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兰》诗词30篇大全集 冷体相宜。不似梨花带雨时

减兰,词牌名,又名“减字木兰花”“木兰香”“天下乐令”“玉楼春”“偷声木兰花”“木兰花慢”等。定格为欧阳修《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此调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代表作有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等。

《乐章集》注“仙吕调”。《梅苑》李子正词名“减兰”。徐介轩词名“木兰香”。《高丽史·乐志》名“天下乐令”。

韦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此为创调之作,为五十五字体,用仄声韵,后段换韵。宋人将七言八句仄韵之《玉楼春》误作《木兰花》,其第一、三、五、七句,每句减三字,成为四字句,于是创为《减字木兰花》,首先以这个词牌名填词者为柳永,属仙吕调。

欧阳修五首多写花间尊前情趣。苏轼十九首,题材广泛,有写景、酬赠、咏物、游戏、节序等作。南宋沈瀛四十八首,多谈人生感悟之哲理,如论“贪”“嗔”“痴”“成败”“荣辱”“好恶”“迟速”等,并为劝酒之词。辛弃疾三首,其第一、二首为放旷闲适之作,其第三首《长沙道中壁上有妇人题字若有恨音用其意为赋》:“盈盈泪眼。往日青楼天样远。秋月春花。输与寻常姊妹家。水村山驿。日暮行云无气力。锦字偷裁。立尽西风雁不来。”此词甚佳。此调由四字句与七字句相间组成,每句用韵,仄韵与平韵交互,每两句为一意群,词意转折,适于各种题材,故宋人用此调者极多。

定格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按《木兰花令》,始于韦庄,系五十五字,全用韵者。《花间集》魏承班有五十四字词一体,毛熙震有五十三字词一体,亦用仄韵,皆非减字也。自南唐冯延巳制《偷声木兰花》,五十字,前后起两句仍作仄韵七言,结处乃偷平声,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始有两仄两平四换头体。此词亦四换韵,盖又就偷声词两起句各减三字,自成一体也。苏轼词前段起句“晓来风细”,“晓”字仄声,“风”字平声。第二句“不会鹊声来报喜”,“不”字、“鹊”字俱仄声。第三句“玉座金盘”,“玉”字仄声。第四句“先觉春风一夜来”,“先”字平声。后段起句“不如归去”,“不”字仄声,“归”字平声。第二句“总是少年行乐处”,“总”字、“少”字俱仄声。第三句“不是秋光”,“不”字仄声。第四句“惭愧青松守岁寒”,“惭”字平声。又宋媛蒋氏词前后段两结句“月照孤邨三两家”、“回首乡关行路难”,“三”字、“行”字俱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减兰》诗词30篇大全集 冷体相宜。不似梨花带雨时

减兰十梅(风)

宋代:李子正

东风吹暖。轻动枝头娇艳头。成片惊飞。不是城南画角吹。香英飘处。定向寿阳妆阁去。莫损柔柯。今日清香远更多。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

宋代:李子正

腾腾初照。半拆琼苞还似笑。莫近柔条。只恐凝酥暖欲消。三竿已上。点缀胭脂红荡漾。刚道宜寒。不似前村雪里看。

减兰十梅(并序·总题)

宋代:李子正

窃以花虽多品,梅最先春。始因暖律之潜催,正直冰澌之初泮。前村雪里,已见一枝;山上驿边,乱飘千片。寄江南之春信,与陇上之故人。玉脸娉婷,如寿阳之传粉;冰肌莹彻,逞姑射之仙姿。不同桃李之繁枝,自有雪霜之素质。香欺青女,冷耐霜娥。月浅溪明,动诗人之清兴;日斜烟暝,感行客之幽怀。偏宜浅蕊轻枝,最好暗香疏影。况是非常之标格,别有一种之风情。姮娥好景难拼,那更彩云易散。凭栏赏处,已遍南枝兼北枝;秉烛看时,休问今日与昨日。且辍龙吟之三弄,更停画角之数声。庚岭将军,久思止渴;传岩元老,专待和羹。岂如凡卉之娇春,长赖化工而结宝。又况风姿雨质,晓色暮云。日边月下之妖娆,云里霜中之艳冶。初开微绽,欲落惊飞。取次芬芳,无非奇绝。锦囊佳句,但能仿佛芳姿;皓齿清歌,未尽形容雅态。追惜花之馀恨,舒乐事之馀情。试缀芜词,编成短阕。曲尽一时之景,聊资四座之欢。女伴近前,鼓子祇候。梅萼香嫩。雪里开时春粉润。雨蕊风枝。暗与黄昏取次宜。日边月下。休问初开兼欲谢。却最妖娆。不似群花春正娇。

减兰十梅(雪)

宋代:李子正

六花飞素。飘入枝头无觅处。密缀轻堆。只似香苞次第开。栏边欲坠。姑射山头人半醉。墙外低垂。窥送佳人粉再吹。

减兰十梅(月)

宋代:李子正

寒蟾初满。正是枝头开烂熳。素质笼明。多少风姿无限情。暗香疏影。冰麝萧萧山驿静。浅蕊轻枝。酒醒更阑梦断时。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

宋代:李子正

六花飞素。飘入枝头无觅处。密缀轻堆。只似香苞次第开。栏边欲坠。姑射山头人半醉。墙外低垂。窥送佳人粉再吹。

减兰十梅(残)

宋代:李子正

香苞渐少。满地残英寒不扫。传语东君。分付南枝桃李春。东风吹暖。南北枝头开烂熳。一任飘吹。已占东风第一枝。

减兰十梅(日)

宋代:李子正

腾腾初照。半拆琼苞还似笑。莫近柔条。只恐凝酥暖欲消。三竿已上。点缀胭脂红荡漾。刚道宜寒。不似前村雪里看。

减兰十梅(雪)

宋代:李子正

六花飞素。飘入枝头无觅处。密缀轻堆。只似香苞次第开。栏边欲坠。姑射山头人半醉。墙外低垂。窥送佳人粉再吹。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

宋代:李子正

天寒欲暮。别有一般姿媚处。半载斜阳。宝鉴微开试晚妆。淡烟轻处。渐近黄昏香暗度。休怕春寒。秉烛重来子细看。


《减兰》诗词30篇大全集 冷体相宜。不似梨花带雨时

减兰十梅(日)

宋代:李子正

腾腾初照。半拆琼苞还似笑。莫近柔条。只恐凝酥暖欲消。三竿已上。点缀胭脂红荡漾。刚道宜寒。不似前村雪里看。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

宋代:李子正

阳和初布。入萼春红才半露。暖律潜催。与占百花头上开。香英微吐。折赠一枝人已去。杨柳贪眠。不道春风已暗传。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

宋代:李子正

急催银漏。渐渐纱窗明欲透。点检花枝。晓笛吹时几片飞。淡烟初破。仿佛夜来飞几朵。浅粉馀香。晨起佳人带晓妆。

减兰十梅(并序·总题)

宋代:李子正

窃以花虽多品,梅最先春。始因暖律之潜催,正直冰澌之初泮。前村雪里,已见一枝;山上驿边,乱飘千片。寄江南之春信,与陇上之故人。玉脸娉婷,如寿阳之传粉;冰肌莹彻,逞姑射之仙姿。不同桃李之繁枝,自有雪霜之素质。香欺青女,冷耐霜娥。月浅溪明,动诗人之清兴;日斜烟暝,感行客之幽怀。偏宜浅蕊轻枝,最好暗香疏影。况是非常之标格,别有一种之风情。姮娥好景难拼,那更彩云易散。凭栏赏处,已遍南枝兼北枝;秉烛看时,休问今日与昨日。且辍龙吟之三弄,更停画角之数声。庚岭将军,久思止渴;传岩元老,专待和羹。岂如凡卉之娇春,长赖化工而结宝。又况风姿雨质,晓色暮云。日边月下之妖娆,云里霜中之艳冶。初开微绽,欲落惊飞。取次芬芳,无非奇绝。锦囊佳句,但能仿佛芳姿;皓齿清歌,未尽形容雅态。追惜花之馀恨,舒乐事之馀情。试缀芜词,编成短阕。曲尽一时之景,聊资四座之欢。女伴近前,鼓子祇候。梅萼香嫩。雪里开时春粉润。雨蕊风枝。暗与黄昏取次宜。日边月下。休问初开兼欲谢。却最妖娆。不似群花春正娇。


减兰十梅(早)

宋代:李子正

阳和初布。入萼春红才半露。暖律潜催。与占百花头上开。香英微吐。折赠一枝人已去。杨柳贪眠。不道春风已暗传。

减兰十梅(雨)

宋代:李子正

潇潇细雨。雨歇芳菲犹淡伫。密洒轻笼。湿遍柔枝香更浓。琼腮微腻。疑是凝酥初点缀。冷体相宜。不似梨花带雨时。

减兰十梅(晓)

宋代:李子正

急催银漏。渐渐纱窗明欲透。点检花枝。晓笛吹时几片飞。淡烟初破。仿佛夜来飞几朵。浅粉馀香。晨起佳人带晓妆。

减兰十梅(雨)

宋代:李子正

潇潇细雨。雨歇芳菲犹淡伫。密洒轻笼。湿遍柔枝香更浓。琼腮微腻。疑是凝酥初点缀。冷体相宜。不似梨花带雨时。

减兰十梅(晚)

宋代:李子正

天寒欲暮。别有一般姿媚处。半载斜阳。宝鉴微开试晚妆。淡烟轻处。渐近黄昏香暗度。休怕春寒。秉烛重来子细看。


《减兰》诗词30篇大全集 冷体相宜。不似梨花带雨时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

宋代:李子正

东风吹暖。轻动枝头娇艳头。成片惊飞。不是城南画角吹。香英飘处。定向寿阳妆阁去。莫损柔柯。今日清香远更多。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

宋代:李子正

梅萼香嫩。雪里开时春粉润。雨蕊风枝。暗与黄昏取次宜。日边月下。休问初开兼欲谢。却最妖娆。不似群花春正娇。

减兰十梅(风)

宋代:李子正

东风吹暖。轻动枝头娇艳头。成片惊飞。不是城南画角吹。香英飘处。定向寿阳妆阁去。莫损柔柯。今日清香远更多。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

宋代:李子正

潇潇细雨。雨歇芳菲犹淡伫。密洒轻笼。湿遍柔枝香更浓。琼腮微腻。疑是凝酥初点缀。冷体相宜。不似梨花带雨时。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

宋代:李子正

香苞渐少。满地残英寒不扫。传语东君。分付南枝桃李春。东风吹暖。南北枝头开烂熳。一任飘吹。已占东风第一枝。

减兰十梅(晚)

宋代:李子正

天寒欲暮。别有一般姿媚处。半载斜阳。宝鉴微开试晚妆。淡烟轻处。渐近黄昏香暗度。休怕春寒。秉烛重来子细看。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

宋代:李子正

寒蟾初满。正是枝头开烂熳。素质笼明。多少风姿无限情。暗香疏影。冰麝萧萧山驿静。浅蕊轻枝。酒醒更阑梦断时。

减兰·犀梳在手

清代:朱彝尊

犀梳在手,逋发未撩匀面后。眉语心知,引过闲房步步随。颓香暖玉,牵拂腰巾带重来。一段归云,谁验蛇医臂上痕。

减兰十梅(月)

宋代:李子正

寒蟾初满。正是枝头开烂熳。素质笼明。多少风姿无限情。暗香疏影。冰麝萧萧山驿静。浅蕊轻枝。酒醒更阑梦断时。

减兰十梅(晓)

宋代:李子正

急催银漏。渐渐纱窗明欲透。点检花枝。晓笛吹时几片飞。淡烟初破。仿佛夜来飞几朵。浅粉馀香。晨起佳人带晓妆。


《减兰》诗词30篇大全集 冷体相宜。不似梨花带雨时


《减兰》诗词30篇大全集 冷体相宜。不似梨花带雨时


《减兰》诗词30篇大全集 冷体相宜。不似梨花带雨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