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菲女士的日记》:解读莎菲的渴望、欲望与绝望

我们很容易爱一个人,却很难理解一个人。一百多年前《玩偶之家》的娜拉,通过出走来宣示对无爱情感的反抗,被称为新时代女性的典范。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中对此进行了更犀利的解读: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而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主人公莎菲,则有着比娜拉更为强烈的反抗意识,对于内心的追求有着“飞蛾扑火,不死不休”的反抗精神。郭冰茹在评价《莎菲女士的日记》时,认为它体现了年轻人寻找自我认同留下了一个非常生动的记录。

丁玲文笔细腻,擅长通过透视人物性格的多重性与复杂性,来体现复杂多变的情感历程。《莎菲女士的日记》采用独特的日记体形式,巧妙的将“人物声音”作为第一表达者,将人物内心的变化细致展现。通过日记的形式,赘述了莎菲从被理解的渴望到对欲望的追寻,最终归于绝望的全过程。

《莎菲女士的日记》:解读莎菲的渴望、欲望与绝望


01莎菲的渴望,成为她感到空虚的根源

1.对诚挚情感的渴望

莎菲对诚挚情感的渴望,具体表现在她渴望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理解。

莎菲虽然性格乖张敏感,却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朋友韦弟、毓芳和云霖对她关怀备至,她要搬家,朋友立刻帮她找房子,她生病了,朋友日夜陪伴她,给她解闷,她发脾气,大家都让着她。以至于她觉得“简直舒服的不像住公寓,同在家里也差不了什么了”。

然而她却并不满足,因为她清楚的明白,朋友爱她,“更像爱一个小妹妹”的骄纵,他们对莎菲的爱,是盲目的怜惜,而非心灵上真正的理解。

《莎菲女士的日记》:解读莎菲的渴望、欲望与绝望


她在日记中写道:

“我总愿意有那么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偏偏我的父亲,我的姊姊,我的朋友都能如此盲目的爱惜我,我真不知道他们所爱惜我的是些什么:爱我的骄纵,爱我的脾气,爱我的肺病吗?有时我为这些生气,伤心,但他们却更容让我,更爱我,我真愿意在这种时候会有人懂得我,便骂我,我也可以快乐而骄傲了。”

她请好友毓芳和云霖看电影,毓芳却带来了与她心有芥蒂的剑如,而剑如,竟然能毫无芥蒂的与她说笑,面对同乡小姐们“惯做的笑靨”,她又气又恨,最终偷偷跑掉。

而当她陷入凌吉士的迷恋无法自拔,期望得到毓芳的解救时,毓芳却不能理解她的想法,“完全把话听到反面去了”。朋友的一切不理解行为,造成她内心的空虚。

莎菲的心理诉求,在3月22日的日记中彻底爆发出来,为了苇弟能够理解自己,她把日记交给他看。她将心交给一直对她忠诚的苇弟,然而这本用血泪滴成的日记,并没有让苇弟理解莎菲渴望的心,反而产生了更深的误解。

“谁又能懂得我呢?便能懂得了这只能表现我万分之一的日记,也只能令我看到这有限的而伤心哟!求人理解,而以想方设计用文字来反复说明的日记给人看,已够是多么可伤心的事!”

苇弟认为莎菲的举动只是为了告诉他对凌吉士的迷恋,让他知难而退。以至于莎菲觉得,这本日记真是糟蹋了。由此发出“我知道永世也不会使莎菲感到满足这人世间的友谊”的哀叹。

《莎菲女士的日记》:解读莎菲的渴望、欲望与绝望


2.对灵肉合一爱情的渴望

莎菲对爱情的追求,更多的体现在她对爱情的理解上:追求灵与肉的统一。

作品描述了两个同她产生情感纠葛的人物:一个是对她苦苦追求,她却无法产生爱情的苇弟,一个是仅仅一面就点燃了爱情之火,却败絮其中的凌吉士。

苇弟诚实善良,他对莎菲的爱热切而忠诚,他对莎菲包容体贴,甚至不论莎菲对他热络还是冷漠,友好还是捉弄,他都不生气,全都顺着依着。

在周围人看来,这绝对是一个好丈夫。天底下,哪有此一个能依着自己的丈夫更好的人呢?于是,朋友毓芳热心撮合,希望他们在一起。

然而莎菲却始终不能对苇弟产生爱意,因为在她看来,他思想平庸,缺少丰仪。

“假使苇弟能再聪明一点,我是可以比较喜欢他一些,但他却只能如此忠实的去表现他的真挚!”

苇弟爱她,却不能理解她,既然莎菲对家人、朋友都把相互理解视为最基本的要求,自然不能接受苇弟的爱。此时对爱情求而不得的莎菲,在苦闷中挣扎。

《莎菲女士的日记》:解读莎菲的渴望、欲望与绝望


这时候,凌吉士出现了。与无法产生爱意的苇弟不同,见到凌吉士的第一眼,莎菲就被他的丰仪吸引。凌吉士满足她对爱人的所有幻想,俊朗丰仪,博学有礼,南洋华侨,他的优秀甚至让莎菲这个小资女郎觉得,自己是从乡下来的土姑娘。于是,她那颗高傲的心立刻为凌吉士所臣服。

她大胆的表达爱意,寻求爱抚,甚至主动找理由搬到凌吉士的附近去创造机会,但是,凌吉士丰仪的皮囊下置着一个卑劣的灵魂。

“他需要的是什么?是金钱,是客厅中能应酬他买卖朋友的年轻太太,是几个穿的很标致的白胖儿子。他的爱情是什么?是拿金钱在妓院中,去挥霍而得来的一时肉感的感受。”


《莎菲女士的日记》:解读莎菲的渴望、欲望与绝望

此时的莎菲是矛盾的:一方面凌吉士带给她爱情的幻想和生命的生机,另一方面,又带给她绝望。

甚至在凌吉士吻她的同时,她感受到来自内心的鄙夷,她在心中高呼“我胜利了!我胜利了!”。最终,她决定悄悄南下,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她追求的是一种建立在高尚的情趣和共同理想之上充满现代色彩的爱情,但在这个时代中,她注定无法得到。

莎菲渴望被理解,纵使她的生活充满温暖,得到心仪人的爱抚,但是她绝不以灵魂为代价,贪图感官的享受放纵欲望,她要的是真正理解的友情,和灵肉统一的爱情。这进一步说明,她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真诚的渴望。

这本书最大的悲剧,是无论莎菲怎样做,都得不到她想要的理解。她与她爱的人灵魂无法匹配,与爱她的人精神无法共鸣。不难看出,莎菲的全部痛苦和泪水,源于没有理解、没有心灵沟通,因而没有真正温暖的情感,莎菲的悲剧,是理想者的悲剧,也是当时社会的悲剧。

《莎菲女士的日记》:解读莎菲的渴望、欲望与绝望


02莎菲对爱情的欲望,是对男女关系传统观念的颠覆

《莎菲女士的日记》创作于1928年,在争取个性解放这方面,与鲁迅《伤逝》中的子君,和柔石《二月》中的陶岚有共通之处。不同的是,莎菲解放的更彻底,更热烈。

莎菲是在封建时期“异样"的都市摩登女子,她思想进步,她热情大胆。尤其在爱情的追求方面,思想上,她“要他奉献出他的心”。肉体上,她渴望满足生理的欲望。在爱情上,她一直是主动的,她愿意以补习英文的名义来接近凌吉士,愿意“他的手攀上自己的腰”为自己创造机会,在她看来,爱情,必然伴随着灵魂与肉体的沟通。但是她大胆的爱情观,与当时的社会必然格格不入。

《莎菲女士的日记》:解读莎菲的渴望、欲望与绝望


朋友毓芳的爱情则是时代的代表:因为怕生小孩,所以不敢与爱人住在一起。

他们克制的欲望,如同《八骏图》中丙教授讲述的为树立克己形象,而在父母面前夫妇二人分两个床住的朋友。对于这种行为,追求真挚情感的莎菲自然无法理解。

“为什么不需要拥抱那爱人的裸露身体?为什么要压制住这爱的表现?为什么两个人还没睡在被窝里以前,会想到那些不相干足以担心的事?我不相信恋爱是如此的理智,如此的科学”。

她的爱是炽热的,追求彼此“肉体融化”的快乐,但是同时又是痛苦的,因为求而不得的苦闷。当她得知凌吉士丑陋的灵魂之后,恨不得把他“除了丰仪的外表,其他全部变成石头扔出去"。

在她的生活充满绝望时出现的凌吉士,给了莎菲最大的心理安慰,她把理想中的爱情看作她“生活的力”,因此,

当现实将她从幻想的天堂拉向失望的深渊时,她又陷入了更深的迷惘。

值得称道的是,在肉欲与灵魂追求的选择上,莎菲清醒了过来,她痛恨自己的甘于堕落,决计搭车南下,“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这个行为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莎菲把理想的爱情看的如同生命一样重要:不管凌吉士对她有多么难以抵抗的魅力,她也决不以灵魂为代价贪图感官享受。

《莎菲女士的日记》:解读莎菲的渴望、欲望与绝望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莎菲通过对爱情的自我毁灭,向我们展示了对灵魂之爱的高级追求“飞蛾扑火,非死不止”。

这部作品,打破了“男人进攻女人是为了性欲,女人吸引男人是为了生活”的传统思维。莎菲不仅在肉体上追求生理满足,在精神上也完全独立,丁玲的笔触细腻大胆,将莎菲对情感的把控,写的细致入微。通过莎菲乖张又激进的性格,描写了女性在爱情上的自觉——追逐的热烈,放弃的也决绝。

莎菲的形象是具有时代特色的都市小资女性,在作品中,人物的“新思想”与社会的“旧风气”格格不入。而正因为她的格格不入,所以她对生活注定绝望。

03莎菲的绝望饱含思想觉醒的隐喻,是时代的苦闷

《莎菲女士的日记》充斥着死亡意识,比如她一直不好的肺病,比如接到唯一懂她的人——蕴姊的讣告。

并且在莎菲的日记中,也多次提到了死亡,“多无意义啊,倒不如早死了干净”、“似乎这酒便可在今晚致死我一样”等等,但是作者真正想要抒发的,是求而不得的时代苦闷。她在日记中写道“我都是在梦想可以使我没有什么遗憾在我死的时候的一些事情,我迫切的需要这人间的感情,想占有许多不可能的东西”

《莎菲女士的日记》:解读莎菲的渴望、欲望与绝望


虽然这部作品没有明确交代它的历史背景,但是丁玲女士在晚年明确指出“我写的是第一次大革命以前一些人的苦闷”。

20年代中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变格的时期,正是新与旧、父与子、进步与反运动、光明与黑暗激烈搏斗的时期。

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一群觉醒的青年男女急于冲破旧思想牢笼,寻求光明的出口。但是这样一个像一只近乎停摆的古旧“老钟”一样的社会,仍然充斥着压抑的的氛围,压的他们喘不过气。这让那些以为迈出家庭门槛,就能获得新生的青年感到不可抑制的苦闷。

鲁迅先生曾经一针见血的指出: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这是当时大背景下的“时代病”,也就是这里所说的“时代苦闷”的真正内涵。

而丁玲之所以写出这种“时代苦闷”,是与她的自身经历有关。幼年丧父导致家境败落,在寄人篱下的生活中,使她受尽了冷眼,因此形成了她性格中独特的敏感和自尊,也令她对于温暖和理解,有了更高的追求。而莎菲的人物形象,就是她在时代的苦闷之下创造出来的。

表面来看,莎菲高傲、乖张,但实际上,这就是她对黑暗社会环境的反抗。她想追求光明,却又看不到一件有希望的事,由此而产生的苦闷情绪的反射。

而正是这个格格不入的性格,使得她没有被社会同化。从这个层面来说,莎菲,是在黑暗的社会中,执着追求的叛逆者。她是丁玲的代言人,她逃离封建家庭寻找解救,却又陷入新的黑暗,这表达了丁玲对现实的苦闷理解,以及对于寻找光明的渴望。

《莎菲女士的日记》:解读莎菲的渴望、欲望与绝望


事实上,莎菲所面临的苦闷就是丁玲对当下社会所做的思考。丁玲和莎菲一样,不用为物质生活发愁,所有人都爱她,但是这也是最大的困境:她无法找到与人精神上的连结与共鸣。

虽然她生活在特定时代的浓重黑暗里,但自始至终,她都在奋力挣脱周围的一切,寻找光明,可以说她是整部小说乃至整个时代最执着的叛逆。她是自我的,也是时代的。

托马斯•曼在《魔山》中说:人们不仅仅以个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不知不觉地与他的时代和同时代的人同呼吸,共命运。《莎菲女士的日记》里,莎菲的寻爱历程其实就是寻找光明与时代抗争的历程。不仅是因为她有着大革命后的中国青年希望挣脱牢笼的迫切,更是因为她在寻找人生的意义所在,当这种寻找无望时,就会绝望。因此可以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苦闷不是莎菲一个人的苦闷,更是一个时代无法挣脱的苦闷。

《莎菲女士的日记》:解读莎菲的渴望、欲望与绝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