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故事(109)」“溫暖”的挑戰

己亥末庚子春,一場來勢洶洶的病疫由荊楚大地席捲全國,各地紛紛拉響警報,打響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山東省對口援助黃岡市,先後派出十餘批醫務人員對口支援湖北省武漢市和黃岡市,齊心協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充分展示身處疫情防控戰線的醫護工作者舍小家顧大家、救死扶傷與病魔鬥爭到底的精神,由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支持,大眾網·海報新聞發起“疫線故事——我的愛對你說”特別策劃,讓廣大醫務人員作為主人公,講述在湖北武漢、黃岡前方醫療隊援助期間自身的感動、感悟和感受,講述在一線工作生活期間難以忘懷的人和事,講述自己與疫魔鬥爭、在這場全國戰疫戰場上的感人瞬間。

【疫線故事(109)】“溫暖”的挑戰

□作者:張豔豔 山東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內科專業主管護師

“風雷送暖入中春,桃柳著妝日煥新”,援助湖北已50余天。

從寒風瑟瑟的冬日開始,我們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駐紮武漢,大家便日日盼著天氣轉暖。我每天早上趕班車前都會望望天空,為什麼今天太陽還是沒有出來?真是有些懶。

好像在突然間,一下子如了大家的心願,天氣暖和了,路邊的各種鮮花瞬間綻放,大家的心也快樂起來。可是新的問題出現了,我們進入汙染區穿衣服的層數並不能因為天氣的轉暖而減少。一層刷手服,一層連體防護服,一層外科手術衣,兩層口罩,一個護目鏡,一個面屛,一雙鞋套。天氣再熱,裝備樣樣不可少,這是進入汙染區的標配。

「疫线故事(109)」“温暖”的挑战

今日春分,太陽高照,無比溫暖。早上到科裡參加完晨會交班,我便跟隨我們齊魯醫院護理部曹英娟副主任一起更換防護裝備。曹主任負責我們支援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5號樓12個病區的護理質量管理。3月14日深夜22點至凌晨1點半完成了整座樓汙染區的夜間護理工作督查,今日再次進行日間護理工作督查,不斷完善患者的護理工作及管理,既要保證護理人員安全,還要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早日康復。雖然已經對眼鏡及護目鏡認真做了防霧處理,可是因為天氣熱,出汗多,剛剛穿戴好一切,曹主任的眼鏡很快變得模糊不清。再次擦拭後,戴上,霧氣又悄然出現。為爭取時間,主任便不再去糾結這少量的霧氣。

穿過兩個緩衝間,進入汙染區域病房,到達16層二十五病區,與武大人民醫院東院護理部許老師、復旦中山醫院護理部王主任匯合後,大家開始督查。每一個環節都不放過,從訪談護士的工作感受、工作流程,查看環境佈局、實踐操作,到患者床邊交流,瞭解患者需要、滿意度,還有各種護理措施實施的效果等等。穿著密不透風的裝備,不停地說著話,查看到第5個病區時,武大人民醫院護理部許老師悄悄告訴我,她有些頭疼,問我什麼感覺。我說:“這次我特意把護目鏡戴鬆了一些,所以感覺還好。”我們瞧向曹主任,只見她正認真詢問每一位值班護士,叮囑大家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護,我們的思想仍不可鬆懈。為了不耽誤大家整體的督導工作,許老師很不好意思地說:“我堅持堅持。”

從9點開始,12個病區全部督導完畢,已經到中午近12點。曹主任再次關心了我們醫療隊自己負責的十七、十八病區值班的組員,然後快步到達緩衝區,我緊隨其後。整個脫衣過程,曹主任一言不發。到達清潔區,我從背後發現主任的刷手服已經全部溼透,趕緊問:“主任,沒事吧?”主任回答:“頭疼得厲害,想吐,不敢說話。”天氣熱,防護裝備不透氣,加之不停地說話,消耗多,所以很容易出現缺氧。我不知道從哪個病區開始,我們的這些老師就出現了不適,但是為了不耽誤他人,都彼此忍受著,堅持著。

「疫线故事(109)」“温暖”的挑战

汙染區每班組護士的工作時間是4小時,天氣冷時感覺還算好,但是目前在這種“溫暖天氣”的條件下,大家的工作著實辛苦。為了患者的護理,為了不浪費防護服,為了不增加其他組員的負擔,每一個人也在堅持著,努力認真地去完成自己這4個小時內的工作。我們日日期盼的這種“溫暖”天氣,對我們是一種毅力和體力的挑戰。經歷了一天“溫暖”環境下的切身實踐,曹英娟主任立馬考慮到了我們隊員的安全。當天晚上便彙集召開了所有護士長及小組組長會議,及時瞭解每一位護士在這種狀態下工作的感受、體力情況,並對主班工作的時長及工作流程做了調整。責任護士的小組搭配也做了協調,以保證每一位隊員的安全。

我們每個人都是勇士,敢於直面未知的一切,敢於擔當。願大家都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