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和父母住在一起吗?

匿名发表1


我是不愿意的,但尽量争取每星期都回去,让孩子见见爷爷奶奶。为什么不愿意呢?原因主要在孩子身上,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决定于童年成长的环境,假如自己很优秀,证明童年成长的环境比较好(是父母造成的环境比较好),那跟父母同住也无妨,因为父母也会给孙子(自己的孩子)一个好的环境,对孩子形成好的性格有帮助。相反,因为自己很一般,感觉父母那一套已经不行了,不想孩子将来连自己都不如,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所以不愿意和父母住。


啰嗦四哥


如果以后可以跟父亲一起生活,我十分愿意。

年轻时候有一个叛逆阶段,中专毕业工作之后即使离家就120公里的路程,但我曾经有连续3年时间一次都不回家,觉得没人骂没人管非常的自由。之后慢慢的每一次回家发现父亲头上又多了白头发,也瘦了,觉得父亲越来越老了,所以跟姐姐们只要周末有空都回家呆两天,后来因为父亲生病,为了方便及时就医,父亲不得已跟着我们来到了南宁,一起生活了7年多时间之后我再一次离家外出打工,跟父亲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现在每回家一次都倍加珍惜。

之前有计划带着父亲一起生活,但父亲不愿意远离家乡,如今他跟着姐姐一起生活,让我在外面也更放心,父亲节到了,愿我父亲和天下所有父亲一样身体健康,一切顺心顺意!


港漂Misan


希望,不忍母亲孤独,希望能陪她走过人生最后一程。

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聊天,其乐融融,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如此。母亲小时候很穷,没有鞋子穿,大雪天赤脚在雪地里跑,爷爷奶奶也不心疼她,让她在家照顾几个弟弟,最后成了农村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好不容易成家,父亲也很早过世了,含辛茹苦的把我养大。我希望能照顾她,温暖她孤寂苦涩的心灵。

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苦难,她已经患了精神疾病,烦躁易怒,晚上要哀怨的吐槽大半夜,需要整天有人陪伴,没有人看管就要到处跑,有时候还带着孩子跑。如果要陪伴她,我只能辞职专门陪她,可是我没有钱。

我只是个弱女子,心有余力不足,衣食住行抚养孩子都要花钱,没有办法和母亲住在一起,不知道今生何时能团聚。



门泊千秋雪


说实话,我是独生子女,我不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并不是不孝顺他们,我可以三两天的回家看爸妈,就是不想住在一起,爸爸也不喜欢我在家里住,我的孩子多,爸爸喜欢清净怕闹的慌,每次去父母家一天爸爸就嫌孩子们闹的他头痛,妈妈就忙着做饭哄孩子也是焦头烂额,别说在父母家住了,就是我带着孩子们玩上一天他们都被闹的赶都来不及,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子女都适合和父母一起住,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和子女住,这个事情都得看父母和子女这两边的意愿,我是不想我父母也不想,那就顺着父母的意愿来才叫孝顺,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向阳花的秋天ssh


我不愿意。不管是和父母还是公婆我都不愿意。我的理想生活是一家四口生活在一起,我和先生和两个孩子。父母公婆住的近,彼此有个照顾,但又有空间。

我剖析下我这样的想法的原因吧。

第一,我的原生家庭就是这样的。在我从小生活的北方的城市里,都是三口之家自己生活,没有和父母同住。我家里就是我和父母住一起,姥姥姥爷自己住,爷爷奶奶自己住,舅舅家,大伯家,姑姑家,家家都是如此。但不住一起不代表不亲近不来往,平时啊周末啊经常去爷爷家姥姥家,觉得亲情没有淡化啊。放假了也会住在姥姥家或者爷爷家里,但父母还是回自己家。可能就是我婚前都是这样的家庭结构,我就觉得这样挺好的。


第二,我的性格原因。我是水瓶座,为人独立,爱好自由。我一个人在外地上学工作,然后买房自己住,是比较独立的女性。什么都应付的来,不管是擦洗油烟机还是换灯泡,不管是修电脑还是通厕所,所有家务都会做。喜欢有自己的空间,看看书,也自由惯了。是很喜欢家里人比较少的那个状态的。

第三,两代人生活习惯差异,容易有矛盾,远香近臭。我是远嫁,婚后还二人世界,产后公婆就来帮忙照顾孩子了,这一起住就是五年了。虽然公婆比较开明,很尊重我们,但彼此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在带孙子上,在心疼他们儿子上真是有矛盾。我父母也是一样的,也换班带孩子,一年过来住几个月,也生活差异大,这看不惯我们,那觉得我们不对。反而说不在一起的时候,觉得彼此好。距离产生美。

我们马上就要分开住了,现在有了分开住的条件,孩子也大了,今年搬去新家读小学就正式和公婆分开住了。但公婆也住的不远,这样孩子们还可以像我小时候一样憧憬回爷爷奶奶家。我觉得最好的距离就是一碗汤的距离,这样我们也独立,他们也自在,不用迁就我们,我先生也可以更多的承担些责任,不能总当甩手掌柜。而我虽然累一点,但有了自由和空间,心态会更好,想必生活会更好!


倌倌2


个个家庭不同,人都不一样,有的住一起可以互相帮助,有的住一起就是互相伤害,以我的情况而言,不要住一起。公平点,先说说自己父母,恐怖极了(绝不夸大),只要我爸说每一句话,我们就每一次都当心会不会被我妈骂,是每一句话都要担心,可想而知我们是生活在怎样的家庭中,我妈一次也没买过菜,一次也没著过饭、任何一件事都不做(我知道你们不信,但这是事实),苦了我爸,苦了我们,所以我和丈夫结婚以后,就希望不要吵架,好在我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那么久,真的没吵过架,当然我也是个通情达理的老婆。现在说说我老公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公婆,当初嫁给我老公不容易,我妈差点从六楼跳下去,我还是偷出户口薄结了婚,从此我就从一个吵吵闹闹的家庭跳到了另一个让我身体和身心都受到伤害的家庭,尽管丈夫对我很好,可是婆婆和我妈一模一样,我常常怀疑是否天下妈妈都不会煮饭、不会做家务,但为什么菜场、超市都会看到很多老太太在买菜,有的还有帮忙带孩子,好几次我看到这种情景,我都忍不住停下脚步看着那些老人,我多羡慕,我婆婆哪怕只在我做月子的时候帮我一个小时,我也会感谢她的,算了,这些都是浮云,想都不要想,除了给我们无穷无尽的麻烦,还是无穷无尽的麻烦,太多太多,岂是写写东西就能表达出来的,我婆婆还有一个儿子,没住在一起,距离大概三公里路程,他们不用照顾老人,自甴自在,二十年过去了,婆婆在临死之前把我们两夫妻很很的往死里折腾以后,她上天了,留下的是我和丈夫永远无法忘记的伤害和身体的疼痛,我的小叔子及小叔子的老婆却身体健康,所以不要和老人住一起,会痛苦一生,当然每一个家庭都不一样,世上还是很少像我妈妈、婆婆这种人的,我和你们不认识,我所说的一点都不骗人,也没必要骗人,因为我理解你们,你们周围不可能有这么懒的人,她们懒,我一点都不在乎,我自己可以勤劳点,可是她们没有任何一个优点,尤其是我妈,所以你们不一定会相信,但我就碰到了,还是两个,我的人品有多差


小小130169358


我是今年1月刚跟我父母分开住的,结婚到生两个孩子,都是父母照顾着,所以一直一起住。对了,我是女方。

跟父母住最好的就是凡事不用自己动手,家务,煮饭,孩子都是父母帮着,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一样,我想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能明白。

但是,自己成家后,还跟父母住,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父母,另一方总是不那么能融入,毕竟是几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年龄差距那么大,几十年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如果是自己父母,肯定不会计较,但如果是对方父母,那么我想时间长了,双方因各种琐事积累的不满,总有一天会爆发。

我觉得跟父母最好的状态就是住在同一小区的不同房子,方便随时探望和互相照顾,又有各自的生活空间,相对自由自在,忍耐心应该会更大,不容易产生矛盾。我现在就是,跟父母同一个小区,吃喝和孩子还是我父母照顾着,就是自己住自己家,现在感觉关系更加融洽了,这个关系指的是我和老公,老公和我父母之间


php608


我希望的父母住在一起。

单纯的父母生我养我,我就要养其到老,住在一起可以更方便的照顾。更何况赡养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呢。

其实个人认为,父母和我们是一个轮回的调换,我们从小时候慢慢长大,父母从年轻慢慢的变老。父母的辛苦,在我们当上父母的那一刻才真正体会到。

所以我希望跟父母住在一起,陪伴余生!


Ivan摆渡人


估计我的观点要被好多人骂了,坦率的说,我不愿意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他们生病了,我可以在床前昼夜不休的服侍、照顾,这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但病好后我不会和他们一起生活。双方观念、生活习惯不同,在一起生活会无端造就诸多矛盾,弄得大家都不开心,不如分开为好。
我家小弟还未成婚,每年也就春节回家几天,其余时间都在外面。可就这短短的几天,耳根子边满是老爹不停的唠叨、训斥,搞得小弟恨不得马上离家出走,再不回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春节时,结过婚的二妹要和妹夫一起回来,在家呆两天,小弟担心他们回来后无聊发闷,就想去弄副麻将让大家解闷。于是,大冷的天,小弟骑着电动车跑到镇上,到处找卖麻将的。老爹知道后,立刻大发脾气:“买麻将干嘛,回来一两天,打什么麻将。有空也不知道学习”。我啼笑皆非,小弟20多岁上班的人了,老爹还想跟管小学生一般管他。我们只好劝他,要学会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

小弟以前在部队呆过,两年后复员的时间到了,不想再留在部队,就退伍回了家。老爹认为留在部队才有前途,想让他在部队多待几年。小弟最后还是执意回来了。为这件事,父亲一直不能释怀,见到我们也好,见到小弟也好,一直反复不停的念叨,并且越说越生气,好像小弟是什么罪大恶极的坏人似的,搞的不仅是小弟,就连我们也有些避之不及。

直到近两年后,在我们的反复劝说下,父亲才慢慢不再提这件事,却又开始把小弟的婚姻大事提上日程,一见面就开始唠叨这件事,其实不止见面,电话里面也是反复提及,我们姐弟几个的耳根子都要听出茧子了,哈哈!

老爹的唠叨功可谓天下一绝,我们还是离远点比较好,哈哈😄😄!


土豆里的花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