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不能在平原上人造一座山,高度超過8千米,供人遊覽觀光?夏天還可以避暑?

阿標8394


8000米的人造山,它的高度已經和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相媲美了,建造這樣的一座高山是現代人類科技還無法企及的。

曾經有過一位作家有這樣的設想,並且還獲得了當地登山協會、荷蘭滑雪協會等眾多運動協會的支持,他們計劃在荷蘭建造一個高度為2000米的人造高山,在高山上建立酒店、健身所、滑雪場地、游泳池等一系列設施,他們甚至已經起草了計劃,計劃表明這樣的一個龐大工程將耗時30年,花費400億到2700億英鎊(摺合人民幣3450-2.3萬億人民幣),這樣的支出即便是一個大國也是承受不起的。

而這也只是高度為2000米的人造高山罷了,題目所說的8000米高山,是上文的四倍高,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我是科幻船塢,感謝大家的閱讀與關注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科學船塢


這是個好主意。我也有此想法已經二十多年了。我老家是冀中大平原,一望無際,平淡無奇,有個深溝大壑,就是我兒時天堂。每到秋季和春季,漫天飛沙,塵土滿室,連年天旱,禾苗枯萎。

我知道山能行雲,雲能致雨,就心中想啊,怎樣在我的家鄉,村北一里的地方建起一座高山。村民們住在山之陽,冬暖夏涼,閒暇時間還可以到山上登高遠望,瀏覽草木蟲魚,悠哉遊哉,好不快樂。

然而,高山怎樣來呢?

壘砌是不行的。把地核的岩漿或火山引導到地面上來?雖是個好辦法,不過,動用國家資源,為了自己的家鄉謀福利,好像又不合適;再說我也沒有這麼大的權利,調動國家資源。最後,想啊,想啊,終於想出了一個最好的辦法。

這就是我掌握了特異功能,能夠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能夠翻江倒海,滄海桑田;能夠背河擔山。念動神咒,就能把南方雲貴高原妨礙人事的、遠在萬里之外的荒山野嶺從高空中飛行到任意一個地方。

這樣,又能為一個地方減去自然山害,又可以造福另一地方百姓。真是一舉數得,有百利而無一害。豈不是天大好事。

一旦人們知道了冀中平原有一座飛來之山,旅遊觀光之人紛雜而至,人們面對神奇世界,無不拍案叫絕,驚喜之情,豈不快哉?

我還可以藉助神功,把祖國改變的更加神奇和美好。豈不是人生一大快事?當然,我是提供有償勞務,順便撈個千億富翁過把癮。


南宮外史


古代出愚公是精神可嘉,現在出這話題就是個奇葩玩意 兒![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返濮歸甄


能不能在平原造一坐八幹米的高山?又一個腦殘出現了,問題很二,你那麼喜歡高山嗎?那就去西藏好拉,何必自己造山呢?你喜歡八千米的高山,世界也沒兒座,就一個珠峰,還不知你有勇氣登嗎?平原造山,是神話嗎?你是神嗎?太逗了,行啦,我也無言以對啦,只願你造山成功,祝你早日大功告成。



龍龍6576


就目前國內造山技術來說,人工堆造八千米的高山,土石方工程建設,返璞歸真功效,還有點難度。對於人為製造的遊覽觀光景區,廣大遊客看慣了人工複製,用假當真的景點,是不會領情的,挑不起旅遊觀光的熱情胃口。

再說了,堆造八千的高山,所建造的工程費用,佔地面積,是相當可觀的。這批建設費用如何回本,那只有變賣門票,門票價格定貴了,遊客能買賬去觀賞嗎。這種以假亂真工程,無非就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很難佔領旅遊份額的。同時也違背了,當今遊客體驗遊的大趨勢。


人工製造的八千米高山,脫離了自然環境的原生態結構,只會是冬冷夏熱。更談不上夏天供遊客避暑的功能。你能接觸地層地區氣。


就目前世界上僅存的海撥五千多米高山,除穆郎瑪峰以外也是寥寥無幾。還得受地球演變的控制影響,就算人工製作的八千米高山,建成投放市場,能排除地球地殼變化的干擾嗎。


雲中賞雲


真會胡扯,造山?“愚公”說:我剛教育人“挖山移山”,你又造山?

造山當景點?中國那麼多山,那麼多優美的景點都被“你們這些見利忘義”的人,搞的沒人遊覽了,還要造山造景點?

造山?還要造8000米高的山?你的想象力太豐富了,也許是因為無知吧?

8000米高的石塊,或者混凝土,每平方米對地球表面的壓力是3.2萬噸,地球上到哪裡去尋找有這麼大的“地耐力”平面?

地球上的山峰,尤其是5000米以上的山峰,都是地球板塊運動形成的,山峰地下部分有幾十千米的岩石地基,人類是無法施工的!


財經耕耘客


為什麼要另外造8000米的山?珠穆朗瑪峰現成的,移過來就可以了啊,高度剛剛好還多一點。


怡江風331


呃……這個腦洞,很大!但也就止步於腦洞了~

先不考慮人造山要用的土石從哪裡來,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金錢成本,只說8000米的山供人遊覽觀光,只怕是很有難度。

參見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登山之前都是要準備好各種裝備,進行體能鍛鍊,做好各種前期準備工作才能去的。登這樣高度的山峰,不能抱著郊遊踏青去放鬆的心情,是需要嚴肅對待的。

我們知道,氣溫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是逐漸降低的,一般每升高100米,氣溫就會下降0.6℃,1000米的山山頂和山下就能差6℃左右。

所以一般在比較高的山上,山頂和山腳是完全不同的感覺。去泰山華山這種海拔一兩千米的山上登頂看日出尚且要穿軍大衣,8000米高的山,不穿專業的登山服就別上去了,不僅僅是夏天能避暑,一年四季都可冷凍。

而且在8000米高度的山峰上,要面對的除了極低的氣溫,還有稀薄的氧氣和變化莫測的天氣。

還是拿珠峰舉例子好了,珠峰峰頂的最低氣溫,常年都有零下3、40℃,山上很多地方積雪是終年不化的。即使是在海拔7500米左右的地方,氣溫最高的8月,平均氣溫也只有-10℃左右。

而且山區天氣一般都很多變,說來就來的雨雪,瀰漫在山間的霧氣,還有七八級的大風,都足以說明這種環境並不適宜遊覽觀光。

另外呢,海拔越高,氧氣濃度越低,如果沒有提前適應和訓練,高原反應是可能是很危險的。

綜合以上~這座山,還是別建了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覺得有用的話就點個贊吧嘻嘻。


不吃腸的大腸


完全可以。也可以在長城上貼瓷磚,給太平洋裝護欄,給珠峰裝電梯,關鍵是:這錢誰出?


牽手追夕陽58


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只能說題主的“骨骼驚奇”、“思路奇葩”,具備進一步深造的潛質。平原地區山很少,高山基本沒有,造一個和珠穆朗瑪峰高度差不多的山,既能滿足當地人的好奇心,又可以拉動旅遊業發展,多完美的提議呀!


但是題主絕對小看了造山的難度,它不像造一個直上直下的梯子,只要長度夠了、基礎穩了、強度夠了就可以實現,造山是完全的另外一回事。


我們姑且把山的形狀看做圓錐形,而且為了建造的方便,不能把坡度建的太陡,那麼就以30度來計算,高度如果是8公里,地面圓的半徑約為13.8公里,那麼這個圓錐山體的體積約為1560立方公里,也就是說需要土石方1560000000000立方米,眼睛花了吧,1.56萬億方。



這是個什麼概念?假如我們用貨車拉土方,每車30方,需要5200億次,即使用1000輛重型卡車,也得5億個來回,況且去哪拉來這麼多石料呢,把泰山、華山等幾大名山削平了也不夠呀(估算至少也得需要50多個華山的土方量)。此外,運輸所需的能源也是天文數字,所需的時間也得以上千年計算,這無異於給人類造了個天文級的“斯諾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