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芙與耶律齊16年沒孩子,金庸要表達怎樣的婚戀觀?

leonides


或許是為了表達出郭芙對楊過的念念不忘!她可以嫁給別的男人,但對於孩子,那是愛情的結晶,如果不能和她愛的人生孩子,她寧願不要!



《射鵰英雄傳》中,深情專情的人特別多,比如郭芙的妹妹郭襄。不過和其他女子不同的是,郭芙是一個特別特別驕傲的女子。這樣的女孩,她為了維護她的自尊,如果她知道她愛的男人,不愛她,那她寧願把自己的愛深深藏起來。不讓對方發現,也不讓身邊其他的人發覺。甚至在外人面前表現出來,她對他相反的感覺。

而郭芙對楊過其實就是如此的。


或許在郭芙嫁人後,她其實依然愛的是楊過,忘不了的也是楊過。可惜她這輩子卻都不可能和他在一起了。她也把這種愛深深隱藏了起來。

另外,在郭芙的父母郭靖和黃蓉是很相愛的,她和妹妹可以說都是父母愛情的結晶。其實郭芙或多或少也會受父母的影響,在內心深處也覺得孩子應該是愛情的結晶。

所以她可以不嫁給愛情,但是對於生孩子,如果不是愛情的結晶,或許她寧願不要。畢竟《射鵰英雄傳》裡的人物其實都是非常有個性的!


許小萊


郭芙這個人,雖然不招人待見,但是金庸先生卻獨獨偏愛她。給了她舉世無雙的父母,在失去舊愛後,馬上又為他挑選了一位佳婿,儘管她的脾氣很差,但是在父母丈夫的包容下,依然過得十分滋潤。

但她有說不出來的遺憾,她沒孩子。

其實想想,郭芙和耶律齊成親時間不短,足足十六年,楊過都從翩翩美少年,變成了憂鬱大叔。

他們為何沒有一個孩子呢?

書中早已給出了答案,我們從郭芙和郭襄的談話中,就可以得到一些線索。

郭襄說:“那又有什麼不同?你跟姊夫成了親,還不是跟從前做閨女那般自由自在?郭芙答道:“嘿!你怎能拿旁人跟你姊夫相比?他是當今豪傑,識見處處高人一等,自不會約束我”。

從這段談話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

首先,郭芙和耶律齊成親後的十六年裡,他們經常同床異夢或者分居,很少有溫存的時刻。

其次,郭芙貪戀自由,不願意和耶律齊在一起,只想過自由自在的日子。

最後,耶律齊愛她,所以順從她,所以不會約束她。

從表面上看,郭芙和耶律齊之所以沒有孩子,是因為郭芙貪戀自由的生活,不想多個孩子,讓自己頭疼。而耶律齊因為愛她,所以也不在乎子嗣的問題,只要她快樂就好,但是深層原因,連郭襄都沒看出來。

但郭芙不想要孩子的真正原因,哪裡是她喜歡自由自在,不過是因為眼前人不是心上人罷了。郭芙和楊過這段感情,很多人容易忽視,但是年少的歡喜,不管是痛苦還是歡樂,往往總能在兩個人心裡留下無法磨滅的回憶。

郭芙選擇嫁給耶律齊,也有賭氣的成分。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楊過和小龍女失散,郭芙便想橫插一腿,結果被楊過一頓羞辱。就在這個時候,氣度沉暮的耶律齊出現在她的眼前。郭芙此時正是最失意的時刻,為了賭氣,就選擇嫁給了耶律齊。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勉強了自己,也傷害了他人。

金庸先生想要表達怎樣的婚姻觀呢?

金庸先生安排郭芙和耶律齊沒有孩子,背後藏著的深意,是金庸先生對待婚姻的態度。郭芙和耶律齊的婚姻,總的來說,是場悲劇。那麼這場悲劇是怎麼造成的呢?

這不只是郭芙一個人的原因,耶律齊在這段婚姻中,也是一個失敗者。你們以為,真的是因為耶律齊是當世豪傑,才不去約束郭芙嗎?

郭芙和楊過的那一段感情,耶律齊心裡比誰都明白,但是郭芙在賭氣的時候做的決定,耶律齊竟然沒有做出質疑,反而是答應了,這不僅僅是趁人之危,更是對自己婚姻的不負責。

成親之後,郭芙猛然醒悟,枕邊人並非心頭所愛,她開始後悔,開始自責,但是她沒辦法擺脫,因為她是襄陽城郭大俠的女兒,她丟不起這個人。於是才提出想要分居或者不要孩子的決定,耶律齊這時也明白了,強扭的瓜,再解渴也是不甜的,便同意了這個決定。

從此,夫妻二人表面光新亮麗,是外人眼中的佳偶,但是背地裡,不知道藏了多少痴情男女的孤單心事。金庸此意很簡單,婚姻大事不是兒戲,如果不是因為愛而在一起,不僅是害了自己,更是害了別人。

但在《神鵰俠侶》的結尾,郭襄終於明白,楊過於她不過是夢幻泡影,自己真的喜歡他嗎?其實未必,所有的舊情難忘,其實都是她自己心意難平。回頭看看在戰場上為她廝殺的耶律齊,她心中終於有了最真切的答案。

即便你做了錯事,但是隻要學會放下執念,還是能收穫真正的幸福。最後借用馬伊琍對文章說的那句話,來提醒天下有情人: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今日話題:

你是如何看待郭芙和楊過這段感情的?


十點歷史君


十六年了,郭芙與已經成為丐幫幫主的丈夫耶律齊一直沒有孩子的情況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當時沒有提倡計劃生育,也沒有丁克一族出現,那為何兩人一直沒有生育呢?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兩人約定不要孩子。

郭芙是郭靖,黃蓉的長女,耶律齊是他們的女婿,又是丐幫幫主。而郭靖,黃蓉肯定是要與蒙古大軍死磕到底,和襄陽城共存亡的,郭芙和耶律齊受身份所限,肯定也要奉陪到底,那樣的話,如果兩人生有孩子,就多了一份牽掛,而且,一旦襄陽淪陷,孩子落在蒙古人的手中,即使當時生還,也是要遭受各種折磨後死去,與其這樣,倒不如不生,省去心頭的牽絆。

也許有人會說,可以送去桃花島啊!沒錯,的確也可以這樣做,但桃花島也不是世外桃源,蒙古大軍的鐵騎遲早也會踏入,黃藥師是厲害,但他不是長生不老,他若死去,這孩子就徹底成了一個孤兒,不是每個孤兒都會成為神鵰俠的。考慮至此,所以郭芙,耶律齊夫婦兩人決定不生孩子。

二、郭芙有潔癖。

郭芙的容貌確實美豔照人,說她是神鵰中的“第一美女”都不為過,可是,她真的是胸大無腦,她腦子裡的有些想法特別天真,還帶有浪漫主義色彩。她可能以為那些小孩子真的就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或者父母在路邊撿到的。

母親黃蓉肯定也會在她出嫁前給她做一些生理衛生教育,但出於那個時代背景所致,也不會說的那麼直白,可能只會把壓箱底的那本書拿出來給她,讓她自己參研,郭芙看的面紅耳熱還是似懂非懂。

她對新婚之夜充滿了期冀,可更多的還是忐忑不安,當耶律齊掀起她的紅蓋頭要正式進入流程後,她突然感到特別不適,噁心,胸悶,眼淚撲簌簌的往下流。

耶律齊見此情景也只好作罷。

以後兩人雖然也有過幾次實質性的接觸,但都是草草了事。

耶律齊確實疼啊郭芙,後來的日子裡兩人就心照不宣的過起了柏拉圖式的夫妻生活,這樣當然生不了孩子。

三、為在《倚天屠龍記》中出現的黃衫女留下伏筆。

一直以來,有一種觀點認為,後來耶律齊因為蒙,宋之間的敵對關係叛變,離開了丐幫和妻子郭芙。而小龍女由於體內的情花之毒沒有徹底清除,再次復發而亡。郭靖,黃蓉夫婦在襄陽城破之前把郭芙託付給了楊過,讓他照顧她的後半生,意思很明顯:讓楊過與郭芙結為夫婦。

楊過在小龍女死後本想孤獨一生,可一來受到郭伯伯人格魅力的感染,二來他內心深處始終對郭芙有愛慕之情的,所以就答應了下來。楊過,郭芙二人走到了一起。

而在《倚天屠龍記》中出現的神秘的黃衫女,就是兩人的後人——因為她自稱來自古墓,又有證據證明她精通桃花島的武功。

這種說法也完全說得過去,那麼,既然楊過與郭芙有了孩子,那就不能再讓他和耶律齊生養,如果郭芙帶著個拖油瓶嫁給神鵰俠,那豈不是大煞風景的事嗎?

郭芙在最後時刻明白自己喜歡的其實是楊過,她和耶律齊的結合只不過是退而求其次的結果,也有賭氣的成份在內,兩人一直沒有生育也算情有可原。


田獲三狐


郭芙與耶律齊16年沒孩子,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說真的,一個女孩子嫁了耶律齊這樣的丈夫,傻子才會執著於楊過。

耶律齊,文武雙全,貴族出身,既有黃蓉的睿智,又有郭靖的擔當,除了沒有楊過那樣的主角光環,耶律齊綜合條件甩楊過好幾條街。郭芙嫁給了這樣一位英雄兒郎,是她一輩子最大的幸福。

她與楊過之間的那段不知道算不算初戀的感情,真的沒必要拿出來說來說去,更別說拿出來影響郭芙與耶律齊的夫妻生活。

像郭芙這樣魯莽、刁蠻、愛耍小性子的女孩子,有了耶律齊這樣沉穩睿智的丈夫,來包容她、寵愛她,讓她鬧、陪她笑,這樣的生活,沒有經歷過也就罷了,若真的經歷過,又怎麼會不知足呢?

楊過是郭芙得不到的那個布娃娃,正因為得不到,難免有情懷,但也只是一點點遺憾而已。郭芙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她知道她的“齊哥”對她的意義,百萬軍中毫不猶豫的那一跪,是耶律齊在她心中的地位,高過了她的尊嚴,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16年沒孩子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只是沒提到,16年後的重頭戲不在這裡。

16年後,《神鵰俠侶》的重頭戲不是八卦郭芙的家庭婚姻生活,而應該是楊過與小龍女的重逢,小東邪郭襄的舞臺,還有楊過從神鵰俠昇華、成長為一代為國為民大俠的歷程。

而在這個時候,金庸沒有太多筆墨來寫配角,所以更沒空寫郭芙和耶律齊的下一代。同樣的,完顏萍、耶律燕她們這些人過了16年,不也沒提到他們的孩子嗎?

所以沒提到不代表沒有,就算沒有,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更上升不到什麼婚戀觀。

綜上兩點,郭芙與耶律齊16年沒孩子,但他們的感情很好,並沒有什麼家庭婚姻危機。


江湖落拓君莫問


郭芙和耶律齊沒有孩子,我認為是作者不願意寫他們有孩子,或者說潛意識的迴避。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金庸的武俠體系裡,不願意塑造一個父傳子子傳孫這樣的江湖格局。在金庸先生的作品裡,可以看出來一個幫派一個家族都是興衰起伏曲折發展的,不會出現一姓之家把控一門的局面。

自從黃蓉接手丐幫以後,雖然她懶得參與幫會具體管理,但黃蓉是何等聰明之人,她只要略施手段就可以把手下幾個長老牢牢控制住。更何況江湖是實力為尊,她身邊還有郭靖一個絕世高手,所以整個丐幫黃蓉享有絕對的掌控力。後來呢,黃蓉懷了二胎,就把幫主之位傳給魯有腳,但是呢,這種傳位其實很不正常。首先來說,魯有腳這人年紀比黃蓉大得多,一般都是老傳少,而不是少傳老。其次呢,魯有腳這個能力有限,智商不高,武功也不厲害。魯有腳說得過去的地方也就是人品不錯,但是性格比較急躁,這樣的人實在不適合當幫主。但是呢,他還有一樣好處,由於早期結識經歷,他對黃蓉最忠心。所以黃蓉圖省事,直接把位子給了魯有腳。

至於他倆為何沒孩子,其實沒必要過多解釋,現實生活裡生不出孩子的夫妻多了去了,這點不算什麼。有人說可能郭芙不願生,因為心裡想著楊過,那純粹扯淡。郭芙是什麼時候才覺悟自己深愛楊過的呢,是在與耶律齊結識十六年以後,在戰場上向楊過下跪求他救丈夫的時候才意識到的。

實際上,郭芙生平最敬服的人是自己的父親,你看她動不動就拿父親的聲明炫耀,一個敬服自己父親的女兒找對象一般都會有父親影子。耶律齊不僅相貌英俊武藝高強,而且成熟穩重頗像郭靖,也許他給不了楊過那種邪魅刺激的感覺,但郭芙其實也是很喜歡耶律齊的,這點在他們結識時候已經有了描寫。應該說在成親那幾年,他們看著完顏萍耶律燕接連有了孩子,心裡應該很著急,可是死活懷不上那咋辦,後來也就看淡了,這麼過吧。



雲1765


“一見楊過終身”,書中大多美好的女子,在青春美好的歲月遇到了楊過,從此曾經滄海難為水,再也看不到其他人的好處,以至於獨守空閨,寂寞終老。

而郭芙卻是為數不多的逃脫這個厄運的女子。不但覓的如意郎君耶律齊,而且夫唱婦隨郎情妾意生活的很幸福,讓許多人鳴不平,認為郭芙這個大草包除了美貌一無是處憑什麼可以獲取如此優待!而明媚鮮妍的郭襄卻失落一輩子,落髮為尼最終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可是郭芙就是這麼好命,父母為天下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大豪傑,武林地位超然,丈夫耶律齊師從全真教周伯通,乃蒙古大儒耶律楚材之次子,文韜武略樣樣精通,且相貌英俊人品俊雅寬宏大量,實在是“神鵰”第一梯隊人物。而郭芙嫁給耶律齊後,並沒有跟隨夫婿一族而去,反而繼續留在父母身邊,與丈夫一起協助父母助守襄陽,無公婆侍奉,卻有父母丈夫保護,依然是嬌嬌女的愜意生活。

如此生活條件下,郭芙與耶律齊居然沒有誕下一男半女?實屬無奈!作者到底要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態度?

乍一看,這也許是作者無意之舉,郭芙與耶律齊是否有孩子無關於劇情,不影響全書之行文,不比旁枝末節做此說明。細細品味,作者也算是草蛇灰線,伏線千里,該答案在“倚天”中可以得到,那就是黃衫女的身世。

黃衫女出現在“倚天”中,本姓楊,居住古墓,自然是楊過之後人,但從起身邊的侍奉人群派頭來看,諸多丫鬟,笙管笛簫琴瑟和鳴,又像桃花島的風流。所以推測她是郭楊兩家的後人。

楊過小龍女十六年分別,然後夫妻團聚後隱居而去,開啟了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小夫妻生孩子過日子,這時不久他們的孩子應該出世了。而耶律齊與郭芙一直未有生育,也是恰等著與楊過孩子年齡相符合,當然這不是這對夫妻的本意,而是作者這種不寫之寫的設定,以實現郭楊兩家的聯姻。

也就是說經過了三代,郭楊兩家才實現真正的聯姻,楊過小龍女之子,與耶律齊和郭芙之女,完成了自楊鐵心與郭嘯天之間的兄弟協議,這也是郭靖一直耿耿於懷的,想來等待這一對小夫妻成婚,郭靖一定是老懷安慰的。

這也算作者的一大設定吧。


北望大坡灘


郭芙與楊過相處的時候,從沒發現自己其實喜歡楊過,遠遠超過喜歡武氏兄弟,她終於明白了別人都開心的時候,她為什麼總是不高興,其實她心水楊過,楊過卻不當她一回事,只要楊過肯好好對她一點,她就是死也願意。

郭芙發現自己早就愛上楊過,是通過嫉妒楊過對郭襄好才明白的。等到發現時,她已經嫁人,他已經有伴,一切都遲了。

要是早點發現——其實早點發現也還是沒有戲,楊過少年時離開桃花島,再出現在郭芙面前時,已經和小龍女有著相當深的羈絆。

“一見楊過誤終身”,程英與陸無雙終身寂寞,公孫綠萼為救楊過而死,郭芙會因為一段失去了的感情而耽誤自己的婚姻嗎?

不會的,此時,她因為楊過救了丈夫而感激楊過,對丈夫是十分愛重的,身邊的耶律齊對自己極好,她知道該知足了。

金庸的小說中,沒有一個女配角離開男主角能找到幸福。嶽靈珊,嫁給了心儀的林平之,本該有個幸福的結局吧,卻還是被心愛的老公刺死。

關於郭芙與耶律齊沒有孩子,我覺得要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其實不一定是沒有孩子,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他們有孩子,只是劇情需要,沒有在小說中寫出來,另一種可能,就是他們是中有一方不育,所以沒生下孩子。

郭芙和耶律齊兩人的關係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婚戀觀?就像《連城決》裡的師妹戚芳嫁給了騙取她的渣男,沒有人知道她的女兒名叫空心菜,用的是心愛的師兄的名字,嫁作人婦的她,卻不會跟著師兄私奔,是認命了的。

要看作者金庸的婚戀觀,其實他是提過的,他覺得趙敏和周芷若都有政治才能,因此雖美麗,卻不可愛,他最喜愛的是小昭——他喜歡賢妻良母型。

有些人推測,襄陽失守後,郭芙離開耶律齊,與楊過在一起,《倚天屠龍記》裡,黃衫少女是楊過與郭芙的後代,這個屬於腦洞大開系列。其實,黃衫女表明身份:“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說得很明白了,“神鵰俠侶”是指楊過和小龍女,後來的作品中,連滅絕師太都知道楊夫人是小龍女,而不是郭芙。


深讀者


孩子都是天賜的,十六年沒有孩子不是沒有可能。郭靖與黃蓉生了郭芙後,不也十六年沒再生孩子,十六年後才生郭襄、郭破虜姐弟倆。別忘了,郭黃二人可是恩愛夫妻,十六年間夫妻一直共同生活,就是沒孩子!


福威鏢局的林震南夫婦也是家境優裕,夫妻恩愛也就林平之一個孩子,嶽不群夫妻也只有嶽靈珊一個孩子(嶽不群是在嶽靈珊成年之後才自宮的)。總之金庸筆下的主人公都不愛生孩子,要麼就只生一個,堅決落實計劃生育政策!

再說,武俠小說就是為了突出人物俠之風範,瀟灑自如,你讓他們成天拖兒帶母,瀟灑得起來嗎?

所以,就別再討論郭芙與耶律齊為什麼十六年不生孩子,完顏洪烈與包惜弱十八年不生孩子這樣的問題了,故事情節的發展與他們生不生孩子無關,所以沒必要蹦一個小孩子出來!



尋桂子


一個人真的愛你就是真的愛你,你任性他覺得可愛,你不生孩子,他把你當孩子,你想出頭,他給你斷後。90年代很流行丁克家庭,有一部分人現在仍保留著愛情的甜蜜,也有一部分人在女人真的生不出孩子的年紀放棄了,他突然說需要孩子了。



肖貓咪MIAO


郭芙與耶律齊16年沒孩子,金庸要表達怎樣的婚戀觀?

我認為金庸想要表達的應該是一種在婚戀觀中,很多長輩或者“傳聞經驗”向女性們灌輸的:“戀愛要找你愛的人,結婚要找愛你的人”的一種看法吧。

以及,還有隱藏在其中,對於自由婚姻結構的多樣性的表達。

1.戀愛“找你愛的人”:

這一段,其實是有點爭議的,年少郭芙的確對楊過是有情的,但他們在一起過?恐怕大家會各有各的說法,但權當“在一起”過吧。

楊過各個方面都是極好的,少年英雄,英俊瀟灑,性格也是極為風流,在大部分女子的眼中是“完美情人”的代表,但對郭芙卻是“敬謝不敏”的態度。

郭芙這樣一位家世極高,從小到大受盡寵愛的大小姐,遇到的比如大小武這樣的“公子哥”也是被極盡奉承的,但是楊過這樣一個天生帶著“汙點”的小子,卻對她“不屑一顧”,這大大挑戰了她的驕傲和自尊心,所以首先是感到被挑釁了,然後是好奇,最後只看到楊過的好,再愛上就是順理成章了。

而其實在相處中,楊過因為各種“原因”對郭芙也是有一種“責任”存在的,被郭芙“誤會”也好,或許有一定的“動心”也好,總之,他們還是有一段時間是“在一起”的。

2.結婚“找愛你的人”:

這就像比較長久累積“經驗”的說法了,特別是古代,男女交往相對閉塞的時代裡,大多都是父母之言,盲婚啞嫁,想要像郭芙一樣找到一個像是耶律齊一樣只“愛她”的人,可是不容易的。


雖然,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郭芙是因為賭氣,想楊過吃醋,所以一氣之下嫁給了耶律齊,但在婚後,也的確得到了極大的“愛”,與“尊重”。

至於婚後十六年無出,我認為這更像是郭芙的“悔”,但也表明了耶律齊的“愛”,只有極大的愛,才能在古代這樣一個極為重視傳宗接代的時代裡,頂著極大的壓力和外界的輿論,用愛“縱容”著妻子的“自由選擇”吧。

3.自由婚姻的多樣性:

關於這點,算是金庸潛藏在內裡的一種觀點。

金庸筆下大多數的婚姻都是“悲傷”的,但縱觀來看,卻是多種多樣的,郭芙和耶律齊的婚姻也是其中一種,只是看起來比較突出而已。

類比的話,就像是現代大集團的掌上明珠和落魄世交公子的結合,自願有愛,但各自保有充分的自由,可以算作一種婚後選擇“丁克”模式。

總結:

郭芙與耶律齊16年沒孩子,金庸要表達的是一種自由婚姻多樣性,以及“戀愛選擇你愛的,婚姻選擇愛你的”一種“經驗總結”後的婚戀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