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笨小孩”,其实可能是少有的“小天才”,只是你不懂他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优秀的人。然而很多家长衡量孩子优秀的尺度,就只有学习成绩。在这些家长的心目中,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孩子。反之,如果孩子学习成绩没有那么突出,那么即使孩子在其他方面有特长,也觉得孩子不够优秀,甚至身上还有很多小毛病。

这种狭隘的评判标准,往往会让家长以重视学习为由去干涉孩子,反倒容易让孩子失去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

很多家长都喜欢抱怨自己家的孩子,贪玩、好动,没耐心,性格过于内向/外向等等,总之只要孩子学习成绩没那么突出,那么在这些家长眼中,就好像孩子身上全都是各种"小毛病"。

你眼中的“笨小孩”,其实可能是少有的“小天才”,只是你不懂他

其实,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心,因为那些在你眼中,孩子身上的"小毛病",有可能倒是他们的"闪光点"。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著名教育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项调查,他发现那些在社会各个领域有突出贡献或是才能卓越的人,往往在他们的童年时期,其表现很难得到他们家长们的认可。在这些人的家长看来,自己孩子的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点和"小毛病"。而正是这些独特的性格特质,在日后成为了这些人创造力和才能的来源,成就了他们后来的事业。

所以家长们应该注意了,在你对孩子的表现感到不满的时候,不妨尝试着换一种眼光来理解孩子的行为,看看这些表现对于孩子来说,到底是"小毛病"还是"闪光点"。也许你的不同解读,能够因势利导,发现他们身上那些隐藏的"宝藏"。一般来说有如下几个特征的孩子值得注意。

你眼中的“笨小孩”,其实可能是少有的“小天才”,只是你不懂他

1.平时爱问问题,经常质疑的孩子

有些孩子平时喜欢经常提一些家长不好回答的问题,比如说"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秋天来了叶子会黄","为什么人不会飞"等,对于有些家长来说,往往会感觉很不耐烦,随便给出一个回答,或者觉得孩子问的问题很幼稚,不予回答。而对于家长给出的答案,这些孩子不会全盘接受,往往会质疑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

有这些特质的孩子,家长朋友们一定不要感到不耐烦。因为喜欢提问题,表明这些孩子们身上存在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的特质,而质疑家长给出的答案,是独立思考的特质。这些特质都是很宝贵的。

虽然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让家长感觉比较苦恼,因为他们的大脑思维比较活跃,可能虽然聪明但是成绩不太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因为往往他们有时候的想法让人捉摸不透。

不过这些孩子的闪光点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这种孩子往往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现给出的答案,而是倾向于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更加富有创造力和自己的主见。

你眼中的“笨小孩”,其实可能是少有的“小天才”,只是你不懂他

2.调皮捣蛋,喜欢"拆家"的孩子

有的家长很头痛自己的孩子特别调皮,而且喜欢拆东西,新买的玩具没几天就给拆坏,家里的各种电器和遥控器,也经常被孩子给拆开。

其实,像这些孩子,虽然表面上他们的"破坏力"比较强,但是调皮捣蛋其实也算不上太大的缺点,反而

能够反映出他的性格中有很多的冒险精神和探索欲望。

不过对于这类孩子,需要家长做好一定的思想引导和适当管束,让他知道自己行为的边界在哪里,形成规则意识,不至于因为调皮而惹下大麻烦。

另外喜欢拆东西,说明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探索欲望都比较强烈,家长也可以适当引导,让孩子把东西拆完以后再重新安装回去,或者是给孩子买一些积木拼图或者乐高玩具,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你眼中的“笨小孩”,其实可能是少有的“小天才”,只是你不懂他

3.活泼好动,坐不住的孩子

孩子活泼不是什么坏事,往往是运动能力强和精力旺盛的表现。许多坐不住的孩子都表现出了很强的运动能力,只不过可能他们的学业水平让家长比较头疼。他们可能是运动健将,但是如果让他们沉下心来读书,却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

针对这种类型的孩子,家长们可以帮助他们规划好时间,合理的分配锻炼和学习的时间,给他们留出充足的时间来锻炼和游戏,同时引导他们严格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会沉下心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你眼中的“笨小孩”,其实可能是少有的“小天才”,只是你不懂他

4.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孩子

和担心孩子过于活泼相反,部分家长最头疼的是,自己家的孩子太过于内向,平时总是一个人玩耍,画画,喜欢独处和发呆。

其实内向并不是一种绝对的负面性格,性格内向的孩子,可能心思比较细腻,想象力比较丰富,而且他们往往也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做好一件事。

不过对于这类孩子,家长应该适当引导他们多接触朋友,多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学会和同龄人沟通和打交道,将其性格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引导。

总结: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没有绝对负面的性格特质。所以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身上有这些小毛病不要紧,因为这些缺点有可能反而是孩子们身上的个性和独特之处,也是未来他们超越常人的闪光点。很多时候家长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观察自己的孩子,去掉"有色眼镜",真正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孩子扬长避短,未来的道路也能走得更加顺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