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原發性高血壓?什麼是繼發性高血壓?

樂樂116006936


謝女士,58歲,發現高血壓3年,但並不是總高,一年就高几次,每次突然頭暈、心慌,一測血壓180以上,趕緊吃點降壓藥,過一會就好了,大部分時間血壓並不高;可是最近發作頻繁。



在門診聽完謝女士的描述,王醫生:您這種高血壓特別像繼發性高血壓,和我們平時說的高血壓並不一樣,平時我們說的高血壓是原發性高血壓,一般不會突然升高,突然降低;繼發性高血壓有時候就會突然升高,突然降低,有時候也不是持續性升高的。

謝女士:前年查過一次,做過腎臟B超,沒事。 王醫生:繼發性高血壓有很多,腎臟引起的當然是最常見的,首先要排除,但不能說腎病B沒事就一定能排除繼發性高血壓。


目前根據您的症狀,確實不能排除嗜鉻細胞瘤,我們先做一個腎上腺CT,再做一個血液兒茶酚胺分析,先把這個高血壓排除了。 結果回報,CT顯示腎上腺有一小瘤,血兒茶酚胺水平也很高,基本確診嗜鉻細胞瘤,接下來就需要手術治療,治療後就不會再有血壓突然升高的情況發生了。

什麼是原發性高血壓呢?

簡單說不是其他疾病導致的高血壓,本身就出現了高血壓,這種高血壓佔到高血壓的90%以上,和遺傳因素、肥胖、不健康飲食、不運動、酗酒、熬夜、壓力大等等因素有關係。但是在醫院還有一些高血壓是別的疾病引起的,我們稱之為繼發性高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是病因明確的高血壓

當查出病因並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後,作為繼發症狀的高血壓可被治癒或明顯緩解;繼發性高血壓在高血壓人群中佔5%~10%;常見病因為腎實質性、腎血管性高血壓,內分泌性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由於精神心理問題而引發的高血壓也時常可以見到。 繼發性高血壓患者發生心血管病、腦卒中、腎功能不全的危險性更高,而病因常被忽略以致延誤診斷。 因為原發性高血壓比較常見,平時說的不少了,今天我們主要介紹一下繼發性高血壓。

首當其衝的肯定要想到腎臟疾病導致的高血壓: 常見的腎臟實質性疾病包括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動脈狹窄、多囊腎;慢性腎小管-間質病變,慢性腎盂腎炎、梗阻性腎病;代謝性疾病腎損害,痛風性腎病、糖尿病腎病;系統性或結締組織疾病腎損害,狼瘡性腎炎、硬皮病;腎臟腫瘤(腎素瘤)等。這種高血壓水平較高且較難控制、易進展為惡性高血壓;蛋白尿、血尿發生早、程度重、腎臟功能受損明顯。

除了腎臟引起的高血壓,還有就是內分泌高血壓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夜尿增多、下肢乏力或週期性麻痺、伴有持續性或利尿劑引起的低血鉀(血鉀<3.5mmol//L)、腎上腺意外瘤等。 嗜鉻細胞瘤 ,典型的嗜鉻細胞瘤三聯徵,即陣發性“頭痛、多汗、心悸”,可造成嚴重的心、腦、腎血管損害;大量兒茶酚胺進入血液致高血壓危象、低血壓休克及嚴重心律失常等“嗜鉻細胞瘤危象”。就像謝女士,突然血壓升高、伴隨心跳加速,所以王醫生當時就首先想到這個疾病。 庫欣綜合徵,向心性肥胖、水牛背、鎖骨上脂肪墊;滿月臉、高血壓、低血鉀、糖尿病、性功能減退,男性陽痿,女性月經紊亂、多毛、不育、生長、發育遲緩。


除了上述比較常見的幾種繼發性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還多見於肢端肥大症、主動脈縮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藥物性高血壓、單基因遺傳性疾病等等。

我們不能忽視繼發性高血壓,尤其對於陣發性高血壓、難治性高血壓或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高血壓,一定要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因為繼發性高血壓的治療和我平時的原發性高血壓治療不一樣。


心血管王醫生


這問題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事實上,很多人到現在也沒搞清楚自己是屬於原發性高血壓還是繼發性高血壓,不信,大家可以問問周邊的高血壓患者,你就問他,你是原發性高血壓還是繼發性高血壓?

我在門診值班時候,經常碰到這樣問題,下面我給大家做一個簡單清楚的解答。

首先,診斷出一個人得了高血壓,先要去尋找病因,能具體找出病因的就是繼發性高血壓,即病因明確的高血壓,通常由其他器官或系統的疾病所導致的高血壓,又稱為症狀性高血壓。比如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徵、多囊腎、糖尿病腎病及慢性腎盂腎炎等均可引起高血壓。

而查來查去都找不出高血壓的原因的,即病因不明確的高血壓,就是原發性高血壓。

注意:原發性高血壓通常以中老年人居多,像碰到年紀輕輕就高血壓,一定要注意排查是不是得了繼發性高血壓,其危害性往往要比原發性高血壓要來的嚴重和更快一些。

其次,導致繼發性高血壓的病因有很多,有一些是可以被治癒的,只要把誘發高血壓的病因根治了,血壓自然就降下來了,而且並不需要長期服藥;但原發性高血壓不一樣,因病因不明,而且基本上不可逆轉,因此一旦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往往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和進行生活幹預等綜合治療,不得擅自停藥。


最後,新診斷或新發現的高血壓,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應進行繼發性高血壓的篩查:

  1.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
  2. 以前血壓一直挺好,突然就高血壓了;
  3. 年齡<30歲發生高血壓;
  4. 之前控制好好的高血壓,突然就加重了;
  5. 高血壓不嚴重,但卻出現了靶器官損害;
  6. 出現舒張期高血壓;
  7. 出現低鉀血癥。

醫學小偵探


  • 根據高血壓指南,高血壓按照病因不同分為原發性高血壓 (primary hypertension) 和繼發性高血壓 (secondary hypertension) 。

原發性高血壓

  • 所有的高血壓都是有原因的, 所謂的原發性高血壓那只是現階段醫療手段還不能夠查出其精確病因, 多為遺傳及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繼發性高血壓是指病因明確並可通過祛除特殊病因而治癒或緩解的血壓升高。

  •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 繼發性高血壓佔高血壓病人的5%~15%, 其除了血壓異常增高外, 還常常伴有高醛固酮、高或低腎素、高兒茶酚胺等等。儘管應用了多種降壓藥物, 但血壓控制仍然不佳, 其心血管疾病風險遠高於原發性高血壓, 如果不及時處理, 臨床預後差。

  • 近年來, 隨著我們對高血壓病因認識的提高和臨床診斷設備及技術的更新進步, 繼發性高血壓的檢出率逐年提高, 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其發生率在成人高血壓患者中>30%, 而在難治性高血壓中高達83%。

  • 另外一種繼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已經不再是高血壓的少見病因, 其發生率佔高血壓患者的10%左右, 在難治性高血壓中高達20%。

對於各種繼發性高血壓, 如果能夠及時檢測其致病原因, 早期針對病因進行干預, 常常可能治癒, 特別是年輕患者。

  • 例如主動脈縮窄患者通過外科手術糾正;

  • 先天性纖維肌性發育不良的腎動脈狹窄的年輕患者, 及時行腎動脈球囊擴張術;

  • 內分泌疾病所致的高血壓切除單側腎上腺瘤;

  • 單基因疾病性高血壓, 例如Liddle’s綜合徵, 選擇性應用阿米洛利後有非常顯著的臨床療效。

臨床醫師對繼發性高血壓篩查和診斷, 必須建立在對各種繼發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 病理生理機制的全面系統認識的基礎之上, 構建系統和規範的排查思路, 在避免漏診和誤診的同時, 也要儘量避免盲目的排查, 以免造成寶貴醫療資源的浪費。

  • 繼發性高血壓篩查流程圖詳見圖1 (摘自2017ACC/AHA高血壓指南) 。

參考文獻

[1]唐家榮,汪道文.高血壓的分期分類及治療策略[J].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19,39(01):11-15.


子樂健康科普


原發性高血壓是指具體病因不明的高血壓,佔絕大多數,約95%。

繼發性高血壓是指血壓升高是某一種疾病的表現,佔5%左右。

原發性高血壓雖然病因不明,但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高血壓與某些因素關係很密切。包括年齡、遺傳、高鈉攝入、肥胖、精神緊張等。因此,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除了藥物以外,生活方式的改善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療方式之一。

繼發性高血壓所佔比例雖然不高,但其重要性在於通過手術或其它方法可以使高血壓得到根治或者病情明顯改善。

引起繼發性高血壓的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腎臟(腎炎、多囊腎等);腎上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鉻細胞瘤、皮質醇增多症等);中樞神經系統(腦腫瘤、顱內壓增高、腦幹感染等);動脈(腎動脈狹窄、主動脈縮窄、多發性大動脈炎);藥物(避孕藥、激素等)。

徐醫生診治過一位12歲的高血壓小患者,血壓最高210/140mmHg,藥物治療效果欠佳,經檢查發現是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引起的,手術切除後,血壓恢復正常,也不需要服用降壓藥物。

以上就是徐醫生關於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的解答,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關注健康,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在我國,有統計顯示約有大概2.7億的高血壓患者,每4~5個人當中就有一個高血壓患者,可見高血壓的發病率之高,但關於高血壓的相關誤區,仍然有很多,高血壓的科普也勢在必行,今天我們所討論的就是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的區別。

一、什麼是原發性高血壓?

所謂的原發性高血壓是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壓,我們行相關檢查以後,不能發現高血壓的原因,此類高血壓被我們定義為原發性高血壓。雖然原因發現高血壓不能找到病因,但流行病學以及其他循證醫學證據顯示,原發性高血壓和年齡、性別、飲食、生活習慣、肥胖等諸多因素相關,是一個多因素共同誘發的一種高血壓分類。


二、什麼是繼發性高血壓?

所謂的繼發性高血壓,適合原發性高血壓相比較的,繼發性高血壓,有明確的相關疾病誘發。這也就意味著患者的高血壓是繼發於另外一種疾病之後的常見的繼發性高血壓的原發病包括很多,比如腎動脈狹窄、腎功能不全、大動脈狹窄、腦垂體瘤、腎上腺腺瘤等等等等。很多繼發性高血壓在糾正患者的原發病以後,患者的血壓可以恢復正常,此類高血壓被稱之為繼發性高血壓。

三、怎樣鑑別患者是不是繼發性高血壓?

既然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那麼哪類人群可能是激發性高血壓,哪類人群可能是原發性高血壓?是否需要查找原因,鑑別患者是不是繼發性高血壓呢?一般情況下認為,年齡較小的高血壓,難以控制的高血壓,血壓反覆波動,不能達標的高血壓以及有非常可疑的繼發性高血壓證據的患者。需要行相關檢查,鑑別是否為繼發性高血壓的可能。

看懂了嗎?並不是每一個高血壓患者都需要查找原因,鑑別是否為繼發性高血壓。畢竟原發性高血壓佔比95%以上繼發性高血壓,佔5%左右。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原發性高血壓主要治療還是控制血壓為主,按時服藥,不吸菸喝酒,清淡低脂飲食,監測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常繼發於其它疾病,如腎性高血壓,有腎動脈狹窄引起的,也有腎上腺瘤引起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或庫欣綜合徵等等。這類疾病除血壓升高外,還有原發病表現。例如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就會引起高血壓,而且血壓很高,藥物很難控制,還有低血鉀等等表現,這時主要治療是行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手術根治,才能把血壓控制好。所以說繼發性高血壓需積極治療原發疾病來控制血壓。



不管原發性高血壓還是繼發性高血壓,都需要積極治療,避免延誤病情,出現併發症,可以到醫院內科找專業醫生諮詢。


吳醫生說醫


我是小影大夫。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是找不到原因的高血壓,要通過藥物和改善生活方式來控制。而繼發性高血壓是別的原因引起的高血壓,比如腎上腺腺瘤、嗜鉻細胞瘤、皮質醇增多症、腎動脈狹窄等等。繼發性高血壓需要去除病因,血壓才能下降。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

高血壓成為了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大多數為原發性高血壓,就是找不到原因的高血壓,一般與肥胖、遺傳、高血脂等因素有關,佔所有高血壓的95%以上。

繼發性高血壓是由別的因素引起的高血壓。比如哪裡長了一個瘤子,這個瘤子可以分泌引起血壓升高的物質,很多人會以高血壓這個症狀就診。醫生在排查的時候查到這個瘤子,最常見引起高血壓的腫瘤是腎上腺的腫瘤,比如腺瘤和嗜鉻細胞瘤。對於繼發性高血壓的治療,是治療病根,病根就是把引起高血壓的這個因素去掉即可。如果是腎上腺腺瘤或者嗜鉻細胞瘤引起的,就把這個腫瘤切掉,血壓會恢復正常。如果是腎動脈狹窄引起的高血壓,就治療腎動脈,可以放支架。



年輕人出現了高血壓,要找原因,看看是不是長了腺瘤或者嗜鉻細胞瘤。如果是中老年人,很多都是原發性高血壓,有肥胖者,要減肥,低鹽低脂飲食,要適當運動。輕度高血壓可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改善飲食習慣來控制,如果還是控制不好,要配合藥物降壓。>140mmHg的中重度高血壓,要藥物控制。並且要謹準醫囑服藥,不可自行停藥。


小影大夫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由於血壓長期升高會增加腦卒中、心肌梗死、終末期腎病的患病風險,因此,將血壓控制在目標範圍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死亡風險的主要措施。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與繼發性高血壓,患者所屬高血壓類型不同,降壓措施也不同。那麼,什麼是原發性高血壓,什麼是繼發性高血壓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原發性高血壓是最常見的高血壓,佔比高血壓患者總數的90-95%,之所以稱其為原發性高血壓,是因為該類高血壓患者無法找到明確的病因,其發病通常是在遺傳的基礎上由環境因素所誘發,即多數患者有高血壓家族史,發病具有遺傳易感性,且具有高鹽低鉀飲食、缺乏運動、焦慮或緊張、吸菸嗜酒、作息不規律等不良生活方式,或存在超重、肥胖等危險因素。針對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由於無法找到明確的病因,因此只能對症降壓,無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時以預防為主,出現靶器官損害時以延緩損害為主。血壓低於160/100mmHg的患者可先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控制血壓,血壓達到160/100mmHg的患者應在改變生活方式的基礎上給予藥物降血壓,以降低心腦血管事件飯風險。



繼發性高血壓則與原發性高血壓相反,佔比高血壓比例較少,且能找到明確的病因,比較常見的病因有腎實質性高血壓、腎血管性高血壓、嗜鉻細胞瘤、皮質醇增多症、原發性醛固酮增多增多症、主動脈縮窄等。去除這些病因後,理論上繼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有機會恢復正常,但對於腎實質性高血壓、腎血管性高血壓,如果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腎功能損害,即使去除了病因,血壓也不能恢復正常,因為腎臟的損害不可逆轉。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繼發性高血壓,也應堅持改變生活方式,因為這些不良生活方式依然會升高血壓,有可能讓患者同時合併原發性高血壓,注意控制鈉鹽攝入,每日不超過6g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戒菸限酒、避免熬夜、適當運動、減輕體重等,更有利於使血壓恢復正常。



綜上,原發性高血壓是不能找到明確病因的高血壓,治療只能對症降壓,佔比絕大多數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是能找到明確病因的高血壓,通過去除病因後部分患者的血壓有機會恢復正常。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原發性高血壓

基於目前的醫學發展水平和檢查手段,能夠發現導致血壓升高的確切病因,稱之為繼發性高血壓;反之,不能發現導致血壓升高的確切病因,則稱為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人群中多數為原發性高血壓,但明確診斷原發性高血壓,需首先除外繼發性高血壓。目前認為,繼發性高血壓佔高血壓人群的5%~10%,但隨著醫學發展水平和檢查手段的不斷進展,繼發性高血壓的比例將不斷增加,原發性高血壓的比例會不斷下降。

原發性高血壓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綜合造成的。2005年美國高血壓學會(ASH)提出,高血壓是一個由許多病因引起的處於不斷進展狀態的心血管綜合徵,可導致心臟和血管功能與結構的改變。因此,原發性高血壓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和病殘的總危險。

繼續發性高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是病因明確的高血壓,當查出病因並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後,作為繼發症狀的高血壓可被治癒或明顯緩解;繼發性高血壓在高血壓人群中佔5%~10%;常見病因為腎實質性、腎血管性高血壓,內分泌性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由於精神心理問題而引發的高血壓也時常可以見到。繼發性高血壓患者發生心血管病、腦卒中、腎功能不全的危險性更高,而病因常被忽略以致延誤診斷。提高對繼發性高血壓的認識,及時明確病因並積極針對病因治療將會大大降低因高血壓及併發症造成的高致死及致殘率。近年來對繼發性高血壓的鑑別已成為高血壓診斷治療的重要方面。


HLH王泓


比如經常會有病人問,醫生我不喝酒不抽菸身體也好,怎麼會高血壓,這些人裡面大部分都是原發性高血壓。

雖然原發性高血壓遠遠超過繼發性高血壓,但一個剛剛發現高血壓的病人,還是需要做一些相關的檢查,排除那些繼發原因,一方面可以評估預後,另外一方面也是更好的制定治療方案。

比如一個甲狀腺功能亢進的高血壓病人,需要治療甲亢,然後治療高血壓,當甲狀腺功能好起來,血壓也會好起來;比如腎性高血壓,可能預後就沒有原發性高血壓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