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南極仙翁與觀音菩薩間是什麼關係?

我猜又不想猜


首先更正一下《西遊記》中並無南極仙翁這個人物,止有一位南極老人,也就是壽星,或叫南極星君。

南極仙翁是《封神演義》裡的人物,這裡的南極仙翁不但是壽星,還是元始天尊的大弟子,道法十分高,地位並不弱於等同於觀音菩薩的慈航道人。但是《封神演義》裡卻是沒有觀音菩薩,只有慈航道人,所以還是不能混淆在一起的來說。

在《西遊記》的設定中我們也不能單純的把南極老人等同於南極仙翁,因為兩者無論是地位還是實力都相差甚遠。西遊記中的觀音菩薩是五方五老之一,權力十分的大,所以在書中稱為南方南極觀音。也就是說整個南方世界都歸觀音管轄,而南極老人雖然是道教人物,卻因為在南極,當然也就率屬於觀音的管轄範圍了。

《西遊記》中的南極老人法力並不高強,地位也不是很尊貴。孫悟空口口聲聲的稱他為“老弟”,足見孫悟空在天庭的地位比他要高的多。而且白鹿精那一回中,是南極老人見到孫悟空是先施禮的,而後孫悟空再還禮,尊卑立見。

我們且不管《西遊記》是不是尊佛抑道,但在本書中,南極老人的確曾經奉了觀音的法旨去送子給滿堂嬌,也就是唐僧的母親。在書中南極老人也曾自稱南極星君,這在書中的設定裡比較讓人感到混亂。一位道派的神仙如何要聽令於佛教的神仙,這恐怕就跟吳承恩把當朝社會的官職制度照搬上《西遊記》有關了。

我們看天庭的官職描寫就可窺見一二,玉帝就是皇帝的翻版,一個修煉了兩億多年,享受無極大道的天尊,居然被各位就職的神仙稱為“萬歲”,這不是咒人短命嗎?而玉帝居然還很受用,更別說什麼如來、老君,全都要聽命於玉帝了。按照這種設定,很顯然五方五老就是一個官職品級。而且權力十分巨大,等同於一方諸侯。

也就說,不光南極老人要聽觀音的法旨,只要跟“南”字沾上一點邊的,都要聽從觀音的調遣。

簡潔明說,也就是說,南極老人和觀音是下級與上級的關係!


TK強哥讀書


慈航道人是元始天尊的第九位弟子。乃是元始天尊門下唯一的一位女弟子。修行於普陀山落伽洞。就是佛門三大士中的觀音菩薩,號為“大悲”。慈航道人和觀音菩薩是佛教進入中國後,佛道融合的產物。

南極仙翁又稱南極真君,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老壽星,為元始天尊座下大弟子。因為他主壽,所以又叫“壽星”或“老人星”。漢族民間認為供奉這位仙神,可以使人健康長壽,這位仙神其實是道教追求長生的一種信仰。

壽星形象為一白髮老翁,鶴髮童顏,面目慈祥,所拄彎曲柺杖,必高過頭頂。常被漢族民間用作年畫圖案,是吉祥長壽的象徵。南極仙翁不屬於十二金仙,但是其法力在十二金仙之上,在封神榜中他和雲中子、燃燈道人因沒有殺劫,而沒有被引進九曲黃河陣的仙人,不用經歷殺劫既不用重新修煉,因此三仙的造詣在其他十二金仙之上,後來南極長生大帝,其修為已經不遜燃燈道人。

總結:南極仙翁是觀音的大師兄





俊逸影視


兩人之間應該在利益上有爭端。在《西遊記》中,南極仙翁與觀音菩薩私下有交集的地方不多,大概有兩處,且比較隱晦,旁人比較難以看得出來。一是在附錄部分,殷溫嬌在產下唐僧後,南極仙翁前來傳話。

耳邊有人囑曰:“滿堂嬌,聽吾叮囑。吾乃南極星君,奉觀音菩薩法旨,特送此子與你。”

當然,這裡也讓人有點疑惑,南極仙翁與觀音菩薩一道一佛,除了領地相近,根本不是一個系統,那又何來的受法旨一說。第二處是第七十八回,南極仙翁的坐騎白鹿精下凡作妖,並把一狐狸精進貢給比丘國國王。



馹丞道:“三年前,有一老人,打扮道人模樣,攜一小女子,年方一十六歲,——其女形容嬌俊,貌若觀音。——進貢與當今;陛下愛其色美,寵幸在宮,號為美后。”


我們可看到觀音二字用來形容狐狸精之美貌,本就不妥,且又用在如此場合,並在官方口中說出,不得不讓人心生疑惑,這其中肯定大有蹊蹺。我們知道這是負責接待的官員,來來往往的外賓甚多,難免不會到處傳音,肯定會對觀音名譽有所影響。馹丞可能是得到了上面某些人的授意。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白鹿精與唐僧開始談佛論道,雙方根本說不到一塊去,白鹿精更是直接指出唐僧是信口胡說,所謂修禪全是子虛烏有,瞎胡鬧之事。把佛門說得一無是處,抑佛揚道,把道家修仙說得無比高大,贏得滿堂喝彩,唐僧滿面羞愧,無地自容。

那麼白鹿精為何會詆譭佛門,並如此激進呢,顯然並不是臨場發揮這麼簡單,也就是說,他曾受到過外界的某種刺激。在得知那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不翼而飛之後,更是把矛頭直指唐僧,向國王進言,說唐僧的心肝可替代作藥引。

孫悟空識破騙局,雙方開始交戰,白鹿精法力低微,根本不是對手。奈何南極仙翁搶先下手,防止不必要的意外發生。按照他的說法,白鹿精的走失是在與東華帝君對棋時,但我們知道白鹿精下界犯案三年,那麼是什麼棋局可以連對三天。

即使白鹿丟失不曾在意,可柺杖南極仙翁是不離身的,奇怪的是他有意忽略了這一點。可愛之處還不在於此,他顯然知道做戲做全套,與東華帝君獻茶的三個棗兒也被隨身帶了過來,獻於比丘國國王。


我們知道坐騎私自下界已不是什麼秘密,南極仙翁的說辭,我們姑且相信。但接下來的一幕頗有些讓人捉摸不透,耐人尋味。

只見那壽星老兒手摸著鹿頭罵道:“好孽畜啊!你怎麼背主逃去,在此成精!若不是我來,孫大聖定打死你了。”行者跳出來道:“老弟說什麼?”壽星道:“我囑鹿哩!我囑鹿哩!”

這段話,顯然不止僅僅是囑鹿那麼簡單,背後定有深意。但礙於孫悟空在側,只得強忍感情罷了。南極仙翁流露出來的應該包括讚賞,惋惜,痛恨,後悔等諸多情感。至於他劍指的目標是什麼,我們再結合前文,也可看出個大概。我們再從本地官員的口中找些證據。

國丈有海外秘方,甚能延壽。前者去十洲、三島,採將藥來,俱已完備。但只是藥引子利害:單用著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的心肝,煎湯服藥。

由此可看出,白鹿精自私自下界,離開後,在比丘國與舊土之間還是有往返的。這就證明白鹿精做事含有某種目的性,間接也說明南極仙翁的原話有說謊的成分。那他的本意又何在,又有什麼難言的苦衷?

結合上下文,我們大致可推斷出白鹿精的出走應該是自作主張的行為,但南極仙翁默許了他的行動。更靠譜的結論是白鹿精應該是知道了南極仙翁當下的處境,想為主人分憂解難。


這就不得不說南極仙翁的處境有何難處,他又為何心存不滿。歸根結底還是觀音菩薩的強勢對南極仙翁的生存環境造成了威脅。這也可以從雖不同道,但他得接受觀音法旨;白鹿精把狐狸精的稱號借用觀音菩薩的名諱告於世人;對唐僧拜參的佛門不留情面,肆意妄為的詆譭等方面,可推算出來。

大略可知,雙方的矛盾積怨已久,只是到此時才得以爆發,通過白鹿精之手予以反擊。奈何自己手中牌面實在太少,無法對觀音造成有效的威脅。

那麼南極仙翁與觀音菩薩之間的矛盾衝突點在哪。最大的可能就是香火。一佛一道,領地相接,雙方之間肯定存在利益衝突。信徒就那麼多,正所謂此消彼長,況且這又不是利益分配不均的事。這是真正的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派別觀念。

我們知道取經計劃是觀音菩薩主使的,白鹿精下界做妖也是為了幫主人出一口惡氣。


一文幾值


南極仙翁和觀音菩薩的關係,很多人都搞糊塗了。因為凡人總是喜歡論資排輩,誰高誰低,從而區別對待。這就是佛教裡一直要修行人放下、斷掉的“分別心”。

其實,在修行者的角度來看,二人可以互稱道友。南極仙翁,就是我們民間說的老壽星,是原始天王的兒子,全稱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統天元聖天尊,這是道家的稱號,歸屬道教一派。執掌人間壽夭禍福。

觀世音菩薩呢,是歸屬佛教的西方三聖之一。其實觀音菩薩早在無量劫前,就已經是佛了。佛號:正法明如來。他是“隱大示小”,為了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救度眾生,方便教化而顯為端莊美麗的女性形象。

在西遊記裡,唯一一次同時涉及南極仙翁和觀音菩薩的事件,是孫悟空打倒人參果樹,鎮元子讓他找人救樹,孫悟空首先想到的是老壽星,因為覺得他可以救人活命,救活一棵樹也差不多的事情。哪知道老壽星連說:沒方,沒方!他只能救動物,沒法救植物。

孫悟空第二次請的大人物,是東華帝君,也叫東王公,相傳是西王母的前夫,也有人說是西王母哥哥,兩人在崑崙山成道,仙界二號珍稀物種:蟠桃樹,就長在崑崙山瑤池之內。所以他也行可以救活人參果樹。哪知道東華帝君也連說no, no, no!

東華帝君自稱比南極仙翁能耐多點,不僅能夠救活動物,而且能夠救活凡樹,但是不能救活人參果樹。

因為栽培人參果樹的土地:“有四萬七千年,鋼鑽也鑽不動些須,比生鐵還硬三分,孫悟空掣金箍棒築了一下,響一聲迸起棒來,土上更無痕跡”。可見神奇之土才孕神奇之果。

最後觀音菩薩出場,用淨瓶中的甘露水把樹救活了。這甘露水可不是一般的水,觀音有一次和太上老君打賭,老君把她的楊柳枝拔去放在煉丹爐裡炙得焦乾,她拿了插在瓶中,一晝夜復得青枝綠葉,與舊相同。

由此可見,觀音菩薩的法力更高於南極仙翁。

西遊記是一部經典的儒釋道三教雜糅的神怪小說,裡面的眾多人物、神仙的身份定位,還是按照當時的道家、佛家的稱呼沿襲下來的。如果對儒釋道三教的淵源理解不是很到位,就按人世間的凡人心思去揣測、戲說,雖然不乏趣味和調侃,但終究不入真味。





光頭奶爸


兩個人是師兄弟關係。

南極仙翁是元始天尊的大弟子,而觀音菩薩是元始天尊的九弟子慈航道人。也就是說,南極仙翁是觀音菩薩的大師兄。

中國的神仙譜系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佛教的宗師大拿很多都是從道教裡轉過去的。比如佛祖如來原身就是道教的接引道人。我們所熟知的西遊記裡師徒四人之中,除了師傅唐僧,其他三人,悟空,八戒,沙僧,原本都是隸屬於道教,但是到了最後卻又全都皈依佛門。在中國的神話裡,開天闢地最先出現的都是道教人物,其他的教派似乎都是從道教衍生出去的,更像是道教的一個派系分枝。

傳統觀念上,好像觀音菩薩是如來佛祖的屬下,感覺如來佛祖和太上老君是一個級別,其實不然,觀音菩薩和如來佛祖同屬於五方五老,是平級關係。而太上老君是在五老之上的三清,中間還隔著個四帝,也就是說,其實太上老君在天庭中的地位比如來要高上兩個大的等級。扯的有點遠了,離題了。


太平大司馬


西遊記中要說關係最複雜的!

不是太上老君與觀音菩薩,而是如來佛祖與觀音菩薩!

大家可能會呵呵一笑:如來佛祖不是西方佛教教主,觀音菩薩是菩薩中排名第一嗎?就這麼簡單啊,還能有什麼?

當然不是這樣!

從西遊記前面往後面數著看!

1,五方五老!

【西天佛老、菩薩、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這個是五方五老。】

五方五老乃是三界僅次於三清,四帝的存在,如來佛祖帶著靈山勢力排名第一,觀音菩薩的南海勢力排名第二!

可見在天庭客人名單中,如來佛祖與觀音菩薩並不是差距懸殊,乃是幾乎平起平坐的存在!

2,蟠桃會!

孫悟空大鬧天宮的這一次蟠桃會,如來佛祖並沒有參加!

而觀音菩薩可以自由參加,不歸如來佛祖派遣!

【話表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自王母娘娘請赴蟠桃大會,與大徒弟惠岸行者,同登寶閣瑤池。】

3,孫悟空大鬧天宮!

【遊弈靈官同翊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那二聖得了旨,徑到靈山勝境,雷音寶剎之前,對四金剛、八菩薩禮畢,即煩轉達。眾神隨至寶蓮臺下啟知,如來召請。二聖禮佛三匝,侍立臺下。如來問:“玉帝何事,煩二聖下凡?”】

要知道孫悟空大鬧天宮,觀音菩薩就在天庭,這麼多時日,居然完全回到靈山向如來佛祖稟告啊!

【如來聞說,即對眾菩薩道:“汝等在此穩坐法庭,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如來即喚阿儺、迦葉二尊者相隨。】

這裡的眾菩薩,可以肯定沒有觀音菩薩!

帶著阿儺、迦葉二尊者,這才是心腹,雖然阿儺、迦葉二尊者能力與地位還比不上文殊、普賢,但確是如來心腹!

4,取經!

【如來:誰去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他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誰肯去走一遭來?”當有觀音菩薩,行近蓮臺.禮佛三匝,道:“弟子不才,願上東土尋一個取經人來也。”如來見了,心中大喜,道:“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然而,取經成功,【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觀音菩薩乃是首功,居然毫無賞賜,如果如來對觀音好,怎麼沒有賞賜?

5,觀音菩薩私吞如來佛祖法寶!

【如來又取三個箍兒,遞與菩薩道:“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帶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這三個緊箍兒是如來給二弟子金蟬子收徒準備的,也是金蟬子以後成佛的嫡系徒弟,但觀音菩薩只給孫悟空一個,私吞兩個成為南海落伽山使用,收了善財童子與守山大神,自己給了編制,不是如來與金蟬子管轄!

6,如來講經,觀音根本不會去聽

【孫悟空與六耳獼猴大西天靈鷲仙山雷音寶剎之外。早見那四大菩薩、八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尼、比丘僧、優婆塞、優婆夷諸大聖眾,都到七寶蓮臺之下,各聽如來說法。??如來正欲道破,忽見南下彩雲之間,來了觀音,參拜我佛。】

如來講【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觀音菩薩根本沒有來聽!

??

1,觀音菩薩並不是如來嫡系,不常在身邊伺候!

2,觀音菩薩的佛學水平很高,不用聽如來講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3,觀音菩薩南海實力早得到天庭認證,在天庭眼中,與西方靈山是兩個山頭!

3,觀音菩薩知道如來不會獎賞自己,乾脆自己掙好處,也不怕如來追究!

――

如上,如來佛祖與觀音關係最複雜!

最根本理由是:

如來原本是佛教中方世界的教主,在向西擴張的時候,拉攏觀音菩薩,打敗了西方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如來兼併了西方世界,成為西方世界與中間世界的兩個教主!

這其中阿彌陀佛的第一助手觀音菩薩立下大功!倒向如來,協助如來!

功成之後,觀音菩薩獲得獨立權,不歸佛祖完全管轄!


宋梟坤講風水


西遊記裡好像不記得他倆有什麼交集。但是南極仙翁封神榜裡提的比較多,姜子牙的大師兄,修為極高。觀音大多數的瞭解是從西遊記裡瞭解的,救苦救難的菩薩。

還有,南極仙翁是元始天尊的大弟子。

觀音是元始天尊的九弟子慈航道人,經過多次轉世變的。論輩分,南極仙翁更高點。


全網最走心評論


是師兄妹的關係。


手機用戶55455936781


南極仙翁是觀音菩薩的師兄。人們常常稱念叨喃無觀世音菩薩。南極仙翁又有壽比南山指終南山。更有南海觀世音菩薩表示廣大。靈感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勇施無畏。


翠玉吉祥


我不喜歡拐彎抹角,他們是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