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門口,接學生的家長烏泱泱一群,為啥現在上下學都要父母接?

菜蟲~


我小時候在一個偏遠的鄉村讀書,當時村裡一群孩子結伴上學,沒有任何父母接送。真懷念童年上學路上的情景。

不過現在我回老家,村裡的孩子基本上都需要家長接送了,或者校車接送了。

現在連在鄉村的孩子都有家長接送或校車接送,更不用說在城市讀書的孩子了。

為何孩子上學需要父母接送?我也談談自己看法。

1、父母對孩子防拐賣意識增強了。

學校門口人多口雜,每個父母都擔心孩子被拐賣。我曾帶的作文班有一個三年級學生。他剛上三年級,弟弟上一年級。有一天他帶弟弟放學,路過一個公園,兄弟倆就去公園玩。之後,他上廁所拉屎,讓弟弟在廁所外面等。沒有想到,一分鐘後他從廁所裡出來,弟弟就不見了,怎麼找都找不到了,以為弟弟自己回家了,回到家發現弟弟還沒有回家,就慌了,才給媽媽電話。後來他父母報警了,才發現弟弟被人拐賣了,現在兩年過去了,依然沒有找到弟弟。有一次我上課,要求孩子們給親人寫一封信,他邊哭邊寫一封信給丟失的弟弟,我看了,也覺得好難過。現在一想起弟弟,他就不由自主地哭。所以每個家長在孩子小時,都應該接送孩子上學,安全第一。

2、現在車真是太多了。學校門口到處是車,很難保證孩子安全,沒有大人接送,真不安全啊!

我鄰居一個孩子,有一天爺爺去接送,走著走著,還是被車撞傷。所以三年級以下的孩子,學校的老師都要求家長接送。

3、校園門口,成為某些憤青發洩報復情緒的場所,所以家長擔心校門口不安全,哪怕再苦再累,家長都擠在學校門口等待孩子,可憐天下父母親。

4、我覺得父母接送孩子上學,也是一種親子關係,在路上,孩子更能體會到家長的愛。也許,陪伴是最美好的愛。

總之,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天使,父母為了孩子著想,都努力的擠出時間陪伴孩子,保護孩子,給孩子一個安全、美好的求學時光。


七彩快樂作文


我們學校一放學就非常的緊張。值班老師和保安都及時到崗,接學生的家長站在學校門口一大片,簡直可是水洩不通。每天我們學校安排的值班教師和保安都提前到,甚至增加了義工家長來維持秩序。每天的中午和下午放學臨近的交警都會安排兩個來協助疏導學校門口的交通。可謂是非常的緊張。

很多人說小時候是自己回家的,現在的家長是不是太過溺愛自己的孩子了。這個問題放在現在的社會來說,的確跟我們小時候不一樣了。

01、孩子人數激增,安全責任非常重。

以我們學校為例,一個班54人,一個年級是6個班,全校是1000多人,錯峰放學還好。如果不是錯峰放學,本來學校就不大,一放學,黑壓壓的的一片。萬一有個閃失就會造成事故,非常的令人痛心。家長能及時接到自己的孩子回家,學校老師和家長都是非常的放心。


02、車輛增多,危險因素增加。

以我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我們學校門口是一條馬路,車來車往非常多。雖然放學時間有人維持秩序,可是很難避免所有的司機都非常的尊重孩子。一次我值班,一個接送學生的家長硬是開進學校門口,在學校門口倒車,差點就撞到了正在放學的孩子。幸虧是我們值班老師幾個人快速拉開了排隊的小孩。這件事情過後,學校就跟交警大隊聯繫,放學期間臨時增派交通協管過來禁止司機開入放學區域。


03、對孩子被拐賣的擔憂。

孩子都是每一個家長的心肝寶貝,每當看到孩子被拐賣的信息都是非常牽動每個人的心的。社會上拐賣孩子的事情發生使得家長都異常的擔憂。孩子都是比較單純的,有時間的家長能來接送孩子可以保證孩子的安全。


04、有時方便與老師的溝通。

每天基本上帶隊放心的時候,都會有家長跟老師簡單的聊幾句。簡單的溝通可以促進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雖然現在的微信溝通非常方便,可是見面簡單聊幾句,可以更好地知道自己孩子的在校情況。


現在的情況跟我們以前讀書的情況根本就不一樣。以前放學道路上沒有那麼的不安全因素,學校就在家附近。三四個好朋友結隊回家也是常有的事。


正壹富華老師


時時吊膽,步步驚心;

生當斯世,還敢硬著嘴說全中國家長都發神精病了?!

我在城裡兩年幼兒院三年小學,開學我媽送一次一一我認路,我媽交錢。城東走到城南,正常半小時(貪玩就不好說了,那得準備捱揍);鄉下讀了三年高小,兩裡地,青紗帳起就怕鬼,“關學”就沒伴了,回家路上巴不得遇見個人販子二流子小偷什麼的...。

讀書就是“享福”。

我三個兒女讀到大學畢業也沒人接送過。

可大孫女讀書就變了,我一天六趟弄了十多年,去年送到浙大去了,小的我不管,我老了。

這十多年怎么個情況?

一一進步了文明瞭有錢了家長空閒了田園牧歌似地幸福了[笑哭]..是吧?

有一點可以肯定:家長絕沒有發神經,我知道[淚奔]。



枯木齋


我小的時候,全縣只有一輛小吉普還天天停在縣委大院裡,除了縣長和他姑娘就只有他家保姆買菜去坐過,自行車也少的可憐,因為滿大街沒車,也就不用擔心安全問題,所以都自己走著去那個時代從早上五點一起床耳朵裡就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大喇叭播放!現在滿大街都是馬路殺手,家家都是一個寶兒,誰敢讓孩子自己走!


一老頭A


我現在是爺爺輩了,80年代兒子上學的時候都是自己去,就幼兒園開始的幾個月接送,後來一直沒有接送過。現在的孩子父母上班,大部分爺爺奶奶在家閒著,說起來閒著,兒子兒媳下班回家不吃飯嗎?光做飯也夠折騰的了。說接送孩子是寵孩子的,(當然有個別人確實寵孩子的)我就不信你們的孩子就是自己去上學的。我想就是爺爺奶奶父母都在家裡的也不願意接送孩子吧?還不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考慮嗎?現在的路上車輛多,再加上個別地方有拐賣孩子的,哪個家長能放心讓孩子自己去上學呢?


修壁掛爐熱水器煙機灶


小學門口,接學生的家長烏泱泱一群,上下學都要父母接,主要是出於安全考慮。

我的小學是在我們村上上的,雖也有幾百米的距離,但穿過一個河溝,走衚衕,沿途都是熟悉的住戶,或者從沒有水,盡是沙土和膠泥,還載著棗樹的坑邊小路上回家,也不覺害怕的。就算自己一個人,沿途也會碰到高年級的同村夥伴,當然不用接送。

我的女兒在附近的一個私立小學上二年級,小區裡也不斷有各種車輛出入,除了衚衕,路上更是一片停車場一樣,尤其下雨天,好像所有人都把車開到了路上,人行道都很擁擠。最近修了過街天橋,附近施工就沒停過,電動車都得去大路上擠。

這種路況,大人都難以應付,誰會讓孩子去冒險呢?每天早晨我都是急急地出門,以最快的速度,穿梭於各色行人之間,一路將女兒送到校門口。下午下了班,馬不停蹄,感到校門口停好電動車,在指定地點等孩子,五點五十過幾分鐘,老師就領著一群孩子到來了。

把孩子交給家長,老師一天的工作才算完成了。校內也是有車輛出入的,人也很多,不接孩子是不可能的。就算孩子到了四五年級,孩子單獨上下學的也是少數,畢竟交通擁擠,網絡時代信息發達,各種人販子、搶孩子也讓人們心有餘悸。

每一位孩子都是家庭的未來,都牽繫著一個甚至幾個家庭的幸福,不容有一點閃失。真的好希望有一天孩子們能帶著裝備自己安全上下學,家長不用有絲毫擔心,也就不用再接孩子了,我們的社會就真正和諧了。

關注牽蝸牛散步的女神醫,讓我們一起助力孩子成長!


牽蝸牛散步的女神醫


想當年,俺放學前,在操場排隊,家近的在前,家遠在後。一隊隊回家,高年級的同學還跟著護送,前面要回家的同學給後面的打招乎。回家後,捅爐孑,燒水,溜乾糧,洗菜,等父母回來抄。好象四年級,發麵抄菜都會了。現在的孩子,奧數,鋼琴,巴蕾……,。不古乎?不古也。


假語村言隱真士


我女兒上學時候從小學三年級我就給她花一千左右買了一輛自行車,每天都是自己騎著上學,放學。沒有出現一次安全問題,現在三十多歲自己有了自己的公司,有兩個兒子,一個上學一個上幼兒園。在看看現在的孩子,純粹是一個家庭的小“祖宗”,將來會怎麼樣?溺愛只能養成任性和叛逆的性格……。


史村一男


每次看到幼兒園、小學、中學門口接孩子的家長們不論三九嚴寒還是夏日炎炎都是人山人海提前等待,我都感慨每次經過敬老院的門口時都是門可羅雀,即便不是每天而是在週末或月末時能有一小群人出現在敬老院門口都會讓我感動流淚,我都會上前給他們深深鞠躬感謝!


崑崙劍無影


這很正常,至少在中國。

幾乎每一個小學門口都是人頭攢動,而來接孩子的家長中老人佔了很大一部分,因為老人大多退休了,有大量的空閒時間可以佔用,而年輕的爸媽們大多因為工作繁忙沒有時間,所以只得委託老人。

而家長們來接孩子更多是出於安全考慮,一般的小學門口出來就是大馬路,來來往往的車輛很多,小孩子沒有什麼安全意識,如果彼此打鬧跑來跑去就很危險,家長們不放心,所以就都來了。

筆者小時候就讀的廣濟中心小學藏在一條小巷子裡,那時候還沒有這麼多大馬路,更沒車這麼多汽車,在路上跑的多是自行車,筆者每次上下學都自己走,在衚衕裡拐來拐去就到了,路況比現在要安全的多。

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就是對孩子的寵愛。

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就這麼一個寶貝,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外公外婆六個人稀罕,生怕磕了碰了,當然要接送,爸媽沒時間,爺爺奶奶就自告奮勇接下接孫子或孫女的重任。

除了以上兩點,家長們還擔心孩子在外面逗留不回家,筆者小時候就是如此,好孩子回家做作業,壞孩子在外面逗留,不到吃飯時間是不會回去的。

除了家長們還有一個特殊的人群就是各色託管班,父母們沒有時間接送,便把孩子們委託給他們,讓他們代為管理。

而這種接送現象,會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而減少,越低年級的孩子接送的家長越多,到了高年級比如五六年級,很多孩子都是揹著書包自己回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