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记载大唐子民砸了狄仁杰的祠堂,老百姓为何会痛恨狄仁杰?

夢醒時分-月兒moon


大唐子民砸狄仁杰的祠堂,是史实。《新唐书》有云:“因共毁其父生祠,不复奉。”

但是从这句话追根溯源可知,狄仁杰祠堂被毁,乃因其子坑爹。

狄仁杰历事高宗、武皇。尤得武则天器重,他不仅是传说中的神探,更具长远的政治眼光。武则天代李唐后,狄仁杰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激烈反对,在他看来,武则天虽为女子,却有才干。

在与武则天君臣相得之际,狄仁杰也很注意保护李唐子孙,中宗李显、睿宗李旦都多得他庇护。他的“侄子与儿子孰亲”论打动了武则天,为李唐江山的恢复立下了基础。

朝堂多有倚重狄仁杰,民间对他的印象也很好,屡次外任皆得当地百姓立碑称颂。他在魏州做地方官时,魏州百姓为怀念狄公恩德,于神功二年(698年)为其建造了生祠,以报恩德。

然而老子英雄儿丢脸。狄仁杰次子狄景晖颇坑爹。《旧唐书》上说其(狄景辉)人颇贪暴,为人所恶。狄景晖刚当官时,还比较谨慎,然而随着官位的不断晋升,就不能自己。特别是在升任并州魏功参军之后,更是生活不俭,激起当地群众的严重不满。乡民恨乌及屋,怨狄公不知教养儿子,就把狄仁杰的生祠给毁了。狄仁杰察觉后,非常气愤,断然罢其官职,停其俸禄。

元和七年(公元812年)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为悼念狄公盛德,在原址重修祠堂并重立石碑,碑名也改为“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原碑名为“大周狄梁公祠堂之碑”)。因有教子不严之过,故新碑斜置,并非正南正北。此碑现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钱多多读文史


百姓恨的不是狄仁杰,而是狄仁杰的儿子狄景晖,是狄景晖连累了狄仁杰。

狄仁杰有三个儿子,老大狄光嗣,老二狄光远,老三狄景晖。

龙生九子,各各不同,这仨儿子虽然都是狄仁杰的种,但是人品差的很远。


大儿子狄光嗣是个好官,子承父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历任汴州刺史、扬州长史等,虽然比不上父亲的成就,但也算可圈可点。

二儿子狄光远也很不错。当年狄仁杰遭到酷吏来俊臣诬陷,被投入大狱,当时有个规定,凡是当即认罪的人,不仅不用遭受酷刑,而且还能免死,狄仁杰当即认罪了,来君臣认为狄仁杰态度良好,于是不加以防备。

后来,狄仁杰偷偷借来笔墨,从被子上撕下来一小块帛,写明了冤屈,将其塞入棉衣,又托人送到了家里。

狄光远是个聪明人,父亲托人送棉衣,必然大有深意,于是亲手拆开了棉衣,当时就发现了这个救命帛书,于是立马拿着帛书面见武则天申冤,后来终于救下了父亲的性命。


三儿子狄景晖比两位哥哥差太远了,可能是狄仁杰忙于政务,忽视了狄景晖的教育,长大了的狄景晖成了纨绔子弟。

后来狄仁杰给他谋了个差事—魏州参军,哪知道他到任之后,贪污受贿,鱼肉乡里,无恶不作,狄仁杰好不容易攒下的好名声被他一朝丢尽。

当年,狄仁杰在魏州干过刺史,为官清廉,勤政爱民,还挽救了魏州全城百姓的性命。

当时,契丹大军侵犯魏州,城内百姓人心惶惶,乱成一锅粥,这时候狄仁杰临危不乱,迅速派兵维持秩序,又当众告之百姓,大唐援军不日将至,大家不用惊慌。


后来,契丹密探潜入城中,发现百姓生活如常,毫不慌乱,又听说唐朝大军将至,于是就快马加鞭回去禀报,契丹首领听说此事之后,长叹一声,悻悻地率兵离去。

魏州百姓为了纪念狄仁杰丰功伟绩,集资建了一座生祠,哪知道狄景晖来到魏州不久,就迅速搞臭了父亲的名声,百姓一怒之下,就把狄仁杰的祠堂砸了!


一半秋色


狄仁杰是被自己的败家儿子给坑惨了。

狄仁杰是一代名相,备受女皇帝武则天的尊重,他素有破解疑难杂谙的名声,成为后世人眼中的传奇。但可惜的是,狄仁杰生了一个不成器的儿子。

作为唐朝的一代名相,狄仁杰素以智慧而闻名,是历史上的“神探”。后人甚至还用《狄公案》这部公案小说,神化了狄仁杰的形象。

这些都是后人爱戴狄仁杰的表现。但是,如果把目光对准唐朝同期的老百姓,情况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唐朝的老百姓,在狄仁杰死后砸了他的祠堂——而这种恨之入骨的举动,缘由就在于狄仁杰生的那个鱼肉乡里的好儿子,以致父亲死后不得安宁。

狄仁杰一辈子共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名叫:狄光嗣、狄光远和狄光昭。

这里说的就是三子狄光昭。狄光昭后来改名为狄景晖,被任命为魏州司功参军。

在魏州期间,狄景晖是无恶不作,史书称他“颇贪暴,为人所恶”。

而不巧的是,狄仁杰曾经是魏州的父母官,政绩卓著、体恤百姓,所以当地老百姓曾为狄仁杰立生祠。

然而,狄景晖的无恶不作让老百姓愤怒了,于是就发泄到狄仁杰的身上,众人“乃毁仁杰之祠”。

由此可见,狄景晖真是历史上坑爹的典范案例。正是因为他,连累自己老父亲的名声受累。

在唐宪宗元和年间,由魏博镇田弘正所提议,重新修建了狄仁杰的祠堂,才算是完事。


HuiNanHistory


正所谓爱屋及乌、恨乌及屋,狄仁杰生祠正是因为这样的道理才被百姓们给砸得稀巴烂的。

在各种影视剧中,狄仁杰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严明的判官形象。

很多人在不了解历史的情况下,还以为这些形象是演义、影视剧编造出来的,而实际上,这些形象在历史中是真实存在于狄仁杰身上的。

历史中的他,确实是那种断案严明的好官。

在狄仁杰科举得名后,他最早担任的就是汴州判佐这等判官官职。

后来随着工作能力的出色、突出,他就一步步得到了提升,最终成为了大理寺丞,地位相当于现如今人们所说的最高法官。



在他担任这些相关官职期间,他运用了一些极为高效的断案方法为百姓们处理起了案件。

最多的时候,他一年能处理17000起案件,按照一年365天计算,就相当于一天处理了46起案件,这等效率,在现如今都是绝无仅有的。

而且,这些庞大的案件处理量都并不是他为了求政绩而滥竽充数乱判的。

当时,他对待每一个案件都非常严明地审查了其中的细节,每当他作出了判决之后,百姓们都会没有任何怨言地接受他的判决。

从这些方面,我们就可以知道狄仁杰对每一个案件的态度以及处理的状况。

狄仁杰人生的低谷和重新崛起

在地位上升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狄仁杰慢慢改换了仕途方向,开始从审判界转换进入了政界,先后担任了宁州刺史、江南巡抚使、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宰相”等职位。

在拥有了宰相地位之后,狄仁杰就走上了他的人生巅峰。

不过在他走上人生巅峰没多少年,由于受到一位奸臣的陷害,他就被武则天摘去了丞相官职、贬为了县令。

而在狄仁杰被贬为县令期间,一件事情的发生挽救了他的仕途。

这件事情就是契丹人的入侵。

在契丹入侵之后,因为河北地区无人作镇,武则天就开始想起了曾经做过宰相的狄仁杰,当即将其任用为魏州刺史,让其抵御起了契丹的入侵。

正是由于狄仁杰完美地解决了契丹人的入侵,武则天才改变了原本对狄仁杰的惩罚,恢复了他的宰相官职。

在此事过后,虽然狄仁杰马上被调走了,但是当地的百姓们却一直因为此事纪念着狄人杰的恩情,为他建立了生祠歌颂他。

如果不是狄仁杰的三儿子狄景晖后来在魏州实在太过于胡作非为了,那么这些百姓在后来很多年的时间中可能仍然会供奉着狄仁杰的生祠。

恨乌及屋的百姓们

在狄仁杰复归了宰相官职之后,武则天由于对狄仁杰的信任,就接连对狄仁杰的几个儿子进行了提拔。

狄仁杰的三儿子狄景晖正是在此过程中被提拔为了魏州参军。

狄景晖此人在魏州为官初期为了迷惑自己的父亲,一开始的种种作为还是比较受百姓们认可的。


但是随着他在当地为官的时间越来越长,他的本性却渐渐暴露了出来。

接下来,他依仗着自己的权势在魏州胡作非为了起来。

按照道理来说,他的官职是不足以支撑他在魏州胡作非为的,但是因为他的父亲是狄仁杰、是当朝宰相,在很多官员不敢得罪他的情况下,他就得寸进尺地做出了很多天怒人怨的事情。

在长久的欺压过后,忍无可忍又实在没办法的百姓们就愤怒地把当年他们给狄仁杰建立的生祠给砸了。

在狄景晖的极力隐瞒下,狄仁杰原本是不知道自己儿子所做事情的。

但是随着这件事情的闹大,狄仁杰开始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在知道自己一直以为非常乖巧的儿子如此胡作非为后,狄仁杰十分的生气,于是就除掉了狄景晖的官职,让他承受到了为祸百姓的下场。

百姓们砸狄仁杰生祠的原因

至于百姓们为什么要把狄仁杰的生祠给砸了,主要原因是他们觉得狄景晖是狄仁杰的儿子,狄景晖做出这样的事情,跟狄仁杰的管教不严有很大关系。



而狄景晖之所以敢做出这样的事情,在他们的眼中也跟狄仁杰的包庇有关。

因此在他们觉得自己看错了人、膜拜错了对象之后,他们就生气地把狄仁杰的生祠给砸了,那时候,在恨屋及屋之下,狄仁杰在他们眼中的形象可能就跟一个欺世盗名的伪君子差不多。


孤客生


随着《神探狄仁杰》以及狄仁杰系列影视剧的热播,狄仁杰作为东方福尔摩斯的“神探”形象、不输包青天的清官人设都深入人心,备受后人爱戴。

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确实是非常出色,年少时勤学苦读,参加科举后明经及第,后又得到了阎立本的举荐,升任为并州都督府法曹。

在担任大理寺寺丞时,上任一年就秉公决断了积压多年的旧案,事后无人申诉冤枉,其办案能力可见一斑,影视剧塑造的专门侦破大案悬案的神探狄仁杰,虽有艺术加工,但也算尊重历史。

狄仁杰为官正直,不畏权贵、敢于直言,他的人品和办事能力得到了武则天的肯定与欣赏,屡次得到升迁,可忠臣良将的路上总少不了奸佞的陷害,狄仁杰也曾因为小人的构陷、政敌的打击而屡遭贬黜,狄仁杰的一生就是这样升官罢黜,启用罢官,来来回回,曾两度官拜宰相,权倾朝野,也算不枉为官一生。

鲜为人知的是,狄仁杰还是一位优秀的将领,精通兵法,骁勇善战,武则天执政期间,突厥侵袭大唐边境,烧杀掳掠,边境百姓深受其害,武则天便是让狄仁杰挂帅,讨伐突厥。

狄仁杰病逝后,武则天为了悼念他废朝三日,并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其谥号“文惠”,后代的皇帝也对狄仁杰也有追封追赠,还让狄仁杰附祭中宗庙廷,有配享太庙之荣。

民间各地对狄仁杰也是更加推崇,为了纪念狄仁杰,各地纷纷都为他修建了祠堂。

狄仁杰清正廉明、断案如神,十分受百姓敬仰,为何在《旧唐书》中却记载道,他的祠堂被愤怒的百姓砸毁了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件事与狄仁杰本人并没有太大的干系。自古以来,都有恩荫功臣后代的规定,唐代也不例外,其实“恩荫”就是一种变相的世袭制,狄仁杰受皇室宠信,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就会得到一些皇室的封赏和官职。

狄仁杰共有三个个儿子,长子狄光嗣、次子狄光远、三子叫狄景晖。狄仁杰死后,长子狄光嗣居嫡居长,受朝廷重用,所获得官职也比兄弟更大,成了从三品的刺史。次子狄光远仁厚谦和,一直在家中侍奉父母,照顾家庭。

这就让只得到了一个八品司功参军职位的小儿子狄景晖十分不满,就因为自己晚出生了几年,所得到就比自己的兄长少了那么多,这让他十分气恼。

心里不平衡的狄景晖在魏州上任后,就开始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而且行事暴戾。在《旧唐书》中是这样描写他的“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狄景晖又贪又暴,触怒百姓,导致自己的父亲狄仁杰也遭受了百姓的迁怒。

魏州百姓们苦于狄景晖的压榨,于是将一腔怨愤发泄到了狄仁杰身上,认为是狄仁杰没有教育好他的儿子,让他如今祸害百姓,“子不教,父之过”,百姓原本心中对狄仁杰的敬仰和爱戴都被心中积压的愤怒埋没了。最终百姓们冲进了狄仁杰的祠堂,一顿打砸,供奉的牌位、雕像全部毁坏,而且再也不供奉狄仁杰。

要说这狄景晖,可真是坑爹的一把好手,仗着自己的官职和他父亲的影响力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狄仁杰的清誉和名声都毁在了他的手里。而狄仁杰虽然并没有做什么对不起黎民百姓的事,在这件事中也算得上是无辜受累,但是他教子无方,也难怪百姓们连他也恨上了。


史论纵横


这个标题会以为百姓砸了狄仁杰的祠堂,是因为痛恨他本人,但其实并不是,狄仁杰一生的功绩自然是很多的,之所以祠堂被砸了是因为,他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子。大家都知道,前人拼命努力,高官厚禄,就是为了造福孩子,尤其是古代的时候,比较流行继承,但一般继承的都是嫡长子,老二等是没有权利去继承父亲的地位的。

狄仁杰这个人物,活着的时候名气还没很大,去世以后,唐朝才开始对他做的事进行封赏,大家都知道他很受武则天的认可,他生前有多辉煌,死后就会怎样被祭奠。他去世以后,他辉煌的成果自然就到了儿子的身上,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狄光嗣,一个叫狄景晖。他给后代流了不少光辉,狄光嗣是长子,自然是继承了父亲的所有,另外还受到了当时当权者的信任,同时狄仁杰在百姓那里的名气还没有消失,所以狄光嗣也受到了很多百姓的尊重和喜爱。

696年的时候,契丹首领来作乱,河北局势人心惶惶,武则天为了稳住局面,就让狄仁杰来魏州当刺史,魏州是河北很重要的一个地区,要想占领住河北,就一定要守住这里。前任刺史也很害怕契丹人,就把边境的百姓带入内地,还修建武器,使得当地百姓人心惶惶,都没人种地了,大家都开始怨恨。狄仁杰一上任,对方就主动退兵了,虽然百姓不认识他,但是是大家想看到的局面,百姓们都开开心心去务农了,一篇安宁,为了纪念狄仁杰,百姓们自发的为他修建了祠堂,立碑。

罪魁祸首


大儿子受人喜爱,深受父亲喜欢,但是他的第二个儿子却什么都没得到,只是一个小官,自己的父亲扬名天下,自己却混的很不好,他的心中自然是很生气,慢慢心中的仇恨增长,他开始做坏事。可以看出是狄仁杰之前没教育好他,他对百姓是很狠心的。

古代选用官员的时候都是要避险的,狄仁杰认为自己在魏州是有百姓基础的,所以就推荐二儿子去魏州担任个小官职,毕竟大儿子是很省心的,还受到过武则天的表扬,就这个小儿子不太让人省心,他希望儿子到了魏州,看到自己曾经的辉煌,也许会有些改变。但是他的秉性是无法改变的,去了魏州之后,不仅没有受到父亲的影响,反而更加的野蛮,把钱都受到自己的口袋中,引起了当地人的愤怒。

不知过了多久,百姓们就把怒气撒到了狄仁杰的身上,他教育了这样的一个孩子,迫害老百姓,所以百姓们就把祠堂给砸了。像这样儿子做错事把气撒到父亲的头上,但也不多,之所以狄仁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狄仁杰的名声是在太好了,和孩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像这样越是优秀的人,就会被要求的越严苛,所以百姓就把气撒在他身上了。


春秋乱舞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狄仁杰有一个“坑爹”的儿子,坑了自己老爹。

狄仁杰,唐代名相,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都是口碑极佳的,但狄仁杰的儿子却很不争气,成功地坑了健在的老爹一把,惹得老百姓砸了狄仁杰的祠堂。

正史记载,狄仁杰有三个儿子,狄光嗣、狄光远、狄光昭(狄景晖)。

按理说,虎父无犬子,尤其狄仁杰这种洁身自好、家教甚严的名臣,教育培养子女应该不在话下,但狄景晖却是一个例外。

狄仁杰是并州(今山西太原)人,他曾担任魏州(今属河北)刺史,为官清正,爱惜百姓,深受爱戴,当地老百姓为表感激,争相立碑颂德,甚至给他立了一座“生祠”供奉。

后来,狄仁杰的官越做越大,他的儿子也靠荫补入仕为官,其中狄景晖到了狄仁杰曾任职的魏州当了司功参军,大概相当于县处级干部,可狄景晖没有继承父亲当初做官的清风正气,反而是贪婪残暴,乱搞一气,搞得民怨沸腾,跟狄仁杰形成鲜明对比。

老百姓很痛恨狄景晖,但又不能公然把他打一顿,就把怒火撒到了狄仁杰身上,他们认为狄仁杰教子无方,养出这样一个儿子来祸害百姓,于是跑去砸毁了狄仁杰的生祠。

狄仁杰听说这件事后非常气愤,坚决罢免了狄景晖,狄景晖跪地求饶,很多人也为他说情,但狄仁杰仍坚持严惩不贷,最终博得了群众的认可。

虽然狄仁杰的生祠被毁,但这只是当地百姓在激愤之下的一时情绪发泄,并非针对狄仁杰本人,也并未影响狄仁杰一贯的良好口碑。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答:很多人对狄仁杰的了解,是通过侦探系列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得来的。

的确,狄仁杰是一个断案如神的高手。他曾在仪凤元年(公元676年)被擢升为大理丞,掌管国家刑法大权,公正廉明,执法如山,明察秋毫,英明善断,到任仅一年,就判决了以前积压的几千件案子,牵涉到一万七千人。案子判决结束,没有一人喊冤,没有一个不心悦诚服。

但狄仁杰不仅仅是一个断案高手,他实在是一个“完人”的标本,是后世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他刚正不阿,敢于犯颜上谏,直陈己见;他是文人出身,却有统兵御边,有效地阻挡了突厥、契丹对边疆侵扰;他勤于吏职,爱民如子,每到一地任职,就造福一地,政绩卓著,老百姓在他活着时候就为他建造了生祠,几乎他任官的每一个地方都有老百姓为他修建的祠堂……当然,他最为后世史家所瞻仰的,就是有“复国大功”,劝谏武则天还政于唐。

狄仁杰早年到宁州任职,着力严惩地方贪官污吏,安抚民心,治理宁江(也叫九凌河),劝农植桑,大力发展生产,又推行积极的民族政策,抚和戎汉,短短一年时间,宁州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后来狄仁杰被朝廷提拔为冬官(工部)侍郎,宁州百姓依依不舍,哭声遍地。

狄仁杰离任之后,州民在城西庙嘴坪立了一块“狄公德政碑”。

越王李贞是李唐宗室,不满武则天篡位,他在担任豫州刺史时,起兵造反。

李贞事败后,有五千多豫州州民遭受到了武则天的血色清洗,将要集体处死。

前来出任豫州刺史的狄仁杰心急如焚,不顾律令森严,毅然写了一份《奏从越王举兵诖误免死表》,将这些人保奏了下来,被改判为流放,迁徙丰州(今内蒙古河套西北)。

这些从鬼门关上回来的流徒行经宁州,宁州父老告诉他们:“你们能大难不死,正是我们狄公冒死相救所致!”

流徒们听了,全都感激涕零地跪倒在宁州百姓所建“狄公德政碑”之下放声大哭。

从此,后世又将宁州的“狄公德政碑”称为“梁公坠泪碑。”并在立碑处加建了一座“狄梁公庙”。

后世凡到宁州做官者,无一不去“狄梁公庙”前祭祀。

宋范仲淹知庆州时还亲自撰写了狄梁公的碑文,对狄仁杰的一生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知府赵鸣乔还自筹经费,重修了“狄梁公庙”。

后世还在宁州建起了“狄公祠”,其中狄公祠的“梁台雪霁”被誉为庆阳府八大胜景之一。

狄仁杰因为触动朝廷权贵的利益,不久被撤去豫州刺史之职,先贬为复州(今湖北沔阳西南)刺史,接着又贬为彭泽令。

彭泽正遭受饥荒,狄仁杰不管自己的处境险恶,向武则天上《乞免民租疏》,为百姓请命,为百姓申请赈灾,同时也积极组织生产自救。

渡过难关后,狄仁杰革新吏治,,劝课农桑,鼓励生产,把彭泽地方的经济搞得蒸蒸日上。

彭泽县人民感其恩德,集体自愿捐钱捐物,为狄仁杰建立了一个生祠堂,把狄仁杰当神来拜。

唐朝末年,诗人皮日休到此看到狄公祠香火还是很旺盛,大为惊叹,作《狄梁公祠碑》。

契丹入侵,河北骚乱,武则天起用能人狄仁杰任魏州刺史。

狄仁杰到了魏州,不但协助官兵赶走了契丹兵,还推行“缓赋宽役,劝农课桑”政策的进行积极治理,使百姓安居乐业,且仓廩充实。

武则天欣喜之余,升狄仁杰为河北安抚使。

魏州吏民恋恋不舍,在魏州城西南不远处(今大名县城东五里)为狄仁杰修建生祠一座,相约每年岁首来到祠堂,献上猪羊美酒,为他祈祷祝福。

就是这座由魏州百姓亲手建造的祠堂,在若干年后,又被魏州百姓亲手所拆。

魏州百姓并不是痛恨狄仁杰本人,而是痛恨狄仁杰那个不成器的儿子狄景晖。

狄景晖在狄仁杰去世后,曾担任魏州司功参军,贪婪残暴,祸害一方。

百姓一怒之下,恨屋及乌,就把祠堂捣毁了。

不过,随着时光流逝,到了晚唐,百姓对狄景晖的劣迹渐渐淡忘,仍然感念狄仁杰清正为民的恩德,又把狄仁杰祠堂重新修建了起来。

即使时光已经过了千余年,在现大名县城东五里,金大公路南侧,依然树立当时人们修建的狄公祠碑。

正所谓,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碑银碑不如群众的口碑啊。


覃仕勇说史


千错万错都是他儿子狄景晖的错,自己的行为让父亲颜面扫地,真是虎父犬子。狄仁杰英明一世,但却也糊涂一时,防盗防贪却忘了防自己的儿子。自己政治清明,儿子却贪得无厌,祸害一方。子不教,父之过也。

狄景晖,是狄仁杰最小的儿子,深受宠爱,但生活一点都不检点。巧舌如簧的他蒙蔽狄仁杰的双眼,自己却胡作非为,弄得民不聊生,以至于百姓痛恨狄仁杰。

《旧唐书》有言:“仁杰尝为魏州刺史,人吏为立生祠。及去职,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

大概意思就是,狄仁杰在魏州当刺史时体恤百姓,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魏州百姓为他立了一块功德碑以此纪念他。

等到他离职十多年后,他的儿子继承父位来到此地当官,但却鱼肉百姓,魏州百姓苦不堪言,于是毁掉了曾经纪念他的功德碑。

整个事情的由来是这样的,当初狄仁杰上任魏州刺史,为人清廉,事事为民做主,严惩当地恶霸。魏州百姓的生活大有改善。

而当年,契丹大军又要来侵扰,整个魏州人心惶惶,百姓乱成一锅粥。狄仁杰迅速派军稳定民心,让百姓活动如往常,毫无混乱现象。


契丹密探见此状,快马加鞭回去禀报,契丹首领认为大敌压境,百姓必会乱阵脚,城内必有所防备,所以毅然撤兵。

魏州百姓躲过了大灾难,而狄仁杰又是个好官,于是魏州百姓便给他建了祠堂,立了功德碑。

由于政治有为,狄仁杰又被提拔。十几年之后,狄仁杰的儿子狄景辉来到魏州担任担任司功参军,不在父亲的眼皮底下做事,他便为所欲为。

当地的恶霸与他勾结一起欺压百姓,苛捐杂税,百姓苦不堪言。知道他是狄仁杰的儿子之后,百姓更加愤怒。认为生出这样的儿子狄仁杰也有过,于是百姓冲进祠堂捣毁。

有密探汇报狄仁杰,狄仁杰听闻愤怒不已,命令人撤了儿子的官职,断了他的俸禄。

狄景晖没有了俸禄,也就没有了花天酒地的资本,于是又故伎重演。跪着说自己会洗心革面,为百姓谋福。

许多大臣又纷纷向狄仁杰求情,但狄仁杰丝毫不肯给他将功补过的机会,毕竟民心已经向背,若不严惩,也枉他一生英明。


狄景晖依旧被罢了官,并且厉声告诫自己的儿子:兴邦,不可以用贪婪之人,应当选贤举能,此乃治国之道。百姓得知后,又将被捣毁的祠堂重新修整,以此纪念他的刚正不阿。

其实狄仁杰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出人头地,就这个狄景辉专门让他背黑锅。

祸害百姓对于狄仁杰来说是最大的罪过,无论是谁都不可容忍,所以亲生儿子也被他严惩不贷。

这样的好官确实深得民心,也是百姓安居乐业强有力的保障,但这样的清官,确实不多。

而狄仁杰这一生,最愧疚的人无疑就是娄师德,差点“恩将仇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狄仁杰为人耿直,刚正不阿得罪了不少人,他与娄师德同为宰相,自己经常遭到其他官员的排挤甚至诋毁,官职几度沉浮。但是娄师德却不一样,他的宰相一职一直稳坐。

娄师德与狄仁杰的性格不一样,他不会直接将坏人揪出来,“逆来顺受”的性格使他很少得罪人。

贪官当道,他也绝对不会惩治任何人,他一心只会退让,这就是他所谓的“与人为善”。

说娄师德懦弱没骨气的人并不少,不屑与他为伍的朝廷大臣也非常之多,但是不论别人对他成见有多大,武则天却异常喜爱。


狄仁杰认为娄师德唯唯诺诺,自己不愿意与他共同办公。身居要职,却不为百姓谋福,贪官污吏却不敢揪,也是个没骨气的人。

武则天听闻,也知狄仁杰其实是要自己撤了娄师德的宰相一职。武则天又问狄仁杰,在他眼里娄师德算是一位贤人否?

狄仁杰回答说:他固守边疆多年,确实是有功劳,但此人是贤中不足。其实狄仁杰的意思还是娄师德坐在宰相的职位,他的才能是不配的。

武则天又说:“当年娄师德率领18万兵马与吐蕃叛军大战,凯旋而归,又用计使吐蕃稳定,使得边疆百姓安居乐业,是否称得上贤?”

狄仁杰哑口无言,但理不直,气却壮的说:“他不能够知人善任。”

武则天笑着说:“你的宰相一职都是娄师德力荐的,难道娄师德推荐的不是贤人,而是闲杂人吗?”

狄仁杰听罢,才知自己的官职是娄师德力荐的,内心惭愧不已的说:“娄公竟宽容至此,我真是配不上娄公的宽宏大量,实在惭愧。”

其实娄师德是有他的为政之道,不强出头,却以智取,特别是贪官污吏横行的时代里,保身才能又机会将他们处置。
他不争,并不是他怕,而是要谨慎从事,看似唯唯诺诺,其实是大智若愚。武则天得娄师德与狄仁杰,可谓稳坐龙椅,江山可保。


史之策


狄仁杰可谓是一位传奇人物,断案能力超群,不惧达官显贵,为民着想,赢得了美名。而且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在潜移默化中深远持久地影响了武则天的行事,使武则天一朝呈现出贞观遗风的风采,不得不说,这样一位公正严明的官员着实是大唐的幸运。

但是有一件事情却令人匪夷所思,那便是老百姓对他原本是敬佩有加,但是态度却突然间三百六十度大转弯,转而变为憎恨。如此爱憎分明,着实引人好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且随笔者一同分析。

其实老百姓对狄仁杰的态度骤变与狄仁杰的儿子息息相关。可以说就是因为他的坑爹儿子才会发生这样的局面。

由于狄仁杰的功绩卓绝,政府为了褒奖他,将他的荣誉延续到他的后代。狄仁杰一共有三个儿子,一个叫做狄光嗣,还有一个叫做狄光远,另一个叫做狄景辉。作为嫡长子的狄光嗣享有了狄仁杰拥有的荣耀,但是次子狄景辉却十分惨淡,这样的天上地下很容易就引发心理的不平衡。狄光远此人心胸宽广,不为这些凡尘的牵绊所累,丝毫不介意。

作为三儿子,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自己的父亲名气大到享誉全国,自己却勉强做个八品小官。如此的高低落差,使狄景辉内心的阴暗面与日俱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便在自己任职的地方兴风作浪。

魏州当地的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境地,这样一个胡作非为的地方官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此起彼伏,横征暴敛、强抢民女不在话下,而且将地方官僚队伍变成自己的喜好场,与自己狼狈为奸的则任用提拔,与自己不相契合的就肆意罢免,任人唯亲到地方政府像是自家的后花园。

如此行径,怎能不让老百姓深恶痛绝,可是却是敢怒不敢言,因为他的父亲是狄仁杰,那可是国家有功之臣。最后就算是官位高至宰相,也是对他无可奈何。

这里笔者不禁好奇,狄仁杰是否知道自己儿子这般胡作非为呢?这位狄景辉不得不说掩藏极好,做官前期丝毫没有任何放肆姿态,老老实实,狄仁杰深信不疑。不过后来也是对他的各种也是不得而知。于是在其他官员看来,这就是一种包庇,在摸清狄仁杰的态度后,大家也只能对狄景辉的恶劣作风一忍再忍了。

忍无可忍的百姓又能怎么办呢,他们怎么可能为狄景辉这样臭名昭著的恶人立生祠供奉了,于是他们将矛头对向了狄景辉的父亲狄仁杰,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狄景辉各种违反法律的行为都是狄仁杰没有好好教育自己儿子的结果,那么只能由狄仁杰自己来吞下这样的恶果。百姓中原本对狄仁杰钦佩不已的都转为厌恶,甚至于把他的塑像砸烂。

这位坑爹神娃将狄仁杰累积的一世英名都消失殆尽,实在是有愧于他的父亲。终于天在做,人在看,狄景晖的所作所为最终还是传到了狄仁杰耳中,他立马奏请将小儿子的官职罢免,停发他的俸禄,终于意识到自己所做非事的狄景晖痛哭流涕,悔不当初,向自己的父亲下跪求饶,可是狄仁杰依旧是铁面无私,并对他说:“贤者当举,贪者当罚。这是用人之道,兴邦之法。”

狄仁杰和他儿子的故事实在是发人深省,为官者当理清家中事,且应使后人清白示人。哪怕盛誉如狄仁杰,百姓也不可能会容忍他的子嗣为非作歹。因此,为官者就需踏踏实实为民办事,不得掺杂私欲,更不应该滥用权力,否则只会使百姓深恶痛绝,自己恶名缠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