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农村教师的待遇?

我是卓凡


所谓“农村教师”,就它的内涵来说,应是泛指非城市学校的其他教师。但“农村”的概念可以是郊区的农村,也可以是远郊的农村,还有偏远、贫困山区的农村。

同时,还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

1.假如是郊区的农村,例如离城市市区边缘、县城边缘在8千米以内的,按我的理解,都可以认为是郊区农村。

这种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城市教师的工资待遇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上、下班路程稍微远一些,上、下班路上花的时间要多一些,还需自备交通工具。

2.假如是远郊的农村,一般住在学校的可能性要比较大,但工资待遇与城市教师基本一致,还可能多了一项偏远农村教师补贴。不足的是,上街购物比较麻烦,路途稍远一点。但这种学校,一般村里都给它留有可自由支配的土地,什么蔬菜、水果都可以自己种,那可是纯绿色食品!这种农村教师也是过得很逍遥自在的。

3.假如是贫困、偏远山区的农村,这里的老师的确非常辛苦,教师数量、学生数量都少,自己什么都要做。很多时候,什么逛街、买衣服啥的,的确很不方便,文化生活是完全没有的,日子过得很清淡。要坚持在这样的环境工作下去,靠的是个人的信念和生命中的执着追求。

就以上三种情况来看,第1种情况我认为和城市教师没有差别;第2种情况和城市教师有一些差别,但个人的侧重点不同则看法不同。至于提到“发展前景”,我认为要看个人追求的“前景”是什么。是赚大钱的前景?是做市长的前景?还是调换单位的前景?如果目标就是做一个好老师,或者养家糊口,或者追求生活品质,我看不出来“发展前景”有什么不同。当然,第3种情况的确是无法和城市老师相比较的,否则就不能叫偏远、贫困山区的农村了。


郝仲奎1


教师待遇,农村和城市已经实现“无缝对接”!

我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教师。29年的农村工作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农村教师待遇的彻底改变。

一、工资问题。

1990年8月20日,我荣幸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当我领取首月98.5元的工资的时候,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虽然远超民办教师工资,但是,这是我所有的待遇,再也没有其他的了。

这样的事情一直持续到2001年,教师的工资实行了省级统筹,县级发放的政策,使得教师工资偏低且时有拖欠的现象彻底解决。以后又经过2006年7月1日的教师工资结构大改革,从此工资增长步入了快车道。单年度小提高,双年度大提高。到现在我的实际工资收入已经比刚刚从教时的翻了将近50倍之多。

二、各种保险。

刚入职时,仅仅只是不足100元的工资,再无其他。现在好了,从2001年开始,医疗保险占2.8%、工伤保险占0.07%、大病救助保险占0.28%、失业保险占0.3%、生育保险占0.14%。已经全部按照规定扣缴,缴费基数就是本人的应发工资。

下面是我个人的各种保险(一季度数值):


有了各种各样的保险,教师的后顾之忧就减少了,工作起来就安心了,同时,幸福感和归属感也就更加强烈了。

三、养老金。

2014年10月1日之前退休的领取财政养老金,之后的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保障。和企业退休人员、公务员退休人员一样,按月缴纳医疗保险金:个人缴纳应发工资的8%计入个人账户养老金,单位缴纳12%计入基础养老金。为了保障养老金水平不降低,又实行了“职业年金”政策:个人缴纳4%,单位缴纳8%。

四、教师住房问题。

从2009年开始,我们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一样实行了住房改革,开始缴纳住房公积金,用于教师购买商品房时使用。其缴费比例是个人应发工资的15%,2016年改为12%。单位缴纳的标准和个人的一样。等于扩大了一倍。

若干年退休以后,可以一次性领取完毕。我的同事在2016年下半年退休时,一次性领取了80000元左右的住房公积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只是,现在的农村学校里,没有可以提供教师休息休息的房子。教师中午想小憩一会儿,也没有地方可去。

五、农村教师的“两补”。

2009年绩效工资改革时,实行了“农村艰苦学校津贴”,每人每月80元。2012年又增加了“乡镇工作补贴”,根据各地情况标准不是统一的,离县城越远越高,与工作年限也有关系。20~30年的,在县城周围的,330元/月。

这个补助县城教师是没有的。

六、年终一次性工作奖励。

我们这里是从2015年开始执行的。标准就是当年最后一个月应发工资的5~6倍。这方面,我们和城市教师的标准相同,但是,总量要比他们高出一点点的。

当然了,我们这里是五线小城市,也根本不能和大城市及大城市周围的农村学校比。

结语:

农村教师的待遇正在实现与城市教师的相统一,并且已经略胜城市教师。

估计,将来会更好的!

(一家之说,不足为据,仅作参考。谢谢阅读!)


中小学教育者


我表哥就是农村教师,通过一直家庭聚会,我了解到了农村教师待遇的改变。表哥说在80年代初,他们的工资当时也就几十块钱,每个月的工资都不兑现。只有到年底的时候才发一部分工资,其余的就是乡政府打白条。当时工资是老师的全部收入,没有养老保险,也没有住房公积金,更没有医疗保险,效益工资更别说了。所以说在那时候工资就成了老师的唯一收入。


可是等到2001年以后,教师工资由省统一统筹,县级统一发放,乡镇教师的工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按时发放,而且陆续有了五险一金,可以说乡镇教师的待遇是越来越好了。

现在我说一下我们这儿乡镇老师的待遇。

第一、乡镇教师的工资与县城教师工资完全一样。

我们这儿乡镇教师的工资统一有县财政拨发,没有拖欠现象,每月按时足额发放。


第二、乡镇教师现在有乡镇补助。

乡镇教师的待遇现在比县城教师的待遇好,他们每个月都有乡镇补助。工作年限不同,乡镇补助不同,随着工龄逐年增加。

第三、进职称不受名额限制。

乡镇教师最好的待遇就是进职称不受名额限制。也就是说,如果你成绩足够好就可以自然晋升。不过这种自然晋升的职称只有在乡镇任教认可,如果调离乡镇的话,职称就会被取消。

我同学两口子今年都进上高级职称,他们可高兴了,说如果要是在县城的时候根本不可能。


第四、课时少工作轻松。

现在乡镇中学的生源流失严重,每个班的学生一般不足30人,并且班级也比较少。这样老师们的课时量就明显的减少,老师的工作相对起来就比较轻松。

第五、竞争压力小。

现在一般都是乡镇学校之间进行成绩比较,不与县城的学校进行比较,这样乡镇学校的老师相对来说竞争压力就小一点儿。

乡镇教师的待遇现在是越来越好了,不仅工作轻松压力小,而且还待遇高,所以现在有的小年轻教师都愿意在乡镇上班。


妞妈教育心得


如果能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留住优质教师,我第一个举双手赞同。

我来自农村,在农村读书,对农村的教育有些了解,我的小学老师大部分是代课教师。他们有的甚至初中没毕业就到学校来代课,文化水平不高。大部分是一边教书一边务农,所以,没能把精力全放在教学上,教学成果自然不佳。

记得我上初中那会,有一次老师点名让我朗读课文,结果全班人都在笑,他们觉得我读书像唱歌,发音不准,平舌翘舌、前鼻音、后鼻音完全搞不清楚。“小学老师都是用方言上课的”,当时,我无地自容,自从那次后,我很少举手回答问题。私下里自己也在纠正,但是效果不明显。语言成为我的障碍,也是我的心病。

没有责怪我小学老师的意思,只是当时他们也的确不易,如果他们不教,我们也就没有老师了,相反我很感激他们。过了多年,我的几个小学老师有的通过考试转正,也得到深造的机会,有的已经回家种地。

近几年,陆陆续续有大学生来到村子任教,农村的教学有了改善。最主要是大学生们都是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学,孩子们不用像我一样念彩色普通话了。但是,大部分老师呆不长,都是在一两年就走了。没办法,农村条件太差,留不住人才。国家也出台一些政策,想留住人才,如果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能留住他们,那是最好不过的,农村也需要建设,农村也需要人才。这样才能一代更比一代强。



精彩影视汇113


农村教师待遇虽然超不过大城市,但绝对超过小县城。因为现在农村教师都有乡村补贴,而县城是没有的。

农村教师工资部分和县城是完全一样的,都有县财政拨款,什么五险一金、公积金、大病保险以及其他项目和县城老师都是完全一样的。在此基础上,农村教师现在还有乡村补贴,这一块,县城教师是没有的。

我们这里,按距离县城的远近不同,给予一定的乡村乡村补贴。距离县城最远的,每月有近1000元的乡村补贴,距离县城近点的,也有近300元的补贴。

在我们这里,很多老师现在是不愿意进县城的。

第一:乡下有乡村补贴。

同样教龄同样职称的老师在乡下工资绝对高过县城。

第二:乡下评职称更容易。

因为乡下要求的条件低,大多具有县级荣誉即可。县城基本都要求是市级荣誉。

第三:乡下工作更轻松,评比少,杂事少。

而县城县城,现在很多学校目前班级人数还是70人左右,学校各项管理也严格,考评也多,各种迎检乱七八糟杂事也多。

第四:老师在乡下工作学校一般都安排吃住,现在的工作环境并不艰苦。

我们这里,乡村学校都盖的极其漂亮,有教师宿舍食堂,一切生活设施都很齐全,生活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艰苦。冬天虽然没暖气,但多数老师办公住的地方都有空调,没空调的也有电暖气,电费都有学校负担。

第四:现在交通方便,就算在乡下,回县城的家也很方便。

现在就算很偏远的乡下,公路也修的很漂亮,公交车也很便利,就算老师们没有车,坐车也很方便,想回家也不麻烦。

我们这里,年龄稍微大点的,职称已评上的,现在都不愿意回县城。只有部分年轻人,还没找对象的,或者孩子比较小的,才想着回县城。而县城的一部分老师这两年为了评职称也在积极申请去乡下工作,我们学校去年就下去了两个。

农村老师待遇虽然还不太理想,但至少比前些年好太多了,每月有几百元的乡村补贴,关键是,现在的乡下学生少,压力小,工作真的是比县城轻松太多。

希望以后会更好一点吧,至少能吸引一部分年轻人愿意扎根乡下,现在的乡下年轻教师确实太少了,能走的都走了!


人生如梦LLH


大家都知道农村教师留不住,可到底是什么原因,很难有人说的明明白白。

老是听人说,你们老师工资低点,但是你们上班的时间短啊,每周歇周末,法定节日不上班,还有寒暑假(这些牢骚话,老师们听过没有),一年领13个月的工资。停,这里我说一下,第13个月的工资等同于年终奖,农村教师基本无缘领到。这个“教师奖金”的发放范围是市直学校,经济条件好的街道可以发放,农村的老师领不到,却背了很大的锅。

取暖费的问题,一直被人诟病,因为这个并没有强制的文件。每年入冬不久,市里的老师很快收到取暖费,暖和和的过冬天。乡镇经济好点的,可以足额发放、或者少发点,不好的干脆不发,实在被老师上访急眼了,少发点,还要平均到10个月发放(地方特色)。农村的教师没有空调,最多是一个“半死不活”的暖气炉,水还没热,又熄灭了。人冷,心更凉。


路途遥远。相比市里便捷的交通,乡镇教师的上班之路太远。我们粗略的算过一笔账,平均路途20公里,每天一来一回就是40公里,每年上200天的班,折合下来就是8000公里。各位看官,从祖国的最东段到西藏也就4000多千米,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一年要穿越祖国的东西。数据不会造假,懂车的朋友,请问一年单纯的油费多少钱呢? 试想一下寒冬腊月,多数老师骑着自行车,赶往学校的情景,有何感想?

自身发展受限。乡村教师待遇低点、环境差点,这些都可以忍受,但职业发展非常狭窄。简单举个例子吧,市里举行公开课,按道理相关老师肯定想去听,但校长不让去。为什么,学校老师太少,你去了谁来帮你代课。市里学校的老师,有机会去大城市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乡村教师只能窝在老地方,10年、20年,然后坐等退休。


数学严老师


农村教师太苦逼了,学生少,补助少,工资太低了,有的老师还养不活自己,不要说处对象了。困难家庭比比皆是,普遍生活水平低于农民工家庭。老师阴盛阳衰更是普遍现象。2019人均GDP六万五,大多数农村老师,工资不到这个水平。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补贴巩固农村教育必不可少。月均不低于2000元,庶几可以缓解农村教师荒。


超喜欢大色狼


我最有发言权。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地域广东江门下面一个小县城,属于城区。我们这里的乡镇教师的工资比城区教师多。由于处在乡镇,个别距离城区比较远,所以政府为乡镇教师增加了山区补贴,用来补贴他们的交通等额外支出。每人按照工龄长短补贴500-1100一个月,在乡镇服务满八年以上的领足1100,这个数目还是很可观的。在乡镇工作的同班同学工资比我们城区的每月多1100,一年算下来,多一万多。不过城区的老师也羡慕不了,毕竟人家扎根在山区,工作生活有诸多不便,这个补贴也是应该的。



仙仙书屋


内地县城,刚入者和(山村小学)有可能偏低,但如果在2800以上(除社保),与当地工厂员工差不多,也不高也不低,教师有以下好处,清闲,稳定,假期多,上班时间短,工厂员工每天11一12小时,还没假期,每月休息一天,国家公务员工资也一般,但他们奖金多福利多。(辅警工资不高)


手机用户63321826573


农村是城市的最基础的地方,农村人口八亿多,提高农民素质必须从学校开始,没有文化提高人材难以提高。农村人的素质提高抓好学校教师是关键。六七十年代以前,农村人文盲率占百之九十以上,自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民办教师的的贡献,农村人的文化普遍得到提高,文盲基本消失。科学种田,和理施用化肥,知道如何选用良种,文明度比以前提高。农村的进步取决于文化的普及。新鲜事物得以推广。是六七十年代普及九年教育的成果。老民办教师的奉献老民办教师是时代的奉献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