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报越大的人,越喜欢做这4件事,你做到了几件?

谈到福报,我们会认为身体健康长寿,无病无灾,家庭幸福,事业兴旺的人就是具备大福报了。究竟为什么他们能有如此福报呢?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修来的呢?如果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这两个因素都有。但是俗话说得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我们不能改变过去的事实,不能改变自己的出身,那就只能靠后天的努力去好好积福培福了。

想要培养福报,首要做到的就是就是一个“孝”字。所谓“百善孝为先”,一个能把孝道真正落实到实际生活中的人,一定具有大福报,后福是没有穷尽的。福报越大的人,他们越喜欢做下面这4件事,你做到了几件呢?

福报越大的人,越喜欢做这4件事,你做到了几件?

第一件事:孝养父母之身

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来说,这一条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作为一个人够不够资格,或者说算不算人的唯一判断标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身父母都不赡养,连这个最起码的底线都没守住,那就叫做“禽兽不如”。因为乌鸦都知道反哺,羊羔都知道跪乳,一个人从小到大,父母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付出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到头来,自己老了儿女却不管,连最基本的赡养都不能承担,这个人还有人性吗?这是孝顺的第一层次,也就是孝养父母之身。

第二件事:孝养父母之心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做儿女的要用心去行孝,第二是说要孝父母之心。用心行孝指的是要时刻把父母放在心上,牵挂,惦念着父母,去感受父母的需求,并尽可能地去满足他。因为很多时候,父母需要的不仅仅是衣食住行等物质上的需求,更多的可能是精神上的安慰,鼓励和陪伴等。如果我们不能发自内心地去行孝,那么这就变成了一种形式,是没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而“孝父母之心”就是指的心理和精神上的行孝,这在现代社会是尤其缺失的。

福报越大的人,越喜欢做这4件事,你做到了几件?

第三件事:孝父母之志

把自己的孝心延伸出来,放到家庭外面来说就是“忠”了。能够对国尽忠就是一种大孝。因为全天下的父母无一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将来能有出息,能干出点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有益的事情来,儿女们显达了,真正报效了国家和社会,父母的脸上也会沾光,会感到无限的荣耀,这就是孝父母之志。

第四件事:孝父母之慧

这就是最高层次的行孝。意思就是帮助父母增长智慧,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让父母活得更加明白,知道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何在,知道如何去转换心境,活出好心态,这就是拥有智慧的人生。

福报越大的人,越喜欢做这4件事,你做到了几件?

这一点的要求也是最高的,首先就是我们自己要有人生的智慧,不要被各种名利所累,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有所为”,什么时候应该“有所不为”,要有原则和底线,要懂得适时的进退,收放自如,不患得患失,不执着。自己能达到这样的状态,然后去开导父母,把智慧传递给他们,让他们真正的“心无挂碍”,真正的获得自在,轻松,这便是最大的行孝了。

本文原创:无为之善。分享佛学、国学及传统文化知识,感恩您的阅读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