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土方草藥百年傳承一瞥:俯身灶臺炒中藥,守護周邊腰突老百姓

爐子上的砂壺正一張一翕“噗~噗~噗”地冒著熱氣,院子裡瀰漫著一股淡淡的中草藥的苦味。

屋簷下的窗臺上一個挨著一個的笸籮裡,盛著一味味家裡老輩留傳藥方的入藥藥材。

靠著西牆搭建的藥棚裡,父親佝僂著身子一隻手撐在灶臺上,一隻手翻炒著鍋裡的草藥。

入冬以來,父親的所有工夫都用在家裡草藥的炮炙上了,其實父親大半輩子的人生都是和這個家中老輩傳下來的中藥打交道的。

接待幾撥上門的鄉親後差不多也就天晌了,吃罷午飯後,一般來說就會準備炒藥了的。用小稱將一味味藥材按著比例稱量好,有的藥材需要先用砂壺煮沸例如馬錢子,有的需要用陶土瓦礫“拿油”例如乳香和沒藥,還有的只需要簡單的翻炒烘乾就行例如金銀花、甘草、川牛膝、蒼朮等。

鄉村土方草藥百年傳承一瞥:俯身灶臺炒中藥,守護周邊腰突老百姓

草紙包裝

炒完藥也就是半下午了,如果有委託快遞發藥的,父親就得在天黑前將中藥打好包裹送到鎮上的快遞部。炒完的草藥還得進行打磨成粉,最後還要稱量出一份份用草紙包起來才算是完成。

也只有夜裡才是清閒的時候了,不過有時候藥不夠用,晚上還得守在爐子旁煮藥的,偶爾也會有一兩個服藥的患者夜裡打電話諮詢一些用藥後的反應!

鄉村土方草藥百年傳承一瞥:俯身灶臺炒中藥,守護周邊腰突老百姓

本草

爐子上的砂壺、窗臺上的笸籮、灶臺上的砂鍋以及杜仲樹下的那盤石磨,歷經一年年的歲月為周邊那些痺症(因腰突或關節炎引起的)鄉親帶來一份份希望!文中本草點頭像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