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水滸109將之被嚴重低估的孫立

孫立在水泊梁山之中排在地煞星的第三位,這與他的真實武功和威望、水準應該是不相稱的。孫立是孫新的哥哥,孫新、顧大嫂、解珍、解寶、鄒潤、鄒淵都是他的部下或者都沒有他功夫高,但是從排名上來講,解珍解寶排在36天罡裡面,偏偏把他弄到地煞星裡面。開始讓人不由有一些疑惑,這難道屬於宋江的手腕,捧起來小弟壓下來大哥?還是有些其他的原因呢?

其實細細思量,孫立排名較低也無不道理,因為孫立至少有兩次做事,不怎麼地道,甚至說是違反了梁山好漢做人的原則。

首先孫立對解珍、解寶的感情遠不如孫新他們那麼友好,至少說救解珍、解寶,和上梁山確確實實是被孫新和顧大嫂勸告,甚至逼迫之下才這麼做的。

另外就是孫立為了在梁山上立上一功,在三打祝家莊的時候,本來欒廷玉是他的師兄,孫立卻藉著與師兄的關係,打著登州兵馬提轄的旗號,打入祝家莊做內應,破了祝家莊。所以,這也應該算是孫立身上的一個汙點。

談到《水滸傳》,人們往往津津樂道於大破連環馬,三打祝家莊,而80回之後的不少精彩戰例,不幸為讀者所忽略。伐大遼中孫立對遼國大將寇鎮遠的一戰,就是其中精彩的一戰。從這一戰可以看出,孫立作為一名武將是非常夠格的,遠處有長槍,近處有鐵鞭,弓箭也頗為嫻熟。且一起來回憶這精彩的一仗。

這一戰發生在征討大遼之戰,遼國為了保衛燕京前沿,和宋江率領的梁山軍隊,發生了一次前哨戰,交戰雙方,宋軍是原登州提轄,十六小彪將之一的病尉遲孫立,遼國是世代軍官的名將寇先鋒,雙名鎮遠。

寇先鋒屬於世代軍官,和摩雲金翅歐鵬出身類似。不但勇猛而且狡猾,和孫立雙槍並舉,戰不數合,做不支狀,翻身便走,誘敵深入,又接住孫立射他的一支箭,然後扭轉身,望孫立前心窩裡一箭射來。

弓勁箭急,病尉遲仰天就倒,掛在馬上歪歪斜斜的卻不落下去,那寇先鋒看的心急,催馬返回身來捉活的,眼看湊近,卻見孫立一個鯉魚打挺直立起來,原來孫提轄早有防備,暗箭奈何他不得,雙腿夾住馬腹,躺的筆直,正要誘寇先鋒趕來,——好騎術!好計謀!

但寇先鋒也不是馬延、張凱之類一嚇就昏的主兒,眼明手快,吃驚之下手上絲毫不緩,“須躲不的我槍!”挺槍當胸就刺。——反應絕對靈敏,應對也極為合宜——最好的防禦就是攻擊,孫立剛剛立起來,胸前最是空當,而且面積大,閃避不易。

孫提轄的應招更令人吃驚:挺起胸膛,受他一槍!面對敵將一槍刺來如此處理,整部《水滸傳》中僅此一例!想想病尉遲判斷真是準確,那寇先鋒慌亂之中,自保更過於傷人,刺出的力道必然不足,方向必定不準。果然,槍刺到甲葉,頓時偏了,孫立再將身體略側一側,那槍就從孫立肋下滑過。為孫提轄捏了一把冷汗也!後來讀金庸的《倚天屠龍》,有一段韋一笑急赴武當救援,偷襲敵人頸後的大椎穴在先,送自己腦袋到人家掌下於後(料到對方大椎穴中招必然全身癱軟),忽然感到孫提轄大有青翼蝠王的風度。

這還沒有完,寇先鋒馬上直撲入孫立懷中。此人實在反應靈敏,一槍刺空,至此已如四門大開,防不勝防,索性不退反進,藉著槍刺的發力撞向對方,要知道孫立使得是長槍,只有縮短雙方距離,才能使他的兵器無法施展,“槍”長莫及。而且寇先鋒直衝過來勢能不小,假如能將孫立撞下馬來,還是敗中取勝的妙招!至少也能如小霸王對太史慈,打成個混戰的局面。——聰明!

更沒想到的是這位孫提轄比他想的更野蠻,此人腕上常懸一根虎眼鋼鞭,正是近戰利器,寇先鋒這一衝可謂正中下懷。病尉遲毫不猶豫,抬手就是一鞭,可憐寇先鋒,被削去了半個天靈骨。

孫立早已偷眼見了,在馬上左來右去。那枝箭到胸前,把身望後便倒,那枝箭從身上飛過去了。這馬收勒不住,只顧跑來。寇先鋒把弓穿在臂上,扭回身,且看孫立倒在馬上。寇先鋒想道:“必是中了箭!”原來孫立兩腿有力,夾住寶鐙,倒在馬上,故作如此,卻不墜下馬來,寇先鋒勒轉馬,要捉孫立。兩個馬頭,卻好相迎著,隔不的丈尺來去,孫立卻跳將起來,大喝一聲。寇先鋒吃了一驚,便回道:“你只躲的我箭,須躲不的我槍。”望孫立胸前,盡力一槍搠來,孫立挺起胸脯,受他一槍。槍尖到甲,略側一側,那槍從脅窩裡放將過去,那寇將軍卻撲入懷裡來。孫立就手提起腕上虎眼鋼鞭,向那寇先鋒腦袋上飛將下來,削去了半個天靈骨。那寇將軍做了半世番官,死於孫立之手,屍骸落於馬前。孫立提槍回來陣前。(第87回)

攻的精彩,守的絕妙,簡直是千古絕唱!讓人不由得不拍案讚歎:強中更有強中手!

誰說老施《水滸傳》下卷不如前兩卷?不過是因為人們心理上否定宋江的招安,因此入宋以後,其精彩之處少有人評罷了。可惜,可惜。

但是上陣之中孫立也有十分狼狽之時,這就是與田虎手下大將方瓊之戰。方瓊是田虎手下一員猛將,號稱猊威將,是四威將中排在第一位的,可謂田虎軍中一頭獅子。此人的確一表人才:

那方瓊頭戴捲雲冠,披掛龍鱗甲,身穿綠錦袍,腰繫獅蠻帶,足穿抹綠靴。左掛弓,右懸箭。跨一匹黃鬃馬,拈一條渾鐵槍。(第92回)

水泊梁山與田虎軍在蓋州發生第一戰中,此將當先出馬向梁山挑戰。而梁山之中來應戰的便是這位原登州提轄病尉遲孫立。在鬥到三十餘合時,方瓊漸漸力怯,顯然敵不過孫立。但就在這時,田虎軍另外一名將領張祥,見方瓊鬥不過孫立,便向孫立射了一箭。以孫立的武藝,在這一箭射出時早已看見,他採用的辦法也非常特別,因為他當時已經無法可躲,於是只得馬頭向上一提,這一射正射中馬眼,馬立刻直立起來,孫立跳在一邊,拈著槍便來步鬥。張祥見射不到孫立,飛馬提刀又來助戰,卻得秦明劫住廝殺。孫立想要回陣換馬,被方瓊一隻槍不離左右攪住不能脫身。

這裡可以看到,在這一仗中孫立真是一個倒黴接著一個倒黴。明明自己要取勝的情況下,被人家射了一暗箭,自己躲不開,不得不讓自己的戰馬中箭。戰馬中箭算想得清楚,自己跳下馬,方瓊纏住只好步戰,此時對方還衝過來夾攻,這簡直是沒有天理了。幸好有秦明上去擋住。既然如此按照江湖規矩總要回陣換馬吧,卻被方瓊不講規矩地一條槍不離左右攪住,不能回陣。還好孫立碰到的方瓊並不是超一流的戰將,多少有一點像中國足球隊,圍著人家的大門打,左攻右攻就是臨門一腳射不進,所以儘管一個騎馬一個在步下,卻一時沒能奈何孫立。這時惱了神臂將花榮,也對著敵將射了一箭。花榮的箭法可是和田虎那邊的張祥完全不同,一箭之下正中方瓊面門,使其翻身落馬。這一箭射上去,方瓊是死是活尚不知道,不過孫立可算眼疾手快,上去一槍結果了方瓊。擱我也是,讓我在百萬軍前如此丟人,站著跟你打,還被一條槍不離左右攪住,顯然這是最好的報仇機會。

二將在征塵影裡,殺氣叢中,鬥過三十餘合,方瓊漸漸力怯。北軍陣中,張翔見方瓊鬥不過孫立,他便拈起弓,搭上箭,把馬挨出陣前,向孫立颼的一箭。孫立早已看見,把馬頭一提,正射中馬眼,那馬直立起來。孫立跳在一邊,拈著槍,便來步鬥。那馬負痛,望北跑了十數步便倒。張翔見射不倒孫立,飛馬提刀,又來助戰,卻得秦明接住廝殺。孫立欲歸陣換馬,被方瓊一條槍,不離左右的絞住,不能脫身。那邊惱犯了神臂將花榮,罵道:“賊將怎敢放暗箭,教他認我一箭!”口裡說著,手裡的弓已開得滿滿地,覷定方瓊較親,颼的只一箭,正中方瓊面門,翻身落馬。孫立趕上,一槍結果,急回本陣換馬去了。(第92回)

搞笑的是,孫立一槍結果方瓊之後,立刻回陣換馬。估計孫立這個時候可能是有些暈了,既然敵將已經翻身落馬被一槍結果,何需回本陣換馬,直接騎對方的馬回去就完了。孫立大概在這個時候多少有點受驚,所以失去了常態。

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觀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