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希望欧盟解体?

哦滴复苏


美国希望欧盟解体,肯定是因为欧盟的存在对美国的权益构成了战略性威胁。因此要想知道欧盟威胁到了哪些战略资本,就要看美国拥有和最看重哪些战略资本。我们知道,美国是当今世界的一超霸主,拥有经济第一和军事第一的双重优势。

保持这两个互为支撑的优势,就是保持美国一超地位的基本保障。而欧盟恰恰在这两个点上,对美国的中长期战略利益形成挑战。首先是以欧元为代表的欧盟经济,将成为美国阵营内部的的最大挑战者,目前欧盟正在构建以欧元为中心的世界贸易结算体系,以帮助自身和世界贸易摆脱美国和美元的桎梏。

其二是欧盟的防务自主化。欧盟防务自主化是欧盟一体化的必然结果,而欧盟防务自主化不但可以促进欧盟一体化还可以成为欧盟凝聚力的支柱。目前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西欧都支持欧盟防务自主化战略,只有英国坚持反对,但英国在美国的鼓励下已经决定脱离欧盟了。

英国脱离欧盟后,美国将不再孤单,并可以与英国联手打压和遏制欧盟一体化进程,阻止欧盟防务自主化趋势形成。从根本上杜绝欧盟军事自主化战略对美国和北约军事霸权的冲击。在欧盟防务自主化的问题上,东欧国家更希望在北约的保护之下,因此他们并不积极。

为了让欧盟成员国中的东欧国家更具危机感,美国不断刺激东欧安全形势,以及该地区国家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战略安全上的紧迫感,让这些国家更加依赖美国及其主导的北约集体安全体系。应该说,美国抓住了欧盟在东欧地区成员国的心态。为了加速弱化欧盟,美国甚至鼓励更多国家效仿英国脱离欧盟。


高峰军事观察


2018年6月28日,《华盛顿邮报》曾经报道,在一次私人会晤中,美国总统特朗普怂恿法国总统马克龙脱离欧盟。特朗普承诺,如果法国退出欧盟,美国将与法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当然,面对特朗普低劣的“离间计”,马克龙并没有上当。不仅仅是特朗普,历任美国总统都不希望欧盟不断深入的进行一体化进程,甚至希望欧盟解体。那么,为何美国希望欧盟解体?介绍一下欧盟成立的目的与欧盟的现在的实力,大家就能明白美国的动机。

特朗普与马克龙

一、欧盟成立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普遍衰落,失去了300多年世界中心的地位。战败的德国被一分为二,即使是战胜国法国也是废墟一片,急需重建。正是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为西欧各国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支持,才使得西欧各国快速走出困境。不过,由于苏联的威胁,西欧各国也不得不屈服于美国的霸权之下。1949年,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12个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目的就是抗衡苏联。随着美苏冷战的开启,世界逐渐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欧洲各国成为了陪衬。

为了振兴欧洲,也为了最终摆脱美国的控制,法国总统戴高乐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决定推动法德和解。1951年,在法德和解的基础之上,法国、联邦德国、荷兰、意大利、卢森堡、比利时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启了欧洲一体化进程;随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相继成立,并最终于1965年,三大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0年,欧共体各国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宣告欧盟的正式成立。

欧洲各国成立欧盟,进行欧洲一体化进程,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当然希望欧盟解体。

二、欧盟的实力已经威胁到了美国

即使在英国脱欧以后,欧盟依旧有27个成员国,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公开,人口超过4亿,GDP总量超过15万亿美元。欧盟是全世界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德国、法国、意大利都是G7集团成员;卢森堡、荷兰等国人均GDP排名世界前列;德国工业水平享誉全球,大众、宝马、奔驰等汽车品牌,更是在全世界畅销;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核武器与战略核打击能力;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都拥有航空母舰,都属于海军大国。

凭借目前欧盟国家的实力,一旦一体化成功,综合实力将与美国不相上下。如此大的威胁,美国当然希望欧盟解体!

欢迎大家留言,英国还有没有可能再次加入欧盟?


美国观察室


这个问题属于婴儿级别的问题:

1.美国在这个世界上最在乎的是什么?

①霸权。

②美元霸权。

2.什么叫做霸权?

①全世界所有国家在国际事务方面全部看美国脸色行事,对美国发布的所有命令全部言听计从。

②美国利用美国国内法惩罚任何国家任何人任何国家都必须完全配合,不允许有任何反抗。

3.维护霸权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

①领先全世界几十年的军事装备。

②全世界任何国家的GDP都不到美国的二分之一,当然越少越好。

③领先全世界几十年的尖端科技。

4.不利于霸权的因素有哪些?

①某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在军事领域超越美国。

②某一个或者几个国家经济实力超过美国。

5.欧盟单个国家实力水平与美国相差十万八千里,根本威胁不到美国。

6.欧盟如果实现一体化GDP会直接超越美国,科技实力虽然不如美国但是一体化会让欧盟对美国的科技依赖性大幅下滑,另外欧盟一体化科技实力绝对是1+1>2。

7.美国如果放任欧盟一体化欧盟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军事实力也会大幅提升,欧盟如果军事实力强大起来就会成为第二个前苏联,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甚至比前苏联还要强大。

8.美国为什么强拉英国脱欧,就是为了霸权阻止欧盟成为第二个前苏联。

9.最后我给大家打个比方:

假如你开一个公司,你说一个公司的员工在做人方面都比你强势好还是都比你弱势好?

①强势就意味着你作为他的领导很多时候指挥他去干一些事结果被他经常当众拒绝让你下不来台,打架你也打不过他。

②如果他们弱势就意味着你让他们干什么他们都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去干没有一点反抗。

请问你喜欢前者还是喜欢后者?

10.以上所说就是霸权的利害关系,美国之所以今天打这个国家明天制裁那个国家其最终目的就是最后让所有国家都对美国言听计从不做任何反抗,这就是霸权。


明宇智远


美国为什么希望欧盟解体呢?这是因为美国要称霸世界,当然不希望哪个国家和世界组织做大,进而不利于推行自己的霸权。(一),表面看欧盟各国与美国同属西方世界,是兄弟关系。而欧盟的很多成员国又都是北约的成员国,本来不可能有分争矛盾,但美国挥舞着霸权的指挥棒任意剝削小兄弟的事情是经常发生!欧洲英,法,德,意,等很多国家早就心怀不满,但又惹不起老大,于是就成立了欧盟!因此,欧盟的成立,就是要与美国分庭抗礼!抱团来对抗美国。(二),欧盟各国为应对美元蓐羊毛,创新了货币欧元,给美元带来不小的冲击!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外汇储备美元占61.8%,欧元占20、2%,英磅占4、5%,人民币占1.95%……。而五大货币支付市场的排名是:美元40.08%,欧元34.l%,英磅7.07%,人民币2.15%……。不难看出,欧元的使用对美元带来很大的冲击,这当然是美国不愿看到的!(三),美国为对抗和压缩俄罗斯的空间,经常把欧洲各国当成棋子,希望加大与俄罗斯的矛盾冲突,但欧盟各国为自己的能源利益(天燃气),根本不想和俄闹翻!使美国几次对俄的制裁都落空,主要是欧盟领头人德国法国根本不听美国指挥。假如欧盟解体,欧元等所有对美国不利的因素都将减弱或消失!由于以上原因,美国当然希望欧盟解体。


张永科38


欧元全球化的努力让美国坐卧不宁。。

美元的市场份额是60+%,欧元英镑日元软妹币合在一起是剩下的部分。。欧元竖起全球化大旗,只要抢下美元10+%的市场份额,就可以把美元从全球绝对主导货币变成市场份额不过半的全球相对优势货币,这是万亿欧元收支的豪赌。。

软妹币买石油,半年多的市场份额就在全球占16%。。如果欧元买石油,至少也是这个份额,联合日本中俄伊朗,欧元是大有可为的。。

美国在推动欧盟散伙,欧盟自己却在努力团结。。包括英国脱欧谈判,都搞成软脱欧,甚至未来还可能再次加入欧盟。。

看到美元疲弱美债承压,欧元已经吹响进攻的号角,俄乌摩擦逆转不了美欧对货币主导权的强力争夺,美欧角力应该是未来最激烈的对抗点。。

特朗普搞贸易战无非是想要多出口几千亿美元,这个是销售额。。而美欧货币对决涉及上万亿美元的输赢,这个是纯利润。。



砍大山车大圈


美国需要的是能够服从指挥的小弟,而不是平起平坐的盟友,尤其不能与美国分庭抗礼,现在欧盟越来越偏离美国的航线,与美国顶着来,所以解体是最好的方式。


在北约中,美国的话语权是最高的,但是在欧盟内部,美国根本说不上话,因为美国毕竟不是欧盟国家,即使说话,也仅仅是参考,所以美国想要拆解欧盟也就可以理解了。

经济上,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元是贸易结算领域第一大支付货币,份额大约占39.9%。欧元大约占到35.7%。英镑7.1%,日元2.9%,人民币所占份额为1.6%。欧元与美元形成竞争关系。

军事上,欧盟国家基本上都属于北约一份子,安全上有保证。



政治上,经济实力决定政治影响力,即使是在联合国,欧盟国家话语权也相当大,无论是中东还是其他各大洲,都有绝对的影响力。


欧盟集合了几乎所有欧洲国家,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政治影响力都成为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一极,最关键的是有德国和法国两个刺头。其中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是G8的一员,德国法国的GDP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他们几乎左右了欧盟的发展方向。


法国德国是欧洲的传统大国,在政治上一直寻求独立自主,往往与美国的想法相反,比如美国要求北约成员国制裁俄罗斯,欧洲各国纷纷响应,但是德国却一再拒绝,甚至在俄罗斯经济最困难的情况下,与俄罗斯签订天然气合同。并且建立天然气管道,进行长期贸易往来。



在对待俄罗斯的态度上,美国下手从不留情,但是德国,法国还不想把脸皮撕破,因为一旦俄罗斯被打趴下了,德国法国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解散欧盟,最先从英国下手,英国是常任理事国,影响力不小于德国和法国,经济总量强大,退出欧盟以后,欧盟的影响力也会有所下降。


美国更看重的是五眼联盟和北约,尤其是五眼联盟,五眼联盟是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五个国家组成,除了美国,其余四个是美国的铁杆小弟。夸张的说,除了美国,其余四个国家基本上都没有独立的外交政策。

美国想要拆解欧盟也就可以理解了。


视野新观


美国是今天世界上名副其实的霸主,与人类历史上的其他霸主一样,美国绝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来统治整个世界,在他的身后必然要有一批追随者来帮助美国巩固全球霸权,于是欧洲各国便成为了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最需要握在手中的地区。

这绝不仅仅只是出于美国与欧洲各国在人种、价值观和社会制度氛围上的紧密联系,更重要的是美国在过去的时间里,与西方各国保持这数以百年计的利益纠葛,在这个长达二百多年时间的全球博弈中,美国与欧洲各国建立起来的关系是最稳固的,也是最长久的。

因此在美国来说,只有立足于欧洲,美国才能成为世界级的霸主,而如果美国失去了欧洲,那绝不仅仅只是失去了一块势力范围,而且还让自己在国际竞争中,多出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所以欧洲对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来说,欧洲的地位是最重要的,美国需要完全掌控欧洲,这就意味着对于美国来说,欧洲绝对不能板结一块,只有一个繁荣的、分裂的欧洲,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美国都是在战争后期,才加入实力较弱的一方来击败强者,因为只有这样做美国才能从中获得最大利益,而欧洲才会尽可能的削弱实力。

同样在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发动针对英国的贸易战,强迫英国打开英联邦市场,同时在欧洲推动马歇尔计划和组建北约军事组织,实际上同样都是在为了这个目标奋斗,目的就是要彻底掌握住整个欧洲。

当然了美国针对欧洲的战略布局,欧洲的各个老牌帝国很显然也意识到了,并积极的做好了相对应的准备,其中欧洲抵御美国渗透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建立欧盟以及组建独立于欧洲之外的“欧洲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欧洲经济的恢复,欧洲各国也意识到了美国在欧洲的经济、军事领域的渗透,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反制措施。

从1946年9月,英国首相丘吉尔提议建立 “欧洲合众国”开始,到1951年法、意、比利时、荷和卢森堡以及西德签署了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简称欧共体),在到1991年欧盟成立,欧洲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分别在政治、经济领域发起了针对美国渗透欧洲的行动,这使得美国至今都没有彻底掌握欧洲的局面。

但是在面对欧洲想要挣脱美国掌控的图谋,美国的反击也从来都是毫不手软的,在经济领域,1992年美国资本集团就发动了针对欧洲各国经济的狙击战。通过做空英镑强行将其打出欧洲货币汇率体系。随后美国资本集团又分别做空德国马克和意大利里拉,来强迫欧洲经济体向美国资本屈服。

在军事领域美国在2000年之后,不断的在欧洲周边制造动乱,引发欧洲难民危机。不管是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还是叙利亚内战,通过这些国家的动荡,不断向欧洲输出难民,在欧洲各国制造难民危机和社会矛盾,不断阻碍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在政治领域,通过种种手段离间欧洲各国,让欧洲重新回到分裂中去。2016年英国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脱欧游行和公投,直接导致英国通过民众选举被迫从欧盟脱离,将欧盟的三个经济发展引擎强行拆掉了一个。

可以说,不管是在政治、经济领域也好,还是在军事领域也好,美国都不希望欧洲重新变得团结和强大起来。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很清楚,那就是如果欧洲在美国的掌握中,美国就可以成为世界之王,而一旦美国失去欧洲,那么美国将会因为过去的罪孽,而迎来整个欧洲和亚洲的排斥,这样的结果是美国人所不能承受的,也是美国希望欧盟解体的最根本原因。


落下m


一山不容二虎,美国现在是西方集团内部的大老虎,但是随着欧盟推动欧洲一体化,慢慢的在变成另外一只老虎,美国现在要趁这只欧盟还没有成为“虎”之前,要把欧盟打散。

在西方集团内部,无论是法国、德国、英法都无法挑战美国的地位,但是这些国家抱团起来,那就是另外一种结果。

其实所有的西方集团也就是北大西洋两岸国家,相对之下,北美的国家比较少,只有两个,但是欧洲的国家比较多,有二十几个。


美国是这个集团的领导,但美国这个领导却远离集团内部的成员。没有欧盟之前,在欧洲大陆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代替美国的作用,由此虽然美国深处万里之外,但并不会影响他在集团的领导力,所以国家都必须依赖他。

但是后来有了欧盟,欧洲国家慢慢以欧盟核心,大家抱团取暖,这样一来就降低了欧洲国家对美国的依赖。随着欧盟一体化的深入,欧洲国家变得越来越不需要美国,这造成了美国在欧洲国家中的地位出现了边缘化。

说句不好听的,欧盟的发展在慢慢的架空美国在这个集团里的权力。欧盟越壮大,美国指挥北大西洋集团就越不顺手。

在第一次海湾战争前,美国可以调动所有北大西洋集团内部所有国家的力量,跟随他一起行动。但第一次海湾战争后,美国要在世界搞事,能够调动这个集团内部盟友的力量就越来越少,直到今天美国要对委内瑞拉采取军事干涉,他的欧盟不但不听他调动,而且还反对他对委内瑞拉采取军事手段。

这些事件都在表明美国对北大西洋集团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弱,弱到特朗普想要退出这个集团。



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欧盟的崛起,在不断的架空美国的领导力,如果让欧盟再发展下去,美国最后悔彻底的失去对这个集团的控制。

现在挽救美国对北大西方领导权的唯一办法,就是瓦解欧盟,让欧洲国家在欧洲大陆无法找到主心骨,不得不重新依附他。

美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现在动用各种手段不断的搅局,分化拉拢,要瓦解整个欧盟,就算无法瓦解也要让无法变成铁板一块。

欧盟现在是美国在世界地位的最大弱点,让欧盟变强大,就能对美国产生巨大的制约。


一号风手


这是因为欧盟的团结与强大,不利于美国独霸世界,实行单边主义!


欧盟现在以法、德为双核,其中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欧盟地区2017年GDP为17.28万亿美元,与美国的19.39万亿美元颇为接近;此外,欧元是国际货币中,美元的最有力竞争者之一。

由此可见,一个团结、统一的欧盟,会挑战美国独大的领导地位,具有取得与美国平等对话的实力。

欧盟坚持自由贸易、全球化与多边主义,是制约美国的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最重要的一股全球力量。

正因如此,美国希望欧盟解体,因为美国不希望在全球领域,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就像在军事与政治上,美国防范俄罗斯;同样地,在经济与政治上,美国也会防范来自欧洲与亚洲的挑战。

一个团结的欧盟,会在全球领域,与美国争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领导权,而不是被动地服从来自美国的角色分配。

事实上,特朗普上台之后,由于在国际安全、全球化、贸易及气候问题上,与全球主流趋势背道而驰,欧盟与亚洲也越来越替代美国,成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捍卫者。也因此,法国与德国更进一步,借助欧盟的一体化凸显出全球领导地位。而且,德法两国也已经证明,它们对俄罗斯的正面影响力,比美国要大得多。

在国际均势中,欧盟的角色已经日益显发出独立一极的色彩。

在这种情况下,破坏欧盟的团结,让欧盟解体,会使得欧洲国家只得继续依附于美国。而俄罗斯也会因欧盟的解体,而与欧洲产生更多的矛盾,从而被削弱。欧盟与俄罗斯的削弱,对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东亚,也不会是一个好消息。

总而言之,美国之所以希望欧盟解体,其实是因为想继续独霸世界的霸权主义思想使然!


建章君


1945年戴高乐的顾问亚历山大·科耶夫攥写的《法国国是纲要》指出:随着技术环境尤其是经济规模的变化已使单一民族国家”不够大“了,只有那些由若干加盟民族国家构成的”帝国“才可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事实上亚历山大·科耶夫并没明确提出欧洲一体化的概念,他的设想是由法国和西班牙、意大利以及法属殖民地共同组成一个”拉丁帝国“,届时这个”拉丁帝国“将拥有统一的武装、一体化的经济和相近的观念,从而成为独立于美、苏两极之外的第三极。与此同时科耶夫也承认德国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法国要实现与美、苏两极的博弈就必须借助于德国的力量,与此同时又必须避免使自己再度被德国征服,为此他提出了”煤钢联营“的构想:德国向法国出口煤炭以换取建设所需的成品钢材,而法国则通过对德国战略资源的控制实现对德国复兴的调控,从而使其不至于威胁到本国的安全。亚历山大·科耶夫的”煤钢联营“构想正是日后欧洲煤钢联营(ECSC)的雏形,而随着战后殖民体系的坍塌迫使法国不得不将”拉丁帝国“转型为”欧洲联盟“。

1950年5月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建议把法国和西德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领导之下。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根据“舒曼计划”在巴黎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决定建立煤钢共同市场。1952年7月25日该条约生效。1957年3月25日六国又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如今欧盟的前身欧共体由此诞生。二战后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不具备与美、苏两极博弈的实力,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抱团取暖增强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而欧共体的成立本身就是欧洲诸国试图在美、苏两极之间强化自身实力、发出自身独特声音的一种尝试。欧洲各国在经历二战的打击后普遍衰落,所以当时美国人是把欧洲看成是需要他们伸出援手的穷亲戚,而欧洲人也向美国的繁华与进步看齐。当时美国出于与苏联争霸的战略需求而大力援助西欧,这时美国对欧洲的融合还是抱支持态度的:因为西欧各国彼此融合更利于欧洲的战后经济复兴,同时西欧各国的联合无形中也使美国得以腾出手来一门心思对付苏联。刚经历过二战的法国与德国的矛盾其实还是比较尖锐的,所以1950年双方就煤钢联营计划谈判时分歧还是很大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国的催促使法、德两国得以较快通过煤钢联营计划。

不过欧共体的诞生既然是欧洲国家为提升自身国际话语权而成立的,那么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包含有欧洲各国摆脱美国控制的利益诉求。作为欧盟前身的欧共体从诞生之日与美国就是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博弈关系:在50年代处于经济复兴时期的欧洲还必须依附于美国的羽翼之下,所以这时双方的关系是合作大于竞争。然而到了60年代美国和欧洲开始视对方为竞争对手。美国和西欧之间的经济冲突以三类议题为中心:贸易竞争、跨国公司的势力以及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美元的稳定程度。1963年的“鸡肉大战”是美欧之间众多贸易战中的第一场小冲突。因为农产品是欧洲共同体最成功的共同项目,所以人们早就预见引发美欧之间第一场小冲突的主角将是农产品。欧共体把3/4的预算拨归农业使用,同时还发展出一种可以将农产品价格适当维持于世界价格之上的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欧共体制定了与此制度配合的进口税制度:将原产地为非欧共体国家的农产品价格提高到与欧共体农产品相当的价格水平,然后将这笔收入用作欧共体农民的补助金。1963年欧共体规定家禽肉品也要实施这项制度,美国的农民因此失去有利可图的市场。美国随即向西欧各国施压,希望能恢复美国家禽肉品的进口,虽然美国所施加的压力强度足以让西欧各国感到恼怒,但还不足以达到目的。1963年至1970年间欧共体的家禽肉品进口量减少了43%,而到1982年时欧洲共同体已从世界最大的家禽肉品进口地摇身一变成为世界最大的家禽肉品出口地。

欧共体制定了一种出口津贴制度,以补偿农民由于欧洲共同体价格高于世界价格所造成的损失。这项规划使欧洲的农业输出品在70年代晚期成为世界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利用不同的机制来支持农产品输出的美国极力反对欧洲共同体以这种减价竞争的方式与美国争夺对第三世界的农产品输出。虽然在1957年到1962年之间欧洲国家在非洲的殖民体系逐渐被打破,然而欧共体国家与自己的前殖民地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却依然存在,甚至直到我们今天法国在非洲的势力丝毫不比美国弱。1975年欧洲共同体与46个非洲、加勒比海与太平洋地区的旧殖民地缔结了《洛美协议》。2000年协议签约国已增加到71个国家。《洛美协议》的签约国可以将他们的产品免税输出到共同市场且不需以相应输入欧洲商品来作为交换条件。《洛美协议》最具新意的条文之一是设立平准基金,以维持第三世界某些未加工产品价格的稳定,在此之前这些产品价格的波动已严重影响生产单一产品国家的经济发展。这是欧洲对于发展国家和发展中世界之间所谓“南北对话”的主要贡献。不过从美国的观点来看:这却是对美国贸易的新殖民主义障碍,因此这也成为了欧美经济冲突的另一个来源。随着欧洲各国的经济复兴使欧洲与美国的竞争关系由农业领域向其他各领域全面扩散: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法国的幻影战斗机就和美国战斗机构成了强烈的竞争关系,而德国的汽车产业也对美国的汽车产业构成了一定挑战......

80年代的世界格局可以总结为“政治上两极、经济上三极”:所谓政治上的两极当然是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至于经济上的三级则是北美、西欧、日本。欧共体已然逐渐具备在经济上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实力,然而欧洲联合并未就此止步:1990年欧共体各国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由此宣告欧共体正式升级成为欧盟。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合法货币,这种欧元区的统一新货币的诞生对由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无形中构成了一种挑战。欧盟在加强成员国之间纵向合作深度的同时也致力于成员国数量的横向扩张:2004年5月1日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10国正式加入欧盟。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加入欧盟后欧盟已发展成为有28个成员国的国际组织。这28个成员国的国土面积加起来约为46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亿、经济总量约为18.749万亿美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美国的经济总量约为20.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欧盟的经济总量已然达到美国的90%以上。2018年11月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凡尔登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百年纪念活动时呼吁建立“欧洲军”。如今欧盟已然在经济领域对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隐隐构成挑战了,如果欧洲各国再打造一支统一的军队,那么美国真就要寝食难安了。事实上欧洲各国的军事实力并不弱,只不过单个的欧洲国家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和人力资源才使欧洲的军事实力未能充分表现出来: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法国是全世界拥有核武器的九个国家之一,其军事实力仅次于美、中、俄三个军事大国之后;意大利、西班牙也都是拥有航母的海军大国;德国尽管受到二战后的军备制约,不过德国强劲的科技研发能力和经济实力足以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如果欧洲一体化进程就这么顺利推进下去无疑将会对美国的世界霸权构成挑战。尽管欧盟国家中绝大多数是美国的盟友,但在这种事关自身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谁也不会愿意让步的。

当然美国也未必就真希望欧盟解体。美欧关系的复杂性就在于:这是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博弈关系。美欧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不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这种竞争关系,毕竟欧盟绝大多数成员国还是美国的盟友,在国际事务上这些国家大多数时候还是会附和美国的战略意图。当初欧洲煤钢联营计划的背后就有美国人的推波助澜,而美国当时这么做的动机是为遏制自己的战略对手苏联。迄今为止美国以欧洲各国作为遏制自身战略对手的这种既定策略并没本质上的改变,所以与其说美国是想要让欧盟彻底分化解体倒不如说是美国希望强化对欧盟的渗透控制。欧盟国家对美国的这种渗透控其实是心知肚明的,而欧盟与美国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就表现为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挤压一直是两条腿走路:北约从军事上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欧盟从经济上挤压俄罗斯的市场范围。在东扩问题上美国与欧盟的观点从来都是一致的,所以美国基于遏制战略对手这一目标其实是需要欧洲各国的配合的。美国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心态其实是颇为纠结的:欧洲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联合可以帮美国分担来自俄罗斯的战略压力,但美国又不愿看到欧洲各国因为联合而对自己构成一种无形的挑战。所以美国未必就真心希望欧盟解体,但美国一定会设法干预欧盟事务,对其进行一定打压。现在英国脱欧已然对欧盟提出了一种挑战,未来美国与欧盟的博弈会如何发展只能拭目以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