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国防军和党卫军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血瞳注视着你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要想把这个问题回答好,老梁觉得咱得从根上说起这两支军队。首先咱先扯扯这纳粹国防军是啥玩意。

纳粹国防军

德国佬这国防军开始不叫这名。想要了解这名的起源,咱得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大家伙都知道,当年德国佬,觉得自己的胳膊腿比较粗,脑袋也硬的邦邦响,这就挑着大旗和整个欧洲大陆的国家对着干。

结果给大家伙合起来按在地上一起摩擦,这就哭着将德意志帝国的军队给解散了。德国佬的大头兵们要么单独一个,要么拉帮结伙的返回德国。

但这帮人最拿手的手艺就是当兵吃皇粮,可整个德国的军队都解散了,咋整?所以这帮人自己个就搞了一个半军事的组织——自由军。

这帮人还在1918年到1923年的时候,参加了镇压革命和边界冲突的问题。成了德国佬唯一能拿的出手的暴力团体,但这暴力团体他不属于国家。

可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他好歹也是个国家不是,拿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民间暴力团体充门面始终不得体,所以成立了临时陆军,临时海军,至于空军这军种还是洗洗睡吧,没他什么事。

因为德国佬身上有那污点,所以对外宣称,这就是一支过渡性的军队。

你说你一个过渡性的武装,愣是扯出四十万人来。这到了1921年1月1日的时候,德国政府又研究了一把凡尔赛条约,这支军队正式的命名为德国防卫军。

这时间点可就到了1933年,当时还是德国总理的小胡子希特勒,瞪着大眼珠子编瞎话,捎带着偷偷摸摸的在背地里扩充防卫军。

一边扩军,小胡子还一边在国防军中进行改革,到了1935年的时候,这国防军新兵入伍,宣誓入伍,那入伍词已经不是效忠德国宪法,而是效忠德意志帝国的三军领袖。

慢慢的这就成为了事实,当时欧洲那帮子人,认为德国佬刚被暴揍了,应该会老实一段时间,不会跳出来惹麻烦,所以对德国佬军队的事,也是睁一眼闭一眼。得,小胡子希特勒抓住这个时机,这就将防卫军的帽子给扔地上,正大光明的拉起来德国国防军的帽子戴在了脑壳上。

这德国国防军,撸起袖子先试了试水温,进了莱茵非武装地区,欧洲各个大佬瞅见了却没说话。德国佬的国防军乐了,这就在1936年七月的时候钻进了西班牙参加他们的内战。跟着就占了奥地利,接着是斯洛伐克。这二战可就正式打响了。

欧洲大佬们这个时候,还在扯皮,蹲自己家门口扫雪玩。

所以大家伙看的出来,国防军是德国佬的正式军队,而他们的军队构成一直都延续之前的德国军队的模式,由德国军队世家普鲁士那帮人把持,但他们的信仰变了,变成了效忠一个位置。

当希特勒坐上这个位置的时候,国防军效忠的对象就变成了小胡子希特勒。这也就是为什么国防军中一部分军人刺杀希特勒,被大部分的国防军军人视为叛徒的原因。

党卫军

这词德国佬自己的解释就是护卫,防护,亲卫和团体一个组合型的词汇,跑到了英文里用SS来表示。

这东西原来是冲锋队里专门负责小胡子希特勒个人安全的一个部门。简单的说就是做看家护院,保镖职能的。但在1925年的时候从冲锋队中独立了出去,职能有所扩大,变成了保护纳粹党高管,并带有防刺杀收集情报,监视政敌的职能。

到了1929年的时候,这职权又进一步扩大,有了警察的权利,维护治安,地方巡逻,盘查。但最重要的是监视纳粹党内部尤其是冲锋队动向的部门。由此从一个保镖的身份,就演变成了一个国家正式单位。

但这只军队的组成却很奇特只有少量的德国人,大部分都是外籍人员,欧洲国家的人员有,亚洲国家的人员也有。奇葩的很,但有一条却是出奇的一致,对小胡子希特勒的绝对忠诚。

这支部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帽徽和臂章上的骷髅图案。这波人什么都干,没有他不兼容的职能,看守监狱,看守集中营等等。

所以他的人员众多,到了最后发展了五十万的外籍人士补充在党卫军中服役。最后组建了军队,在党卫军的三十多个师中,没有那一个师是由完完全全的德国佬组成的。就连阿道夫希特勒师也不例外。

所以国防军是德国佬的正规部队,有编制的。党卫军是什么都干,权利凌驾于国防军之上的,这帮人战斗作风极为彪悍,能把自己帮在机枪上不停的扫射。所以您也可以把党卫军看成战场上的消防员,德国佬的阵线上哪有窟窿,这帮人是第一个顶上去的。

他们的信仰就是希特勒本人,没有第二选择。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你要说国防军和党卫军啥区别能扯很多

但是题主只问如何区分他们的话就很简单,看鹰徽的位置

比方坦克大佬魏特曼,他早年确实是国防军,这时候鹰徽在右胸

但是后来加入了党卫军。可以看到他的鹰徽在左臂

这个很好认,压根不用去看什么服装样式、领子标记什么的。所有德军都能靠鹰徽位置去区分他到底是啥


疯狗的轻武


一、整体来说,两者都是30-40年代德国的武装力量,但是党卫队源于私人武装,而国防军是德国的正规的合法的武装力量,在1871年德国建国时候就存在,国防军将领不都是纳粹党员,是正规的职业军人,有较高的素养。将领很多是传统容克贵族出身,比如,传统的东普鲁士(战后已经被割让给了波兰等国)的贵族家庭就盛产国防军军官。名字里面有冯(von)的都是贵族出身,比如冯.曼施坦因,冯.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的国防军上校)。他们崇尚骑士精神和贵族荣誉感。

二、两者的军服也有明显区别。党卫军军帽上有骷髅徽标,军官佩戴骷髅戒指,还有各种纷繁复杂的配饰和徽章,都来源于古日耳曼部落的传统神话。

党卫军二把手海德里希(纳粹公认的完美雅利安人的典范),照片可以看到军帽上的骷髅徽标,橡树叶领标。海德里希1942年被刺杀于捷克,希特勒为了替其报仇,下令屠杀捷克利迪策村140名包括婴儿在内的所有人,国际儿童节也由此而来。

德国版电影《刺杀希特勒》剧照,图中国防军军官的军帽帽徽是国徽,不是骷髅头,没有那么纷繁复杂的各色花样领标,胸前有帝国之鹰标志。 前排左一是主人公——施陶芬贝格伯爵,他的家族是德国南部一支天主教贵族,其家族渊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列祖列宗多是教堂主持、政府官员和高级将领。冯·施陶芬贝格的父亲是符腾堡王国的将军,母亲是普鲁士军队改革家——格耐森瑙元帅家族的女伯爵。

三、党卫军整体地位要高于国防军,但是往往受国防军鄙视。党卫军是德国纳粹用来控制德国社会各界的私人武装和工具,类似纳粹党的私人打手团。里面的成员鱼龙混杂,比如他们的头头——希姆莱,出身比较低微,父母都是普通市民,自己当过养鸡场负责人。很多党卫军高层出身都不高,所以加入党卫军成了许多底层青年快速致富,提升社会地位的捷径。因此,国防军里面的冯(von)们看这些党卫军难免有那种大城市精英看山区文盲和城乡结合部流氓的意思。

美国版电影《刺杀希特勒》剧照,“女武神行动”谋划者几乎是清一色的国防军贵族军官,多数名字里面都有冯(von)

四、不可否认的是,国防军里面也有诸多坚定的纳粹党支持者,逢年过节,各种大型活动念上一段话来宣布效忠纳粹党元首是绝对必要环节。1934年,德国国防军从总统兴登堡元帅去世当天正式宣布效忠于第三帝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并拥戴其为三军武装部队总司令,支持其间任总统职务;阿道夫·希特勒称元首后,由于其主张对外扩张并一雪一次世界大战前耻,得到国防军支持与拥护。所以,大多数国防军还是积极的地跟随和拥护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尤其是战争初期,否则“闪电战”也不会如此顺利。

美版《刺杀希特勒》中,立场摇摆不定的警卫营长雷麦尔少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实中的雷麦尔虽然是国防军将领,但同时也是一名纳粹信仰者,甚至在战后还不遗余力的传播纳粹遗毒。

虽然国防军里面也有诸多坚定的纳粹党支持者(比如上图雷麦尔少校),但不少高层军官还是认为忠于德意志要远胜于忠于元首本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是纳粹的种族屠杀和各种暴行,让这些原本效忠元首的军官对纳粹理念产生了怀疑和抵制,比如施陶芬贝格本人,开始也是希特勒忠实的崇拜者(亲身体验到了希特勒复兴国家,重整军队,开疆破土的威力),后来逐渐转成了怀疑、甚至厌恶(可以参考施陶芬贝格的个人日记)。

五、党卫军构成相对复杂,主要包括武装党卫队、特别行动队、盖世太保、看守营。其中,武装党卫军(ss):与德国正规武装力量的国防军一起并肩作战,不同的是,作为纳粹党的精锐军队,严格听从希特勒指挥,誓死效忠元首,军事素养也很高,是一支作战勇猛精锐之师,涌现出许多“王牌部队”,但也因参与过诸多纳粹组织的战争罪行而饱受诟病。国防军不接受外籍人士,但是武装党卫队的SS志愿师(SS-Freiwilligen-Division,由外籍人士组成,战斗力还十分强悍,比如,让对手闻之变色的第5SS装甲师(维京师),第11SS志愿装甲师(北欧师)等)。

武装党卫队先于国防军装备了现代迷彩服。

党卫军第十一“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徽标,最后退回德国本土参加了柏林战役

SS志愿师也是45年柏林保卫战的主力,这些外籍军团没有退路,不管向谁投降都是死,作为叛徒,自己的国家也回不去了,加上所谓的坚定的信仰,所以宁可战死也不投降。甚至,维京师等外籍党卫军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将自己绑在了机枪阵地上,继续向红军开火。死战的结果是,在大概三个星期的柏林战役中,苏联红军军伤亡了30多万人,几乎每8个苏军士兵就有一个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另外,特别行动队(吸纳了大量伪军)、盖世太保、看守营等几个编队更是臭名昭著,是纳粹民族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子弹屠杀”、“毒气消毒”等恶行让其臭名昭著。

党卫队特别行动队里的苏联籍“伪军”——乌克兰的哥萨克人。

六、党卫军里面也不乏专业人才,比如德国“火箭之父”党卫军少校冯.布劳恩,相当的被纳粹党器重,战后又被美国花大价钱请走,既不用接受审判,也不用改名换姓的东躲西藏,光明正大的主持了土星五号等大工程,成了美国航天之父和阿波罗登月设计师。还担任过美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

被国防军军官簇拥的德国“导弹之父”党卫军少校冯.布劳恩

知识不但可以改变命运,关键时刻可以救命,与美国总统相谈甚欢的“美国航天之父”冯.布劳恩局长。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纳粹德国时期的武装力量分为国防军与党卫军,二战爆发后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大名鼎鼎的武装党卫队装甲兵指挥官派普,他穿的是党卫队装甲兵制服,与国防军装甲兵制服在领章上有明显区别



国防军装甲兵,领章是两边对称的竖起来的骷髅,注意与党卫队特别行动队右边领章上骷髅的区别

首先,从属性上来讲,国防军是德国国家正式军队,属于国家正规武装力量,这个没什么好多说的。而党卫军则属于特殊时代的产物,它是带有私人性质及党派属性的武装,最初来源于冲锋队,从冲锋队分离出来特别是长刀之夜后迅速发展壮大,到最后达到百万规模,它誓死效忠希特勒及纳粹党,是一只非常强悍也非常残暴的军事力量。




国防军与党卫队的帽徽、领章、鹰标样式不同,国防军鹰标佩戴在右胸,党卫队佩戴在左臂

其次,国防军与党卫军的军服在外观上有区别,帽徽、领章、徽标、军衔样式都不相同。严格的说,并没有党卫军这种称呼,昂德语翻译应该是党卫队及武装党卫队,我们平时称呼的党卫军就是武装党卫队。早期,党卫队穿着m32黑色制服,36年后改换为类似国防军的原野灰制服,如果对纳粹德国的军服不太了解的人,可能就不容易加以区分。



早期的m32黑制服,注意,只有右肩才有肩章

第三,军衔体系,国防军的军衔是国际通用的从元帅、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士兵的排列。而党卫队则是自成一体的独特的军衔体系,它的军衔更像是职务称呼而不像军衔,希姆莱一枝独秀,军衔为党卫队全国领袖,然后是

党卫队全国总指挥(相当于元帅)

副总指挥(上将) 总队长(中将)

旅队长(少将) 区队长(准将)

旗队长(上校)

一级突击队大队长(中校)

二级突击队大队长(少校)

一级突击队中队长(上尉)

二级突击队中队长(中尉)

三级突击队中队长(少尉)

小队长分别为军士及士官,突击队员为士兵,所以我们在电影里听到的类似党卫军上校这样的称呼是没有的,都是那一长串职务,好像是挺别扭的。

第四,军衔图案不同,见下图


国防军军衔

党卫队军衔图案


烟雨蒙蒙未沾衣



纳粹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他在德国国防军当中晋升的非常快,按理说他仅仅是崭露头角的纳粹德国将领,在打下法国之后也仅是少将军衔,没出五年就成了元帅显然是希特勒对他的“器重”,但主要原因还是希特勒想在国防军当中“掺沙子”,然后进一步的控制国防军。

二战期间德国有两支军队,一支是以冯.伯克、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这样军人世家出身为代表的国防军,另一只则是希特勒的私人卫队“党卫军”。

为啥会出现两支军队能?究其原因就是希特勒通过不正当手段上台当上德国“总理”之后,军队中的这些“世家子弟”都看不上他!德国军队的“普鲁士骑士遗风是很浓重的”(论资排辈),不论是德皇亦或宰相,要是不去和军队同甘共苦那么他的地位是不稳的,只有在军队当中有非常高的威望这些“世家子弟”才能服你…问题是希特勒从军的经历只是一“奥地利下士”,与这些“高干子弟”的地位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这一点希特勒自己也清楚,可是不掌握军队怎么能掌管德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创建另一支绝对服从希特勒领导的军队,即可以握有军权,又能防止国防军“哗变”。
和希特勒握手的这个就是“党卫军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他被德国媒体称为欧洲最大的刽子手,600多万犹太人就死在了他的手中…希姆莱这个人是纳粹党理论家,希特勒的左右手!一手创建了秘密警察组织“盖世太保” 并且利用了德国青年对希特勒的盲目崇拜建立了“青年冲锋队”,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党卫军”这样的专为保卫希特勒的正规化军事组织。


党卫军由于是希特勒的私人武装,开始都是挑选精壮并且绝对服从纳粹党的人,然后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装备了最先进的装备后就形成了二战期间令人恐惧的:党卫军骷髅师、帝国师、维京师、希特勒青年师…等等声名显赫的“王牌部队”。
非常少见的党卫军“东方营”

,里面有许多来自西亚、北非、印度…等地的人种和民族。

但,具备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党卫军”当中有很多被希特勒认定为“劣等民族”的人参加,随着最早一批“党卫军”的兵员消耗,加之德国18~50岁成年人口增兵量的捉襟见肘,“党卫军”对于兵员的要求也放宽了,大量的社会闲散人员和凶徒进入到“党卫军”服役,这类人本来就是社会渣子,进入到部队之后手里有了武器,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完全是一群无恶不作的兽兵…由于欧洲的大部分犹太人集中营和战俘集中营都由“党卫军”管理,出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这骇人听闻的种族灭绝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于“党卫军”无恶不作,与他们交战的盟军官兵也对他们恨之入骨,《狂怒》里面多次出现“皮特哥车组”消灭党卫军的桥段。

总体来说,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之间互不隶属,彼此之间除了战争初期有所合作之外,国防军对党卫军也是打心眼里厌烦!双方的心理甚至都希望对方倒霉!作为国防军原则上是为了国家打仗,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当希特勒上台之后,这些“世家子弟”和冯.伯克元帅这样的更老派国防军将领也只得服从…但是,国防军的遗风还在,在战争的最后阶段甚至有人要刺杀希特勒!这说明国防军最后一丝的人性还没有泯灭。


皇家橡树1972


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只允许保留了10多万军队……国防军。

国防军Schrmacht。德国国防军的军人誓言:我在上帝面前庄言宣誓,将忠诚人民和祖国……

德国国防军就是武装力量的“国家队”

然而,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和世界都跟着发生了“巨变”。

纳粹德国国防军的誓言也变成:我在上帝面前宣誓,毫无保留的服从帝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

战争狂人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

成为了德国的……元首。

把配备给他的私人卫队“冲锋队”速度扩充成了一支强大的准军事组织……党卫军/ScutzstaffeI简称:SS归德国内务部。

从此希特勒统一领导了德国武装力量:国防军、党卫军、“国家秘密警察/盖世太保”。
(纳粹德国/党卫军以及“盖世太保”头目:希姆莱)


纳粹德国“党卫军”誓言:我在上帝面前庄严宣誓,效忠我们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

纳粹德国国防军的服装:

继续沿用“德国灰”为主色调,完善配套了符合纳粹的需要!
(纳粹德国国防军服装)
(纳粹德国国防军元帅制服)




(纳粹德国是“军服的海洋、种类繁多”国防军的肩章、军衔、配饰)

纳粹德国/党卫军、盖世太保制服以“德国黑”为主色调,明显特色左臂配戴红色带“卍”字袖标,领章上有“SS”闪电⚡标志。
(纳粹德国党卫军士兵的头盔上有闪电“SS”标志)
(令人眼花的纳粹德国党卫军标志)



(纳粹德国SS“党卫军”的精锐部队标志)

整个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国防军”、“党卫军”、“盖世太保”横扫欧洲、势不可挡……

最后还是被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力量消灭、德国再一次成为战败国!


孔乙己乱弹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为纳粹党,一个为第三帝国。国防军指挥军官可以不是纳粹,其组成大部分是普鲁士传统军人,但党卫军指挥军官必须是纳粹党党员。

纳粹德国即将崩溃时,防守帝国大厦战斗到最后的是党卫军,而国防军在战争最末期大部分已经无心恋战,能体现国防军意志动摇的,最著名的就是舒道芬堡行刺希特勒事件,表明了一些国防军指挥官在战争后期反对希特勒的不稳定立场。




天堂的另一面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二战时期党卫军和国防军有着本质性的区别。简单来说党卫军属于私人军队,而国防军属于国家武装力量。党卫队成立就是为了保护希特勒而设立。党卫队行政归属于纳粹党冲锋队。后来随着党卫军规模的扩大,党卫队也不单单是保护希特勒,责任范围增大,同时也开始保护纳粹党所有高官、反刺杀情报搜集、政风监察等。后来党卫队权利进一步扩大,对于社会治安也包含的职责范围之内。同时党卫队业负责监察纳粹党内部以及冲锋队内部,防止不稳定分子霍乱纳粹党。


党卫队可以说是最忠心于希特勒的一支力量。组成党卫队的人员除了少部分德国人,大部分都是外籍人员,由来自乌克兰,波兰,芬兰,爱沙尼亚,白俄罗斯,挪威,波斯尼亚,匈牙利,法国,俄罗斯,荷兰等30多个欧洲以及亚洲国家的人口组成。

后来党卫队在德国国防军认可下筹组训练的准军事部门称为武装党卫队,或者党卫军。这个时候的党卫队不止是单纯的护卫队了。而是开始有了属于党卫队自己的武装力量—党卫军。党卫军几乎参加了纳粹领导的所有重要战役。党卫军可能是二十世纪最声名在外的一支军队。除了勇猛被人所著称之外,更被人称道的就是党卫军的忠诚,他们唯希特勒命令是从。作战之时悍不畏死,也正是因为如此,希特勒遇上什么打不赢的战役第一时间就是想到党卫军。而党卫军也不负众望。每每都能替他们的元首攻城略地无往而不胜。



苏联元帅朱可夫曾说,他的部队指挥官和所属的建制部队一旦听传前方德军阵地出现了党卫军,基本上是人人都写下遗书,全体变得肃穆无比,甚至出现逃兵的状况。 在他的回忆录里他写道:“那些纳粹党卫军狗娘养的是真正的军人,跟他们比,我与艾森豪威尔手下的都是他娘的业余娃娃部队,从心底来说,他们是我敬重的对手。由此可见党卫军威名之盛。


党卫军中还有三大王牌存在,分别是骷髅师,警察师和帝国师。最让人奇怪的是在二战期间,总计有大约50万名外籍人士于党卫军中服役。非德国人的党卫军以东欧人为最多,他们分别来自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乌克兰、波斯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俄罗斯,还有东欧各国的德裔人士。到了1945年时,在党卫军所有的30多个师中,还没有哪一个师是完全由德国人组成的,即使是阿道夫希特勒师也不例外。他们之所以加入党卫军就是因为崇拜希特勒。所以他们加入党卫军发誓要保护希特勒。为希特勒扫平一切障碍。


希特勒自杀后党卫军中有63000余人自愿自杀为希特勒殉葬。还有70000万党卫军誓死不降,和敌人战斗至死。后来据盟国方面数据统计,党卫军没有任何一个人主动盟军投降。即使有被俘的党卫军也是弹尽粮绝被俘。最让人震撼的是一名德军党卫军的遗言“告诉元首我已经尽力了,告诉我的家人我爱他们”最后这名士兵战死沙场。

而德国的国防军除了是德国的国家武装力量之外。国防军和党卫军的最大区别就是,德国国防军是由全部德国人组成的。一战结束后德国国防军基本上是土崩瓦解了。四处溃散的德国士兵回国后加入了一个半军事的组织“自由军团”。后来魏玛共和国成立了一个过渡性的临时国防军。招募了一些军队人员。但是由于凡尔赛条约德国不允许存在军队。此时魏玛共和国也就是打了一个擦边球而已。直到希特勒上台后,希特勒开始秘密大规模扩军。1935年10月15日,纳粹德国正式成立德国国防军。



在二战期间,有超过600万国防军士兵受伤,超过1100万人成为俘虏。有553万名德军士兵死亡。1945年5月9日德国战败投降,德国国防军被予以解散。 如果说党卫军和国防军的具体区别。那就是国防军只是军队。而党卫军是党卫队下属的一支武装力量。而且党卫队负责的领域十分广泛。基本上二战期间只要和战争挨边的部门都有党卫队的身影。而希特勒本人对于党卫队也更加宠爱。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小小百科全书


在二战中的德国党卫军和它的国防军在性质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国防军事纯粹的职业军人,而党卫军除了也是纯粹的职业军人之外又多了一层另外的关系。

这种关系就是它不仅遂行一些作战任务,而且还对当地的反抗者进行血腥的镇压,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由于党卫军这些带有特殊的性质,使得它在战时要比单纯的国防军要吃得开一些,在同等军阶的情况之下,国防军要受党卫军的节制,

大家可以看一下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就能看得出来。

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冯迪特里施对比肖夫说,像哈根这种人是打不了胜仗的。

比肖夫说:典型的国防军。

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得出来,党卫军和国防军之间既有很深的矛盾,同时党卫军也对国防军怀有一种鄙视感!

在电影《桥》中,国防军冯菲尔森和党卫军的霍夫曼博士都同为上校军阶,但在实际行动之中,菲尔森要服从霍夫曼的命令。,

国防军一般都是有军事素养很高的职业军人领导,他们的职责就是服从上级的命令,为国家打仗。

他们一般都口碑很好,有的获得了敌军的尊重和较高的评价,如隆美尔。

有的在战后没有过度追究战争责任,如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等。

但党卫军就不同了,希姆莱虽然畏罪自杀,但他就算不自杀也逃脱不了盟军对他的审判。

那些在豪森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党卫军管理人员,尽管只是一些军阶不高的小头目,可大多数都被判处了绞刑。

而那些典型的纯粹的国防军的将领,大都获得了法外开恩。

党卫军除了一些像希姆莱这样的党卫军之外,也有一些属于纯作战部队的党卫军,如赫赫有名的帝国师,和骷髅军团等。

这些党卫军装备精良、作战凶悍,既凌驾于一般的国防军之上,同时也不屑于其他的党卫军。

都同为职业军人,国防军一般是负责战争行动,而党卫军大多是负责地方安保工作,比如海德里希。

两者之间不仅任务性质区别较大,而且意识形态也大相径庭,国防军很是看不起党卫军,认为他们丢尽了德国军人的脸。

其中当隆美尔的儿子想参加党卫军部队时,当即受到了隆美尔的严厉斥责,他认为决不能让儿子参加希姆莱这样的部队。


而党卫军也很鄙视国防军,自命不凡、目空一切。

但最后他们都收到了国际军事法庭的严厉惩罚,而国防军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宽大处理。


东方评史


国防军与党卫军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国防军是德国自一战战败后所建立的正式武装力量防卫军的合法继承者,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国有”“官方”部队。而党卫军则是隶属于纳粹党的武装冲锋队的继承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私人”部队。在部队性质上,德国国防军正式成立于1935年,其前身是魏玛政府按照《凡尔赛条约》的规定,于1921年建立的国防力量“德国防卫军”。在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后,德国防卫军在他的支持下加剧了秘密发展和扩张;在1935年兴登堡去世,希特勒独揽大权后,德国防卫军于1935年10月15日被正式更名为德国国防军。最初的德国防卫军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它直接对德国和德国宪法负责;在希特勒成为“元首”后,德国国防军则对三军最高统帅小胡子负责。在德国战败后,由北约重组的西德的联邦国防军也就成为了德三国防军的合法继承者。

而党卫军则于1925年从纳粹当时的私人武装——冲锋队分离出来的,其最初职责是保卫纳粹党党魁希特勒以及其他纳粹高官,同时还兼任情报搜集、政治监察、审讯等任务。在冲锋队解散后,党卫军又全部成包了冲锋队武装镇压之类的活。纳粹独揽大权后,希姆莱又将国家安全的活揽给了党卫军,党卫军也就成为了实质上的德国国家公安单位;但是其本身仍然是隶属于纳粹党的私人武装,是纳粹维持统治的工具。

在部队构成上,德国国防军由空军、海军和陆军三大兵种组成;分别由德国国防军空军总司令部、海军总司令部和陆军总司令部这三大机构直接指挥和管理。而这三大司令部又分别隶属于最国防军高统帅部,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又直接对三军总司令小胡子希特勒负责。

而党卫军则由下属党卫队、武装党卫队、特别行动队、看守营和盖世太保组成;除去武装党卫军外,这些机构又分别由党卫队总部、党卫队人事本部、党卫队法务部、国家安全部、党卫队人种及移民总部、德意志民族强化委员会、德意志民族对策本部和党卫队法务部来指挥和调遣。而这些机构又直接对党卫队全国领袖个人参谋部负责,这一机构又对其领导人希姆莱直接负责。而武装党卫队虽然名义上是由党卫队作战总部负责,但实际上则是直接由国防军陆军总参谋部负责的。

在出身上,德国国防军高层大多出身容克贵族和军人世家,像冯.曼施坦因、冯.博克、冯.布劳希奇、冯.克鲁格这些姓名中带有“冯”字的都是容克贵族的后代;军队成员也基本上由德国人组成。

而党卫军的出身就要复杂多了,下属党卫队、特别行动队以及看守营和盖世太保主要是由德国人所构成的。而武装党卫军里面则分为三等:第一等的是正规党卫军(如大名鼎鼎的维京师、骷髅师),是由所谓“纯种雅利安人”构成的、而第二等的则是志愿师,主要由非德国日耳曼裔组成、第三等是武装师,主要由东欧人、斯拉夫人和巴尔干人组成。党卫军对成员出身(非血统)并无要求,因此党卫军成员中有不少的地痞流氓和罪犯。虽然国防军在法理上来说是德国的正统部队,但是在纳粹党统治下的德三中,隶属于纳粹的党卫军的地位(主要指武装党卫军)明显要比国防军高很多;而且在战场上,武装党卫军也总是优先于国防军获得部队补给和新式武器。

并且,虽然德国国防军宣布“忠于元首”,但是那些高层军官或多或少都对下士出身的希特勒以及混入大量地痞流氓的党卫军有些不屑,他们对于纳粹党也仅仅视合作行为;在二战后期,不少国防军成员向英美盟军投降,国防军军官冯.施陶芬贝格甚至策划了刺杀希特勒的瓦尔基里行动。而党卫军则正相反,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一直死守到了柏林陷落,希特勒自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