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杜渐,警惕悄悄到来的糖尿病

前几天参加朋友聚会, 看到一个老朋友瘦了很多, 大家都向他取经,询问他“减肥秘诀”。

他说自己也没减肥,因为过年应酬吃的更多,只是感觉疲劳还有点“上火”。

我问他父母身体如何,他说父母有糖尿病已经十几年了。

事后我给他寄了一盒可以在家自测糖化血红蛋白的仪器给他,并嘱咐他一定要测一下。结果他回家一试,出值8.4%。

我赶紧劝他尽快去到医院检查一下。果然空腹血糖12.8mmol/L, 确诊就是糖尿病了。

防微杜渐,警惕悄悄到来的糖尿病

由于2型糖尿病进展缓慢,所以有些人血糖升高但没有症状,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才确诊。还有的已确诊患者在度过初期的恐慌之后,对病情不怎么重视,增加了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平常测血糖时又因为害怕频繁扎手指等原因,疏于血糖监测,导致血糖水平出现问题,直到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了才积极治疗。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是能够反映一段时间的血糖水平,又不需要频繁检测的呢?

当然有,那就是HbA1C,也就是糖化血红蛋白。


防微杜渐,警惕悄悄到来的糖尿病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

当血红蛋白暴露在血液中的糖(葡萄糖)时,一些血红蛋白不可逆地与葡萄糖结合,这叫做糖化血红蛋白;

被糖化的血红蛋白,即糖化血红蛋白,表示糖化血红蛋白百分比的一个程度。血液中葡萄糖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越多。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值与血液中葡萄糖的平均量成比例;

因为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90 - 120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了过去两到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为什么要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并且逐年年轻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一般只有一年的体检才有可能做一次。往往查出来了已经是确诊糖尿病了。

其实,糖前这个阶段是可以被控制的,如果能提前筛查早发现,理论上是可以做好预防的。

另外,有糖尿病患者或者家族史的家庭,往往意味着有遗传风险以及家庭饮食结构不良的潜在险,所以,家庭其他成员更需要提前预防,提早筛查。

因此,按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是很有必要的。

按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有什么临床意义?

水平能反应90~120天的血糖平均水平。

上世纪80年代开始,H bA1c就已作为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主要指标得到广泛应用。2011年WHO也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一切点诊断糖尿病。

鉴于HbA1c检测在我国尚不普遍,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测定HbA1c的仪器和质量控制尚不能符合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虽不完全推荐在我国全面采用HbA1c诊断糖尿病,但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医院是可以开展的。

由于HbA1c较其他血糖监测指标相比,具有结果稳定、变异性小、与血糖控制水平和并发症关联度高、检测频次低等优点,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防微杜渐,警惕悄悄到来的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频次的建议:

防微杜渐,警惕悄悄到来的糖尿病

防微杜渐,警惕悄悄到来的糖尿病 ,定期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但对于糖尿病人是必要的,对于年龄、体重、生活习惯、家族遗传存在易感风险的健康人群而言,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筛查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