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逆行者”医务人员,讲述他们奔赴“前线”的经历

武汉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了支援武汉,全国各大医院分批派出了自己的骨干医务人员奔赴疫区“前线”,他们是一个个“战士”,肩负着各自的责任和使命。

浙江第一批派出了135名医护人员,其中有19人来自温州各大医院。

1月25日凌晨,正在值夜班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ICU护士王密芳接到紧急电话,请她回家稍作准备,于26日凌晨从医院集中出发,奔赴武汉。

同样接到电话的还有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内科等科室的医生和护士等9人,他们是蔡畅、卢明芹、郑秀云、马继红、何美青,马萍、胡丹红、张晓隆、项飞,他们将参与到温州市组建的19人的浙江省第一批医疗队中。

1月26日凌晨,他们抵达武汉。

最美的“逆行者”医务人员,讲述他们奔赴“前线”的经历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驰援武汉医务人员

随后,他们被派往武汉定点医院,快速投入到危急而繁重的工作中。

武汉定点医院主要收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随着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不断增多,医疗物资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在精神高度紧张,体力消耗很大的情况下,医务人员本应该吃饱喝足,但为了节省防护用品,上班前都忍着少吃不喝,甚至穿上纸尿裤,舍不得上了一次厕所,又要更换掉一套防护用品。

胡丹红,这是我们该担当的使命

以下是1月26日胡丹红的随笔:

过年前的一天,突然接到护士长通知,要求呼吸内科选派两人去武汉支援。

消息来得突然,虽然我与老马(马萍)都毫无准备,但作为科室最年长的护士,带头去支援武汉是我们应该有的担当,亦担得起平日其他护士叫我们一声“老师”的荣耀。我对护士长说:“那我去吧!”马萍说:“那我和丹红一起去!”

就这样,整个决定的过程不超过5分钟。这是一个朴素而自然的决定,没有特别的抗争,也无特别多的思虑,这就是我们该担当的使命。

这次支援武汉,胡丹红既是护士也是心理咨询师,同时护理患者的身体和心灵。 胡丹红说,在普通病房,医护管理的病人相对固定,但在隔离病房,医生是轮换的,“你不知道今天治疗、护理的病人是谁,病人也认不出防护服后的医生是谁。”

为了方便,有时候医生就会习惯性用床号来称呼患者。但在胡丹红看来,这样的称呼一下子就拉远了医患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只有你亲切喊出名字时,医生和患者的亲密关系才被启动,患者才有熟悉和亲切的感觉。”

最美的“逆行者”医务人员,讲述他们奔赴“前线”的经历

胡丹红和病患在一起

胡丹红说,隔离病房里医生、护士是患者唯一的依靠,所以更要投入百分百的关怀。:“匈牙利精神分析师Michael Balint曾说过,医生本身就是一味药!所以我希望,我们在实施救治的同时,让我们的言行也成为创造奇迹的动力。”

握患者的手,拍拍他们的肩旁,轻轻地拥抱他们。

胡丹红向全队发起倡议:“在我们实施救治的同时,让我们的言行也成为创造奇迹的动力。用最简短的话语、最柔和的语气,给患者力量。”她的倡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

在这封倡议书的感召下,医护们更加注重和患者的交流,习惯了查房时自报家门,亲切地叫患者名字。


最美的“逆行者”医务人员,讲述他们奔赴“前线”的经历

她们的防护服上,常画着一个大大的笑脸。“病人看不见我们的笑脸,所以我们在胸前画一个。”胡珍珍说。王密芳则在防护服上画上两颗心,还写上”“有密芳,更健康。”

她们还很贴心地买来了几十张贺卡,写上几句温馨的话送给病人:“祝您早日康复!请相信熬过漫漫冬天,终会迎来春暖花开!”。这些温暖细致的关怀,给病患的内心注入一股股暖流。

王密芳,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1月24日中午,接到记者的电话,温医大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护士王密芳以为是要赶赴前线的通知。从下定决心赴前线开始,她已经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

大年二十九夜里,院里发布了要选派医护人员去武汉的通知,王密芳报名了。“我不是没有犹豫过,毕竟孩子才3岁,正是依恋我的时候,如果我离开,那之后的日子可能就都要麻烦我丈夫了,但我是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在救助病人、自我防护方面相比其他同事会有更多优势,此刻奔赴前线义不容辞。”

王密芳给丈夫打了个电话,没想到丈夫分外理解,在得到丈夫的支持之后,王密芳就报名了。王密芳表示,2003年SARS的时候,她刚刚参加工作。当时虽然没有直接抗击非典,但是她也已经体验过穿着层层隔离服的感觉。“我知道我将面对的是什么,我会保护自己,完成任务。”

王密芳预判,此次前往武汉支援至少要两个月时间。“儿子学语比较迟,不过可能我回来,宝宝说不定就能说完整的句子。”

支援武汉的消息,她已经告诉了婆婆。“我不在的期间,孩子得麻烦婆婆多多费心。”但自己的爸爸妈妈,还不知道,王密芳想了一会儿说,还是先不要告诉我妈妈吧,她肯定会很担心的。我等下想好了,我再自己和她说。

最美的“逆行者”医务人员,讲述他们奔赴“前线”的经历

王密芳

王密芳她们所在的武汉第四医院,随着危重病人数量增多,医院的氧气应用量已经达到日常用量峰值的10倍以上。没有氧气,就不能投入更多的呼吸机来对危重病人进行救治。有时医生在抢救病人,她们只能自己拖着沉重的氧气罐,穿过长长的走廊,把氧气罐拖到病房。

在20楼病房,有十几位危重患者、重症患者。重症护士王密芳、项飞等时刻准备抢救处于生死线上的病患。平时,还要当护工,一位老婆婆是危重患者,忽然大便失禁。王密芳等马上帮她清理了所有的衣服和床单,更换上干净的衣物。走出病房,王密芳说:“这里没有护工,我们要帮病人解决所有的困难。”项飞说:“简单概括,包括吃喝拉撒睡。”

一位47岁的患者病情持续反复,处于危重状态。在急救的同时,有着16年护理经验的项飞还为患者做着心理疏导。“你要鼓足勇气,千万不要害怕,你老婆就在身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救治,患者的呼吸回到了每分钟30多次,氧饱和度也上来了。

爱较真的张晓隆

温医大附二院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医师张晓隆说,2003年非典时候,他申请支援没去成,这次他如愿以偿,报名驰援武汉,成为“逆行者”中的一员。

最美的“逆行者”医务人员,讲述他们奔赴“前线”的经历

张晓隆

那天是除夕夜晚上12点半,我接到医院的通知,在大年初一早上8点半就随着队伍出发,当时也没有太多考虑,因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赶赴武汉前线是职责所在。

张晓隆负责的是武汉第四医院古田院区的20病区,这里收治的基本上都是重症、危重症的患者。治疗期间,张晓隆带领队员积极救治患者,把感染风险最高的临床操作留给自己。在医疗资源和抢救设施匮乏的情况下,竭尽所能不懈努力,多次让患者转危为安。

他的同事说,他在群里聊天,他总抬杠,是个很较真的家伙,有点儿愤青。大家这次也在群里嚷嚷着要请他喝酒给他壮行,他说:“等小弟回来,请大家喝酒抬杠吹牛。”还是那样的一个人,明明感觉很悲壮,被他轻描淡写,却让人肃然起敬。

只身奔赴武汉的吴红梅

1月25日凌晨3点,温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吴红梅,从温州出发,辗转杭州,踏上奔赴武汉的“逆行”之旅。作为国家感染专家组成员,她在接到国家卫健委指令后,毅然只身奔赴武汉前线开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御工作。

从23日傍晚接到指令,至25日出发,她火速取消了各种家庭聚餐、各项家庭工作,“家里人其实很担心,但他们的支持让我很感动。”特别是吴红梅的父母说,这是她的职业,特别能理解国家这时候的需要。这让她的心就放下了大半。随后,她的先生、儿子也表示支持,这让吴红梅更加坚定奔赴武汉的决心。

1月24日深夜,吴红梅在微信上给记者留言,说是行程有改动,要在1月25日凌晨3点坐车去杭州,再搭乘高铁去武汉,原定的采访,可能要失约。

25日凌晨3点,记者致电吴红梅,细问下得知行程更改的缘由:原来,吴红梅原计划搭乘的G590车次高铁停运,无奈之下,只能凌晨出发先到杭州,再由杭州转高铁去武汉。记者联系上吴红梅时,她已经整理完毕,等待出发。

凌晨3时许,天还未亮,吴红梅拉着小小的行李箱,坐上了去往杭州的车。

4点34分,吴红梅发出一条朋友圈:带着信任,带着重托,带着亲人们的牵挂,出发!我会想念你们!

最美的“逆行者”医务人员,讲述他们奔赴“前线”的经历

吴红梅和医务科陆千琦科长夜里来院指导一位疑似新冠病人转院及转院后的消毒工作

身后,是任务更是使命。自疫情爆发以来,吴红梅就一直坚守一线,进行医护人员和就诊患者的个人防护、物品的消毒隔离、病人就诊和隔离流程的优化、防护服穿脱的顺序安排……近10天下来,她的脸庞日益憔悴。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有那些勇敢者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在当下疫情中,这句话让人特别有感触!他们就是冲在疫情最前线的广大医务人员,是奔波在疫区的专家科研人员,也是后方提供后援及运输物资的普通群众…… 他们都是最可爱可敬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