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有哪几个征兆,那就表示快要离职了?

谋战略


【Lily的观点】做为职场人谁还不有几回离职,那就讲讲我见到的真实情况吧。

1、以往工作中执着的,突然随和了。

有一位运营的朋友,工作中对自己认定的事情一定会争取,乃至有时候让同事都有点接受不了。可突然有一阵子,大家发现,他在工作交流中不爱发言了,甚至明显存在疑问的地方他也愿意按同事的想法去办了。半个月后他就离职了。

问其原因,他说:离职如分手,以往的“吵架”(执着争取)不过是还对这份工作在意,临了人都要走了,还有必要再做无谓的执着吗?

管理者和企业HR们,如果在管理中发现,你的团队成员有如此明显的表现,十有八九,他已经下好决心要准备离职了。

2、工作开始变得马虎了,上下班准时了。

lily有一位前同事,平常在工作中都很积极,成员间和跨部门间的工作总能高效配合。这位同事在离职前虽然和上级领导间仍保持较好的互动,因为这位同事和我的团队协作比较多,以往都提前协作完成的工作突然变得需要拖延甚至以忙为由不配合。果然,半个月后他离职了。

虽然这样的情况在成熟职场人的眼中并不应该存在,可基于工作环境、人为因素,却多为常见。这样情况下的离职,多于上级管理者管理上的疏漏有关。究其深层原因,极有可能对公司、团队存在巨大的问题。

03、开始频繁请假了

如果想要离职,必然要面临面试问题。虽有电话面试,但基于公司和候选者都需要对彼此个人情况、环境氛围、精神风貌等有深度了解,面对面交流就成了面试中的重要一环。

通常从电话沟通到初试、二面、三面乃至终面,必然存在多回合的沟通。而往往为了保险起见,候选者也需要多投几家公司。

为此,体现在骑驴找马的员工身上,必然是不得不频繁请假,来达成面试的目的。

4、喜欢偷偷接电话了

我经常在职场看见,如果是接到熟悉的朋友、合作伙伴、家人的电话,大家在职场多会随心所欲不避讳。

但如果接到猎头、投递简历的公司的电话,多数都会选择安静的地方,方便沟通。而这一现象往往体现为,接到电话时开始一般很随意,可随后便是“请您稍等一下”。

5、开始更新简历了

如果你有HR的经验,你多半遇到过突然某一天你在某些主流招聘网站上搜索到了自己员工的简历,或者新增了某些熟悉的可添加好友。这其实是员工想要离职的初步症状,更新则多意味着留意新的机会。

6、平时工作中隐忍,但突然情绪爆发了

这样的情况多存在于性格比较沉稳、内敛型员工。所以在工作中多承担了很多不属于自己的事情,或为了工作需要忍耐领导的不合理安排。一旦积累到某个点,尤其是决定离职时,这样的员工多不会再给同事或领导面子。在领导或同事眼中,他们的行为会看起来不可思议,因为和她们的平时表现相差太大。

7、开始整理工作资料了

lily见过不少职场人,在离职前都会将交接的资料提前整理。资料的整理是为了后期交接的更加便利。

结语

离职前的征兆对于企业管理者和HR多是好事,一位老板曾说“管理者和人力资源官应优先察觉这些征兆,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发现问题,留住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团队人员流失做好提前的后勤保障。“

以上,供参考。

我是lily,专注职场百态,欢迎讨论。


人在职场lily


同事有哪几个征兆,那就表示快要离职了?

以我的工作经验来看,基本想要离职的同事在离职之前可能会有以下征兆:

一、工作不上心,做事拖拖拉拉

我之前有一个下属,他并没有给我说过他想要离职,但被我看出来了,之前他做工作从来不拖拖拉拉,工作也很用心。

但自从他开始懈怠工作,做事学会拖拖拉拉之时,我便猜测他可能会不辞而别。有一天我很坦诚的和他谈了了很多,他也很坦诚的跟我讲了很多,表示自己最近确实有不辞而别的想法,因为他家里不让他在外地打工,给他物色了一份更好的工作。

二、对待身边的同事开始变得冷漠

其实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一个人如果对待大部分同事的态度有所转变,慢慢开始变得冷漠,说明他正在疏远他们,面对这份同事之情已经开始变得毫不在乎。

站在对方的角度想,反正我要离职了,以后没准连对方面都见不到,又何必要讨好对方,还不如随心所欲。

三、对待领导所安排的工作开始持有拒绝的态度

当一个人想要离职的时候,如果他的心态没有摆正,很容易扭曲。尤其是在面对领导所安排的任务之时,他认为不合理的地方,一定会大胆的抗拒,因为他想着反正要离职了,领导说的认可的就听,不认可的可以不听。

无论是否要离职,做人,一定要有始有终,好聚好散。


肖军说职场


离职这件事在职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作为一个职场人,离职无非是干的不开心、怀才不遇、待遇不到位等原因,一般来说,离职之前都是有预兆的,下面从以下五点来看看爱吃小梨子的看法。



1.工作没以前上心

一般来说,快到离职了,对于现在的工作都没有以前认真细致,就拿我的经验来说,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师傅是一个对工作非常认真、敬业的人,对我的帮助也很多,在他准备离职的时候,却没有了以前的冲劲,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离职过的人应该都感同身受。

2.休假次数频繁

准备离职的人一般都是要找更好的工作,找工作肯定是要面试的,不可避免就需要请假参加面试,所以休假次数变多也是离职的征兆之一,可以说是非常明显的征兆。

3.开始梳理专业知识

对于离职者而言,下一份工作的好坏取决于面试的表现,所以面试过程肯定要准备一些干货,包括专业知识以及以往经历等,所以如果某人突然开始总结或者梳理自身经验、专业知识,很可能是在准备新工作的面试。

4.浏览就业网站

对于一个准备离职的人来说,除了自主创业,关注就业网站(比如智联,前程无忧等)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找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

5.突然频繁联系老友

在平时工作中大家都比较忙,朋友间联系并不是那么频繁,如果一个人突然频繁联系同学或者朋友,那他很可能是在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毕竟熟人介绍的机会可以避免很多环节,且更加放心。



整体而言,以上五点概括了主要离职前的征兆,不知各位在职场中遇见的是否如此,欢迎评论及关注@爱吃小梨子,谢谢。


爱吃小梨子


我曾经负责一个项目, 几乎需要调动分公司的每一个同事在项目中承担不同的工作,虽然从能力、态度方面来说,每个同事的表现肯定会有不同,但其中一个同事的状态让我当时特别纠结。

这位同事从个人能力到平时的工作承担都属5分之类,但在项目执行时明显敷衍,该上报的数据,该传送的信息,均不见回复。

最初,我以为她本职岗位工作量大,对于配合支持的项目自顾不暇,但随着项目的推进,我发现事实远非如此,好几次的回复几乎是故意不去做。 那段时间,我甚至以为是我和她的个人关系出了问题,才导致如此状态,正当我想找她的主管商量一下解决方案时,她的主管告诉我,这位同事刚向公司提交了离职申请。

瞬间,我找到了她所有行为模式背后的原因。

走过职场近20年,身边离职的同事不少,细数一些征状,还真能归纳出一些共识。

1.消极怠工,并且不顾周围评价,是一个特别精准的离职信号。

案例如我开篇所述,职场共事,努力工作是基本前提,如果你的同事平时表现正常,忽然出现了消极怠工的状况,并且持续一段时间,其间还不顾人言可畏,除去家事等原因,八成是有了离职的想法,而且通常是下家已经有了眉目,所以,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

而这种表现的另一层根源,则是要离职的人对原有岗位的人或事早已心生怨气,所以并不在乎彼此面子。

2.寻衅滋事,有理更要抢三分,也是不容忽视的离职信号。

工作中难免有误解,如果是正常的工作关系,通常可以通过一方道歉或双方退让,把误解解开。但如遇一方故意过不去,八成也是动了要离开的心思了。

曾经有一个同事在离职前因一封工作邮件发给我后,我遗漏了汇总,询问对方时,对方大发脾气,我一再申明是遗漏了,可以马上补漏,对方仍是不依不饶,一副“你错了你就该被骂”的气势,并且在办公室恶言以怼。

我当时差点被气得“眼泪留下来”,还是其他同事暗中告慰“她马上就要离职了,估计是心情不好,你别计较……”从此,只要办公室有人不顾形象的大骂同事,我都会下意识的问自己“这个人要离职了吗”。

3. 格外温和有加,凡事一副开明样,不如仔细问问“是不是想离开了”。

我也遇到过那种和平离开的同事,他们还是像往常一样该干嘛干嘛,甚至比平时看上去还敬业,而且脾气也变好了。

本来午餐后要一起吐吐槽,但他似乎“想得开了”,什么工作压力大、主管脾气臭、项目不靠谱的话题,他均淡淡一笑,任其他同事七嘴八舌,自己一句话丧气的话也不说。因为他知道,这一切在不久后的某个时间点即将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了。

综上所述,离职前的状态和这个人的个人素养、脾气性格以及人生阅历有很大的关系。但本质上的一点不变是: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和平时不太一样。

如果,你忽然发现身边一个同事的表现异于平时也异于常人,可以猜个八九分,多半这个人是动了离职的心思,或者是已经做好了离职的准备。 年底了,又到了跳槽热季,但不论是什么原因要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好聚好散吧。


遇见杰西


离职在职场上很常见,基本上谁都离职过,有些人可能会什么都不在乎,多做点也无所谓反正都要走了,留个好名声,别被戳脊梁骨也不错。有些人可能会想既然决定要离职,同事领导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好联系的,不如趁临走之前多捞点好处,多偷点懒,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我在前单位的时候,也经历过不少同事离职的事,因为是属于劳务派遣,人员流动本来就大,同事离职早已见怪不怪了。不过从我的角度去看,同事要是离职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征兆。

大家平时都是各干各的活,正常相处,虽然确实有那三个两个人会顶撞领导、工作积极性大幅度下降,领导怎么骂都没用,但这都是极少数人才这么干。

绝大多数都是心平气和与领导谈,领导也不留你,彼此都心知肚明,劳务派遣根本就留不住人,工作中有什么矛盾和摩擦,也就都过去了,象征性合个影,送到大门口,就完事了。

离职在职场也算是比较敏感的,所以具体有哪些征兆取决于在什么情境下,比如说领导无意之间了解到你已经决定离职了,但还需要准备一段时间,或者事先谁都不知道,马上要走了才告诉领导。这个时间差,体现出来的征兆完全不同,不过离职之前无论同事怎么工作,有一点绝对不会变,就是心不在这。

一般情况下,离职最大的征兆,是在公司给员工发福利的时候,心里没有一丝触动。

人都是情感动物,所以在遇到一些事的时候,情绪上难免会有波动,我们可以克制住情绪,但是不可能完全泯灭掉情绪所带来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看,员工顶撞领导,抱怨工作等等的行为,就知道他可能要离职。这个结论完全没有根据,因为很多事同样会造成负面情绪爆棚。也有可能正好领导的批评、工作不顺心导致员工心理承受到达临界点,不得不宣泄出来。

但是公司给福利的时候却不一样,公司之所以会这么做,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公司在员工心里的形象,增加凝聚力、忠心度。这可是“真金白银”的福利,哪个员工不吃这套。如果说在面对公司的福利奖金就提不起劲头的话,几乎可以肯定,员工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这,离职是板上钉钉的事。

快要离职的同事,处事原则会偏向两点:放弃选择,或者不作为。

就好比在工作中面临困难时,大多数要离职的同事,都会直接放弃,反正人马上就走了,轻轻松松渡过这段时间不好吗。

但也有极少数人会“回光返照”,工作积极性大幅度提高,面对困难,以前不敢用的方法,现在他们会开始尝试,这可不是觉悟够了,而是一旦出现差错,背锅的人基本上不会是我。

这相当于一次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冒险,满足一下自己冒险精神,做好了说明我这方法不错,以后就这么干,做不好用不着我承担什么,我人都走了,领导基本上不会跟一个已经离职的员工斤斤计较,就算领导想找到我,也没那么容易。

快要离职的员工,说白了就是心不在这,对公司的一切已经无所谓了,占点小便宜最好,没有也不强求。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39628832285326942"} --}

朋也


在目送数人离职后,悟出来的“十大离职征兆”,可供管理参考。

1.频繁无故请假了。

之前是老老实实的上班的,最近开始频繁的请假,理由说的也比较恍惚,含糊其词。有可能出去面试了,或者对工作不满意了憋在心里,准备要撤了,想把假期休完,并可以趁机会散散心。

2.频繁出去接电话了。

有了离职躁动的心之后,人通常会挣扎一段时间,接下来会把简历放出去或者通过熟人做推荐,之后会陆续收到对方的来电,因为心虚或者为尊重大家,事情不方便周围人听到,就会经常躲出去接电话。

3.不敢直视领导了。

平时的自信和坚定都没有了,开始像丢了魂一样,面目表情都会很不自然,甚至笑的都比较僵硬。内心有事一样,心发虚,眼神不敢直视人,尤其是面对自己的上级。

4.疯狂拷资料了。

为了能够把一些资料带走,系统梳理一下过去的工作,超出以往开始勤奋整理过往的工作资料,并且通过线上、线下拷贝出去,说明已经在收拾行李卷要走人。

5.开会沉默了。

平时开会积极参与,现在开始不想参加会议了,即使参加会议也没有任何想法意见了,表现的无所谓,对事情没有一点热情和关注度了。随便应付一下或者附和一下,总之不要找最好,不想再惹麻烦。

6.喜欢顶嘴了。

平时的脾气非常好,工作任劳任怨,从来没有质疑和怨言。突然开始挑战权威了,带有一些泄愤发脾气,表现不满的都说出来,甚至向领导顶嘴,并且表现的很强硬,无所顾忌。

7.无欲欲求了。

正常工作中,都会为了达成目标是努力争取资源的,突然对很多事情失去了兴趣,没有欲望了,一副咸鱼的样子,能推的就推,不接活了,不想承担什么。

8.小团体聚增多了。

突然仨一帮俩一伙的聚会,显得很神秘的样子,开始为联络感情,在公司内找好不错进行小范围聚餐,倾诉或者做道别。

9.工作不那么拼了。

工作经常加班或者努力干活的,突然开始不喜欢加班了,准点下班就走,不想多付出一点。能将就就将就,不再追求极致了,有些随意。

10.开始不守时了。

工作考勤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带不代表一个的工作能力。看到考勤记录,经常迟早或者参加活动不准时,显得非常的懒散。

关注@HR那些事儿 供职互联网大厂,用HR视角,为你职场答疑解惑。

HR那些事儿


最近公司业务严重下跌,公司销售员拿不到很高的薪酬,我们公司连续有2个负责销售的同事离职了。

从他们2个人身上,我发现了下面4点离职前的征兆。

1、频繁的跑老板办公室

我留意过他们,平时没见他们往老板办公室跑,但离职的一个礼拜时间里,他们俩都频繁的跑老板办公室。

估计是跟老板谈谈自己的离职想法,大家嘘寒问暖几句,或者员工遇到困惑、遇到抉择了,想找老板倾诉倾诉。当倾诉结束后,他们就离职了。

2、特别容易发脾气

职场上矛盾再说难免,有的时候因为还不想换工作,遇到与自己扯皮的同事都会选择让步。但离职前的同事,基本上就不会忍了。

有一次,碰见一位,直接与领导顶撞后,说了一句:领导,随便你怎么说,怎么安排,反正我要离开了,我也不在乎了。

所以,离职前的人,一般小宇宙容易爆发!

3、舍得请吃饭

刚刚提到的那两个离职的同事,都主动请自己熟悉的同事吃了一顿宵夜。平时也没见他请,一开始以为他干嘛呢,原来是离别餐。

这个很好理解,毕竟以后离职后,基本上也很难见上一面。有的人为了感谢一些同事这段时间的照顾,就会突然请吃饭。

4、再也不想以前那么自律了

没离职想法前,一般再怎么不自律也会控制一下。比如说,上班时间克制自己,不去刷抖音。

但一旦确定有离职想法的人,就不会那么自律了。他们坐着办公室里,一直是刷抖音、逛淘宝、手机压根停不下里。

以上4点是我总结2位离职同事的离职征兆。我相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作为管理者,如果能看出离职者这些离职信号,说不定可以提前沟通一翻,挽留一下值得挽留的员工。

作为对方的同事,能看出这些离职信号,提前道个别,提前问候,也是可以稳固下彼此的感情。


关注@华迪说,每天与你分享职场、销售思维与方法论。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华迪说


职场中,离职是很正常的事。以我的观察,那些离职者一般都有这几点征兆。



1.态度明显变化

首先是对同事的态度。

面对同事。他可能对之前有过很大过节的同事,态度突然180度转变。他会主动跟这些同事寻求和好的机会。

他性格也可能会发生改变。他可能之前比较古板,而现在却变得和蔼可亲,话也多了起来。他可能之前因为小事而跟同事争吵,而现在变得喜欢让步。

其次是对领导的态度。

面对领导。他可能会对领导分配的工作漠不关心,做事的时候心不在焉。

他可能会对领导的斥责毫不在意。当然,他也会对领导的赞赏漠视,丝毫不会让人觉得他很开心。

2.领导频繁“谈话”

你要明白,领导跟他谈的不是工作。因为工作没必要每次都当面去谈。工作是可以通过邮件或其它一些社交软件去谈论的。

有时候你会发现领导会多次找他谈话。那可能他已经准备辞职了。



虽然领导知道他去意已决,但还是想多做几次尝试来挽回他。领导可能会根据每次谈话时的对话和他的态度来对他进行针对性的挽回。

3.刻意回避某些“事”

这些“事”可能是他之前工作中的优秀事迹。他可能在某个项目中表现优异,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赞赏。

每当同事谈论起这些事时,他不会去参与谈论,更多的是回避。因为他可能会因为这些事而有所留恋。

所以,为了让自己更加决绝,才会回避这些事。

4.话语中带有离开的语气

一个正常的工作者,一般说话都是积极向上的。可能偶尔会有抱怨,但不会说那些特别丧气的话。

当你发现自己的某个同事说话中带有离开的语气,比如:

他可能会说哪几家单位比较好什么的,薪资待遇什么的都要比现在的单位强,表露出他自己特别想去的意愿。

如果你平时跟同事谈论,发现某个同事经常说话语气中带有离开的意思,那他可能已经打算离职了。



以我的经验,一般有这四种情况的可能都是离职的征兆,或者是离离职已经不远了。

所以不管是怎样,先不要盲目猜测。因为无论如何,那都是同事自己的事。

如果发现同事真的要离职,那还是祝他一路顺风吧! 毕竟,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我是职场唐僧,为你分享我的职场生存经历经验!欢迎关注,大家一起学习!

职场唐僧


作为HR,会天然地对离职这种事情比较敏感,从我个人经验来看,一个员工离职前比较明显的征兆主要表现在三方面:①对待同事和领导的态度②对待工作的态度③对待公司的态度。

一、对同事和领导的态度

分两种类型,

一种是示好型。可能你会发现这个同事平时一般般,近段时间特别热情,友好。对每个人都是客客气气的,你去请教他一些问题,他也会根热心地帮助你。甚至是之前跟某位同事发生过矛盾也会想办法解开或缓和,总之,比以前较友好。

他这样做无非是要离职了,搞好关系对以后的工作有好处。另一方面,因为要离职,你和他现在已经不存在竞争关系,有些东西告诉你也无妨。

另一种是无所谓型。

反正要离职了,以后跟大家也没关系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谁让我不爽,我也让他不爽”,如果说以前遇到问题还会忍让,现在态度会比较强硬,会当面怼回去。开始抱怨,说坏话,比如对某个领导不认可,会说人家是傻x,啥也不行等等。部门的一些聚会也不再参加,跟同事关系变淡。

二、对工作的态度

①对工作的态度就是典型的不上心。不管这个人平时多么地负责任,要离职时也不会那么积极,他的重心已经不在这里,只要不出差错怎么都OK。

比如你的领导要辞职了,你会感觉他近段时间比较宽容,你给他汇报方案时,他会让你自行拿捏,你的报表出错会指出来,但是不再严厉地批评你,没以前爱加班了,也不再督促你们加班。

②领导开始把他手头上的活慢慢分给其他同事,他不仅表现得很淡定,还特别配合。

③HR开始给这个部门招人,别人都在议论,他则表现得云淡风轻,好像事情跟他无关。

④请假次数变多,特别是这个人平时基本不请假的,突然有段时间请假频繁,经常是半天假,有可能他是去面试了。

三、对公司的态度

如果这个同事平时就对公司有些怨言的话,他要离职时很可能会抱怨公司这不好那不好,说别的公司怎么怎么好,会跟其他同事大倒苦水。

当谈论公司的一些信息时,他会比较客观,甚至给人一种局外人的感觉。

还有些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参与谈论。

当然作为HR比较便利的一点是,在网上筛简历时,有时会看到公司员工在刷新简历,基本上也会断定这人有离职想法。

有时候也会有员工旁敲侧击打探离职流程。

其实只要你平时用心观察,那些将要离职的同事他们的征兆还是很明显的。


蔷薇不加班


作为HR,我只想说,能让你看出来的征兆,多半都不怎么有掩饰性。看不出来的,不到他提离职那一刻,你绝对不知道。

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很多征兆,预示着同事要离职。

比如,开始整理桌面,打电话开始回避,上班下班踩着点,频繁向同事吐槽公司或领导的不好。

毫无疑问,一旦做出这个动作的人,真的离职了,我们作为“预言家”,就会说:看,我就说他会离职吧。

这么说,似乎有道理,但真的分析下来,也并没有那么的充足。

一个不离职的人,也会打电话回避,也会吐槽公司。

当然,如果把时间的跨度再拉长一点,那么,这个人肯定就会离职。一两年不离职,难道四五年还不离职吗?

总会存在某个时刻,他会选择离开。

刚刚逝去的一代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曾经说:找到合适的员工是非常困难的,当我是一名年轻的经理时,我选对人的概率大约是50%。30年后,也仅仅提高到了大约80%。

他这番话,放在对离职人员的判断上,也丝毫不为过。

因为不论是入职还是离职,人的本性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不可能通过某些格式化的动作,就对其行为的方向性做出百分之百的判断。

我们公司之前有个员工。已经工作了两三年,被我们招了进来。

他能力确实不错,进来后一年不到,就升到了主管岗位。做了一年,就再次升迁到了经理。这一做就是六年。

随着工作的深入,他的团队也越来越大。薪酬福利待遇,也是水涨船高。

平时对下属好,讨领导喜欢。可就是这样一个大家都觉得不会离职的人,却在某一天突然发了离职申请。

领导问他,为什么会选择离职。他说没什么,就是想再出去看看。不是现在的环境不好,而是自己有更多的想法。

谁也不知道他的想法是什么,领导多番劝留,但他还是要走。

像他这种情况,并不在少数。很多以为不会走的,突然就走了。很多以为要走的,却在不断的吐槽下,依然坚守在岗位里。

这里面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了,多到“因人而异”。

有人因为有所成就而离开,有人因为同样的理由而选择继续留下。有人因为成绩不好而留下,就有人因为同样的理由而走掉。

如果要说有什么可以准确的判断一个人就走会不会离开,不到他自己说出口之前,是不可能完全知道的。

当然,只是简单的做猜测,那么上面说到的,和一些还未说到的可疑点,都可以作为一种理由。

还有一种情况,或许可以更快的知道同事是不是要离职。也就是作为他亲密的同事,在他决定要走之前,就已经明确的向自己透露了相关信息。

回头看,其实这也是一种明确告知。只是他告知了你,还没有提出离职而已。

所以,我们或许没必要去了解,同事究竟是不是要走。同事走不走,和自己有什么关系?难道他走了,自己也要走不成。

了解这些,无非是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八卦心。

但工作,不是以做好自己为原则吗。只要自己做好了工作,能够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公司的重用,又何必在乎别人如何?

说到底,工作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做好自己,不是冷淡,而是一种淡然。

我是@次等大叔,豆瓣读书认证作者。著有《从零开始学招聘》,合著《HR软实力》,头条等多平台签约作者。10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擅长生涯咨询、职业规划与心理辅导。欢迎关注,为您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