地居民束手無策的新聞。

其實上面我也說過了小龍蝦幾乎在全世界都在被吃,要不是這東西的繁殖速度太快,生性太兇猛,估計早就放進博物館或者寫進教科書裡懷念了。曾經的瑞典就差點把全國的小龍蝦直接吃到滅絕,以至於現在還要等每年開禁的時候才能吃。

但是說到吃小龍蝦,我覺得嚴謹的德國人就真的有點遜色了,可能是因為飲食習慣的關係,他們料理小龍蝦的方式通常是小龍蝦牛油果意麵、小龍蝦奶油湯、小龍蝦夾麵包和小龍蝦沙拉這幾種。有點太過清湯寡水了,真的沒有十三香、油燜、蒜蓉等等方式來的刺激味覺啊。

希望能解決你的一點疑惑吧,記得幫忙點個關注和贊哦!


啞巴美食家


又到吃小龍蝦的季節了,在宵夜檔隨次可見,以肉質緊實,外表油光紅亮,味道麻辣鹹香!征服了吃貨們。吃小龍蝦已經成為了年輕人的標配,形成了一股潮流。

在中國已經吃到需要人工大量養殖,才能供應得上了。同樣的物種可是在北美和歐洲等地,卻氾濫成災,嚴重影響當地的生態平衡。差距如此大,是歐洲人認為小龍蝦有毒嗎?還是另有隱情?


小龍蝦(原名克氏原螯蝦)在國外氾濫的主要原因是:生命力強大,再惡劣的環境都能生存,溫度低至零下15℃,上至40℃都能適應。再者小龍蝦是雜食性動物,什麼都能吃,藻類、魚卵、小魚……等等。繁殖能力強,每次產卵平均數量為300個,而且沒有天敵。所以有小龍蝦的水域,其它物種無法生存。

國外許多人表示不敢吃小龍蝦,認為是奇怪的蟲子,感到噁心。但然也有少部分人吃,在美國可是最先食用的,畢竟是發源地。特別是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吃小龍蝦的歷史比我國還要悠久,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了。他們烹飪的方法不同,喜歡小龍蝦和土豆、玉米,一鍋煮著吃。只能說符合他們的飲食文化,在我們看來,他們對吃小龍蝦一無所知。



後來再引入日本,也是氾濫成災,大多數被碾碎當作飼料或者肥料。最後從日本傳到了大中華,經過廚師高超廚藝,搖身一變成為餐桌上的美食。



最值得關注的是,發生在德國柏林地區,小龍蝦氾濫成災,消滅不完。當地政府鼓勵人們多捕撈吃小龍蝦,宣稱小龍蝦是無毒的,可以放心食用。

佘小廚(完)


佘小廚


暴殄天物啊,在我看來,小龍蝦氾濫有三重原因:

1.來源方面,小龍蝦繁殖速度快,對環境要求低,天敵少,而且歐洲環境很好,環境容量很高,因此可以迅速氾濫。

2.消耗量低,小龍蝦有堅硬的外殼而且沒什麼肉,自然界的天敵很少,而且歐洲人少,飲食較為單調,口味也沒有那麼重,對於小龍蝦這種需要重油重辣張牙舞爪的生物,很多老外大概會望而卻步吧。


3.歐洲人較為嚴謹,對於一個新鮮事物(食物),不是去先嚐一嘗,而是要做各種實驗制定標準和規定,規定這東西可不可以吃要怎麼吃,鹽幾克油幾克什麼的才能做熟,但好不好吃就不一定了。就拿西紅柿來說,剛從美洲引進的時候,被稱為“魔果”,“有劇毒”,一度被當成觀賞植物而沒人敢吃,他們缺乏神農氏一樣的人物,沒有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個新物種出現後不嘗一嘗怎麼對得起大自然的饋贈呢。

綜上,歐洲缺少一個四川大廚和一堆高質量的吃貨,建議天朝派一個團的小龍蝦廚師赴歐,幫歐洲人解決龍蝦難題,順便把大閘蟹什麼的也處理了,可以外貿可以內銷,然後出國旅遊的國人也可以品嚐到原汁原味的小龍蝦了,豈不美哉!


乃兒不花大王


主要有倆點,一個是不願意吃,一個是不會吃。

還記得外國人只吃雞腿雞翅和雞胸麼?

不是說外國人不會做,主要是他們有大量的雞腿雞翅膀可以吃,為什麼要學我們吃滷醬的雞頭雞脖子 ,我們連雞架都可以烤,炸,炒,這在外國人看來,不可思議好麼?

是的,我們因為物質匱乏才創造出了滷製雞頭雞脖雞爪。因為貧窮,才有炮製了羊雜湯,炒肝,爆肚。

誰不知道雞身上最好吃的就是雞大腿和雞翅膀?我小時候就知道。但在貧窮的年代,我恨不得把雞骨頭都吃了,所以在我小時候,社會上開始流行烤雞架,然後才是炸雞架。

從吃雞的態度,就可以看出外國人對小龍蝦和大閘蟹的態度。有大對蝦和帝王蟹,麵包蟹,你會費勁的去吃大閘蟹麼?就比如我,如果有飛蟹(鎖子蟹)和大閘蟹讓我選擇,我可能就會選飛蟹——吃著爽啊!所以,外國人不吃小龍蝦的原因很簡單:沒肉!

如果你瞭解小龍蝦的歷史,你就會發現,其實我們以前也是不吃小龍蝦的

原因倆個,和外國人的原因很類似。一個是因為沒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好吃。

各位,說到小龍蝦,你們都會聯想到一個詞:麻辣。但你聽說有人吃白灼的小龍蝦麼?誰有興趣白灼一下試試?味道奇差。所以,小龍蝦必須麻辣。只有麻辣才能蓋住小龍蝦的本味。

對於麻辣,我們經歷過很長時間的“馴化”過程。最開始是麻辣燙(大概開始於是1993年,那時候叫麻辣串,主要是吃豆皮,做法更像是四川冒菜),然後是水煮魚和回鍋肉,最後才是麻辣小龍蝦。

而對於歐洲人,他們沒有偏好麻辣的傳統(據說墨西哥人畢竟偏好辛辣),也沒有國人給他們上一堂麻辣進化史:麻辣燙--水煮魚--川味火鍋--麻辣小龍蝦。所以讓歐洲人接受麻辣做法,還需要時間。

簡單來說,如果給你兩個選擇,龍蝦和小龍蝦,價格相差不多,你會選擇吃哪個?歐洲人就是面對如此的選擇。你明白了麼?


錢淮文學號


和亞洲鯉魚一樣,歐美上百年的工業化,開始還是粗放的不計後果的工業化(《人類環境宣言》始於1972年6月的“第一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得益於全球化,汙染行業搬遷,嚴格的環保政策,垃圾的他國處理,他們的大氣環境有非常大的改善(以至於其中的佼佼者能夠達到香甜這種程度)。但是,土壤水域的金屬富積沒有幾百年恐怕都是治不好的(中國這方面也非常嚴重),所以,他們不吃這種“氾濫”的小龍蝦,合格水域養殖的小龍蝦不在此例。


ccs38


歐洲人為什麼要撈小龍蝦吃,他們又不窮到要吃樹根了。


這是一種飲食習慣問題。


就好比法國人吃蝸牛,可以吃到滅絕。我們中國人的蝸牛就像歐洲的小龍蝦一樣氾濫,蝸牛過境,菜葉怕是在劫難逃,留下一個個小洞洞,藝術感有了,種菜的人都哭了!



都對蝸牛這麼深惡痛絕了,可還不是沒有多少人吃它,除了少部分“真的勇士”,反正我是不敢嘗試的。



另外,就是廣大中國人民操心的為外國廚藝問題了。


外國人來中國吃個街邊攤也大驚小怪,連見過世面的米其林大廚也被我國小吃征服了,可見他們著實沒見過我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



讓他們做小龍蝦,估計不會放八角、香葉、桂皮、大蒜等香料,沒有了這些,小龍蝦還有什麼味兒呢!



如果想要第一時間瞭解美食的做法,可以關注我的 暖暖的美食日記 頭條號,每天會定時分享一些美食的做法和盤點好吃的零食和餐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