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正氣”於方艙,“邪”不可幹

揚“正氣”於方艙,“邪”不可幹

李瑋(右)在方艙內與患者交流。

2月15日凌晨,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福建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李瑋接到醫院來電,告知醫院將選派一批醫務人員加入到福建第九批馳援湖北醫療隊,中午即出發馳援武漢,李瑋立即回覆:“我沒問題,早就準備好了!”

李瑋是醫院最早一批主動報名申請馳援武漢的,他在請戰書中寫道:“湖北地區的醫護人員長時間奮戰在一線,急需援助。本人作為重症醫學科主任,具有豐富的重症救治經驗及紮實的重症醫學知識,現鄭重向組織提出申請,自願加入福建省馳援湖北醫療隊,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但由於身為醫院醫務部主任,早期要承擔院內一系列防控工作的部署,他一直沒能去成武漢。駐守“後方”的同時,李瑋一直密切關注前方疫情。一次吃飯時,他看到武漢疫情緊張,脫口而出一句:“我要是能去武漢就好了!”妻子聽完這句話,放下碗筷,默默地走到屋裡擦眼淚。然而這次到了真正要去武漢的時候,妻子什麼也沒說,把行囊準備得十分妥帖,還給他鼓勵與寬慰。那一瞬間,李瑋才忽然理解妻子之前曾徘徊於“大家”與“小家”之間難以取捨的複雜卻真實的心情。

投入“戰鬥”前,做好管理是關鍵

福建第九批馳援湖北醫療隊由來自福建省內6家醫院的106名醫護人員組成,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院長陳捷親自領隊,李瑋被任命為醫療隊隊長。2月16日,福建醫療隊入駐武漢光谷方艙醫院,負責其中5個艙位,共233張床位,於2月17日正式收治患者。“233張床位,2天之內就住滿了。福建第九批馳援湖北醫療隊成為第一支入駐光谷方艙醫院接收患者即收滿艙的隊伍。”李瑋介紹,福建醫療隊接收的新冠肺炎患者以輕型、普通型為主,此外還與中日友好醫院一同負責光谷方艙醫院唯一的重症艙。

剛到光谷方艙醫院,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也都是“空白”的,醫院基礎設施還沒徹底完善,規則和流程亟待制訂,人心更需安撫,無論醫務人員還是患者,大家無意中流露出的恐懼和焦慮不言而喻,有的隊員在出發前甚至寫好了遺書,擔心自己因為不可預測的風險而再也無法回家……一堆問題擺在眼前,令人眼花繚亂,但李瑋說:“如果老百姓對這次疫情的恐懼是100%的話,那我只有5%,我必勝的信心來自於黨中央的有力部署,也源於自己多年的從醫經驗。”

投入“戰鬥”前,做好管理是關鍵。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他立即著手,將難題各個擊破。制訂流程,詳化細則,他條理清晰,胸有定見;團結隊員,安撫情緒,他身先士卒,衝在前面;管理救治患者,安定方艙秩序,他亦能精準把脈,直搗黃龍。

“給力”的管理,帶出“滿格”戰鬥力

作為福建第九批援鄂醫療隊隊長,李瑋積極參與光谷方艙醫院的管理、流程的設計、制度的完善,實現了方艙醫院高效、有序運轉。同時還擠出時間幫助其他省市援鄂醫療隊規範工作流程、分享寶貴經驗,為方艙醫院整體救治水平的提升作出了貢獻。

“福建醫療隊106名隊員來自福建省的各個地區,這個‘大家庭’需要內聚力,隊員們從中獲得溫暖,才有努力工作的動力。”為了解決來自福建省6家醫院醫療隊員們的管理、協調和配合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困難,李瑋認真制訂科學的醫生工作制度、設計合理的排班表。對於適應性相對較差的隊員,在生活上、思想上、業務上無微不至地關心、深入細緻地引導。他說,管理這支醫療隊有三個關鍵點,一是自己要做好表率作用,有任務衝在前,以身作則,消除隊員的顧慮;二是在物質生活上盡全力給隊員最好的安排,做好後勤保障;三是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關懷,對醫療隊的管理如同雪中送炭。“我們隊106名醫務人員,沒有一個人出現過情緒上的巨大波動,無人需要藉助安眠藥才能入睡。這在當時的高壓環境中已經十分難得。”李瑋補充道。

“在武漢的這二十幾天裡,福建第九批馳援湖北醫療隊就是一個大家庭,院長陳捷就像一個大家長,無微不至地關心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包括給隊員們過生日等,緩解大家想家的愁緒和在前線的緊張感,讓大家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李瑋說,出發的那天,飛機艙裡成立醫療隊臨時黨支部,號召黨員要起到模範先鋒作用。他們知行合一,在援鄂期間對隊員的關心細緻到一粥一飯。如此“給力”的管理,帶出了一支戰鬥力“滿格”的隊伍,方艙之內充滿了正能量。

中醫藥全力參與,交出滿意答卷

“中醫藥在光谷方艙醫院的參與度達到了100%,所有患者都服用了中藥湯劑。我們管理的輕症患者無一例轉為重症或危重症,中醫藥在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瑋肯定地說。在光谷方艙醫院開艙的20天裡,他不畏艱險,衝在一線,全力參與患者的救治工作,帶領隊員們積極探索和改進施藥、救治、護理等方式,在最大限度保護醫務人員的前提下,為患者提供精準高效的醫療救治。

福建醫療隊在光谷方艙醫院首創方艙內外三方遠程會診。福建中醫藥大學的中醫教授、福建省人民醫院的資深中醫專家、光谷方艙醫院內的醫生,三方連線,前後方通力合作為患者診治並開具處方,收到的效果非常顯著。在治療過程中,福建醫療隊充分發揮福建中醫藥大學康復團隊和福建省人民醫院的中醫藥特色優勢,除了按照國家版本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以外,還為患者專門設計了“健肺養心操”,幫助患者條暢全身氣機,有助於患者的全面恢復。

光谷方艙醫院之內,醫患之間暖意融融,大家心無芥蒂、彼此赤誠,同心同力共抗疫情。除了做治療外,隊員們還帶領患者打太極、練“健肺養心操”,給情緒緊張、焦慮的患者做心理疏導,和他們談心說笑,患者充分感受到了醫者的熱心、耐心和仁心;患者們對醫務人員表現出完全的信任,一個微小而溫暖的舉動,都能讓穿著厚厚防護服、行動笨拙的醫務人員感到職業帶來的自我價值感。

3月6日,光谷方艙醫院宣佈休艙。“光谷方艙醫院是武漢最晚收治患者的方艙醫院,投入戰鬥20天后即交出滿意答卷,成為武漢第二家休艙的方艙醫院。”李瑋說,“最晚收治”“第二休艙”這些關鍵詞鼓舞著每一位隊員的心,也給他們增添了幾分自豪。實際上,早在3月4日,福建醫療隊負責的5個艙位的患者就基本已治癒出院或轉院,院長陳捷主動提出讓兄弟省份醫療隊先進行休整,剩下的患者都歸攏到福建隊進行救治,主動承擔清艙任務。

從2月16日福建第九批馳援湖北醫療隊入駐光谷方艙醫院以來,共收治了新冠肺炎輕症患者247人,截至休艙,共有210人治癒出院,37人轉院,實現了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轉院的患者,多是有其他基礎疾病,在武漢醫療資源允許的情況下,轉至相應的專科定點收治醫院,更有利於患者的治療和康復。”作為醫生,李瑋一直在心裡衡量著如何讓患者的利益最大化。

3月4日,李瑋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李瑋說:“我所做的,都是很平常的事,但我非常感恩這次馳援武漢的經歷。如果說人生是一幅畫卷,這一筆則豐富了畫的意境。”援鄂歸來,結束隔離期後,他又投入到緊張的日常工作中。(本報記者 孫學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