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OMO教育

歷史不會重複,但會押韻。

從在線教育發展的進程看,OMO教育究竟是教育行業的終局、還是隻是疫情下的一劑嗎啡?


近日,比爾蓋茨說新冠肺炎可能成為百年不遇的大流行病,呼籲“全球領導人應當立即行動,刻不容緩。”

有危即有機。對於在線教育行業來說,這是一個需求激發、全民參與的教育市場、培養用戶習慣的重大事件。在“停課不停學”的口號下,全國中小學生早已被“贈送”了上千億的免費線上課程。

請回答OMO教育

在“停課不停學”的口號下,全國中小學生早已被“贈送”了上千億的免費線上課程。


全國開學時間一延再延遲遲未定,教育企業紛紛“落地OMO轉型”以求自救,甚至有企業因此獲得融資。在2月為數不多的可查的教育行業融資記錄中,絕大部分成功融資的企業都在公告中提到了這同一個詞:OMO。2月13日「夏加兒藝術」宣佈完成B輪數千萬級投資、持續在美術教育OMO模式上發力,2月21日「家輝培優」向36氪披露在春節前完成千萬級美元融資、將進一步完善OMO教學模式,2月28日「新勵成」宣佈完成B輪數千萬融資、全面推行OMO創新戰略…

OMO模式不是疫情下被創造的新名詞。2019年初,高思教育、精銳教育、樸新教育等教育培訓巨頭也陸續宣佈各自的OMO戰略。疫情只是加速了OMO模式的普及。

誠然,OMO模式一定程度上能幫助教育企業優化現金流。但,OMO模式究竟是教育行業的終局、還是隻是疫情下的一劑嗎啡?


一、什麼是OMO?

OMO,即Online-Merge-Offline,百度百科上定義其為“一種行業平臺型商業模式”。

最早是李開復博士於2017年在“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的 The World in 2018 特輯發表專欄文章中提出,預言未來世界即將迎來“OMO”(Online-Merge-Offline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時代,中國將有望在全球範圍內首先實現OMO。

一旦在汽車、商店、商場、診所和學校裡安裝更多的傳感器,那些能獲取數據的企業就能夠知道並追蹤消費者的行為,甚至獲取的數據比通過跟蹤在線信息獲取的還要多。…下一步,服務方將會實現線下與線上數據融合,提供精準的客戶推薦,提升店內服務,並實現供應鏈自動化和即時庫存管理。(from創新工場《李開復:OMO將引發中國經濟新風暴 |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專欄》)

國內大規模的OMO模式應用改造首先發生在新零售行業。例如,阿里從“人、貨、場”三要素入手數字化改造,幫助銀泰百貨、盒馬生鮮等傳統企業完成升級,已有成效。

引入阿里後,重構大賣場成為高鑫零售的重頭戲,根據2019年財報數據,高鑫零售已經改造升級了10家大賣場門店,預計2020年繼續升級改造50家大賣場門店。高鑫零售的財報顯示,O2O業務(在線到線下業務)的總銷售營收較2018年增長近90%,其中B2B業務營收較2018年增長約50%,(from

GPLP犀牛財經《高鑫零售引入阿里後O2O業務增90% 將再改造50家大賣場》)

那OMO模式對教育行業的改造進展如何?


二、OMO教育的前世今生與挑戰

李開復博士的文章中還提到了一個OMO在教育行業的案例:

“語言學習在中國十分盛行,未來的語言學習將會把外籍老師、本地助教、自動化軟件和自動化硬件連接起來:由外籍老師負責遠程授課,本地助教負責活躍氣氛,自動化軟件負責糾正發音,自動化硬件負責作業和測試評分。通過對VIPKID、盒子魚以及七天教育的投資,我們已經幫助他們在中國的學校和培訓中心實現了這種模式。”(from創新工場《李開復:OMO將引發中國經濟新風暴 |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專欄》)

咋一眼看起來這種模式和雙師課堂幾無二樣,最大的區別在於線上線下數據和一切是否都融為了一個生態體系。

如果要分析OMO教育與雙師學堂、O2O等其他教育風口的異同,和其核心要解決的問題與可行性,必須從它的“前世”說起,簡要回顧在線教育的發展。

在線教育由來已久,而自2010年以後互聯網的發展讓在線教育煥發了更多可能性,加快了演變。

請回答OMO教育

2010年以來在線教育的演變


第一個階段是MOOC的普及(2011~2013)。

2012年,美國的頂尖大學陸續設立網絡學習平臺,在網上提供免費課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課程提供商的興起,給更多學生提供了系統學習的可能。而且它們的課程都是免費的。

2013年,MOOC大規模進入亞洲。清華大學宣佈加入edX聯盟、並推出了「學堂在線」向全球輸出在線課程。果殼網成立MOOC學院,收錄了主流三大課程提供商Coursera、Udacity、edX的所有課程,並將大部分課程的課程簡介翻譯成中文。

MOOC的普及打破了時間、空間對學習/教育的限制,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教育資源不均問題、普通人在家就可以免費上全球優質課程,將線下的學習者轉移到了線上。不足是,MOOC內容主要為高等教育、而K12領域相對空白。再者是,MOOC解決了“學”/內容的問題、而對“習”/督學則為空白。

第二個階段是O2O教育的瘋狂(2013~2016)。

2011年,千團大戰的爆發讓O2O以團購的方式、開始全面對生活服務消費領域進行改造。

2013年在大量風投和PE推動下成為了“互聯網+教育”元年。據ifanr數據,2013年“新開辦的教育網站一度以平均每天 2.6 家的速度誕生。”其中,O2O教育平臺瘋狂老師更是創下了9個月融資4400萬美元的紀錄。

好景不長,市場終歸會迴歸平靜、用實際需求和業績說話。據芥末堆數據,“僅在2016年,已死亡的在線教育公司就已經超過了700家。其中大部分是僅創業一兩年的新興公司。”O2O教育的泡沫就此破裂。而紅極一時的瘋狂老師在2019年4月宣佈停止運營app。

O2O教育的瘋狂進一步教育了用戶在線學習的習慣、驗證了通過線上給線下導流,大量填補了K12領域在線教育的空白,讓創業者和投資人看到了在線教育規模上的想象空間。但O2O教育既進一步突出了MOOC在K12領域遺留的“習”的問題,也沒有真正提高效率,還引出了新的問題:O2O教育模式下,教育機構對優質教師的需求極大但其粘性卻極低,無法形成正循環。唯有暫時失敗。

(有意思的是,「O2O教育」在百度百科中的定義為“Offline to Online”而非“Online to Offline”,其實這個理解更接近目前的OMO教育現狀)

第三個階段是雙師課堂的轉型(2016~2018)。

雙師課堂模式最早應用於職業教育領域,人大附中於2013年首次將該模式應用於K12領域。

15~16年,好未來、新東方兩大教育培訓巨頭先後推行雙師課堂。隨後,高思、凹凸、快樂學習等中小學課外輔導機構也紛紛涉足,讓雙師課堂一度成為教育界熱點。

雙師課堂的轉型一定程度上解決了MOOC和O2O教育遺留的“習”的問題,通過線下輔導老師加重作業批改、答疑、督學等服務,保證學習效果。同時,線上教學名師也能提高效率、教育更多地區的學生。此時線上與線下的比重是相對平均的。延伸出的問題是,雙師課堂的核心競爭力在於輔導老師,而輔導老師既無名也無發展通路、穩定性存疑。再者,教學與輔導分離到了2位不同的老師身上,加大了培養學生的信任與情感的難度。

第四個階段是現在的OMO模式的升級(2018~)。

所以留給OMO教育模式要解決的問題是,線上與線下的輕重和差異化在哪裡?線上線下老師是否是同一位、如何培養學生的信任與情感?線下的輔導如何提高效率?


三、OMO教育的嘗試與可行性

OMO教育落地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線上教學、線下服務,第二種是線上服務、線下教學,第三種是線上線下都兼具教學和服務。無論是哪一種形式,都需要將線上線下數據和一切融為一個生態體系。

第一種形式“線上教學、線下服務”適合在線教育企業升級。

以編程貓為例,編程貓在2019年6月發佈了“M+戰略”,將建立1000+線下學習中心。而在這之前,2015年成立的編程貓只有線上服務、用戶已近2000萬。K12領域學生最需要的是督學和激勵,這塊線下服務有天然的優勢,特別是對於編程貓目標的4-16歲學生,而線下的體驗對於打動家長、提高客單價來說也尤為關鍵。

通過線下旗艦店設計理念的介紹,可以看出編程貓在線下服務升級的投入和重視程度。這1000家少兒編程學校中心由芬蘭國家圖書館設計師Päivi Meuronen親自打造。設計師Päivi Meuronen表示,科學研究表明,好的建築能夠增加人的幸福感,我們希望創造一個全新的編程夢工廠賦能編程貓學習中心,給孩子一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學習中心的設計理念將圍繞編程貓教育理念展開,給孩子的不同學習需求提供不同的學習空間,激發編程學習興趣。編程貓學習中心分為公共交流區、學習區和過渡行區域。整個升級強調交互和自然,每個區域並沒有嚴格的劃分界限,並用不同的顏色來強化不同的區域的功能。

編程貓還組建專業培訓團隊為少兒編程學校中心提供超過100萬個小時的培訓服務,讓編程老師和加盟商更高效地瞭解編程教育核心提高授課水平和運營水平,達到國際化標準。

請回答OMO教育

編程貓少兒編程學校中心設計理念


第二種形式“線上服務、線下教學”適合地面教育機構升級。

以精銳教育為例,2019年4月,精銳教育在以“AI賦能,精銳加速”主題的集團戰略發佈會上提出了“科教服3T建設”(即科技賦能Technology Integration、教學創新Teaching Innovation、服務感人Touching Service),並計劃投入30億、其中20億用於技術升級、全面推薦OMO,促進線上線下技術深度融合。

精銳教育集團副總裁焦典在GET2019上表示,精銳教育的探究形式現在是以線下為主,然後把一部分環節放到線上。現在,線上的環節首要是比如批改作業、家校交流等相對輕度的環節。說到線下個性化1對1搬到線上1對1,同構形式(班型一致),異構形式(班型不一致)三種階段,“精銳現在是接近第一種。”

精銳教育創始人張熙指出,教育分為三個維度:家庭、學校和社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至關重要。所以精銳教育在打造快樂高效的第三課堂之外,還攜手由全國婦女聯合會主管下的中華家教APP為父母推出了系列家庭教育課程,提升線上服務。

請回答OMO教育

精銳教育創始人張熙提出“科教服3T建設”


第三種形式“線上線下都兼具教學和服務”將會誕生新物種。

以盒子魚為例,教學上結合了翻轉課堂的形式。線上會有主講老師和中教輔導老師,主要負責教學;線下也會有主講老師和外教老師,主要負責互動。每個老師傳授的內容都不一樣,最大化了不同老師在上課、學習、管理上的優點,也減少了不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次和衝突。

在服務上,則是通過AI賦能練測環節、打通線下線上數據。。盒子魚面向中小學提供了拍照智能批改作業功能,一鍵發現學生薄弱點;智能語音互動功能則可實現實時糾正語音語調、人機問答和模擬考試等。根據收集的數據,盒子魚智能學習系統會不斷實時調整課程,智能推送安排每天的學習和上課任務。

請回答OMO教育

盒子魚AI系統對教、學、練、測全過程的應用


OMO教育看起來很美好、教育培訓巨頭們紛紛all in嘗試不同形式,創業者們也都加入熱議、但這不是屬於創業者的機會

在線教育企業開線下店的投入之大不是一般企業可以承受,地面教育企業開線上課的成本則遠超人們的想象。暫不說師資、場地、架設服務器、後期處理、後期維護等問題,僅從帶寬角度來講,按30幀計算,使用主流配置手機觀看一小時網課需要2G以上流量,而以此速度觀看每個學生一週上一節課僅供12800名學生觀看教育公司就需要投入約40萬人民幣的帶寬費用,而事實上一個孩子每週上課卻遠不止1個小時。落地OMO的困難與所需的決心,真的是誰用誰知道。


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誠然,科技賦能教育行業第一步要解決如何學得更多更好的效率問題,不過歸根結底教育的本質應該是鼓勵去探索這個世界。

期待更多有價值的教育創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