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山下,那座穿越深圳七百年曆史的古墓

蓮花山,深圳知名度最高的景點,登上山頂的小平銅像廣場,俯瞰福田中心區,深圳最現代化、最高大上的一面盡收眼底。除此之外,你注意過蓮花山腳下那座古墓嗎?發現於1991年1月9日的宋代古墓,墓主是下沙黃氏的先祖黃默堂。這一座小山,安息著深圳的先民,見證著深圳的今天,觸摸著深圳的未來。這種穿越感,實際上也是深圳這座城市的真實寫照——古老而年輕,兼具深厚的人文底蘊與昂揚的青春活力。

蓮花山下,那座穿越深圳七百年曆史的古墓

黃默堂墓於200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


蓮花山下,那座穿越深圳七百年曆史的古墓

古墓前有石作須彌座祭臺。墓碑上寫著“默堂黃居士塔”幾個字。

1991年1月9日,深圳市文管會的考古專家在蓮花山發現宋代原葬的黃默堂墓。該墓堂上的花崗岩表面已風化,疏鬆易脫,墓碑嵌於塔座內,高45釐米,寬22釐米。該墓碑所署“淳祐戊申”,即是南宋淳祐八年(公年1248年),此墓的建築及下葬時間距今已700多年。宋代原葬墓在深、港地區是首次發現,在廣東省內也少見。

在很多人眼裡,深圳是一座改革開放之後才發展起來的移民城市,在深圳特區建立之前沒有什麼歷史積澱,是個“文化沙漠”。這其實是一個誤區。事實上,深圳擁有非常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

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深圳文物考古人員基本完成全市文物普查任務,發現大批史前及各個歷史時期的古遺址、古墓葬、古城址、古窯址和革命遺址,收集了大量有實物佐證的歷史資料。位於深圳市中心區域的南宋古墓就是其中之一。

黃默堂墓,見證深圳中心區700年人文歷史

可能許多經常穿行於車來車往的福田區蓮花路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路段的市民並不知悉,在該路段旁邊的蓮花山上,有一座700多年曆史的宋代古墓。墓主人名叫黃默堂,是深圳市福田區下沙黃氏的祖先。

今天人們所見到的古墓,是2002年在保持古墓原始面貌的前提下全面修葺後的墓園。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對面的蓮花山山麓處建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其正面寫著“源遠流長”,背面則寫著“福祉四海”。穿過牌坊往裡走,可以看到一個人工挖成的風水池,面積不是很大。再沿著風水池左邊一條石階路向山坡走去,不用走多遠就可以看到這座呈交椅形的南宋古墓。此墓的墓室正中是一座六邊形墓塔,墓前有石作須彌座祭臺。墓碑上寫著“默堂黃居士塔”幾個字。

黃默堂一直被下沙黃氏尊為開基始祖,村裡的黃氏族譜對此有記載。至今,下沙村民每年清明節都要來黃默堂墓掃墓祭祖。黃默堂之孫黃石是史志記載的深圳最早的一名進士。黃默堂的後裔如今分佈於深圳及惠州、東莞、香港等地,今天深圳的下沙村、上梅林村、沙尾村、南頭恩德鋪以及香港牛坎村等地的黃氏都是他的後裔。黃默堂墓自被發現以來,各級政府部門高度重視,一直保護得很好。1998年,它被深圳市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2002年又被廣東省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

當年考察此墓的考古專家認為,黃默堂墓集多個特點於“一身”:名為居士塔,乃典型的佛塔。既有塔又有墓,且為雙層塔、六角形塔。該古墓是目前深圳發現的惟一的南宋時期塔形古墓,在廣東也極為罕見。此外,它的價值還體現在它從南宋淳佑年至今一直未動過,這十分難得。因此,當初廣東省文物專家鑑定此墓時,一再驚歎它的“原汁原味”。還有,從它的建築價值來看,墓葬建築為宋代原物,但其須彌座和墓塔形制則有唐代遺風,這種把地方民俗文化和佛教文化融為一體的墓葬,在深港地區乃至整個廣東都難得一見。

鹹頭嶺,告訴你7000年前深圳的樣子

如果說黃默堂墓僅有700多年曆史,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算不了什麼的話。那麼,有著7000多年曆史的鹹頭嶺村遺址的“發現”,就足以令深圳人底氣倍增了。該遺址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鹹頭嶺村的海邊沙堤上,西南至東北長120米,西北至東南長110米,遺址面積約13000平方米,是1981年深圳博物館在考古調查中發現。

考古隊從1981年至2006年對鹹頭嶺遺址共進行了5次發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彩陶、白陶、夾砂陶片、石器,以及房屋、灶臺等遺蹟。這裡是典型的沙丘遺址,是目前珠江口沿岸同類型遺址中發掘面積最大、出土文物最為系統、器物製作工藝水平最高的遺址。從鹹頭嶺出土的器物來看,珠江文明起源並不比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晚。尤其是2006年,經過多次考古挖掘,考古學家在深圳鹹頭嶺發現了新石器時代和商代兩個階段的文化遺存,證明深圳地區7000多年前已有人類生存痕跡。因此,鹹頭嶺被定義為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址。

後來,鹹頭嶺遺址入選200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並且排名第二。它能夠入選是因為它的“發現”意義重大:鹹頭嶺遺址是目前所瞭解的距今6000至7000年間珠三角地區新石器時代最細緻的一個斷代;鹹頭嶺遺址的文物是珠三角地區有準確紀年的最早一批文物;鹹頭嶺文化遺址是研究珠三角地區新石器時代歷史文化的一把鑰匙。

深圳人,應為腳下土地的歷史傳承而驕傲

“深圳地區共發現時代較為確切的新石器時期遺址6處,其中鹹頭嶺遺址和屋背嶺墓葬群被評為當時的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迄今為止,廣東地區只有8個遺址獲此殊榮。”在《深圳古代史》作者、深圳文史研究人員陳海濱看來,深圳有著悠久的歷史。

他認為,深圳不僅擁有輝煌的當下,也同樣擁有璀璨的過往。“東晉時期,東官郡的郡治落戶南頭,使南頭成為粵東地區的政治中心。從行政級別來看,當時深圳地區的政治地位比現在要高。唐代,深圳地區的屯門鎮聞名天下,韓愈的《贈別元十八協律》、劉禹錫的《踏潮歌》等都寫到了屯門鎮。屯門鎮的官兵還曾遠征浙江並凱旋。宋代,深圳地區的製鹽業非常發達。廣東地區只有高州、雷州、廉州和瓊州4府不吃東莞縣(含深圳地區)生產的食鹽,而且本縣的食鹽還廣銷廣西北部和江西南部地區。當時,東莞縣的鹽場最多時達7個,其中4個分佈在今深圳地區。”提及深圳的古代歷史,他如數家珍。

“明代,深圳地區一度是廣東地區的海防中心。倭患嚴重時,深圳地區設置了備倭總兵署和總督備倭。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官府在廣東沿海一帶設立了六處水寨,水師總部位於南頭寨。隨後,本地區還出現過海道副使和總兵的鎮守。清代,深圳地區軍民在反抗殖民侵略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民族英雄。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指揮九龍海戰的賴恩爵。同時,大鵬賴氏‘三代五將’也是全國聞名,時稱‘宋朝楊家將,清代賴家幫’。” 他認為,深圳文化底蘊深厚,歷代都出過不少人才。“例如,東晉孝子黃舒、南宋理學家陳孔碩、明代音樂家潘楫、明代政治家陳向廷、清代武進士麥錦琮等都是深圳地區的先民。”

統籌晶報記者|馬驥遠

文圖晶報記者|羅俊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