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護氣虛先固正氣,正氣充足百病消,身體變化,是正邪在抗爭

◎氣虛體質者易受邪氣侵襲,邪氣侵犯人體後,正氣與邪氣就會相互發生作用,一方面邪氣對機體的正氣起著破壞和損害作用,另一方面正氣對邪氣的損害進行抵禦及驅除邪氣。正氣充足則邪氣難侵,身體自然就不會生病。正氣一足,有病祛病,無病強身

養護氣虛先固正氣,正氣充足百病消,身體變化,是正邪在抗爭

◎所謂正氣是指人體的機能活動及抗病、康復能力。

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就是正邪抗爭,各有勝負的過程。正,即正氣,是指人體的機能活動及抗病、康復能力。一般來說,凡正氣不足的人,汗毛孔(腠理)容易鬆弛,失去其護衛表皮的功能作用,因而最容易感受四時流行之氣,使四時之氣自表皮而入;發則會出現咳嗽、流涕、頭昏,或發熱、怕風等傷風症狀。此外,有的病人小便點滴不暢、滴瀝不盡、一天數十次,這也是正氣不足的表現,正如《黃帝內經》所言“有癃者,一日數十漫,此(正氣)不足也”。

養護氣虛先固正氣,正氣充足百病消,身體變化,是正邪在抗爭

◎所謂邪氣泛指各種致病因素,如外傷、飲食失宜、勞逸損傷等。

邪,又稱邪氣,泛指各種致病因素,包括六淫、飲食失宜、七情內傷、勞逸損傷、外傷、寄生蟲、蟲獸所傷等,也包括機體內部繼發產生的病理代謝產物,如淤血、痰飲、宿食、水溼、結石等,具有傷害正氣、引起疾病的破壞作用,即所謂的“邪氣發病”。

身體發熱如火炭般熱,頸部和胸部有阻塞不通的感覺,人迎脈盛,呼吸喘促而氣上逆,這些都是邪氣亢盛有餘、正邪兩旺的現象。

正邪的鬥爭及其在鬥爭中邪正雙方力量的盛衰變化,不僅關係著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影響著病機、病症的虛實變化,而且直接影響著疾病的轉歸。

養護氣虛先固正氣,正氣充足百病消,身體變化,是正邪在抗爭


◎中醫認為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是人體內正氣與邪氣抗爭的過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過程,也就是正邪鬥爭及其盛衰變化的過程。在疾病的發展變化過程中,正氣與邪氣這兩種力量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在其相互鬥爭的過程中,客觀上存在著力量對比的消長盛衰變化,並有一定的規律可以遵循。即邪氣增長而亢盛,經過鬥爭,邪勝正虛,則正氣必然虛損而衰退;正氣增長而旺盛,經過鬥爭,正勝邪退,則邪氣必然消退而衰減。人體各方面系統功能正常,正氣充足,病邪是不可能侵犯的。

這就是中醫理論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