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紅酒價格如此便宜,究竟有什麼貓膩

其實,進口葡萄酒不便宜的,如果看到20、30元的進口葡萄酒,可能不是原裝進口的葡萄酒,可能是國內灌裝酒,看起來這麼便宜,實際上品質堪憂。


具體可以我以前回答裡的一片文章,《紅酒中的“原裝進口”、“原瓶進口”、“原酒進口”都是什麼意思?》,不過我複製到這裡了,文章如下:


這些年,人們大多開始講究生活品質。

我身邊的一些女性朋友,已經比較懂葡萄酒。她們懂得選擇不同釀酒葡萄品種的葡萄酒,也有自己的選酒觀點。

她們會說,法國波爾多的紅酒,太雄壯濃烈,還是西班牙里奧哈的丹魄紅酒好喝,精緻細膩。

她們喜歡小清新花果味很足的阿斯蒂甜起泡酒,也知道搭配海鮮,長相思白葡萄酒比較好。

不過,對紅酒貿易上的相關詞彙,她們還是有些糊里糊塗。畢竟,姑娘們嘛,對吃喝研究的多,也正常。


進口紅酒價格如此便宜,究竟有什麼貓膩


比如,葡萄酒瓶身標籤上,常常會出現這些名詞,“原裝進口”、“原瓶進口”、“原酒進口”、“原桶進口”、“原液進口”等等,如上圖。

這些詞,看上去都差不多,也就是一字之差,正如一個姑娘說的,“看來看去好像都是在說進口的意思,看的眼也花了,算了,紅酒只要是進口的就喝吧。”

可不能這樣,雖然都是進口葡萄酒,但實際差別可大了,意思也大不一樣,市場價格更是有天壤之別。

不要急,聽我慢慢講,其實很好區別的。


進口紅酒價格如此便宜,究竟有什麼貓膩


這幾個詞之間的差別在於,這瓶葡萄酒在哪裡裝瓶的,是在國外產區酒莊灌瓶的,還是在中國灌裝的。

“原裝進口”、“原瓶進口”,表達的是同個意思,都是講葡萄酒是從國外產地的酒莊或酒廠裝瓶,然後運輸到中國市場,進行銷售。


進口紅酒價格如此便宜,究竟有什麼貓膩


這瓶葡萄酒的栽種、採摘、壓榨、發酵、熟化、灌裝、裝箱,所有工序都在國外產區完成,(如上圖,裝瓶後的葡萄酒打成託後,用集裝箱海運到中國),一到中國境內,就可以直接開瓶飲用。


進口紅酒價格如此便宜,究竟有什麼貓膩


而“原酒進口”、“原桶進口”、“原漿進口”、“原汁進口”,指的意思是,把釀造好的葡萄酒液,先運到中國境內,比如常見的運輸方式是,集裝箱內放酒囊(高質量PVC塑料袋,食用級別的),如上下兩圖。


進口紅酒價格如此便宜,究竟有什麼貓膩


到達中國灌裝地方後(通常是一些港口保稅區),再進行灌裝分瓶。灌裝、裝箱,這最後兩道環節在中國境內完成。

這也就是大家通常俗稱的“灌裝酒”或是“國內貼標酒”,會被一些姑娘鄙視說差的葡萄酒。


進口紅酒價格如此便宜,究竟有什麼貓膩


那麼,對於酒的品質來說,哪種更好呢?

肯定是“原裝進口”、“原瓶進口”的更好一些。

原產地裝瓶的進口葡萄酒,品質更穩定更好些。

在國外原產地裝瓶的葡萄酒,一旦裝瓶後,酒液就趨於穩定,口感味道跟消費者最後喝到的香氣口味,已經八九不離十。

而“原酒”“原漿”“原汁”“原桶”進口的酒液,用酒囊或桶裝運輸的過程,相較瓶裝運輸,酒液品質會受到一定影響,而且在國內灌裝中,與空氣接觸更多,會讓品質下降。


進口紅酒價格如此便宜,究竟有什麼貓膩


還有一點是,酒莊或酒廠裝瓶的葡萄酒,釀酒師對品質的把控會更嚴格。

“原裝”“原瓶”這類進口葡萄酒,在國外原產地灌裝時,釀酒師可以全程把控葡萄酒品質,對出產的酒進行抽檢,看是否符合原本的釀酒特點和風格。

而在國內灌裝的這些葡萄酒,僅僅是灌裝酒液,裝下酒瓶而已,酒莊釀酒師不可能跟到中國,來管控酒液品質吧。

雖然,也會有中國的品酒師、釀酒師,來把握酒的品質,但是做不到國外釀酒師的那種水平。

畢竟,自己種的葡萄,自己要釀的酒,只有國外釀酒師自己才最清楚。


進口紅酒價格如此便宜,究竟有什麼貓膩


在國內,“原酒進口”“原桶進口”“原汁進口”的這類“灌裝酒”,被抨擊地很厲害。

飯桌上喝紅酒時,經常有朋友冷不丁冒出一句,“鄭先生,這酒不是‘灌裝’的吧”!

你看,連“灌裝酒”三個字,都被打上特殊含義,如同“小姐”一樣,成了假酒、冒牌酒的代名詞。

我反問了一句,“酒都是灌裝的呀,不灌裝,酒怎麼能在瓶子裡呢?”

但調侃歸調侃,“灌裝酒”的名聲不好,是事實。

本世紀初,紅酒剛在國內興起的那會兒,確實存在“三精一水”勾兌的現象,酒精、糖精、香精,加上水,就是紅酒,但現在已經完全消失匿跡。

取而代之的是,“原液”“原酒”“原汁”“原漿”這些進口酒液,成本低、品質相對高,灌裝好的紅酒,還能賣出“原瓶”“原裝”進口葡萄酒的價格,牟取巨大暴利。

做紅酒生意賺大錢,也正是這部分商人。

大眾覺得“灌裝酒”不好,還因為擔憂國內灌裝的衛生條件,因為這些年國內出現了太多食品安全問題。


進口紅酒價格如此便宜,究竟有什麼貓膩


隨著消費者對紅酒品質的重視,國內“灌裝酒”的品質也在逐漸上升,對它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現在,“灌裝酒”大多存在於廉價紅酒上,比如市場價20、30元以下的紅酒,淘寶上100元一箱的紅酒等等。

當然,也有少數優質“灌裝酒”。

國內也有一些大酒廠,會進口“原汁”“原酒”,然後在國內灌裝,作為主推酒款銷售,品質也有保證和把控,他們常常會在酒瓶背標上印上“原酒進口”“原桶進口”等字樣,如上圖。

就連“張裕”“長城”這些著名國產葡萄酒品牌,因為國內葡萄產量有限,而去智利、澳大利亞這些產酒國進口葡萄汁,然後在國內進行調配、灌裝。


進口紅酒價格如此便宜,究竟有什麼貓膩


也有些朋友會問我,如何鑑別出一款國內灌裝的進口葡萄酒。

其實,我也沒什麼好方法,國內一些不良酒商的造假技術真的太厲害,連奔富葡萄酒都能仿冒造假地跟真的一樣,普通消費者更是難以鑑別。

我也只能說,買葡萄酒要找可靠誠信的商家或網店,或者找懂酒的朋友幫忙鑑別或購買。

至於,網上上流傳的一些“在紙巾上倒紅酒,看顏色分佈”這類鑑別方法,我只能呵呵了。

“土方”終究是“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