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五岳四渎”并称,如果你不知道“四渎”,那就贻笑大方了

三山五岳,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山。五岳中“岳”意思是高峻的山。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今天的“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最初的“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的仙山,今天说到“三山”,通常指黄山、庐山、雁荡山。三山五岳风景各异,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劈地摩天,气冠群伦。“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天下闻名。自古以来,“五岳四渎”并称。“五岳”我们都知道了,那么你知道“四渎”是什么吗?作为一个基本的常识,如如果你不知道,可就贻笑大方了!

自古“五岳四渎”并称,如果你不知道“四渎”,那就贻笑大方了

​中岳嵩山

渎(dú),本指水沟,小渠,古人把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河流称为“渎”。据《礼记王制》,古代的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即五岳与四渎。《史记殷本纪》:“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也就是说,“四渎”指的是长江、济水、黄河、淮河四条大河。在古代,这四条大河与五岳地位是并列的,都要享受帝王的祭祀。《尔雅释水》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说明了将长江、黄河、淮水、济水奉为四渎的原因是这四条水系均流入大海。

自古“五岳四渎”并称,如果你不知道“四渎”,那就贻笑大方了

长江

但是,这和我们的认知不一样。长江、黄河分别为中国的第一、第二大河,东流入海,这无可非议。然而,今天淮河并没有直接入海,而是汇入了长江水系。济水呢,现在连水都找不到了,何谈入海?淮河、济水怎么会入四渎之列呢?原来,在古代,淮河、济水也都有独立的水系,有专门的入海口,所以二者才得以与长江、黄河并列。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尤其是因为黄河多次决堤,多次改道,淮河、济水先后被黄河改道所夺,淮河下游淤塞后改注入长江,而济水故道完全被黄河占有,今天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济水的河道。

自古“五岳四渎”并称,如果你不知道“四渎”,那就贻笑大方了

黄河

不管怎么说,淮河还是幸运的,到今天还有水系存在。但是济水就不幸了。如果你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找到“济水”词条会发现是这样的:“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济水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但是,在历史上,济水位列四渎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从一直沿用到今天的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阳、济宁,这些从济水得名的地名就可见一斑。济源就因是济水的发源地而得名,济南是因位于济水之南而得名。

自古“五岳四渎”并称,如果你不知道“四渎”,那就贻笑大方了

淮河

但是,济水干涸,逐渐消失,固非一日之功,唐代之前已经干枯,唐代疏通后再次干枯,为何仍能位列四渎?唐太宗就此问题问大臣许敬宗:“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水甚细而尊四渎,何也?’许敬宗答曰:“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济水虽然细微,却能独流入海,济水这种不达于海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就是它始终位列四渎的原因。许敬宗提到的“济潜流屡绝”说的是济水故道的独有特点,可以说是天下独绝:

自古“五岳四渎”并称,如果你不知道“四渎”,那就贻笑大方了

济水之南

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然后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济水流经原阳时,南济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与北济会合形成巨野泽,济水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这就是济水能始终位列四渎的原因。一脉济水,三隐三现,却至清远浊,坚守其节,这种情操,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子们毕生追求的境界。

自古“五岳四渎”并称,如果你不知道“四渎”,那就贻笑大方了

济水之源

虽然济水位尊四渎,却波澜不惊,温文尔雅,这种润泽万物,泽被百世的品德,正是君子们必备的恩泽天地,不求闻达的秉性。于此相对应,中国古代通常把品德高尚,不慕荣华的知识分子称为“清流”。这也是为什么千年来,这条早已消失的河流一直没有被人遗忘,始终流淌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