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与一名新型肺炎患者密切接触15天左右,无人感染,怎么回事?

用户1522961008183


多人与一名新冠肺炎接触15天未被感染,第一,与病毒的治病力有关;第二,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关;第三,与病毒的载量有关。所以此次新冠肺炎,虽然来世凶猛,但只要我们的免疫力强,仍然不会被感染。


喜洋洋2169


我一个朋友在初5的时候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他是7天左右的时间有发烧咳嗽的迹象,但在第5天的时候就是感觉闷,起初以为只是屋里闷,所以一直没有在意这个情况,但后来情况越来越不对劲了,他害怕就直接上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就是新冠病毒携带者,他不是武汉回来的,但他是从孝感回来的在年前2天就到家了。

他现在恢复的很好,前些天视频还跟他聊起这个关于新冠肺炎接触的问题,他因为住院的时候症状已经很明显了,他心里素质比较差一度以为自己要不行了,后来医生给他做了检查,证明他的免疫力还是非常不错的,所以也是告诉他不要担心。医生也顺便把这个新冠肺炎为什么接触之后有的人传染有的人不传染给他讲了一遍。

他说,这病毒主要就是通过飞沫传播,就是咱们聊天时不带口罩,然后病毒会通过飞沫被你吸进肺里,之后就开始侵害肺部、肾脏等器官。但这个还是要分情况,就像有的人天生免疫力就是强,病毒到身体里,可能就是那种无症状患者,从头到尾都没有症状显示,最后已检查可能病毒已经完全被吸收了。还有一种就是这个病毒的吸入量较少,没等兴风作浪呢就被自身的免疫系统给消灭了。

我这个朋友还说,一定要带好口罩不要和别人接触太近,不是每一个人的免疫力都很好的,一旦免疫力系统不好,那么病毒就会慢慢产生变异,之后就会衍生出更多的病毒侵害你的身体,他们在医院一些免疫力不好的每天都要打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蛋白,可见在没有特效药的时候,增强免疫力就是最好的良药了。


一起种植


这有什么稀奇,我们贵州有一个一月二十号湖北回来,然后到处去吃饭,做班车,接触人几个村县,快百人,结果一个月了这些人全部没事,吓死我以为有几个接触人来过我们村,如果这些人有一个估计就又要隔离几千人,真心幸运


钢筋工楚飛鸿


昨天有报道,一名女子与确诊病人素不相识,不过擦肩而过就被传染上了。而题主说多人密切接触15天却没事,这还不算奇迹,还有更牛的,2月16日有报道一名小伙确诊,他的40多位密切接触者均未被感染,是不是传染病因人而异,该你的命里逃不过,不该你的莫发愁,听天由命算了呢?


当然不是,我们来看看这位小伙是怎么做的。

小伙名叫小齐,陕西安康人,在武汉读大学,在回家前已了解了新冠肺炎信息,知识就是力量永远是真理。1月23日小齐从武汉坐车返回西安,在车上,这孩子全程没有摘口罩,也没有吃饭喝水,更没有跟别人讲话交谈。第二天转大巴回安康,在车上仍然全程戴口罩,坚持不吃饭不喝水。不说别的,能这样忍饥挨饿,就值得大大点赞👍。回到家的小齐,先用酒精对行李箱和手机等进行消毒,社区报备,随后在家自行隔离,与父母分餐吃饭,关在自己卧室。1月28日,小齐被确诊,2月9日出院,与小齐密切接触的父母及大巴上的同车人员全部解除隔离,无一人被感染。

小伙成功不传染给别人的关键在于自我隔离。如果双方都没有防护措施,多人接触15天没有感染真是奇迹了。


早期的日本“钻石公主号”邮轮就是典型自然传播的例子。

日本“钻石公主号”邮轮搭载3700多名乘客和船员,在2月1日一名下船的香港老人被确诊新冠肺炎后,于2月5日被日本厚生劳动省要求未被确诊的人员在邮轮上隔离14天。我们看看会有什么后果,一名“零号”病人己经下船,剩下部分密切接触者和未曾谋面的人(船上人太多,不可能全是密切接触者)。结果,在没有新的外来传染源情况下,病毒在船中递次传染,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感染率29%,目前已确诊600多人,随着时间推移,船上的确诊人数持续增长,有全体感染的风险。


结言:多人与确诊病例接触15天没有人感染是有可能的,但前提是双方做好防护措施,不可大意。否则,感染机率相当高。在当前战疫成绩高歌猛进时,千万莫放松,以免前功尽弃,现在还没有到摘口罩扎堆的时候,加油💪💪💪






已经证实了的,那就是飞沫传播和接触,说白了就是患者的汗液,口水,尿液,粪便。

我想没有人会去喝尿吃屎,碰都碰不会碰,所以,传播途径就是汗水,口水,这两种吧。

首先我先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已经证实了病毒不会通过皮肤传播,为什么接触会有传播?那么接触传播我理解就是相互握手了,然后你的手沾上了患者身上的汗或者是他咳嗽时同手阻挡过,这样你的手上就有了病毒,然后你又没有洗手,直接触碰了眼鼻口。这可能是接触传播的主要途径吧。

其实我们生活中主要还是要防范飞沫传播,也就是患者的口水喷洒出来,你是否直接或者间接的吸入自己的体内。一旦吸入,那么100%中招。

我们知道这次新冠大爆发,主要就是因为赶上了春运,但是一列火车一个航班,也并非全部感染,按理来讲,座位近的都是亲密接触者了,但是至少目前都没有发现一整节车厢,一架飞机,一趟客车地铁公交,全部感染的情况。

上面这些我只是想证实,病毒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保护好自己的眼鼻口,在碰这些部位之前,一定要洗手,那么是完全可以防止病毒入侵的

现在已经发现的比如一家人都有可能没被传染,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比如一家人,回到家就打声招呼,然后就回自己房间了,吃饭的时候分餐或者错开了时间。

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为什么聚餐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因为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吃饭,就是一桌人都去一个盘子里夹菜,筷子上肯定有患者的口水,然后下一个人再吃,这就被传染了。

所以,家庭或者宿舍成员间亲密接触,但是交流少,分餐,都有可能是没有被传染的主要原因,说白了就是患者的飞沫,没飞到你的嘴里。

中国古人就有一句话,叫做病从口入,管好嘴巴,即使你遇到了新冠患者,也不会被感染的或者说概率是很低的。

我们不要被病毒所吓到,看到意大利韩国武汉的情况就被吓破了胆,其实这些国家,包括我们中国前期发展迅速,主要就是因为都没重视,都没带口罩,这时的病毒传播是迅速的,当人们的防控意识加强,病毒找上你就没那么容易了。

医护人员很多被传染,其实也是因为他们就在病毒最多的地方,可以说他们的工作服隔离服上面占满的都是病毒,可能是劳累所致或者粗心大意,自己的手嘴鼻接触到了病毒,就被感染了。

人类历史上经过多次瘟疫,这次我想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病毒刚来的时候肯定所有人都没有抗体会被感染,未来很可能会用科技,达到最有效的传播。

现在我们国家已经研制了可以重复使用15次的N95口罩,那么未来我们也许会有有效期一个月的,半年的,N95口罩。这样人手一个,一旦发现了病毒,保护好口鼻,被感染的概率就很低了。

未来也会发明清毒手绢,清毒湿巾,也会有更精密的防护服,可以多次使用,并且机器化智能消毒,比如走出病房的医护人员,先进入到一个隔离间,十分钟,她所穿的衣服口罩护目镜就会被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毒,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这样就会免去很多失误造成的医护人员感染。

会有更精准的检测仪器,不需要人工量体温

科技会因为这次疫情得到进步,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会改变,比如前面提到的同一餐盘,这是非常不卫生的,每个人一个小盘子吃饭,或者公筷公勺夹菜,人与人对话是否要保持一定距离,排队是否可以保持一定间距,当科技越来越发达,当上述这些都成为一个习惯,而不是病毒爆发以后我们的一个手段,那么病毒对我们来说真的没有那么可怕,未来无论多么严重的病毒,我们都能有效的在初始阶段把他遏制住


还不让我起名了


01连云港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30多人无一人感染

31岁的刘先生是连云港某药企一名普通职员,常年在武汉工作,平均一两个月回趟老家连云港。2020年他成为连云港三个" 首例 ":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首例治愈病例,首例治愈后主动捐献血浆者。

新年前后,他从老家到武汉待了一个月左右,1月15 日,回到连云港,回家后感到身体不舒服,体温37.5度,还以为是感冒,之后他也没闲着,和公司10位同事聚餐,去父母家、岳父母家,还接触了其他亲戚。

21日,被确诊。30日,刘先生经两次检测,达到出院标准。而与他亲密接触过的亲朋好友均无人感染。

当然,还有很多这样的新闻报道,不过有很多是自己去过武汉,或者知道自己可能已经被感染,然后特别注意防护,所以周围的人没有被感染。

但这位刘先生,当时并不知情,也没有采取防护措施,为什么没有传染给其他人呢?我想题主所问,应该也是这种情况。

02免疫力强

李兰娟院士曾在采访中表示:免疫功能低下、老年人等更容易感染或转变成重症患者,这部分人需要格外重视防护。

也就是说个人体质差异,被感染后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像上述刘先生是31岁,男性,自身免疫力较强。

03传播途径

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介绍:卫生防疫专家强调,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虽然与周围的人有接触,但在接触过程中,无意中切断了传播途径。

当然,具体的医学原因有待科研人员的进一步研究。

但我们万不可因为这种特殊情况的存在,就有了侥幸心理,还是要按照专家的要求,做好防护。


晓角先生


这是有可能的。

原因可能如下:

1、此新冠肺炎患者自身“排毒”不明显。

根据报道,有很多患者,在一开始的时候从鼻咽部取得的样本核酸假阴性的很多,虽然此时已经患病。除了试剂盒本身敏感性不够,或者取样操作本身的误差外,病人自身所排病毒的数量和毒性较低也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或者此患者为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患者,此时病毒传染性可能已无那么强。



2、此肺炎患者,自身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

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武汉的大学生,在早期病毒传染性那么强的情况下,通过严格的自我隔离,硬是一个人也没有传染。这些自我隔离措施,包括严格的、正确的戴口罩,手套,到家后,自我严格隔离,衣服等的消毒等,做好了这些,他自己虽然后来发病,但家人却全部安全。



3、多人与此患者的接触中,已经做好防护。

这些接触者,在现有情况下,很有可能已经做好了防护,包括口罩,手卫生,已经周围环境的消毒等。另外,所谓密切接触,可能也没那么密切。比如医护人员给病人气管插管等操作那么的密切。如果仅仅是一起工作,离得距离还挺远,这其实并不算密切接触。

4、接触者的身体素质好。

如果自身身体健康,免疫力足够强,即使有病毒侵入,自身的免疫系统也可以早早消灭病毒,而自身并不发病。

最后,希望大家做好防护,锻炼身体,吃好,睡好,增加抵抗力,共同抗疫。


放射科杨大夫


在疫情发生期间,有个患者去菜市场买菜时,未带口罩,与同在摊位购买蔬菜的确诊患者(当时未确诊),未戴口罩,俩人距离较近,短暂停留(15秒)后,回家后一段时间以后被确诊感染了新冠状病毒肺炎。

还有一位大学生1月22号从武汉回家之后,自己一直带着口罩,自觉隔离,后来被确诊,但是一家人都未感染上病毒。



新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直接传播,接触性传播,气溶胶传播。如果我们和潜伏期的病毒携带者亲密接触,双方都没有采取防护措施,互相感染的几率还是很大的,正是因为这样,导致了前期病毒迅速蔓延,如果当时大家都减少外出返程,都带着口罩,自觉做好防护意识,那么疫情可能也不会这么严重。

我们从数据上看到,感染了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中,以中老年人居多,病死率也是年轻人的很多倍,小于30岁的患者基本上没有死亡病例。



年轻人的体质比较好,身体健康强壮,不容易被感染,即使不小心感染了,但是因为抵抗力强,病症比较轻,靠自身的免疫系统就能很快就打败消灭病毒,恢复健康。就像感冒一样,年轻人哪怕不吃药一段时间也会自己痊愈。

而老年人大多,身体较差,很多都有慢性病,一旦不小心感染了新冠状病毒,那么身体因为比较虚,很容易引起并发症,感染之后必须要去医院进行治疗。

很多传染病,刚开始来势汹汹,势不可挡,可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一代,二代,三代,四代以后,慢慢的病毒性和感染性能都会变弱,传染几率大幅降低,即使与人接触,被感染率也会降低。



很多人具有很强的防范意识,在知道了新冠状病毒肺炎的危害以后,在疫情隔离期间,自身防护措施做的非常到位,外出的时候,必须戴好口罩,与人交流的时候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勤洗手,搞好个人卫生,这样即使与病人接触过,感染几率也非常低。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不小心被感染了新冠状病毒肺炎,在潜伏期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自身的防护意识也非常强,那么这种情况,自身携带的病毒也是不容易感染到亲密接触过的人的。

感染了新冠状病毒肺炎,接触了多人,可能是有人不小心被感染了,但是没有表现出病症,潜伏期比较长,没有被确诊或者是轻症没有被发现,这种情况可能存在的,没被发现,所以被认为没有感染。

有的人喝水就会胖,有的人咋吃都不会胖!每个人体质不一样,生活环境也不一样,自身的免疫系统也不一样,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也不一样,被感染的几率当然也不一样。

总之,不能存在侥幸心里,如果自己接触了被确诊的患者,自身一定要最低隔离十四天,如果期间感到不舒服,一定要去医院做检查,进行排除,千万不可大意。



乡间一抹阳光


多人与一名新型肺炎患者密切接触15天左右,无人感染,怎么回事?

其实这样的病例并不在少数,有一在武汉读书的学生回老家过年,最后被确诊,在这期间他密切接触了40多人,这些人均未被感染。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感染者对疫情足够重视,很多该做到的防范措施他都做得很好。

比如,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他全程戴好口罩;平时出门,无论是逛超市还是去别的地方,他都不会把口罩摘下;并且在外面他会和别人保持距离,减少交流。

比如,他回到家后,把自己的衣服和一些随行物品都用75%酒精进行了全方面的消毒;并且勤洗手,洗手后也会用75%酒精消毒。

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向社区上报了自己的武汉出行史,从到家后就开始进行自我隔离。平时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和父母吃饭的时候也都会分餐、用不同餐具吃饭。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Plus


这样的例子告诉我们4件事:

1. 外出戴口罩很重要

2. 不聚集,和周围人保持距离

3. 不隐瞒武汉出行史,尽快上报

4. 要勤洗手,注意手卫生

做好科学防范措施,不仅保护自己也能保护他人。其实新冠病毒也没有那么可怕,做好防护措施,就能很大概率地避免被感染。

现在新冠病毒肺炎的确诊病例增长已经得到了很有效的控制,相信不久后就会迎来真正的春暖花开,希望以后我们可以放心地摘下口罩,在阳光下自由呼吸。


执业药师yang


大家好,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欢迎大家关注!

多人与一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密切接触15天左右,无人感染。初看这一个题目,我以为是看错了,怎么会出现跟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15天还不感染的事情,难道是病毒变弱了吗?于是我不得不在网上找一下资料,看是否有这种事情出现。还好网上真的有出现这样的例子。

一、事件回顾:

现在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一个“多人与一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密切接触15天左右,无人感染”的事例:

①这个事例的主人公就是江苏连云港三个" 首例 "的感染者31岁的刘先生,他是武汉返乡人员,是江苏连云港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也是首例治愈病例,更是首例治愈后主动捐献血浆者。

②在刘先生确诊感染的前的一段时间,从1月14日出现不舒服症状,1月15日回到连云港并出现低烧37.5℃,回家第二天还与20多位同事聚餐,并且19日去了父母家,20日去了岳父母家,21日去医院检查并最终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③也就是说,在15日到家之后一直到21日,这中间与其密切接触的有30 多位亲友,都存在被感染的可能。但是幸运的是,与他接触的 30 多位亲友,包括跟我他接触最密切的老婆和两个孩子,一个都没被感染。

二、为什么这么多人跟他密切接触也没有一个感染呢?

我认为病毒能传播感染其他人都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方面,只要其中的一个环节做好了,就能避免病毒传播感染,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分析:


1、传染源

这个事例中的传染源就是确诊感染患者刘先生,因为他是武汉返乡探亲人员,在武汉时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是从他返连云港当天的状况来看,只是表现身体不舒服,那说明病毒的载量不是很强。他有可能是二代感染者或者是三代感染者。而且回家后一直到21日,只是出现咳嗽的症状,是去医院排除才确诊的。如果他本身身体免疫力比较强,病毒与免疫细胞一直处于僵持的局面,那么复制出来的病毒就比较少。如果病毒载量比较低的话,即使是密切接触过,也存在不感染的可能。

2、传播途径

该患者在18日时已经有意识地戴上了口罩,这样就可以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从而避免身边密切接触的人受感染。可以说是他的有意识的保护,才能避免跟他接触的人被感染。我们从《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诊疗方案(试用第六版)》中可以知道,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以及接触传播。而戴口罩就可以有效避免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3、易感人群

这主要是指跟患者接触的人群,他们当中有朋友,有家人。他们虽然跟患者有过密切接触,但是由于患者当时身体的病毒载量不是很高,即使当中不幸有感染者,也可由自身的免疫力将刚刚入侵的病毒清除。再来由于患者有意识的戴着口罩,这样在密切接触过程中更是阻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

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自然是有可能即使与密切接触过也不会造成感染。当然,在感染的确诊病例中,也有一些仅仅与感染者接触15秒都被感染的病例,但是形成感染的条件都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方面。



三、总结

总之,只要将传染病感染的三个方面都做好,隔离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那么就会有效避免病毒的感染。所以在这一次的抗击疫情中,这三个方面我们都需要做好,这样才能最终战胜新冠肺炎疫情。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