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日本狙击手真的会把自己绑到树上直到战死,是真的吗?

孜越九歌


实际上,在山地丛林作战,狙击手上树作战,是一个常规战术。并不是日本人所独有的,几乎所有国家狙击手在丛林作战,都会上树。

比如在1965年,越战著名的德浪河谷战斗,美军狙击手就趴上树,利用开阔的视野,搜寻向美军开火的越军机枪火力点。越军狙击手也同样上树,因为,摩尔的部队建立了环形阵地。越军狙击手只有在树上,才能看到环形阵地内部,才有射击机会。

因为在猎鹰登陆区的美军炮连,向摩尔营外围发射了4000发炮弹,同时,还有大量机枪在封锁道路。越军狙击手根本无法从地面接近美军阵地。3连机枪手帕里思一个人在哪个晚上,就打死了100多名要从地面渗透的越军。

越军狙击手只能爬树,在树上观察和打击,正在疯狂扫射的美军机枪手和迫击炮手。在我军,在丛林作战,甚至,还可以把无后坐力炮搬到树上,利用良好的观察视野,打击对手。这就是,背包绳吊着炮筒,在树上隐蔽射击。

但火炮上树的困难是选位不便、上树艰难,弊端是开火后很容易被敌侦察识别,需要快打快撤。优点是,热带山地丛林,在地面炮兵看不到目标,也不容易架炮。在树上,视野好,有利于隐藏伪装,适合组织冷枪冷炮战斗。

62年11月16日,中印边境反击战,我军75炮班副班长方纯德就将火炮架上树,利用视野优势,一举打掉了印军2个机枪地堡。


深度军事


这个是真的,挂树上狙击美军这种事,日本当年在太平洋上没少干。以至于,有的美军看到大树就觉得里面全是日本兵,尤其是那种树叶子多的,美军有时候都能直接吓尿了。但上面那个日本兵明显更悲催。

二战后期,日本在岛屿上和美军对抗,一点优势没有,日军玩起了游击战,一些草丛后面,没准就蹲着一个日本兵,美军一过来,立马大喊一声板载,然后就是一刺刀。更简单的就是直接上树,狙击美军。

日本兵在树上用绳子绑着自己,其实并不是怕自己跑了,实际上是怕自己掉下来,就和安全绳一样。有些树呢,上树就得用绳子爬,上去一待就是一两天,不弄个绳子绑着真容易掉下来。

在看这个直到战死,这个其实更简单。在树上和美军交火,基本就是死路一条,涉及不到直到战死,因为开火了,十有八九活不过五分钟。树上并不是个狙击手应该待的狙击阵地,因为不好撤退,视野好隐蔽好,但是没后路。

上树了的日军,就等于是自杀式攻击了,没有退路。在美军众目睽睽之下,日本兵从树上慢慢爬下来,也不是那么回事,一梭子下去就报销了。如果直接跳下来,估计直接腿摔断了,或者死了。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美军就直接集中火力开火了,而且,直接就是个筛子。然后从树上掉下来个倒挂的日军。


军武文斋


你就这么想,日本人能把宝贵的飞行员都送去板载撞船。陆军马鹿算个毛,挂树上也不是为了特地绑树等死,而是太平洋岛上你不上树真不行...

你就看这个环境,在地上的话,毛都看不到。

而日本人又是个什么鬼,和米帝的装备、火力、后勤差距太大了。能换命就谢天谢地了,在树上好歹视野好,保证能打死几个美军之后再被集火打死已经很对得起天皇了。

至于拿绳挂树,两个原因

一个是热带岛上多是椰子树、棕榈树这种直挺挺的树本来就应该帮着绳子爬。


二个是挂树上一埋伏就是几天的,而椰子树这种也缺乏粗壮的树枝来支撑。绑绳防止掉下来也是个常规操作。

所以说...当日军在树上发现美军,开枪。运气好点的能打死几个美军,运气不好的话。就直接被美军拿火焰喷射器糊了,或者美军发现这儿有挂树日军,直接叫舰炮犁一顿先。


疯狗的轻武


首先自然是固定自己的位置,因为树的结构大部分都不一样,不是所有树都能让狙击手稳定的进行射击,所以就需要自己固定在树上,这样一来提高了稳定性,而且由于狙击任务一般要等候数天目标才会出现,在这期间在树上休息很容易坠落下去,所以就更需要把自己固定起来


而且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里,棕榈树很多,这种树本身就不易爬上去,需要借助绳子等工具,就算爬上去了,你也不容易稳定身形,所以需要绳子进行固定,不让自己能掉下去。

至于为何不留退路,这就是把自己拴在树上的缺点了,为了稳定性考虑,必须有所取舍,上到树上固然视野提升了,但是开枪之后被发现的概率大大增加,日军所使用的九七式狙击步枪枪口焰极其不容易被发现,导致夜战时美军很容易就被冷枪打死,但实际上这些日军狙击手自一上树开始就不准备活着下来,他们凭借自己穿的的伪装服和选择在夜晚进行战斗来尽可能的降低被发现几率,这也导致后来美军见到生长密集的树冠就轻重火力重点“照顾”,再过分一点就火箭筒喷火器把树冠给炸平或者烧烂。


(日军使用的九七式狙击步枪)


战斗机解说家


这是一种日军狙击手的“传奇战术”。但这种战术的后果导致却导致了日军的狙击手随着战争的进行,优秀狙击手越来越少,乃至于整个二战期间,日本没有出现过一个王牌狙击手。毕竟,有经验的狙击手都挂了,自然没有把宝贵的狙击经验传授给新人。

日军培养狙击手,强调的是个人精神力量,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狙击手,首先要枪法好,日军在二战中涉及水平普遍较高,因为日军在射击训练上对精度有着近乎变态的要求。

但对于一个狙击手而言,射得准只是其中一个要素,同时还需要狙击手头脑灵活,能够有效隐鲹和伪装自己,被发现后能够安全撤出阵地,在很多狙击手册中,都不提倡狙击手爬上书或者高塔这种虽然视野好,但不容易撤离的狙击点。

然而,日军在二战中后期不断溃败,东南亚和太平洋战争上的日军便普遍开始和神风特攻队一样采取一种“绝望战术”,他们的狙击手把自己绑在高高的树上,保证即使中弹受伤也不会从树上掉下来,仍然可以继续战斗直至死亡。中国驻印远征军称之为“自杀式火力点”。

然而,美军很快就发现了日本狙击手的这一战术特点,为了对付隐蔽在树上的日军狙击手,他们通常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机枪扫射可疑的树冠,或用37毫米反坦克炮发射榴弹(葡萄弹),直接把树冠剃个精光。日军狙击手自然也被打成了肉酱。

美军一旦建立滩头阵地,马上回组建前沿反狙击小组,随行的观察员负责侦察附近有可能隐蔽狙击手的树木,有时美军也会用14毫米反坦克枪,用打坦克的高初速子弹打透树枝和树叶,然后把藏在里面的日本狙击手击落。

不过,日本人的坚韧并未随着战局失利而消退,美军越是靠近日本本土,日军的抵抗就越凶悍。当1945年美军打到号称日本国门的冲绳时,他们不得不采用大规模破坏战术来消灭日军蜘蛛洞乃至狙击点,甚至不惜用飞机大炮反复“蹂躏”一切可疑区域。

日军之所以出现这种把自己绑在树上的狙击战术,一是因为随着太平洋战争的失利,美国加快了对日的反攻,使得整个战局越来越不利,不得不采用这种类似“自杀式”的狙击战术,来换取对敌人更大的杀伤。

二是,日本士兵长期受到武士道精神的熏陶和培养,有一种对个人勇武和为天皇陛下效忠的牺牲精神,悍不畏死,毫不珍爱生命,所以为了挽回帝国的颓败趋势,把命不当命,玩命一般也要坚持战斗到底,以期如此能够阻挡住美军的攻势。

这种狙击战术,确实取到了一定的效果,毕竟日军士兵普遍射击水平就高,何况是狙击手。在太平洋战争初期,让美军吃尽了苦头,因为与日军相比,早起参加战争的美军几乎没有狙击概念,只有海军陆战队保有少量优等射手。

当遇面对大量受过良好训练兵拥有丰富经验的日本狙击手,美国海军陆战队立即于1942年在加利福尼亚的绿地军营等地建立侦察——狙击手培训中心,实施“基地化培养”工程。

与日军狙击手强调个人精神力量不同,美剧积极手们更重视技术与团队合作。像美军陆战队的侦察——狙击小组由狙击手、观察员和后备队员组成,其中后备队员的作用是用半自动步枪或者冲锋枪为小组提供警戒掩护。此外,与任务相对单一的日军狙击手不同,美军狙击小组京城需要嵌入低吼,潜伏下来进行侦查和目标指示,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相比之下,日军的狙击手,就跟厕所的手纸一样大多是一次性的,几乎出一次任务,都没有什么活下来的可能性。


江畔初见月


二战爆发之初,日军内实际上是没有专门设置狙击手的。
我们都知道日军实际上是一个军事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因此日军中士兵的武器配备都是尽量以节省资源为主的,因此我们在二战亚洲战场上,呈现出来的形象和欧洲战场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在欧洲城市之间的作战,实际上大部分都已经装备了半自动步枪或者是冲锋枪。
一开始日军同中国军队较量,由于中国处在一个落后农业国的时代,因此对上完全工业化国家的军队,完全不是对手,因此抗战初期,日军几乎就已经占领了中国半壁江山。
日军每一名士兵,几乎都接受过精度射击的训练,因此每一个几乎都有狙击手的潜质,曾经有一位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形容,日军士兵用平端步枪的姿势,就能够射中天上的鸟,这并不是吹嘘。
但随着在中国战场陆续陷入泥淖以后,日军为了掠夺东南亚资源,发动了太平洋战争,靠着初期偷袭,日军一度曾占据上风,那是因为美国一开始决定的是先欧后亚的策略。
美军逐渐腾出手来以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开始捉襟见肘,美军的战斗力相较于日军其实相差不多,更多的是武器上的差别。
1942年随着珊瑚海战役以后,日军逐渐的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距离珍珠岛海战过去也只有4个月的时间,可见双方在工业上的巨大差距。
日军在夺岛战役中逐渐转入劣势以后,其实无时无刻不再思考如何转败为胜,要知道日军悍不畏死的作战风格,也曾给美军留下的深刻印象,无论是瓜岛战役,还是后来的硫磺岛战役,美军在夺取这些岛屿的时候伤亡都很惨重。
日军由于得不到支援,因此在指挥官命令下,多是采用自杀式的战略战术。
采用大规模集团式的冲锋,冲击美军在岸上设置的防线,美军猝不及防之下损失惨重。
还有另外一种,据说也是学自中国敌后抗战的战术,采用游击战的方式袭扰,但是游击战主要是靠敌后人民群众的帮助,出其不意的攻打,但日军往往是一窝蜂的涌上偷袭,直到战死最后一个人,学得形似而神不似。
而自己绑在树上,采用精度射击的方式,也是属于自杀式进攻的方式,这些人利用精度射击,射杀敌人以后,同样也暴露了自己所在的位置,但因为绑在树上,因此无异于是断送了自己的退路,一般日军在狙击以后,往往遭到美军火力覆盖,很难有生还的可能。

漫步史书


这是真的!从经历过太平洋战争的美军士兵回忆录里很容易找到这样的描述,在很多的描写太平洋战争的影视作品中也有这样的场景:日本兵把自己绑在茂密的树上潜伏,美军士兵在搜索的时候,被突如其来的子弹打倒,美军迅速隐蔽,手中的自动武器全部招呼在子弹打来的方向的树上,日本狙击手一命呜呼。

在树上和美军交火,基本就是死路一条,因为一开火,打击对手的同时,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不能很好的隐蔽自己,这是狙击手的大忌,树上并不是个狙击手应该待的狙击阵地,因为不好撤退,视野好隐蔽好,但是没后路。上树了的日军,就等于是自杀式攻击了,没有退路。

原因有三点:

一、美日军火力差距巨大。太平洋战争开始以后,日军由于补给不到位,在单纯的火力比拼上,根本无法与美军对阵,往往是日军打一枪,美军打100枪,日军打一炮,美军打一百炮。近距离的交战更让日军头痛,美军两支最普通的M1加兰德步枪,能抵得上日军一个班的火力,更不用提美军普遍装备汤普森冲锋枪、勃朗宁BAR轻机枪等火力,像勃朗宁M1919重机枪这类大杀器,美军两个人就能拖着到处跑,美军的自动武器是日军“板载冲锋”的噩梦,就像集体自杀一样,日军士兵们也愈发畏惧从正面冲击美军。异常头痛的日军,发现自己在美军如同不要钱的火力面前很难讨到便宜,这样不仅没效果,对士气和兵力的消耗也非常巨大。迫于现实压力,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列出“以密林为依托,拉进交战距离,并通过分散的有效的远距离袭扰阻滞和杀伤美军”的战法。

二、日军对于狙击作战不够重视。日本是岛国,各种物资都比较匮乏,尤其是钢铁等战争物资,导致日军普遍比较崇尚于“精确杀敌”,再加上三八式步枪比较精准,日军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战争磨砺,部队整体射击能力非常优秀,所以日军对特种狙击作战不够重视,甚至是蔑视,因为他们的士兵个个都是优秀射手,这给予了日军那种不入流的狙击战术实施的条件,他们不需要也没有研究先进的狙击理论,往往派出优秀的“特射手”进行死亡袭击,所以称呼日军的狙击手叫“特射手”更加符合实际。日军在丛林中常常将多个射手放置在视野良好,能打击美军的必经之道上。这样虽然适合开枪,但自己暴露的风险也很大。

三、日本武士道思想影响。许多日军特射手深受武士道思想感染,抱着必死之心去作战的,他们本就是选择战死的士兵,没打算隐蔽和逃跑,他们的任务是尽量多的杀死美军,所以常规狙击手的观察手、撤退点、转移阵地、合理伪装等统统都不加考虑,由于日军上层不够重视,缺乏必要的狙击训练,日军特射手很难良好伪装自己,茂密的丛林也让伪装变得麻烦,更懒得费神在地面寻找狙击阵地,所以有些大树高高的树冠就成了这帮二百五们优选的狙击阵地。特射手们有时候有专门的联络员,他们负责送水和传播军令,互相之间以一些美军认为“奇怪的鸟叫”作为暗号,但只要战事吃紧,这些密林中的特射手被抛弃了。


王老先生有快递


狙击手在世界上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通过多次的大战,人们就发现了一件事,即便是靠着充分的弹药,也很难有效杀死一个士兵,通常要想有效击杀敌人,不断去堆积弹药,是没什么意义的,能利用弹药精准杀敌,才是非常合适的。

狙击手就有了足够的市场,在战斗的时候,他们可以非常精确击杀一些目标,甚至是一些重要的目标,也很容易被他们击毙,自古以来,军队就非常注重这些神射手,他们在军队里面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很多国家都有专业的狙击手,比如在二战的时候,就曾出现过很多的神射手,这些人也打出了一些杰出的成绩。日本就非常喜欢利用有限的资源,去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我们看到日本的军队,就往往喜欢使用这些步枪,这些枪在战斗的时候,击杀敌人要更加精准一些,相比之下,冲锋枪这类的武器,虽然能不断开火,但是太消耗弹药,精准度也不够高,日本人还是非常注重效率,能有效击杀敌人,就是更加适合军队的枪支,那么他们在大量采用步枪的时候,自然就会更多使用狙击手。

这些狙击手们在战斗中能发挥出不小的作用,有关日本的狙击手,也有过一些有意思的传说,比如有种说法就认为,日本的狙击手在战斗的时候,为了找到一个掩护的地点,就会使用一些极端的做法,比如他们把自己绑在树上,然后在那里固定射击,对方是很难发现他们的行踪,他们在战斗中还能出其不意,确实是非常精明的做法。日本军队的射击水准普遍是比较高的,他们的军队战术素养很强,因此在战斗中就能发挥出狙击的威力。

传言日本狙击手耐力惊人,为何会这样认为?原因十分有趣!

一开始的日本人,确实没有这类的打法,可后来他们就发现一个问题,利用好丛林,狙击手就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东南亚这些地方,都有着大量的密林,这些地方都能给狙击手提供非常有效的掩护。与美军交手的时候,日本军队的伤亡相当大,后期他们已经感到自己要支撑不住,就已经完全打疯了,像神风特攻队这些打法,都能被发明出来,狙击手自然就有可能发明出各种奇葩的打法,绑在树上打,也是比较有效的方式,起码能发挥出丛林的作用,人们在树上是很难固定好自己的位置,绑起来虽然有些极端,但还是比较有效的。

问题是,这种打法还是太极端了些,其实狙击手是不能长期在一个地方待下去的,狙击手需要不断更换自己的位置。他们在战斗中,实在是无法保证自己的位置不被敌人发现,狙击手缺乏着保护自己的能力,他们就只能靠着地形掩护。

通常狙击手身边还会有搭档,不过日本的狙击手,还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他们在战斗中,往往都是单独作战,很容易就被发现,一旦被绑在树上之后,他们就无法改变自己的位置,他们被发现了之后,就只能在这里被动挨打,根本没办法保护好自己,因此日本的狙击手,在当时的战场上死亡的概率是相当大的,他们也属于是打疯了,完全是打算要用自杀式的攻击。

这么打的话,肯定会死得很多,可相对来说,对美军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当然,这只是日本少量狙击手的打法,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用这种冒险的做法,大部分的日本军人,也没有那么傻,不是到了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会有人这么做的。总得来说,这些日本人明显是彻底疯狂了,他们不得不选择这种方式,所以很多人认为日本狙击手耐力惊人,绑在树上当然有耐力了,不过这也是日本的实力不够强,他们在战争的中后期,就已经明显支撑不住了,越往后的话,他们就会变得更加疯狂,这完全是为了所谓的幻想,他们还觉得自己能打赢战争。


猫眼观史


这的确是真的,不过多出现于太平洋战场。太平洋战场开辟以后,日军的板载冲锋在美军的加兰德步枪、汤普森、1919重机枪、勃朗宁轻机枪面前显得格外渺小,悍不畏死的武士道精神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最终还是选择了屈服。

头痛的日军虽然放弃了无谓的冲锋可不代表他们会就此将太平洋岛屿拱手送人,否则这战还怎么打!那到底该如何对付美军?

小日本想啊想啊想到头都疼了,刚准备伸展一下脖子,抬头就看见了茂盛的灌木,瞬间就有了一肚子的坏水,既然在美军的绝对火力面前讨不到好处,那我就采取分兵骚扰,遍地开花的战术,让美军顾此失彼。通过密林战和拉锯战对美军展开攻势。

虽然这种攻势前期的确给美军造成了不少困扰,经常好几个美军在树下走着走着就被树上的日军一枪爆头。

而且美军又是第一次见识到这种野路子,第一次遭遇难免会手忙脚乱。前期被日军这种战术耍得团团转,美军对此也是颇为头疼,毕竟树林太过密集,想找出小鬼子的藏身之处无异于在玩找不同。好在美军子弹多,只要日军枪声一响,所有的美军便会把子弹往那片树林招呼,而此时的日军由于已经被绑死在树上,根本没地儿跑只能在原地等死。果然是高处不胜寒啊,获取了宽广的视野的同时也失去了机动性。

那为什么日军一定要把自己绑在树上呢?

主要还是被逼无奈,地上打不过美军,只能另辟蹊径了。热带雨林之中茂盛的树林给了他们完美的先天条件,只需要找好一颗粗壮的大树再排遣一些“特射手”驻守即可,什么是“特射手”?日军特别注意培养士兵的射击水平,因此整个二战中日军射击的精准度普遍很高,正因为军队里射击精准的士兵太多所以日军对狙击手并不是特别重视,毕竟枪法好的不在少数。个个都是优秀射手,而他们中射击水平极佳的往往会被称呼为“特射手”,而他们充当的就是日军狙击手的角色。

让他们在树上对美军实行“斩首行动”再合适不过了,完美的密林配上一身迷彩服,只要不出声,他们就是整个密林中最靓的仔。

另外,藏在树上还避免了被美军侦察兵发现的几率,可谓是偷袭的绝佳场所。而且树上还可以避免被毒蛇昆虫等野生物种骚扰。日军为了避免自己从树上掉落经常会把自己捆绑在树上,捆在树上岂不是更容易死吗?

没错,的确挺容易死的。可是日军深受武士道思想的荼毒,在加上这群埋伏在树上的“特射手”本就是抱着必死的决定去作战,本就是死士,还担心什么隐蔽不隐蔽的问题吗?他们就是抱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净赚的念头在作战,逃跑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只要不被打死他们便会在树上死战到底。

当然日军除了会在树上袭击美军外,还会对美军实行“战术堡垒”战术,和在树上偷袭美军一样,也属于自杀战术。

日军会事先在美军可能经过的道路上挖好单兵坑,之后再在上面放置一些遮盖物。等到美军从这个坑道经过之后再从后面发动进攻,给美军造成前后夹击的困扰,战术虽好,可对于美军而言也只是稍微有点费手雷而已,经常一排手雷过去就一锅端了。

日军之所以回想起这种战术自杀式战术,一方面是因为太平洋战场到了后期,日军后劲不足、黔驴技穷了,另一方面则是日军对狙击作战的不重视,将已方狙击手当作消耗品使用,所以才会出现狙击手将自己捆绑在树上的一面。


历来现实


这是真的,在武器方面,日军的武器远远落后于美军,美军的加兰德,汤姆逊,喷火器……直接碾压,以至于只能和美军打游击战,挖暗堡,在树上搭建平台,或者用绳子把自己绑在树上,来暗杀美军,躲在暗处,美军经过的时候,直接冲刺,上去拼刺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