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福社區聯防聯控顯威力 築牢防控“安全屏障”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成都武侯區晉陽街道吉福社區黨委迅速響應、快速行動,發揮組織優勢,全面整合轄區資源,激活網格細胞,構建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戰“疫”體系。

吉福社區聯防聯控顯威力 築牢防控“安全屏障”

“紅色先鋒令”集結戰“疫”力量

織密防控網格

社區黨委第一時間向轄區單位和居民發出“紅色先鋒動員令”,由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牽頭,發動小區黨員、居民骨幹和物業公司等力量,率先在武侯區建立“小區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將疫情防控力量延伸到小區末端。結合院落分佈,設置疫情防控6個片區19個“小格”,將動員起來的1700多名黨員群眾、12家物管公司全部充實到每個末端網格,明確逐戶走訪、返蓉人員及車輛的登記和排查等工作職責。

明確“五知”工作標準,即:知道戶籍及去向;知道乘坐交通工具及信息;知道居住位置及聯繫方式;知道身體狀況及出現異常處理方式;知道轄區內企業商傢俱體信息,做到“誰的網格誰排查;誰的簽字誰負責,不漏一企一戶一人一車”,有效整合了轄區防疫力量。

截至2月底,社區19個小區、4963戶居民、300餘家商家、近15000居民已排查見面。共計排查疫情高發地區來蓉人員140餘人次,社區未出現一例疑似和確診病例。

吉福社區聯防聯控顯威力 築牢防控“安全屏障”

以“武侯好鄰居”激活社區細胞

凝聚群防群控合力

社區黨委建立“黨支部聯院、黨小組聯樓、社區黨員聯戶”的工作機制,深化“武侯好鄰居”活動成效,引領帶動駐社區單位和黨員群眾參與到疫情防控,合力築牢“防疫城牆”。社區黨委副書記鄧勇主動承擔為居家隔離住戶買菜、送餐等服務工作,連續20余天在社區辦公室吃住。

年過花甲的老黨員肖勳曙、諸澤雲、王德元等主動請纓擔任小區門崗志願者,守好家園防線。繪畫大師拉孟帶領學生一起在民族文化之家微信群裡為藏族朋友宣傳防疫知識。

駐區單位、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紛紛行動,投入戰“疫”之中。10餘家單位向社區捐贈口罩、84消毒液、醫用酒精、藥品、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四川省婦幼保健院的“紅袖套全能幫手服務隊”每天為社區150餘名居家隔離觀察、獨居困難群眾等群體提供“無接觸式”體溫檢測、健康監測、垃圾收運等服務;社區培育的自組織“智慧媽媽團”在社區開設線上“食育課堂”,建立線下“能量補給站”,既為宅在家裡的居民提供“精神食糧”,又為一線防疫志願者提供“暖心茶點”;各小區物業主動參與防疫宣傳和排查工作,“紅背心”“紅袖套”成為社區防疫“紅色屏障”。

吉福社區聯防聯控顯威力 築牢防控“安全屏障”

以“智慧新手段”實現非接觸性管理

精準防控疫情

社區引入“智能機器人”參與疫情防控,智能語音對話機器人“上崗”後,5分鐘便撥打了1000個電話,相較傳統電話摸排方式1天僅能摸排200—300個,疫情專線極大提升了安全保障能力和抗擊疫情業務運行效率。全面制發防疫信息申報二維碼,將採集的居民信息實時彙總,動態更新,社區通過數據庫後臺直接掌握防疫信息總體情況,第一時間掌握關注信息,及時發現薄弱環節,隨時溯源比對信息,及時進行跟蹤處置。

通過發佈“復工二維碼”,支持企業在線對接復工準備和物資需求,第一時間掌握企業商家復工數量、員工健康狀態、復工困難需求等情況,主動服務300餘家企業和商家,幫助謀劃疫情防控方案,提供必要的物資供需對接。

華西社區報記者 沈悅 圖片由街道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